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连升
人物简介
陈连升(1775—1841年),湖北省鹤峰邬阳关人;清嘉庆初,投入清军,从征四川、湖北、陕西 白莲教及湖南瑶民起义,逐次被提拔为把总、千总、参将、副将等职。
道光十九年(1839年)一月,陈连升随钦差大臣林则徐到广州禁烟。七月,他率守军击沉一艘前来挑衅的英军双桅飞船后,被提升为三江协副将,调守虎门沙角炮台。他进驻沙角后,积极修筑工事,加强练兵,添置大炮,增设地雷,加强巡逻,严阵以待。
道光二十年(1840 陈连升年)八月,英舰入侵磨刀洋;陈连升受命率五艘战舰,三千水兵,与英军进行了激烈的海战,击退了英军的进攻。
次年一月七日,英军大举进攻沙角炮台;面对腹背受敌、敌强我弱的不利战局,陈连升毫不畏惧,毅然指挥六百官兵英勇抗敌,用地雷、火炮歼敌数百人。在火药消耗殆尽,又无外援的情况下,他先率官兵用弓箭射杀,然后抽出腰刀冲入敌阵,进行殊死搏战,不幸中弹牺牲。广州人民为了纪念陈连升,在沙角炮台收敛遗体,建立义坟。
人物生平
陈连升(1778—1841),湖北 鹤峰县邬阳关人,土家族,行伍出身,是“久历川楚戎行之老将”,嘉庆年间任鹤峰州清军千总,后调任保康营守备;道光年间先后任广西左江镇都司、广东连阳营游击,增城营参将;鸦片战争初期晋升为三江协副将,是这次战争中最早为国捐躯的清朝高级将领之一。
道光十九年(1839年)一月,湖广总督林则徐任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陈连升和其长子长鹏随行,到广东后,陈连升任九龙官涌营参将。七月,中国水师巡逻船3艘在九龙海面巡弋遭英国船队袭击,陈连升从望远镜里看到中国水师奋勇还击逐渐不支,便下令发炮支援,从清晨到黄昏,激战10多个小时,英军伤亡惨重,一艘双桅飞船被击沉,其余船只狼狈逃窜。
道光帝闻捷大喜,降旨嘉奖,陈连升晋升为三江协副将,调守“虎门第一隘”—沙角炮台。此台是林则徐加强广东防务,在虎门口外修建的10座炮台之一,它和大角两炮台是进出虎门的第一重门户,位置十分重要。林则徐除派陈连升率兵防守炮台外,还派兵屯驻炮台后山,形成10个炮台可以互相支援的立体式防御火网,被称为祖国南大门的“金锁铜关”、“ 第二长城”。
次年八月,英舰侵入磨刀洋。陈连升受命率5艘战船3000水兵与英舰激战,7次打得英军舰沉人亡。英军称沙角炮台“是一个很坚强而又很可怕的阵地”。
英军见广东防守严密,屡战不胜,乃北上攻占定海,窜扰天津。清廷惊慌失措,将林则徐革职,派琦善为钦差大臣南下主和。琦善到广东后,给陈连升戴上“擅开边衅”的罪名,欲处分以讨好英军,激起广东军民无比义愤,数千人到钦差衙门请愿。琦善难犯众怒,只得收回成命,但仍下令遣散民众抗英武装,拆除沿海防御工事,裁减三分之一兵船,不准对英军的挑衅还击。一次,英军船到沙角炮台附近窥测,陈连升率兵痛击。琦善严厉追查“何人先开炮”,杀敌有功的陈连升几乎被问成斩罪,水师提督关天培挺身相护,陈仍回任三江协副将。
道光二十年十二月十五日,在琦善卑躬屈节与英方谈判求和之际,侵华英军头子义律派少校伯麦为司令,指挥兵船20多艘,陆战队2000多人,从穿鼻湾登陆,分兵进攻沙角和大角炮台,被陈连升一次又一次击退。英军正面进攻失败,便利用汉奸带路,登越后山。后山守军早被琦善下令撤走,陈连升腹背受敌,孤立无援,毫不畏惧,率600余官兵同5倍于己的英军死战竟日,伤亡惨重,“火药告罄”,琦善拒发援军。英军迫近阵地,陈连升跨上战马,抽出腰刀,率先冲入敌群,一气斩杀30多个英兵。官兵们随之而上,与英兵肉搏。陈连升胸中数弹牺牲,其子长鹏挺戟大呼,跃杀数敌,全身受伤10余处,力竭投海身亡。英军攻占沙角炮台后,因伤亡惨重,恼羞成怒,将陈连升父子遗体剁成肉泥,并将陈连升坐骑黄骠马掳去香港。此马竟和它的主人一样坚贞不屈,“饲之不食,近则蹄击,跨则坠摇,忍饿骨立”,“刀砍不从”,每日北向大陆嘶鸣,绝食而死。
