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简谱图片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现代 - 赵菊兰
赵菊兰

赵菊兰

赵菊兰,女,小名“银焕”、“焕儿”,1931年5月26日(农历)生于陕西省合阳县路井镇西庄村,1946年经人介绍与侯永禄订婚,1947年正式成为侯家一员。
展开

个人简介

自从赵菊兰结婚第二天,侯永禄的母亲就等着抱孙子了。1949年1月,赵菊兰生育第一胎,因奶水不足,婴儿生下三个多月就夭折了。此后,赵菊兰先后于1950年7月、1952年12月、1955年11月、1958年2月、1960年12月、1964年1月生下二女四子,依次取名为引玲、胜天、玉玲(或“西玲”)、丰胜、万胜、争胜。赵菊兰的丈夫侯永禄出版了鸿篇巨制“农民五部曲”。

侯永禄的《农民日记》不仅展现了陕西农村六十年的变迁,也留下了农民生活的点滴痕迹。在这些柴米油盐式的文字中,关于他妻子赵菊兰的记述虽然零碎,却勾勒了一个普通农村妇女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

赵菊兰,是1949—1965年间千千万万个陕西农村妇女中的普通一员,也是平平凡凡的中国农村妇女的缩影。

相关资料

1. 农民日记中的农妇日常生活(作者:李巧宁 )

劳 动

赵菊兰

1950年冬到1951年春,路井镇进行了土改。土改后,身为基层干部妻子的赵菊兰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参加农业生产。政府号召棉花要增产,她便和婆婆、丈夫一起粒选棉种;政府号召锄麦,她把不到两岁的孩子放在家里,跟着丈夫不歇一口气,把四亩多麦田扎扎实实锄了两遍。

1952年,侯永禄组织了互助组,菊兰也不甘落后,一日三晌地下地干活。1954年,初级农业合作社在路井乡建立,以后逐步发展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1957年,高级社全部按劳动工分分红,改变之前按入股土地和劳动工分两部分来分红的做法。这种完全按劳动分红的办法在人民公社时期除了1958年秋冬短暂的几个月之外,一直持续到人民公社解体。

为了多分红,只要有活,菊兰尽可能去做,以多挣工分。但下雨天,地里干不成活,想挣工分也没处挣。为此,菊兰1957年3月把生产队的三头牛犊拉回家来和母亲一起抽空喂养,拌草、饮水、打扫牛圈、给牲口放风……婆媳俩忙得不可开交。但令她们欣慰的是,一年下来,能多挣好几百个工分。

1958年大跃进,菊兰的劳动压力更大了:

赶上大跃进的年月,谁稍不注意,上工迟到了,便要被拔白旗,在众人面前做检讨,受批判。因而菊兰争着气,虽吊上个不到一岁的吃奶娃,哪怕自己饭没吃毕,只要上工铃一打,便放下碗,拿块馍,扛起农具忙去上工,从不拖后。她干起活来从不耍奸使滑,总是尽力大干,讲质量,争数量,从不落于人后,所以菊兰当了劳动模范,公社年终评奖时,还奖了她一个镂花铁锨头。

1961年,口粮标准低,生活困难,而农村的商贸活动决不允许私人经营,要想改善生活,只有多分点粮、分点钱,而分粮、分钱全靠工分。为了多挣工分,社员都抢着干活,尤其是工分大的活。有人把这种抢活干的现象用顺口溜描述为:“铃一响,心乱咧!社员就像猪贱咧,只怕大工分叫队长相好的满占咧。”菊兰也是这抢活干的队伍中的一员。此后多年,她一直为了挣更多工分,轻重不避,不管脏净,不仅队里派啥干啥,甚至干和男性一样下大力气的活,而且自己想办法揽活。

1961年12月,路井大队在城外安起了油碨子和油梁来榨油。推油碨子是力气活,全队的劳力排成班,一班一班轮流推,“一班接一班,班班不停点,轮到几时是几时,有时是半夜,有时是鸡叫唤,有时是黑咕隆咚的阴天,有时是漫天大雪的夜晚,尤其是夜晚,四周静悄悄的,一个妇女一般是不敢单独前往的,但菊兰也是一班挨一班,从不缺班地去”。

1962年冬,菊兰为了挣工分,给四队办起的豆腐坊帮忙卖豆腐:

