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简谱图片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中医学家 - 朱小南
朱小南

朱小南

朱小南(1901-1974年),原名鹤鸣,江苏南通人,邑名医朱南山长子。幼年读书于乡,后随父南山习医,刻苦勤奋,悉心钻研。20岁时,悬壶于上海,统治内,外,妇,儿各科;中年以擅治妇科而著称。1936年协助其父创办新中国医学院,先任副院长,后继其父任院长,并组织“鸣社”,定期聚会,旨在研讨学术和昌明医学。建国后,朱氏参加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工作,兼任上海中医学会妇科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委员
展开

朱小南 - 朱氏论文

朱氏主要论文有“朱南山先生的医学成就”,“妇科临证经验介绍”,“带脉探讨”,“冲任探讨”,“督脉在临床治疗中的关系”,“奇经八脉在妇科临证间的具体应用”等10篇。其著作有“朱小南医案、医话、医论”等。

朱小南 - 学术观点

朱氏学术思想渊源于《内经》,《金匮要略》,博采《妇人良方》,

《济阴纲目》,《傅青主女科》等医著,尤其是推崇宋代陈自明《妇人良方》和明代武子望《济阴纲目》中治疗妇人病的处方用药。朱氏治病主张务求其本,重视气血,脏腑,经络理论,尤其调肝和奇经学说的运用。认为妇人以血为主,而肝为藏血之脏,与冲任血海密切相关。奇经盘踞于小腹又为经,带,胎,产之疾的病变所在,故妇人内伤杂病的治疗非深究奇经难以获效。审证注重证乳,以察肝气的条达或怫郁;又注重按腹,以辨胎孕或症结。朱氏常谓:“妇人病多隐微,必须详问细查,方能确切证断,则用药无不中鹄。”临床善治崩漏,痛经,不孕,子痛等证,对药物的使用和配伍具有特殊的见解和心得。朱氏强调指出,治疗妇人病应掌握服药时间,才能提高疗效。如他治疗痛经一症,根据不同病因类型,其治疗时间也有不同。痛经属气郁型者,在经前感到乳胀胁满时,就应服用疏肝理气药,使肝气条达,气血运行复常;属血瘀型者,应在行经初期,给以活血调经药,使“瘀滞”即时给以得散;属虚性者,必须平时服药,行经期不须服药,同样能治愈痛经。此外,朱氏治病既不拘一病一方,亦不局限内服汤药,兼用内外合治,或单用简便外治方法而获奇效。如曾治一例鼻渊病家衄血不止,症势猛急,急取附子研碎糊并贴于足心涌泉穴,再以冷湿毛巾外敷风池穴,衄血须臾即止。又如对患盆腔炎腹部触及包块者,除内服汤药外,又用川椒,大茴香,乳香,没药等共研细末,以面粉,高粱酒少许调和敷于患处,再以热水袋温烫,腹部包块每能消散。

朱小南 - 论证经验

一、肝郁脾虚型痛经治疗经验


朱氏治疗肝郁脾虚型痛经的治则有:

(1)对每月行经前常有胸闷胁胀,小腹坠痛,腰酸带多等先兆症状时,采用疏肝和胃法。处方:制香附9g郁金6g当归6g白芍6g延胡索6g乌药9g川楝子6g净乳香6g净没药6g苏梗6g煨木香4.5g焦山楂9g水煎服。

(2)经期中采用健脾束带法。处方:白术6g陈皮6g茯苓9g黄芪9g当归6g米仁12g樗白皮9g海螵蛸9g仙鹤草9g黑地榆12g川柏6g。水煎服。朱氏指出,痛经一般本月服药,隔月见效,若本月调治,下月经来时痛缓,已可谓有效,必须按月调治,甚至不服药而在较长时间中不再发作,方属痊愈。痛经愈后,应注意经期卫生,避免过劳,保持精神愉快,谨避风寒,勿食生冷及有性的食品,以防宿疾复发。