广东人民对陈连升等爱国官兵怀念崇敬,并集资为陈连升等建造“昭忠祠”、“节兵义坟”、“节马碑”,至今尚存。
人物战绩
出征前线
陈连升道光十八年(1838年)任广东省增城营参将,道光十九年(1839年)因抗击英舰的进犯立功被提升为广东省三江口副将。
道光十九年(1839年)钦差大臣林则徐与两广总督邓廷桢、水师提督关天培商议,为便于控制外洋海面,选择在尖沙嘴和官涌山岗一带扎营防守。
关天培调陈连升到官涌山岗建立防守营盘。官涌营盘居高临下,对俯击山下洋面英军武装船极为有利。义律率领英国商船、兵船停泊在这里,官涌山岗上新建营盘对他们威胁很大,因此多次乘小舢板驶进山脚,持枪爬上山岗窥探营盘工事建设情况。
道光十九年九月廿九日至十月初八日(1839年11月4-13日)英舰继穿鼻洋之战的突然袭击后,又继续向官涌山岗发动六次进攻。第一次,官涌营盘守军在陈连升和守备伍通标率领下截击偷袭的英兵,打伤并缴获了枪械,不少英军匆忙间滚下山崖逃走,遗落许多军帽,我守军取得了完全胜利。英军为拔除官涌山岗的威胁,又不断前来骚扰。九月廿九日(11月4日)夜,英兵舰数艘,第二次进攻官涌,他们对准官涌营盘一字排开,并向官涌营盘猛烈仰攻,但因官涌营盘工事坚固而地势又高,英舰仰攻只能将炮弹射向高空,再降落到山岗,很难击中或击毁炮台。官涌营盘官兵利用居高临下有利形势,向英兵舰进行俯击,打得他们逃至外洋躲避。
十月初三日(11月8日)英兵舰第三次来袭击,这次是以大舰正面对着官涌营盘开炮,同时派小船抄到侧面,乘海潮冲击而靠近岸边,百余人乘隙抢上山岗,乱放鸟枪,把总刘明辉率众兵弁截击,击伤英军数十名,死亡数人,其余滚下山岗。十月初四日(11月9日)英兵舰第四次来攻,这次是在离官涌山岗不远的胡椒角开炮试探,营盘守军游击德连用大炮、抬炮一齐轰击,英兵舰被击中,带伤潜逃。从英兵舰接连四次袭击来看,官涌山岗的形势十分重要。陈连升率领的清军官兵在官涌营盘有力地打退了侵犯的英舰,为保卫祖国立下了功勋。
官涌之战
为了加强官涌营防御能力,林则徐、邓廷桢和关天培经过认真的考虑,增调水师官兵二百人,添置大炮六座,以备攻坚之用。并调派了熟悉这一带情况的候补知府余保纯、候补县丞张鹍、新安县知县梁星源、驻守大鹏湾的参将赖恩爵、都司洪名香、宋王台参将张斌就近带兵往官涌通力合作,准备夹攻来犯英军。
第五次交战,中国水师采取先发制人。十月初六日(11月11日)晚,官涌营盘守军按五个山梁分五路准备用大炮主动出击。英兵舰见官涌营盘已作战斗布置时,也装上大炮准备迎战。但当官涌营盘五路大炮重叠齐轰时,英军措手不及,根本无力还击,只得带着创伤逃窜到外洋躲避,第二天清晨,英兵舰半数已逃窜至外洋,留下的一只三桅船半沉半浮于海面,还有些船篷桅墙绳杠具都已被重炮击坏,洋面一副狼狈景象。十月初八日(11月13日)下午,英兵舰第六次来犯,官涌营盘仍以五个山梁,五路大炮叠轰的方式对付来犯的英兵舰,逼得他们不得不退出官涌洋面。因而,英舰六次进犯,中国水师每次都获得胜利。英兵舰、趸船被迫退到龙波、筲洲、赤沥角、长沙湾等外洋洋面分散停泊,放弃了这个优越基地。这样,由于陈连升等的英勇作战,英兵舰遭到六次失败,处于既不能在澳门陆上居住,又不得在尖沙嘴、官涌一带海上长期停泊,使他们企图采取步步进逼,进入内河的阴谋遭到破产。
