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相洲
研究专长
吴相洲教授的研究专长是歌诗和乐府学。在歌诗研究上吴相洲教授主张从歌诗传唱的角度来解释文学上的问题。曾连续主持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研究,其中一项在鉴定时被评为优秀成果。这两项是:
(2000-2002),从音乐的角度对唐诗研究中许多问题做出了新的解释,如近体诗的形成与音乐关系问题、唐代旧题乐府的入乐问题、盛唐诗的繁荣与歌诗传唱问题、元白的新乐府写作与歌诗传唱等等,都是前人未能提出和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
(2003-2005),以翔实的材料和严密的逻辑分析证明了永明体的产生是诗乐结合的产物,从而纠正了20世纪学人普遍认为的永明体是诗乐分离的产物的错误观点,是古代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发现。这两个课题的成果《唐诗创作与歌诗传唱关系研究》和《永明体与音乐关系研究》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后,在学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乐府学研究上吴相洲教授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意识,首次提出了“乐府学”这一概念,并提出了建构现代乐府学的系统构想,主编并出版了专门刊载乐府学研究文章的学刊《乐府学》。其论文《关于建构乐府学的思考》在《北京大学学报》发表后,由《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两大文摘转载。他率领的由11个人组成的团队完成了北京市“十五”规划项目和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乐府诗集》研究”(2003-2005),首次对《乐府诗集》从文献、音乐、文学等角度进行了方位的研究,全面推进了《乐府诗集》的研究。该研究形成了10部专著,将于2007年上半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他正在率一个由5人组成的团队从事北京市“十一五”规划项目和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乐府诗集构成要素研究”(2007-2009)的研究工作。
吴相洲教授在有关歌诗和乐府学研究上连续主持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北京市重点项目,出版学术专著两部,在《文艺研究》、《文学遗产》、《北京大学学报》等全为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
目前正在从事《中国诗歌通史·唐五代卷》的写作。该项目属于国家社科基金十五规划重点项目,意义在于改变中国古代文学各文体中唯独诗歌没有的局面。而《隋唐五代卷》作为10卷当中的1卷,又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唐诗是整个中国诗歌史发展的顶峰,大诗人的数量占整个中国诗歌史的一半,该卷完成的质量如何,关乎整个课题的成败。该卷成果字数将达到60万字,预计在2008年完成。
2009年,吴相洲教授主持的中国诗歌研究中心规划项目“《乐府诗集》分类研究”,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项目成果共有9部专著,分别是《郊庙燕射歌辞研究》、《鼓吹横吹曲辞研究》、《相和歌辞研究》、《清商曲辞研究》、《舞曲歌辞研究》、《琴曲歌辞研究》、《杂曲歌辞与杂歌谣辞研究》、《近代曲辞研究》、《新乐府辞研究》。该成果是北京市“十五”规划项目和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也是首都师范大学“211”工程规划项目。宋人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一百卷,是一部上古至唐五代乐章和歌谣总集,收录了除《诗经》、《楚辞》之外的绝大多数作品,是研究中国古代乐府诗歌的最重要典籍。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诗歌作品、特别是唐代以前的诗歌作品很多都是入乐可歌的,音乐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生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乐府学在古代甚至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可是,由于在近代学科划分上发生了诗歌与音乐的分离,《乐府诗集》这部重要的典籍被人忽视,对它的研究也远远不够,特别是从诗乐结合的角度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更是几乎没有。吴相洲教授主持的“《乐府诗集》分类研究”,第一次将文献考证、音乐探索与文学分析这三者结合起来,根据本书对乐府诗的十二大类别划分,从文献的考订到对诗歌史上的问题的关注,对《乐府诗集》所收作品,包括对收录标准、分类依据的辨析,所涉乐府制度、曲调、术语的考证,各类乐府诗流传变化的描述、各类乐府诗的音乐特点及对作品题材、主题、艺术特点、语言形式乃至风格的影响,其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的分析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内容丰富,创获良多,并进而提出“乐府学”这一概念,这在当下中国文学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开创意义,它不仅将会由此催生“乐府学”这门新的学科,而且对于中国古代音乐学的研究和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我以为,这是2009年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面最富有创新意义的一套著作,也是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在2009年度科研上的最大收获。
科研项目
主持:北京市教委项目:“传统文化与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研究”(1997年—1999年,已经结项)。已结项。
主持: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和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研究计划”项目“传统文化教学价值评判体系重建与21世纪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2000—2002)。已结项。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唐诗创作与歌诗传唱关系研究”(2000—2002)。编号:00CZW003。已结项。
主持:北京市“十五”规划项目、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乐府诗集》研究”(2003—2005)。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永明体与音乐关系研究”(2003—2005)。编号:03BZW032。已结项。
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歌诗研究——从诗三百到元曲的艺术生产史”(1998—2001年)子课题“唐代歌诗研究”负责人。已结项。
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诗歌通史”子课题“隋唐五代诗歌史”(2004—2006)。编号:04AZW001。
