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里克·艾里克森
简介
艾里克·艾里克森 [Erik Homburger Erikson 1902.06.15-1994.05.12],美国心理学家,儿童精神分析医生,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因病逝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哈维克(Harwich)。
他的父亲是丹麦人,母亲为德国犹太人,生父在他诞生之前就弃家出走了。他 3 岁时,母亲嫁给一个德国犹太人、儿科医生西塞多·洪伯格(Homberger)。艾里克森在童年时期并不知道洪伯格不是他的亲生父亲,多年来一直沿用继父的姓,甚至在第一次写论文时还使用艾里克·洪伯格的名字。直到 1939 年他成为美国公民时,才改姓艾里克森。
18 岁高中毕业后,违背继父要他成为一名医生的愿望在欧洲各地漂泊一年,曾尝试学习绘画,且曾两度进入艺术学校就读,结果均未毕业,自从去意大利佛罗伦斯旅行之后即决定放弃。
艾里克森在校时不是一位优秀的学生,但他确有艺术天赋。1927 年是他一生的转折点。那年,他的一位老同学 P.波罗斯邀请他到维也纳一所规模较小的学校工作,该校生源都是 S.弗洛伊德的患者与朋友的子女。开始时,他以艺术师身份受聘,后来担任了指导教师。这时,S.弗洛伊德的女儿 A.弗洛伊德征求他是否愿意接受儿童精神分析者的培训,艾里克森接受了该提议,以每月支付 7 美元的培训费接受 A.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训练。
A.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与她父亲的理论不同,有其独特的创见,这对艾里克森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64 年,艾里克森把自己的《洞察力与责任感》一书献给 A.弗洛伊德,以表示对她的感激之情。1929 年,艾里克森与同校任教的加拿大籍教师琼·塞尔森结婚。1933 年,为了逃避纳粹迫害,艾里克森举家适居丹麦哥本哈根,后又迁往美国波士顿。在那里,他以儿童精神分析家的身份私人开业。同时还在哈佛医学院神经精神病学系任研究员。当时,他曾被哈佛医学院录取为心理学哲学博士候选人,但几个月后就被他放弃了。
1936-1939年间,艾里克森在耶鲁大学人类关系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并在耶鲁医学院从事教学工作。在那里,他研究了正常儿童和情绪紊乱儿童。和 M.米德有了交往,并前往南达科苏语印第安人的松脊居住地进行实地考察,观察了苏语印第安人抚育子女的情况。诸如此类的人类学研究使艾里克森进一步意识到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形成的重要性。这种认识极其强烈地渗透到他格理论中。
1939 年,他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儿童福利研究所建立联系,适居加利福尼亚州,在那里担任加利福尼亚大学儿童福利研究所的研究助理,并开办了一家私人诊所。从 1942 年起,他一直担任心理学教授,但在 1950 年因拒绝在效忠宣誓上签字(即美国麦卡锡强迫公民进行的反共宣誓)而被免去教授职位。后来,加利福尼亚大学发现他“政治可靠”,又重新授予他心理学教授,但艾里克森拒不接受,理由是其他教授也因同样“罪名”被免职了。20 世纪 50 年代,他是马萨诸塞州斯托克布里奇地区奥斯汀·里格斯中心的高级职员,在那儿他治疗有情绪问题的青少年。1960 年起任哈佛大学人类发展学和精神病学教授直到 1970 年退休,这时期的研究和著作主要以他所发展的新学说为基础并着重研究自我同一性问题。
1939-1944 年,艾里克森参加了加利福尼亚大学儿童福利学院“纵向儿童指导研究”,这项研究涉及人的生命周期各阶段中冲突的解决及儿童游戏的性别差异等。后去加利福尼亚、堪萨斯等处任教,逐渐形成人格发展渐成说。1950年出版重要著作《儿童期与社会》一书。该书内存广泛,包括精神分析(特别自我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两方面的材料,对同一性、同一性危机、心理社会延缓期等概念都有初步探讨。在该书及后来一些著作中,他制定了一个有关儿童发展的新学说。
艾里克森因其人格发展理论而闻名。他创造了“同一性危机”(identity crisis)这一术语,他修改与扩充了 S.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提出了心理社会发展论(psychosocial stage theory of development)。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人除了生理性的冲动外,在生长过程中还有一种注意外界并与外界相互作用的需要,而个人的健全人格正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他将人的一生划分成八个阶段,每一阶段或多或少均以同一性危机的概念来贯穿:
学习信任阶段(0-1.5 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成为自主者的阶段(1.5-3 岁):自主与羞耻、怀疑的冲突
发展主动性阶段(3-5 岁):主动与内疚的冲突
变得勤奋阶段(6-12 岁):勤奋与自卑的冲突
建立个人同一性的阶段(12-19 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承担社会义务阶段(19-25 岁):亲密与孤独的冲突
显示创造力感的阶段(25-65 岁):生育与自我专注的冲突
达到完善的阶段(65 岁以上):自我完善与绝望期的冲突
艾里克森认为,在每一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中,解决了核心问题之后所产生的人格特质,都包括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品质,如果各个阶段都保持向积极品质发展,就算完成了这阶段的任务,逐渐实现了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产生心理社会危机,出现情绪障碍,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艾里克森的同一性危机观,显然得自他亲身的生活体验,在他的青少年时代,曾经历过三次危机:
因姓氏的危机:本来自己以为姓洪伯格,后来知道自己是父亲的继子,心中十分痛苦;
因种族的危机:本来自以为是德国人,后来发现因身为犹太人而受歧视时,心中十分痛苦;
因迷失的危机:高中毕业后失学失业,到处流浪,自我追寻中无法获得定向而深以为苦。
他在晚期关心 20 世纪人的道德和政治问题。其后期研究已深入到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棘手问题,如黑人的社会地位、妇女作用的变更、青少年异常行为等。他的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已超出了精神分析的临床范围,与习性学、历史、政治、哲学和神学联系起来,其声望也超出了美国国界。
主要著作
儿童期与社会:1950
青年路德:一个精神分析和历史的研究:1958
同一性与生命周期:1959
领悟与责任:1964
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1968
甘地的真理:论好战的非暴力根源:1969
新的同一性维度:1973
杰斐逊演讲集:1974
生命历史与历史时刻:1975
游戏与理由:1977
生命周期的完成:1982
- 1[MP3]晓东、伊然 - 哥妹拜年歌 (DJ月之歌版)播放:2.3万
- 2[MP3]六仔哥 -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做一天牛马发一天疯)播放:1.7万
- 3[MP3]Moonlit Dream - 汽车摇 (love to the city)播放:1.3万
- 4[MP3]Justin Owen_Cyber Punk - Minimal Bandman (feat CYBER PUNK)播放:0.81万
- 5[MP3]djkk强力打造最新舞曲播放:1.6万
- 6[MP3]梵影 - 最后一个问候 (dj默涵版)播放:1.9万
- 7[MP3]魏志璇 - 思念说给月亮听(DJ默涵版)播放:2.0万
- 8[MP3]田园 - 逃爱(DJ沈念版)播放:1.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