继官涌之战胜利后,林则徐、邓廷桢、关天培为防止英国侵略者再犯,又主持了在尖沙嘴、官涌添置炮台,经过余保纯、赖恩爵、梁星源等实地勘察后,于尖沙嘴山麓、官涌之南山上各建炮台一座,由内地调配大炮五十多门,有效地控制了官涌一带洋面。还将大鹏湾营改为协,派副将驻守③。大鹏协与香山协东西遥相对峙,加强了虎门要塞东西两翼的防守能力。
由于官涌之战的胜利,陈连升被提升为三江口协副将,这时他已年逾花甲,但他老当益壮,斗志昂扬。提升后,他被调守虎门第一道防线的沙角炮台。
沙角殉国
陈连升 调守沙角炮台,把守虎门第一道防线,深感责任重大。他在沙角作了认真布置,带领三江和惠州兵勇六百余人,埋藏下许多地雷,作好随时打击来犯敌人的准备。英兵舰不时开船到大角、沙角来刺探军情,都被陈连升率兵弁将他们驱退。这时林则徐、邓廷桢已被革职,琦善和义律的“谈判”正在进行中,琦善诬陷陈连升轰击英国送信船,要对他加以惩办,遭到爱国官兵反对。义律一面谈判,一面在加紧训练士兵,而琦善则一边谈判,一边将经过五、六年大肆整顿的虎门设施撤除尽净,使陈连升在沙角退到无可防守的地步。
道光二十年十二月十五日(1841年1月7日)义律利用琦善已撤防的有利时机派出大小战船二十余艘,突然向大角、沙角炮台发动猛攻,英军二千余人由汉奸带路架起竹梯攀登上形势险要的沙角后山,并焚毁山下三江口守军和水师船。陈连升亲自坐镇炮台后卫,凭着自己丰富的战斗经验,使用杠炮及事先埋藏的地雷,炸伤爬山而上的英兵数百人。驻守靖远炮台的广东水师关天培,威远炮台的总兵李廷钰都只有数百兵力,进不能攻,退不能守,无法前往支援。陈连升率领六百余守岛官兵,使用着掺杂炭屑的劣质炮弹,与数倍于自己的英兵作殊死斗争,并用弓箭堵击来犯的英军,英军在箭雨下被击退数次。
英军 从正面屡攻不上,利用汉奸带路,偷越后山夹攻。清军虽腹背受敌仍毫不畏惧,陈连升率炮台守军600多人浴血奋战,激战竟日,伤亡甚重,火药消耗殆尽,英军乘虚攻入。陈连升抽出腰刀,冲入敌阵,士兵亦随陈与敌军肉搏。肉搏中,陈连升不幸中弹,壮烈牺牲。
陈长鹏见父亲阵亡,悲愤中挺戟大呼,冲进敌群,砍杀数敌,自己受伤10余处,最后投海捐躯,英军恨陈连升坚守不屈,脔割其尸,参加这次攻打炮台的英军柏纳德,后来写了一部题为《“复仇神”号航行作战记》,其载有,“陈连升身先士卒阵亡了,他的儿子陈举鹏一发现他的父亲阵亡,决心不活,既然无法为他父亲报仇,不顾一切劝告,纵身大海”,“凡亲眼目睹过中国人在每一次交战中,所经常表现出来的个人英勇事迹的人,不管这种无畏是出于勇气,还是处于绝望,都不要把中国人当懦夫看待”。
英军将陈连升坐骑黄骠马掳去香港,后传此马悲愤不已,遥望大陆绝食而死,时人称为“节马”。
人物评价
陈连升父子为保卫祖国而英勇奋战的事迹为后人所传诵,爱国诗人张维屏的《三将军歌》作如下的歌颂:“英夷犯粤寇氛恶,将军奉檄守沙角。奋前击贼贼稍却,公奋无如兵力弱。凶徒蜂拥向公扑,短兵相接乱刀落。乱刀斫公肢体分,公体虽分神则完。公子救父死阵前,父子两世忠孝全。”
广东人民为纪念因沙角战斗牺牲的爱国将士陈连升入祀“昭忠祠”,又收殓了阵亡将士的遗体,建立了“节兵义坟”安葬,作为永久纪念。陈连升家乡恩施的乡亲们,也集资建立纪念碑,永久纪念为守卫祖国南大门而牺牲的爱国将领。
广东人民为了纪念陈连升,建造了英雄专祠,立了“节马碑”,保存了陈连升部使用过的大炮;恩施人民亦自动捐献,为陈在恩施飞机场附近树了一块高数丈的功德碑(此碑抗战期间被毁)。