鸡打啼时天还不明,菊兰便要把豆腐装到车上,拉着车去转乡。无论天气多冷,一锅豆腐得卖完。在村里卖豆腐时,菊兰身上凉嗖嗖的,冷得发抖,脚趾头冻得发疼,不由得双脚在地上弹得“咚、咚、咚”直响,特别在打豆腐过秤时,手指头摸着冰冷的豆腐,好像快要掉下来似的,只好急忙放到口边哈一口热气,用手掌搓一搓冻得发痛的耳朵,便算取暖了。

就连1963年元旦队里放假,菊兰也向队长要了个用架子车向地里送粪的活,和侯永禄一起顶着北风、忍受着耳朵被冻得又红又肿的痛苦,拉了五、六天的粪肥车。

1964年1月,菊兰生下争胜,月子里坐在炕上仍给生产队挑捡棉种挣工分。

由于长期劳累过度,1968年底,赵菊兰积劳成疾,常常吃不上饭,睡不着觉,甚至有时整夜整夜地合不上眼,不得不到处求医问药。

家 务

新中国成立之前,在陕西民间传统的夫妻分工比较明确:男主外,女主内。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妇女被动员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1957年以后,妇女为了生存和家计,主动外出挣工分,但她们一直是家务的主要承担者:纺线、织布、给一家老小缝补浆洗、做饭、看护孩子等。可以说,她们在有了和男子一起“主外”的新使命的同时,依然承担着主内的传统使命。赵菊兰也不例外。

做针线是家务中最费时的一项。一针一线地缝补穿戴,既需勤快,又需耐心和时间,赵菊兰常常见缝插针,只要坐下来就手不离针和线,甚至常常熬夜。且看侯永禄1965年的日记:

我家十来口人,穿衣穿鞋全靠手工一针针、一线线地缝,太费时间了。五、六个孩子,一年比一年大,衣服一年比一年费。为了全家人的穿衣,菊兰确实把苦下大了,在家里没黑没明地做。1955年除夕夜,为了给引玲缝成一件新遮遮,整整一夜没合眼,一针一针地一直缝到天快明。

解放入社以来,公社总爱开社员大会,几乎天天晚上都要开会。菊兰每天晚上开会时,总是手里不离针线活。她坐在干部不容易瞧见的地方,耳朵里听着干部们讲话,眼里瞅着从人缝中透过来的一线灯光,手里不停地纳着鞋底、鞋垫或凉袜底等。我的一双深暖鞋,硬是她在一次次开会的会场纳成的。白天,她参加队里的农活,只要是跟上牲口干按晌记工的活路,如打土块、锄杂草、溜化肥等,她总要带上针线活,趁大伙和牲口稍歇的功夫,赶快做上几针。我的一件白衫子,就是菊兰在地头休息时缝成的。

妇女坐月子讲究休养,惟恐劳累了身体的哪一个部分,落下月子病,但赵菊兰有时就连坐月子期间,也没有停下手中的针线。比如,1949年1月,赵菊兰生下第一个孩子后的月子里,仍然在按当地规矩给接生的老娘婆做鞋子,以表感谢:“因为年关临近,姐姐又忙,看娃的那天,必须给接生的老娘婆谢一副枕头和一双鞋。没有鞋怎么办?菊兰只好拖着虚弱的身子,赶看娃那天将新鞋缝好纳成,也不怕致下世孽!”

直到1965年12月,侯永禄花一百五十八元买回一台“飞人牌”缝纫机,赵菊兰靠手工一针一线为全家人缝缝补补十几年的状况才有所改变。

做穿戴,不仅要用针线缝缝补补,还要自己纺线织布。1952年前,赵菊兰不常下地,孩子也只有一个,家里人口少,穿戴负担轻;1952年侯永禄组织起互助组后,赵菊兰除了一日三晌地和侯永禄一起下地外,“还和母亲做饭、引娃、喂牲口,晚上纺线、缝衣、织布。她除了织全家人穿衣的布,还抽时间织布去卖”。

和做针线、织布一样日常而琐碎的家务还有准备一日三餐。即使是孕期,赵菊兰依然不会推卸做饭的责任。比如,1955年9月,赵菊兰已经怀孕八个月,她除了一如既往地下地和社员一起劳动挣工分外,还招呼工匠为母亲和婆婆做棺木,并跟婆婆一起按时为匠人和一家人做好一日三餐。她的辛劳让侯永禄不胜唏嘘。