主持:北京市“十一五”规划项目和市教委重点项目“乐府诗构成要素研究”(2007—2009)。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乐府诗断代研究”(2008—2010)
学术会议
2003年8月参加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和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中古文学(汉—唐)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论韩柳古文运动对前代文章的取舍》。
2004年5月参加由陕西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三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题目是《论唐代旧题乐府的入乐问题》。
2004年10月参加由广岛大学文学部主办的中国中世文学研讨会,提交论文题目是《论永明体的产生与音乐的关系》。
2004年11月在广州参加由华南师范大学主办的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十二届文学年会暨唐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论初唐浮靡诗风与近体诗律的关系》。
2006年8月主办中国唐代文学第十三届文学年会暨唐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杜甫沉郁顿挫风格再探讨》。
2006年10月赴香港浸会大学、城市大学、香港中央图书馆进行学术交流。
2008年1月应邀赴台湾大学及台湾逢甲大学进行学术讲座。
2008年参加“中华吟诗调”学术研讨会。
2009年2月到台湾逢甲大学进行为期四个月的访学,并担任客座教授。
2010年7月参加由北京大学中文系主办的“中国古代诗学与诗歌史学术研讨会”。
2010年9月参加由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北京语言大学汉学研究所和日本早稻田大学国际日本文学、文化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多元视野下的中国文学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言题目为《“绮靡”解》。
2010年10月参加“唐代文学第十五届年会暨唐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了题为《二十世纪唐诗研究的反思》论文。
2011年7月参加由西安音乐学院主办的“第二届汉唐音乐史国际研讨会”,发表了论文《论王维乐府诗》。
2011年8月主持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乐府歌诗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1年8月主持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首届“海峡两岸唐代文学研讨会”。
2011年11月参加第五届中国韵文学暨海南诗词文化国际研讨会,并提交会议论文《乐府相关概念辨析》。
获奖情况
《中唐诗文新变》,北京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1998年12月。《传统的批判》,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01年9月。
《面向21世纪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体系改革方案》(排名第三),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2001年9月,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年12月。
《中国古代歌诗研究》(排名第二),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2006年9月。
《永明体与音乐关系研究》,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8年12月。
主要荣誉
2004年,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人事部等七部委。
2004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06年,北京市属市管高校人才强教计划·拔尖创新人才。
主要论著
著作
1.《中国人的性格》,译著,延边大学出版社,1991年12月版。
2.《禅诗今译百首》,(与王志远合著)台湾佛光出版社,1996年4月版。
3.《中唐诗文新变》,台湾商鼎文化出版社1996年8月版,学苑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4.《历代词人品鉴辞典》(实为词论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5.《指月录》,台湾佛光出版社,1997年4月版。
6.《中华史诗咏史诗本事》(参编,负责元代部分,于植元等主编),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年1月版。
7.《传统的批判》,华文出版社,2000年1月版。
8.《唐代歌诗与诗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版。
9.《唐宋词诵读》,语文出版社,2000年7月版。
10.《武帝与强汉风采》,大象出版社,2000年8月版。
11.《玄宗与盛唐气象》(笔名:王萍洲),大象出版社,2000年8月版。
12.《大学语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2002年9月第2版,2005年1月第3版,2006年1月第4版。
13.《〈资治通鉴〉精华解读》,中华书局,2001年版。
14.《高校统战工作》,主编,华文出版社,2002年5月版。
15.《大学语文应试模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版,2005年2月版。
16.《唐诗十三论》,学苑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17.《唐诗创作与歌诗传唱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18.《高适岑参诗选》,中华书局,2005年8月版。
19.《中国古代歌诗研究》(排名第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
20.《永明体与音乐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版。
21.《乐府学》1-6辑,主编,学苑出版社,2006年至2010年。
22.《<乐府诗集>分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论文
《豪放与浪漫主义精神——兼论宋词中的放风格问题》,《内蒙古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物是人非事事休”——中国古代抒情模式之一》,《广西师院学报》1988年第2期。
《建国以来豪放词研究述评》,《大连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第3期。
《也谈辛弃疾的以文为词》,《烟台师院学报》,1988年第3期。
《从当代科学美学看词话的价值》,《广西师院学报》1991年第3期。
《论汉武帝时期士的精神风貌》,《汉中师院学报》1992年第4期。
《欧阳修对豪放词的开拓之功》,《锦州师院学报》1993年第3期。
《庾信杜甫老成境界之比较》,《内蒙古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7年第6期转载。