二、妊娠恶阻的内外合治经验
朱氏指出,妊娠恶阻轻者不需服药。如平时胃气虚弱,情绪易于激动,常可剧烈呕吐,甚至呕血或昏厥,妨碍母胎健康,当宜医治。朱氏治以健脾宽中,降逆清热法。药用焦白术、姜半夏、姜竹茹、橘皮、砂仁(后下)、淡黄芩、乌梅、左金丸组方。若胃寒,则去黄芩加生姜、伏龙肝;胃热,酌加姜川连、活芦根;兼有呕血,加鲜生地、藕节炭。朱氏嘱咐,服用上药之前,可先饮生姜汁数滴,或先用生姜和薄粥汤煮滚饮用,再行服药。胃有热象者,可食少许冷饮,后与少量药汁缓缓试服。若能下咽不吐,再将药汁分次服下,遵此服药方法,当能见效。对药入即吐,甚至见药闻味即吐的严重恶阻者,朱氏常采用其父朱南山所传一香芹蒸气之外治法,即取鲜芫荽(俗名香菜)1把,加苏叶3g藿香3g陈皮6g砂仁6g煮沸后倾入大壶内,对准孕妇鼻孔,令吸其气。此本芳香之气,吸入能宽胸定逆,悦脾醒胃,顿觉舒畅,其后即可试服少许食物,常能受纳而不再呕吐。

三、预防滑胎心得
滑胎一症,巢元方谓“血气不足,故不能养胎,所以致胎数堕”。朱氏遵循前贤,认为本症以肾气虚弱,冲任受损者居多。为防微杜渐,应在怀孕兼有腰酸之象时即行服药安胎,以免一旦流血,旋即难免胎坠不及。治疗本症,要掌握3个原则:一是补气益血,凡有小腹重坠感觉,为中气不足,带脉失固,可用黄芪、太子参补气。益血乃是养胎助育之需,习用熟地、阿胶。二是益肾固胎,肾气不足则元不固,胎动不安或胎漏下血,应补益肾气以强冲任,使胞胎稳固,杜仲、续断为其常用之品。三是健运脾胃,因脾胃为水谷之海,生化之源,消化吸收,输布津液与母胎的营养和健康关系密切。朱氏安胎常用方药为:太子参、土炒白术、白芍、阿胶、杜仲、续断、桑寄生、藕节、苎麻根。朱氏又强调指出:素有滑胎者,不宜生育过密,否则屡孕屡胎,以致气血虚亏,冲任损伤,嗣后终难受孕。每逢滑胎者,叮嘱小产后必须避孕半年,且服杜仲、续断、菟丝子、覆盆子、紫河车、黄芪、生地等品调补奇经,使受损之胞宫得以充分复原后再行受孕,则胎元结实,不致轻易滑坠。朱氏认为,滑胎者见红来诊,胎元已损,难以挽回,腰酸一症可为小产预兆,此时即以安胎,常能使胞胎得固。

朱小南

朱氏学术思想渊源于《内经》、《金匮要略》,博采《妇人良方》、《济阴纲目》、《傅青主女科》、《竹林女科》等医著,尤其是推崇宋代陈自明《妇人良方》和明代武子望《济阴纲目》中治疗妇人病的处方用药。朱氏治病主张务求其本,重视气血、脏腑、经络理论,尤其调肝和奇经学说的运用。认为妇人以血为主,而肝为藏血之脏,与冲任血海密切相关。奇经盘踞于小腹,小腹又为经、带、胎、产之疾的病变所在,故妇人内伤杂病的治疗非深究奇经难以获效。审证注重诊乳,以察肝气的条达或怫郁;又注重按腹,以辨胎孕或症结。朱氏常谓:“妇人病多隐微,必须详问细查,方能确切诊断,则用药无不中鹄。”临床善治崩漏,痛经,不孕,子痫等证,对药物的使用和配伍具有特殊的见解和心得。朱氏强调指出,治疗妇人病应掌握服药时间,才能提高疗效。如他治疗痛经一症,根据不同病因类型,其治疗时间也有所不同。痛经属气郁型者,在经前感到乳胀胁满时,就应服用疏肝理气药,使肝气条达,气血运行复常;属血瘀型者,应在行经初期,给以活血调经药,使“瘀滞”即时给以得散;属虚性者,必须平时服药,行经期不须服药,同样能治愈痛经。此外,朱氏治病既不拘一病一方,亦不局限内服汤药,兼用内外合治,或单用简便外治方法而获奇效。如曾治一例鼻渊病家衄血不止,症势猛急,急取附子研碎糊并贴于足心涌泉穴,再以冷湿毛巾外敷风池穴,衄血须臾即止。又如对患盆腔炎腹部触及包块者,除内服汤药外,又用川椒、大茴香、乳香、没药等共研细末,以面粉、高粱酒少许调和敷于患处,再以热水袋温熨,腹部包块每能消散。

