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简谱图片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导师 - 冯珑珑
冯珑珑

冯珑珑

       冯珑珑,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星系和宇宙学,曾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等大型项目,曾在欧美多所天体物理研究机构参与合作研究,并于1999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百人计划)项目支持。<br />
展开

基本内容

    1963年9月出生,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冯珑珑研究员是紫金山天文台2003年从中国科技大学引进的杰出人才,“星系和宇宙学研究”团组首席研究员,主要从事星系和宇宙学,其中包括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形成、演化和统计特征,高红移宇宙的物理学,天体物理问题的大规模数值模拟研究。近期的研究重点集中于国家重大科学工程LAMOST项目的红移巡天的科学目标研究,宇宙中的再电离过程及第一代天体的形成和可观测特征,星系形成及宇宙大尺度结构的数值模拟研究。曾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院基础性研究青年科学基金、创新工程理论天体物理研究团队等多项研究计划。
  曾在欧美多所天体物理研究机构参与合作研究,并于1999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百人计划)项目支持。在“百人计划”支持下,负责组建由64台高性能微机组成的并行运算机群系统,并应用于宇宙大尺度结构的数值模拟研究。2000年以来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30篇,在星系和宇宙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主要研究方向:星系形成和宇宙大尺度结构的数值模拟研究;宇宙大尺度结构的统计特征;LAMOST的科学目标及红移巡天战略研究;第一代天体的形成和宇宙再电离过程研究,超新星宇宙学及暗能量的研究。

相关报道

  “目前,由中国极地研究所及中国南极天文中心一起研制的一组自动观测设备已经在南极冰穹A越冬连续观测270多天,这已经创了世界记录,”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中国南极天文中心研究员王力帆告诉记者,“我们的目标是在那里建立全世界性能最优越的天文台,用以探测宇宙的创生以及搜寻地球外生命的痕迹。”
  11日,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乘坐“雪龙号”启程。与前两次一样,科考队中出现了天文学家的身影。天津师范大学的商朝辉、南京天文仪器研究所的胡中文,这两位天文学家此行有四大科学任务,将太赫兹傅立叶分光光谱仪(FTS)装上冰穹A和为大口径望远镜做地基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两项工作。
  “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我们如何将更大的望远镜送上冰穹A,直至进行天文台的建设。”王力帆说。
  海拔4093米的冰穹A是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也是地球上气温最底点,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那里90%以上是晴天,冬季全是黑夜,可以对天空进行连续4个多月的观测,大气透明度高,没有人工光源干扰……无数优势使得冰穹A成为目前地球上已知的天文观测条件最好之处。因而,到冰穹A进行天文观测成为全世界天文学家共同的梦想。
  2007年10月11日,国家天文台周旭研究员和紫金山天文台朱镇熹副研究员跟随第24次南极科考队奔赴南极,这也是我国天文学家第一次去南极参加科考。
  据朱镇熹介绍,他们当时的任务是建立“高原自动观测站”,观测站主要由4个145毫米口径反射式大视场望远镜、2个专业望远镜、2台监测大气活动情况的设备、1台声雷达、6台可以自动切换的发电机和中心控制计算机等设备组成。    记者采访了解到,设立自动观测站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进行天文选址,测定天文台址参数,为下一步建立天文台作准备;二是积累在南极运行天文设备的经验。
  朱镇熹介绍,目前自动观测站的两个任务都执行得很顺利,他们已经获得了很多气象数据(包括风速、大气边界层的高度)和天文观测数据(透明度、光学视宁度、水汽柱密度)。
  “这些数据也再次证明了冰穹A是地球上天文观测条件最好的地方,”朱镇熹说,两年下来,他们已经观测到了数十颗变星(光度发生变化的星星),并据此制订了变星星表。
  天文设备运行经验也是至关重要的。朱镇熹介绍,低温、低气压、电力供应困难是在南极进行天文观测的障碍。但两年的实践下来,我国天文学家基本能够应对这些问题了,特别是澳大利亚提供的“高原观测站”系统帮助他们在一年之中连续观测270多天。
  目前紫金山天文台正与东南大学合作研制南极冰穹A科考支撑平台。据项目负责人冯珑珑研究员介绍,他们的目标是新平台各方面性能要超过目前正在使用的高原自动观测站。
  建立天文台最关键的当然是高水平的观测设备。目前,中科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正在紧张研制三台通光口径为50公分的广角望远镜。此次科考人员的一个任务就是在冰穹A上做地基,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明后年我国天文学家就将把广角望远镜架设到冰穹A上,届时望远镜阵将用于暗物质、暗能量、变星、双星和太阳系外行星等方面的观测。
  中国在南极天文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已经得到了世界天文学界的认可。冯珑珑介绍,目前美国、意大利、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天文学家纷纷与我们联系,要求进行合作。“可以与国外天文学界互享观测数据,这对整个天文学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冯珑珑

更新日期:2024-12-24

免费下载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关于我们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pgdjz@qq.com

Copyright @ 2023-2024 www.pgdjz.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