人物相关
节马碑
节马碑,原置于虎门寨关忠节祠内壁。是清同治元年(1860)重修此祠时,虎门水师提标中军参将郑耀样,右营游击赖建犹所立。
碑料为黑云石,碑长1.5米,宽0.4米,厚0.023米。
节马碑图文并茂,前段刻有一幅栩栩如生的节马图,后段是赞颂节写的《书马行》诗文:它记载了1841年1月7日,英军重兵进攻虎门海口的沙角炮台,守将陈连升率领全台600多名官兵,抗击数倍于己的敌人,而绝大部分壮烈殉国,陈连升的战马也被掳香港,其坐骑久随主人征战,训练有素,性如其主。英国侵略者喂之不吃,近之则踢,骑之则摔,刀砍不惧,后来被放到香港的山中,它连地上的草也不吃,每日朝着虎门沙角烟台的方向悲鸣嘶叫。好心的中国人把饲料喂它,捧给它才吃,如果放在地上它就不吃,并昂首而走。每当近前看它的人讲到它是陈连升的战马时,它就泪水涔涔,当有人说带它回虎门时,它就摆着尾节马碑巴跟着走。但是,英国侵略者始终不肯放它回来。它长期忍饥挨饿,终于1842年5月,因绝食而死在香港,成为百世留芳的英雄节马。后人绘其形,颂其节,刻于石碑,让群众供奉拜亲。
1938年, 日军侵占虎门后,虎门寨的关忠节祠遭到日军空袭而毁,节马碑也塌毁埋在瓦砾中。
1954年秋,沙角海军部队为了向广大官兵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派员到太平等地搜集有关鸦片战争的史料,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在虎门寨关忠祠旧址的碎石堆中找到书马碑的中段,后来又在一位老居民家里的厨房地板中找到前大段,在关岳庙桥下找到后一段,3块拼凑起来才成为一通完整的节马碑。这块碑的原件现藏在广州市博物馆,鸦片战争博物馆陈列的是复制件;节马碑展出后,不少国内外观众看后均为节马的精神所感动。
《解放军报》1990年5月30日的一篇文章写道:“马无u2018节u2019将随人仰俯;人无u2018节u2019必屈膝折腰。”一个人要站得直,立得正,只有血肉之躯还不够,还必须有点硬骨头的精神;中央的领导同志看了节马碑后,对节马的精神也十分赞扬——节马碑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 1[MP4]2025 不要你的红包发财发福中国年 小哈尼Viki Miko晓倩 JaniceOfficia2024-12-15
- 2[MP4]2025新年歌新年歌儿大家唱Nick钟盛忠 Stella钟晓玉 Officia2024-12-15
- 3[MP4]Erva da Jamaica - Live in Indian Spirit - Germany2024-12-15
- 4[MP4]Neelix - Bang Bang (Sighter Remix - Official Music Video)2024-12-15
- 5[MP4]超嗨串烧BEAUZ - PSY POP _ HARD TECHNO DJ SET Borderland Festival Malaysia2024-12-15
- 6[MP4]2025 黄铭德尾尾庙宇朝拜一家大小2024-12-15
- 7[MP4]2025新年歌同欢共乐Nick钟盛忠 Stella钟晓玉 feat巧千金 Joanne Miko Official2024-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