朱小南 - 工作医案

经行发热


于××,21岁,未婚。

初诊:1962年2月9日。患者平素娴静寡言,月经向来超早,拖延日期颇长,1961年8月开始,经水20天一转,经行时兼发高热,并有胸满,胁胀,甚至呕吐的症状,经历10日,经净后发热亦退,成为规律。发热渐次加重,在安徽宿东某医院诊治时,曾测得体温高至40℃,心烦头眩,面红目赤,甚则昏厥,隔时方醒。曾经医治无效,精神颇受威胁,1962年2月间返沪来治。

来诊时已届临经前期,症见精神不舒,胸闷胁胀,口鼻干燥,脉象弦数,根据证象,诊断为肝热型的经行发热。

推敲本症病机是:患者素来性格沉静,有不如意事抑郁于怀,肝郁则气滞。在经期中这种现象更为显著,肝脉络于胆,散布于胁间,所以常见胁胀,木郁则横逆,逆则g土,因此兼见胸闷呕吐,相火附于肝木,木郁日久易于化火,引起高烧;火性上炎,故头目眩晕,甚则昏厥。治以疏肝清热法,柴胡4.5g青皮、陈皮(各)4.5g当归身6g赤芍6g枳壳4.5g。制香附9g炙甘草3g白术6g川厚朴2.4g青蒿6g黄芩9g,服药时月经来临,服2帖后效不显著,热势燔盛,口鼻燥热犹如喷火,头目眩晕,又将出现热厥现象。二诊时研究其证象,因肝经直上巅顶,肝火上扰,又有动风之趋势,再三考虑,乃于上方加钩藤18g(后下)以平肝熄风,并增强清热的功效。服2帖后据诉头目清凉,随访,每月经来不再发热,证明获得了长期疗效。

痛经
黄××,23岁。由于经行受寒引起每次经转腹痛颇剧,引起经来腹痛,乃1962年1月间前来就诊,共诊疗四次,痛势见差,下面为四诊医案:

初诊:1月14日(第1个月)。经水惯后,每次临经腹痛颇剧,腰酸,经来量少不畅,夹有紫红血块。经期将近(1月14日),已有预兆,脉象沉细而带弦,舌苔薄白。症系胞宫虚寒,冲任气滞。治当温经理气。

陈艾叶6g制香附9g当归6g续断9g白芍6g熟地9g煨木香4.5g台乌药6g川楝子9g黄芪9g肉桂2.4g

二诊:2月24日(第2个月)。上月服药后,经来腹痛已减,本月21日经近七日而来,血块已少,经来亦爽,腹痛仅半日,痛势亦缓,业已获效。治宗前方意,养血温中疏肝理气。

制香附9g郁金9g丹参9g陈艾叶9g乌药6g川楝子9g枳壳4.5g熟地9g陈皮6g吴茱萸6g白芍6g

三诊:3月22日(第3个月)。服二诊方后,小腹颇感温暖,本月21日经水届期而临,腹已不痛,胸闷腰酸等症亦减,病亦大好。治拟疏肝理气,以巩固疗效。

制香附9g陈皮6g乌药6g枳壳4.5g熟地9g白术6g煨木香4.5g川楝子9g续断9g狗脊9g陈艾4.5g

复诊:4月21日(第四个月)。调理后经水已准,腹痛已减,此次经水又将应期而来,有小腹坠胀等预兆,精神疲倦,治拟调肝肾健脾胃。

当归6g白术6g白芍6g制香附9g续断9g紫丹参9g仙灵脾9g巴戟天9g制黄精9g新会皮6g

服后据患者自述:服药调治过程中,第1个月痛势虽差而痛期仍有2日,第2个月则痛缓而痛期仅半日,第3个月不仅痛经愈,而经期亦佳,第4个月服药后经水即来,腹亦不痛,精神亦振。

