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简谱图片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作家协会 - 范存忠
范存忠

范存忠

范存忠(1903年12月22日-1987年12月21日),字雪桥、雪樵。英语语言文学家。江苏崇明(今上海崇明)人。历任中央大学外语系教授、文学院院长,南京大学外语系教授、副校长及文科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展开

范存忠 - 简介

范存忠,字雪桥、雪樵。英语语言文学家。江苏崇明(今上海崇明)人。笔名雪桥。民盟成员。1927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外语系。

曾留学美国,1931年哈佛大学毕业后回国,任中央大学外语系副教授,1944年—1945年在英国牛津大学讲学。历任中央大学外语系教授、文学院院长,南京大学外语系教授、副校长及文科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

民盟中央委员,民盟南京市主任委员,全国第三、五届人大代表,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南京市人大代表、政协副主席。1921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范存忠 - 年表

1917年入江苏太仓中学。

1920年,转入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次年改为交通大学上海分校)附中二年级,曾任学生会书记、《南洋周刊》主编。后升入大学部,学习工科。

范存忠

1924年,考入国立东南大学((後更名國立中央大學、南京大學)外国语言文学系,师从张士一、张歆海、黄仲苏、Alexander Brede等人,1926年因东大学潮提前毕业,获文学士学位。

1927年,赴美留学,1928年获伊利诺大学文学硕士学位。

1928年夏,入芝加哥大学,学习英国古典文学暑期课程,习于R.S. Crane。

1928年秋,入哈佛大学英国语言文学系,师从Fred Robinson,Irving Babbitt,John Livingston Lowes,Bliss Perry,G. L. Kittredge等人,1931年,以论文《中国文化在启蒙时期的英国》,获哲学博士学位。在美期间,除学英语、法语外,尚习德语、拉丁语、古法语、古德语、哥德语等。

1931年回国,至1987年辞世,一直执教于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凡五十六载。曾讲授写作、小说、散文、诗歌、文学史、语言史、英国史、翻译和专题研究等课程。历任中央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系主任、文学院院长,1956年任南京大学副校长,并曾任图书馆馆长、文科学术委员会主任、文科学报编委会主任。

1944年,赴英国牛津大学讲学一年,系统介绍中国古代哲学、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对西方的影响。1956年高等教育部实行教授级别遴选,为中国英语文学界唯一的一位一级教授。

曾任国立中央大学校友会名誉会长、中国英国史研究会名誉会长。

范存忠 - 文学之路

范存忠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舍工学文,在长达近60年的学术生涯中,他致力于英国文学、比较文学的研究。

范存忠先生受过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完整系统的训练,是20世纪我国外国语言文学界少数几个拥有西方著名大学博士学位者之一。1926年冬,他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外国语文系,获学士学位。1928年,他从美国伊利诺大学毕业,获硕士学位后,入芝加哥大学,学习英国古典文学暑期课程,任课教授是克兰(R.S.Crane)。克兰从1935年至1947年任芝加哥大学英语系主任,领导课程改革,是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芝加哥学派批评思想的基础是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理论)。在课堂教学中,克兰注意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

1931年范存忠先生从哈佛大学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秋天回国,在中央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任教授。1949年解放之后,范存忠先生自觉地接受马克思主义,努力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自己的学术研究,这体现在他对笛福、菲尔丁、约翰逊、彭斯、布莱克、拜伦、雪莱、狄更斯等作家及其作品研究上。范存忠先生在研究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并不盲从教条,在极左思潮泛滥的五六十年代,做到持论公允,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极其难能可贵。例如,苏联学者安尼克斯特曾认为鲁滨孙是一个劳动者又是一个资产者。

17、18世纪西方开始介绍中国文化,中西文化开始发生影响。这种影响总体来说,是间接的、渐进的,但确实存在。约翰逊、伏尔泰、哥尔德斯密斯等重要人物对中国思想文物表现出很大兴趣,写文章介绍评论中华文明,从而成为文化交流的桥梁。范存忠先生选择重要的文学家、思想家、评论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他们,揭示中华文明在西方哲学思想、政治体制、文学戏剧、生活风尚等领域引起的变化。范存忠先生热爱祖国,民族自豪感促使他关注中国文学与文化对西方的影响,把视角投向中西文化交流的起始阶段,研究西方对中国文学与文化的接受过程,走在了时代前面。

1983年,范存忠先生已是80多岁的老人,但给几个研究生讲授18世纪英国文学,思维依然十分敏捷,音容笑貌,宛在眼前。范存忠先生排除种种干扰,踏踏实实,潜心做学问,真正是我们的典范。

范存忠先生于1987年12月21日去世。哲人已去,文心永存。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著述日渐显示出其不朽价值。

范存忠 - 研究风格

范存忠先生治学严谨,任何结论都是建立在对材料的具体分析坚实基础上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搞比较文学研究的路子,即影响研究。范存忠先生是比较文学影响研究学派在中国的开拓者。他注意到平行研究容易出现牵强附会、使比较成为比附的现象,在自己的研究中,重视收集真正发生过影响的史料。

范存忠先生发现:在比较文学的研究中,历来谈两国文化的关系时,往往难于具体。有鉴于此,他在探讨中英两国文化交流和互相影响的历史时,“力图作出明确而具体的阐述”。范存忠先生逝世后出版的《中国文化在启蒙时期的英国》(1991)充分体现了他“明确而具体”的研究风格。已故南京大学名誉校长匡亚明教授称该书为“研究中英两国文化交流的不朽之作”。

范存忠 - 治学态度

范存忠先生显然得益于克兰的教学方法,常说:“学习一定要有心得体会。小至一孔之见,大至发明创造,总要有自己的心得才好。”

