王承昊
经历简介
984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
1990年,作品《非存在的演绎》中国艺术大展(香港),香港国际画廊收藏;
1997-1999年,研修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1998年,天津美术学院、法国巴黎美术学院教授阿伯拉罕o宾卡斯“绘画材料技法研究班”;
1999年,作品《空空道人》、《黛玉葬花》等入选韩国99国际美术大展,被韩国、日本、法国收藏。
2000年,《自我的肖像》亚细亚二千年国际和平现代美术展。
2006年,“第十届华东大展”作品《融合》获得全国银奖,江苏金奖;
2008年,作品《盲人的欢乐》获“春天的故事”大展创作大奖;
2010年,荣获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画廊“上海合作组织塔什干峰会国际美术展最佳作品奖”;
2010年,获乌兹别克斯坦国家艺术科学院荣誉;
2010-2011年,研修于北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2011年,大型历史性油画作品《启蒙》----陶行知和晓庄英烈被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纪念馆馆藏;
2011年,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艺术科学院荣誉院士。
2011年,《非●非非》等八幅作品参加中国第14届国际艺术博览会(中国北京);
2011年,《生命之源》系列作品参加第六届当代艺术国际双年展“当代艺术:艺术家和社会领域”。(乌兹别克斯坦 首都塔什干);
2011年,作品《水●语》、《大观园缘境》发表《中国收藏》。
2012年,作品《裙》、《春晕瞻园》“和睦国际美术展”(中国 北京人民大会堂);
2012年,作品被中国书画名家南京大学校庆邀请展《印象幕村》收藏;
2012年,作品《何园雅舍》、《片石映趣》、《扬州运河》、《叠石春影》参展 “情画江苏——百名画家画江苏” (中国江苏省美术馆)。
2013年,作品《第一次艺考》参展“国际和平艺术家作品展”。(中国 北京人民大会堂)
2013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外交部、北京市政府“和平艺术大使”奖。
2013年,参加中国的创新书画艺术家提名展。(中国北京 水立方)
主要论文
《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病态文化现象浅析》,发表于《美术研究》,2009年8月15日;
《藏密曼荼罗观想图像的精神意义探析》,发表于《新美术》,2009年10月15日;
《放归历史还原时代》——徐悲鸿美术教育思想再研究,发表于《艺术评论》,2009年11月15日;
《绘画材质与中国艺术精神》发表于 《中国美术教育》2009年第6期
《纯粹形式的改变》——论动画造型的概念,发表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12月15日;
《凤鸟与金翅鸟图像造型探析》发表于《美苑》,2009年12月20日;
《传统之根——试论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的中国艺术精神》发表于《文艺争鸣》,2010年4月15日;
《中国油画风景的材料与技法演变》发表于《大家》,2010年第03期
《再谈艺术精神与绘画材料》发表于《美术大观》,2011年10月15日
《精神与材料的“炁而化物”》发表于《中国民族书画》,2011年总第98~99期;
绘画作品
王承昊作品力求以自然中的意象之美融抽象的表达方式,通过击活绘画材料让产生的偶然元素和必然元素互离互合。在有形有象无形无象的生命中,试图让各种自然的元素符号来诠释文化的内在精神,表述个体生命与时空整体生命的关系,解决传统客观物象与主观思想之间的束缚,超越西方主客分裂矛盾的文化思维观;试图彻底地超越二元对立的羁绊,同时强调“炁而化物”的中国传统哲学,即把有形的物象和无形的思想聚合在一起,显达 一个实相非相的至纯之境,力图以心印心,即在自在,自由畅达的表达艺术精神的世界。境达“炁而化物”,“梵我合一”的审美体验。
欲知其妙,初观莫测,久视弥珍——王承昊先生的画作便达到了这一境界。观王承昊的作品,技巧娴熟,色彩和谐,画面侧重对空间和光线追求,蕴含天地水月等种种大自然的要素,更具有风景的意味,体现了中国哲学所特有的天人合一、虚静忘我的精神境界。 —《中国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