《论元结诗的特点及影响——兼论〈箧中集〉诸家的诗》,《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刊》1994年第4期,《北方民族文化遗产研究论文集》,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指月录〉综述》,《人海灯》复刊号,1994年7月。
《一个五四作家的古典文学研究——读〈静农论文集〉》,《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5期。
《从系统论看盛唐之音》,《北京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韩愈白居易思想比较论纲》,《齐鲁学刊》1995年第4期。
《论中唐诗文演变特征及其原因》,《古典文学知识》,1995年第6期。
《文以明道与中唐文的新变》,《文学评论》,1996年第1期。
《一部“活”文学史——读林庚先生〈中国文学简史〉》,《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中华读书报》1996年1月31日。
《朱德的人生境界》,《光明日报》,1996年11月24日。
《论盛唐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对盛唐诗风的决定作用》,《华北电力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论唐肃宗黜华用实主张对诗风新变的影响》,《文学遗产》,1997年第1期。
《王国璎〈中国山水诗研究〉评介》,《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论盛中诗人构思方式的转变对诗风新变的影响》,《首都师大学报》1997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7年第9期、《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97年唐代文学研究年鉴》转载。
《从传统看职业道德建设——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笔谈》,《首都师大学报》1997年第4期。
《初盛唐诗歌的“历史—文化”研究》,《文学遗产》1998年第5期。
《对传统认识的误区》,载《文化反思与文化建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8年7月版。
《陈思情采源于骚——论曹植在实现汉乐府向文人五言诗转化过程中对屈赋的继承》,《首都师大学报》1998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9年第2期转载。
《二十世纪词学研究述评》,《北京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论中唐前期两派风雅观》,《文艺研究》1999年增刊。
《精神文明建设如何利用传统资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年第4期。
《引起学术界关注的文学主题学研究》,《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0年第8期转载。
《论初唐近体诗律的形成与诗歌入乐的关系》,《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1年第2期摘要。
《从岑参在封常清幕府的处境、职责看其诗歌战报式的特点》,《社会科学辑刊》2000年第2期。收入《国际交流日本学研究》,アルク株式会社2000年7月初版。
《岑参西域四首战事诗解读》,中华书局,《文史》总第51辑,2000年第2辑。
《读王叔磐先生〈元代蒙古族汉文词选〉》,《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0年第6期。同年《中华读书报》有刊载。
《“文艺明道”的内含与形成过程再探讨》,《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增刊。
《古代诗歌如何进入现代人的生活》,《光明日报》,2000年11月30日。人大复印资料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1年第3期转载。
《古代文学怎样才能进入现代人的生活》,《河北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论王维的歌诗创作》,《王维研究》第3辑,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的不同文化解读》(排名第二),《漳州师院学报》,2002年第1期。
《略说杜甫的“小臣议论”》,《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论永明体的出现与音乐之关系》,《中国诗歌研究》,第1辑,中华书局,2002年6月版。
《论永明体的产生与音乐之关系》,《文艺研究》,2002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研究》2002年第11期转载。
《略谈唐代旧题乐府的入乐问题》,《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3年第1期转载。
《论元白新乐府的创作与歌诗传唱的关系》,《中国诗歌研究》,第2辑,中华书局,2003年8月版。
《王维歌诗的认定》,《王维研究》第4辑,辽海出版社,2003年11月版。
《王维诗歌的重新解读——读王志清〈纵横论王维〉》,《王维研究》第4辑,辽海出版社,2003年11月版。《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论唐代旧题乐府的入乐问题》,《国学研究》,第1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版。《第三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10月版。《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2期论点摘要。
《注意建构中国文学研究的认证体系》,《人民政协报》,2005年1月24日“学术家园”第2版。
《永明体的产生与佛经转读关系研究》,《文艺研究》,2005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5年第6期转载。
《关于构建乐府学的思考》,《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6年第4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6年第6期转载。
《永明体始于诗乐分离说再分析》,《文学遗产》,2006年第5期。
《提高文学描述的清晰度已成为唐代文学研究者的努力方向》,《人民政协报》,2006年8月28日“学术家园”第1版。
- 1[MP4]2025 不要你的红包发财发福中国年 小哈尼Viki Miko晓倩 JaniceOfficia2024-12-15
- 2[MP4]2025新年歌新年歌儿大家唱Nick钟盛忠 Stella钟晓玉 Officia2024-12-15
- 3[MP4]Erva da Jamaica - Live in Indian Spirit - Germany2024-12-15
- 4[MP4]Neelix - Bang Bang (Sighter Remix - Official Music Video)2024-12-15
- 5[MP4]超嗨串烧BEAUZ - PSY POP _ HARD TECHNO DJ SET Borderland Festival Malaysia2024-12-15
- 6[MP4]2025 黄铭德尾尾庙宇朝拜一家大小2024-12-15
- 7[MP4]2025新年歌同欢共乐Nick钟盛忠 Stella钟晓玉 feat巧千金 Joanne Miko Official2024-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