范存忠先生在国外大学接受严格、正规的训练,使他接触到国际学术研究前沿,掌握严谨的研究方法,为他后来的学术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范存忠 - 文学贡献

范存忠先生立志要在英国语言文学领域内作出贡献”。在长达近60年的学术生涯中,他致力于英国文学、比较文学的研究,取得丰硕成果,成为我国英语界、比较文学界的杰出学者。

1928年秋天,他进入哈佛大学英国语言文学系学习,撰写题为《中国文化在启蒙时期的英国》的博士论文。

范存忠先生在《笛福的<鲁滨孙飘流记>》(1960)论文中对此持不同意见,指出:鲁滨孙的“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他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人物,旺盛、自信、具有‘开张骏发’的新气概。”范存忠先生关于布莱克“富有革命性的诗篇”的论述,对拜伦与雪莱创作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问题的分析,对狄更斯作品反映19世纪中叶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之讨论,都是在“详尽地占有材料”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与作者的思想倾向加以考虑,”因此,他的观点比较令人信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读范存忠先生的每一篇文章,我们发现都有大量注释。他的引文均有出处,字字有来头,这在那个时代的外国文学评论文章是不多见的。

范存忠先生研究英国文学的一个特点是立足中国,关照中国,这使他进入比较文学研究领域。在西学东渐,国人鄙视中国文化、崇洋迷外的年代,范存忠先生并没有人云亦云,而是独辟蹊径,去探讨西方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古老中华文明影响这一课题。早在20年代,他的博士论文便是选择研究中英文化关系。回国之后,他发表了《约翰逊、高尔斯密与中国文化》(1931)、《孔子与西洋文化》(1932)、《17、18世纪英国流行的中国戏》(1940)、《17、18世纪英国流行的中国思想》(1941)等论文。1944年,范存忠先生去英国牛津大学讲学,系统介绍中国古代哲学、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对西方的影响。他在英国ReviewofEng-lishStudies杂志先后发表“Percy′s Hau Kou Chouan”(1946)、“Sir William Jones'Chinese Studies"(1946)、“Chinese Fables and Anti-Walpole Journalism"(1949)等文章,在英国产生影响,使他成为走向国际学术界的中国学者。

范存忠先生逝世后出版的《中国文化在启蒙时期的英国》(1991)一书中,首先谈乔叟、莎士比亚、弥尔顿作品里有关中国的记载。讨论笛福时详细介绍《鲁滨孙飘流记》中关于鲁滨孙到中国、到南京的描述。在评述杜赫德的《中国通志》,马诺瑟的《赵氏孤儿》,哈切特、伏尔泰、谋飞的改编本《中国孤儿》,珀西的《好逑传》,哥尔德斯密斯的《世界公民》等章节里,范存忠先生旁征博引,以事实立论,就中国思想文物对18世纪英国社会的影响,作出了“比较完整而具体的综合性论述”。

范存忠先生从事比较文学研究,并不停留在材料的简单罗列。他指出:对关系和影响可以作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这里有三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什么?二是怎样?三是为什么?譬如谈关系,不光是谈什么关系,也要谈关系是怎样发生的,以及为什么有这样或那样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把所研究的东西讲得深透些。

在讨论《赵氏孤儿》在欧洲的流传时,范存忠先生不仅详尽论述了该剧在西方改编、上演、以及上演后引起的批评反响等具体过程,还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深入分析中国戏剧在欧洲受欢迎的原因,阐发哈切特、谋飞等人改编本的意义和作用。范存忠先生由此得出结论:“哈切特的《中国孤儿》是40年代英国资产阶级政治斗争中的产物,在反抗瓦尔帕尔的运动中发生作用。它是采取戏剧形式的讽刺作品之一,表面上是一个东方故事,实际上揭露了瓦尔帕尔专政时代的政治现实,——贪污、腐化、搜括、剥削、政客的险恶与民间的疾苦——在历史上有一定价值。

17世纪在讨论中国的思想文物与哥尔德斯密斯的《世界公民》时,范存忠先生也是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出发,分析哥尔德斯密斯如何通过他创造的中国哲学家李安济对欧洲(特别是英国)社会进行切中时弊的评论,阐明“其现实的意义”。范存忠先生从不孤立地去观察问题,而是将研究对象置于历史语境之中,由表及里,探究特定的文学文化现象发生的原因,理清错综复杂的关系,这使他的比较文学研究很有深度。

范存忠 - 著作

著有论文集《英国语言文学论集》、《英国文学论集》,专著《约翰逊博士与中国文化》,译著《英国史提纲》、《英国文学史提纲》等。

范存忠 - 意义

 哲人已去,文心永存。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著述日渐显示出其不朽价值。范存忠先生在英国文学、比较文学、跨文化研究领域进行的开拓,对我们在全球化语境下研究中西文学文化的相互融会、吸收、碰撞和影响,具有启迪意义。范存忠先生的道德文章为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范存忠 - 评价

临到末时,涌上心头的,竟是一句“一代英雄谁范公?”范存忠当然不是如范仲淹般的志士仁人,可就学术伦理的层面来看,他在学科群发展中的功用却是可圈可点、值得充分肯定。谁说书生就不是英雄,能够超越狭隘的一己之见、学科派分、门户私利,以学术为天下公器,那他就是学人心目中的英雄。如果我们将英雄的概念稍作延展(我实在觉得现代汉语的表达之贫乏),那么英雄不但指那些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叱咤风云的人物,而且也应该包括那些在人类文明进程中脚踏实地做出实质推进与贡献的常人。或者也还是因为,在当代如此喧嚣的学术场域里,我们实在太需要、太期待范先生这样的学术领袖了。学术英雄,魂兮归来!

更新日期:2024-12-24

免费下载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关于我们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pgdjz@qq.com

Copyright @ 2023-2024 www.pgdjz.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