经来两手掌背起泡发痒
樊××,38岁,已婚。

患者经来除腹部胀痛外,更有一特殊现象,即是两手的掌背起泡发痒,经净后即退,近10月来每月如此。

初诊:1963年7月4日。察其体格颇为结实,精神不舒,据其自述,上次经水为上月八日来,现又将届临,已有预兆,感觉胸闷胁胀,纳谷不香,腰酸神疲。按其腹则略有作胀,切脉为虚弦,舌苔薄黄,又述发作时搔痒难堪,夜寐不安。证属肝木郁结,湿热内蕴,治用疏肝解郁健脾清热法。

柴胡4.5g当归9g白芍6g白术6g茯苓9g甘草2.4g桂枝4.5g钩藤12g(后下)制香附9g郁金6g苏梗4.5g乌药9g

服后胸胁较宽,腰酸腹痛已好,唯感食欲不振,小腹坠胀,仍用上方去甘草加鸡内金,服后经水即来。此次腹痛缓和而掌背亦未起泡,为10个月来第1次出现的好现象,复用上方改为鸡内金、合欢皮,再连服2剂,后经3个月的观察。经来腹痛现象已好转,而且掌背起泡等症状未见发作。

朱小南 - 朱氏验方

加减固本汤


组成:潞党参9g焦白术9g茯苓9g牛角腮9g杜仲9g五味子4.5g淡远志9g陈阿胶9g炒贯众9g乌贼骨9g。水煎服。

功效:填补肝肾,塞流固本。

临床应用:主治肝虚肾亏的顽固性崩漏。本方系取傅青主固汤本去当归、山萸肉、甘草3味、加入牛角腮、陈阿胶、炒贯众、乌贼骨等化裁而成。朱氏认为当归性温动血,故不用。方中远志既可宁心安神,又止胞宫出血。由于顽固性崩漏流血无度,肝肾均亏,八脉空虚,故参入牛角腮、阿胶类血肉有情、原胶质之品,填补冲任之脉。贯众能清热解毒,与远志同用,其止胞宫出血具有卓效。朱氏经验,逢久崩久漏者,嘱病家于隆冬封蛰之际,取阿胶、龟板胶、牛角腮等原味胶质药物,加用健脾和胃之品,熬煎成膏滋药,每日进服,则崩漏未止者可截止,已止者可巩固疗效。

止崩汤
组成:潞党参9g当归身6g生地9g白芍9g山茱萸肉9g女贞子9g焦白术6g青蒿6g盐水炒黄柏9g蒲黄炭9g熟军炭3g陈皮6g。水煎服。

功效:补养阴血,清热调经。

临床应用:主治阴虚血亏,内有瘀热的崩漏,伴有头晕腰酸,颧红口燥,午后潮热,脉带数,苔黄等症。朱氏认为崩漏一症的治疗,虽以补充气血,塞流止血为主,但若辨证为阴虚阳亢,内有瘀热者,纵用补涩法,亦无济于事,必须在补涩之中酌加清理瘀热之品,方能中鹄。《济阴纲目》眉批中谓:“愚谓止涩之中,须寓清凉,而清凉之中,又须破瘀解结。”故朱氏对这一类型的崩漏患者,常在养阴柔肝法中加入清热凉血,祛瘀行滞之功的熟军炭,蒲黄炭两味。尤其是熟军炭是必用之品,既能推陈出新,引血归经,又腹痛便泻之副作用。但兼有便秘一症,则熟军炭用量加至4.5g。朱氏遇崩漏日久,尚有瘀热未清,应用补涩药无效者,也于补养药中熟军炭一味,每能应手而止。

加减艾附暖宫丸
组成:陈艾叶6g制香附9g当归6g续断9g白芍6g熟地9g煨木香4.5g台乌药6g川楝子9g黄芪9g肉桂2.4g。水煎服。

功效:养血温经,理气止痛。

临床应用:治胞宫虚寒,冲任气滞的痛经。本方是由《沈氏尊生书》中的艾附暖宫丸加减而成。方中用黄芪、熟地补气血,当归调经,续断调肝肾,香附理气行滞,肉桂、陈艾叶等温宫暖胞。气血因寒而滞,得温暖而行,通则不痛。如经水夹有瘀块,可加山楂、青皮、红花、枳壳等以使化瘀行滞而止痛。

更新日期:2024-12-25

免费下载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关于我们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pgdjz@qq.com

Copyright @ 2023-2024 www.pgdjz.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