常言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1960、1961年,口粮标准低,侯永禄家里缺少粮食,对主妇赵菊兰来说,做饭不仅仅是一般的烹调,还需要尽一切可能寻找可吃的东西。下雨天,生产队没有活计时,她便到地里去捡拾麦穗。侯永禄的日记里这样写道:

一遇天阴下雨,场里地里活不紧了,菊兰便跟上一些妇女出了村,去空茬地里拾麦,有时一直拾到外村队的地里,像东边的习家庄,北边的大埝村,西边的乾字村,她都去过。有时刮大风回不来,有时下小雨,衣服湿透了,风一吹,冷得人直发抖,她也还坚持着拾麦穗。不拾麦穗,全家老小光靠食堂舀的那点饭,是不够吃的。

秋收后,菊兰又去拾豆子、挖野菜,为一家人充饥:“虽然她身怀有孕,仍时时刻刻想着全家人今后的吃饭问题。阴雨天,队里没安排活时,菊兰便提上笼,去收割完的豆子地拾豆角。只要是地上有的,不论是黑的、绿的她都拾回来,剥成豆粒颗煮着让孩子们充饥。后来菊兰又到埝头坟边挖野菜,蒸成菜圪瘩来吃。由于风雨不避,衣服湿透也不顾,久而久之,湿气入了内,身上便起了“风屎”(湿疹),又痛又痒,十分难受,用手搔破皮肤也不顶事。”

1961年春,生产队分给社员少量粮食,菊兰在以往的家务之外,又新添了在碨子上推碨这些粮食的任务。尤其是生产队的牲口病的病、死的死,推碨全由人力,其繁重可想而知:“比锅盖还大,有五六寸厚的石块要人使它千匝万匝会转,也真不容易!生娃后还没过百天的菊兰,就不得不和我一起把(食堂)退下的粮食搭在碨子上来推成面粉。”

1961年6月,路一生产大队各小队的食堂解散后,社员回家自做自吃,推碨粮食成了常规家务。为了不耽搁其它事情,侯永禄家的碨子上常年搭着粮食,一家人有空就推,一推就是几十年,直到有电动磨子为止。

至于照顾年幼的孩子、洗洗涮涮、庭堂洒扫,赵菊兰只能捎带着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能做到什么程度就做到什么程度了,毕竟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

1949—1965年间,赵菊兰的日常生活忙碌而紧张,她顾着多挣工分,顾着一家大小的穿戴,顾着家里的日常运转,对她自己,却常常难以顾及。用侯永禄的话说就是:“(菊兰)做了地里,做屋里的,忙个不停,还不等饭吃毕,下地的铃又响了,她只好把馍掰开夹点儿菜,赶紧先去看队长安排干啥活,不能等队长走了还不知干啥活,白白耽误一晌的工分。”

1960年7月10日,夫妻吵架中,侯永禄出手打了赵菊兰一耳光,邻居对侯永禄的批评折射出同村妇女眼中的赵菊兰:“你看,我二嫂身怀有孕,和正常人一样地参加劳动,天天晌晌不脱空,吊上四个娃,连一顿好饭都吃不成,哪个娃的穿呀戴呀,不要她缝呀洗呀?身体都瘦成啥样子了?你还看不见,还要打人,太没良心了!”

2. 七十二岁织床单

(2002年9月12日)

老伴命苦,出世35天,就离开了父亲。在母亲的泪水和哭声中,一夜又一夜,一天又一天地活下来。她如果是个男孩,那就大不一样了,就是赵家的继承人。正因为不是男孩,在旧社会、在解放前是没有继承权的,是一直受人歧视的。多亏毛主席共产党,领导穷人闹革命,解放了全中国,实行了男女平等。她在母亲的教导下学会了纺线织布,维持生活,也度过了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困难时期。改革开放后,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特别是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后,人民生活一年比一年好,真的是丰衣足食了。

老伴今年已是72岁的老太婆了,但人老志不老,干起活来总不让年轻人。见人家用毛线织床单,觉得既结实又好看,也想织一机子花毛床单。从去年冬天开始,她就开始拐线子,绞线子。今年3月3日,又在路井街上买了不少毛线和“蓬地纱”,到3月22日便结了一机子花毛床单。随后,和我把织布机抬到第二个房子里,赶4月11日便织成了11丈花毛床单,既结实又美观。这下老伴更有心劲了。她有6个儿女,便决心给全家每个小家庭都织一床花花床单。现在,经过7个多月日日夜夜的结呀拐呀缠呀织呀缝呀,共做成了40多丈的五颜六色的毛床单,谁见了谁都称赞,谁都羡慕。真是:

年过七十不服老,花毛床单织的好。

一家一床要实现,全家人人心中笑。

七十二岁心劲大,要织床单给娃娃。

儿女孙孙都能用,谁人见了谁人夸。

(床单随小,但情深意厚,它凝聚着母亲对儿孙们的暖暖爱意,浓浓亲情。现在,母亲织成的这些花床单,成了送给每个小家庭的珍贵礼品。社会上,用原始的织布机人工织成的布料已不多见,更不用说是72岁的老母亲一丝一缕织成的花床单!)

3. 赵菊兰:纪念母亲去世十周年祭文

亲爱的妈呀!你不在人世已经10年了,但我却时时刻刻想念着你,常常在梦中见到你。每逢清明和十月一日,总要到你的坟前烧几张纸钱,痛哭一番,以表示我的思念之情。你那稀疏的头发,消瘦的脸,不停的两手,总像在我的眼前;那呜呜的纺线声,默默的念佛声,仍像在我的耳边。你受尽了人间的苦,作尽了世间的难。你离开我们整整10年了,怎能不让人怀念!你死在了咱们的庄子上随了心愿,生产队把你埋了,没有发生任何纠纷,你的在天之灵也会得到安慰。但是咱姓赵的没有继承人,因此孩子们一听我有此心,都愿意姓赵。你引江晖时间最长,俊杰也想让江晖姓赵。最后经反复讨论决定,让万胜和争胜两个娃姓赵。他们的媳妇刘小丽和邓碧兰都愿意将来有了孩子也让姓赵。解放后的政策是男女平等。我虽是个女的,却有和男人一样的权利。孩子们随父姓随母姓都一样,都能行,都是合法的。现在把这件事办完满了,村里人都说办得好,晚上还演了一场电影,让大家都知道。你在天之灵一定会非常高兴!

你离开我们已经10年了,咱家这10年的变化真大。引玲的大儿子你最疼爱的江晖琉娃今年就要在高中毕业了,他决心今年一定要考上大学。江涛也已在中学上学。西玲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娃,女儿侯艳已上了四年级,今年数学得了一百分,还被评为三好学生。侯蛟也已4岁了。胜天家也有了一男一女两个娃。侯亮上了四年级,总分居全班第三名,学校选为学习模范。侯晶也已3岁了。胜天在函授大学领到了毕业证书,局一中一级教师。丰胜1980年从张掖师专毕业,今年升为讲师。万胜1982年延安大学毕业留校,1987年提升为讲师。争胜1984年西北建筑工程学院毕业,分配在西安热工研究所工作,今年和碧兰结了婚。丰胜家1986年添下个小子娃叫炜炜。四个媳妇秀春、李萍、小丽、碧兰一个比一个好,村里人人称赞。咱家六个娃,家家都买下了彩电,不出门就能看戏看电影。咱家已有好多高档家具,有一台电冰箱,一台洗衣机,一张席梦思床,九台收录机,五套组合家具,六七套沙发,四台电风扇,九辆自行车,两套煤气灶,三个石英钟……。人人穿的毛的呢的绸的缎的,天天吃的白面大米时菜肉油,经常的糖果糕点不断,出门坐汽车火车,争胜还坐过飞机,万胜、江晖还坐过轮船。大多数人都去过北京、上海、兰州、西安、南京、苏州、杭州等大城名城。全家每年的工资收入超过了万元。除我俩和西玲家是农村户口外,全都成了商品粮。这一切的幸福,你却没有享受过一天,使我们十分遗憾。你如果能活到今天,那该是多么的高兴,多么的幸福啊!

这些幸福生活,一方面是党的政策好转,一方面与你在世时对孩子们的教导有关。你的恩情你的教导我们要常记在心,永不忘记,永远怀念!

4. 现在还纺线

(1995年元月11日)

自古以来,我国农民世世代代就是男耕女织,流传了几千年。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女人纺线织布的人慢慢少起来了。进入九十年代。农村的女孩也和男孩一样,从幼儿园到小学校,认字呀,读书呀,极少有人教她们学纺线。上辈的纺线车也就无人用了。即使有人纺线,也都是五六十岁的老太婆们。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们不再使用那原始的落后的纺花车纺线了。街上卖的棉线,每斤才五六元钱。给人摘一天苹果,管吃管住管喝还挣五六元钱的工钱。谁还花得来再下苦纺线呢!

老伴已六十多岁了,身边没有小孩要管护,全家就我们两个人。除过洗衣服做饭,再干些什么活呢?人总不能吃了睡,睡了吃吧!身体必须活动活动,才能健康长寿,不然就会疾病缠身!想来想去,儿子媳妇们都在单位工作,吃穿用都能自己干,用不上咱帮什么忙。又想到,虽然穿的戴的能买,但买来的衣服还得用袱子裹,裹袱子用有伸缩性的散布,比用无伸缩性的密布要好。各个小家庭的灶房都得用抹布,抹布也是散布比密布的好。所以她就下了决心开始纺线,准备织散布,好给各个小家庭做袱子和抹布。

暑假前,她便把所有的棉线子全部织成了抹布。共有两机子,做了4个袱子和60个抹布,用完了所有的线子。随后把这些袱子和抹布全部散给了四个儿媳、两个女儿和尚未结婚的外孙媳妇。暑假过后,万胜和赵腾回延安了,她又开始收拾起织袱子和抹布的事来。她先把一生织花布所剩下的各色各样的线搜集起来,根据多少进行调整搭配,全部结成鲜艳而协调的机子,以便织成花袱子。没料想国庆时害了一场大病尿道炎,吊了3天针,输了6瓶液,打了10天青霉素。她不等针打完,10月7日就挪好机子结开了布,8日匀了布,赶13日仅仅四五天时间,就织完了一机子8丈多长的抹布布,真不简单。她织起布,心劲很大,能连续五六个小时不下机子,越织越有精神。速度和质量不减当年,现在的青年妇女是远远赶不上的。随后,又用被罩缝了3个软门帘,搭在3个小房子门上。

线子用完了,怎么办?再买棉线子来织吧!线子太细也不结实,倒不如自己纺的好。老伴便从11月份开始用纺线车纺线了。白天除了做饭、洗衣和做其他家务活外,一有工夫就坐在纺车怀里纺开了线。我每次一进门,便听见那“喔喔”的纺线声,像演奏着和谐的乐曲一样,让人有一种舒心的感觉。每天晚上,她一边用右手绞着纺线车,左手捏着“眼子”在抽线,一边用眼睛瞅着北边窗台下的电视。一圈又一圈,一根又一根,“线对子”不断变大了:真是纺线电视两不误,自有一番乐趣!电视要演到晚上的23点以后,她也看到23点以后,甚至要到零点以后才停了纺车,关了电视,这时我却早已入了梦乡。直到1994年12月31日才把所有弹好的棉絮纺完。共纺下一百六七十个“对子”,足有10斤重,可以织两三机子抹布,能做180多条抹布,足够全家24个人使用三五年。由于手不闲,心有劲,身体还很精神,什么伤风感冒的小伤小病也不来打扰。真是:

心有奔头干劲添,日夜不停纺线线。

不计价值大与小,亲手纺线留纪念。

精神焕发身体好,无忧无虑病不缠。

(外婆是是母亲女红的启蒙者与传授者。母亲小时候,外婆就手把手地教她纺线、织布、缝衣、纳鞋、刺绣、剪纸、捏花馍……后来,母亲又手把手地传授给姐姐引玲和妹妹西玲。祖孙三代人,都是村子里擅长女红、心灵手巧的“女能人”。遗憾的是,到了侯艳、侯晶她们这一代,则早早地考了大学,上了研究生,走进了城市,这些宝贵的传统技艺就此画上了凄凉的句号:我们是值得欣慰呢,还是深感悲哀?)

更新日期:2024-12-24

免费下载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关于我们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pgdjz@qq.com

Copyright @ 2023-2024 www.pgdjz.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