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居厚
父亲
御史蔡承禧之子。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进士。历官太常博士、史部员外郎。大观初年,升为右正言,上疏赞扬王安石变法:“神宗造立法度,旷古绝儗,虽符、祐之党力起相轧,而终不能摇者,出于人心理义之所在也。”,升迁为起居郎、右谏议大夫。政和八年(1118年)由郓州卸任。宣和七年,由户部侍郎改知青州,以病不赴任,回到金陵,不久以疽发于背,卒。
家人
蔡居厚祖父蔡元导,字浚仲,北宋临川人,世居抚州临川城南。曾任南剑州推官,以子贵,累赠朝散郎。
蔡居厚父亲蔡承禧,字景繁,北宋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嘉祐二年进士,历知虔州雩都县,神宗熙宁八年擢太子中允、监察御史等,十年加集贤校理、开封府推官、判官,又出为淮南计度转运副使。事见《苏魏公文集》卷五七《承议郎集贤校理蔡公墓志铭》。
名著资料
①本段节录自宋·洪迈《夷坚志·乙志》卷第六《蔡侍郎》 已被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的朱一玄、刘毓忱编之《中国古典小说名著资料丛刊》第二册《水浒传资料汇编》收入。题目为编者所加。
②蔡居厚,字宽夫,抚州临川人。哲宗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进士(《至顺镇江志》卷一八)。徽宗大观初拜右正言,迁右谏议大夫,改户部侍郎,出知秦州,因事罢职。蔡京再相,起知沧、陈、齐三州,应天、河南二府,又相继知汝州、东平府。后徙知青州,病不能赴,未几卒。有《蔡宽夫诗话》。《宋史》卷三五六有传。 蔡宽夫,宋代有二,一名启,著有《诗话》;一名居厚,著有《诗史》。蔡启(生卒年不详),历任检点试卷官,太学博士侍郎。
北宋诗话
《蔡宽夫诗话》,不知卷数。原书久佚,亦不见诸家著录。郭绍虞、罗根泽均曾辑其佚文。
蔡宽夫针对晚唐五代以来诗风颓靡,崇尚诗格、诗法的形式主义倾向,力主自然,反对用事过多。谓作诗无须劳心苦吟,而要“天然自在”,在艺术构思接近成熟的刹那间当会“语意自到”,所谓“尽日觅不得,有时还自来”,略近于所谓灵感。由此出发,作者进一步提出“全美”和“全篇佳意”的说法,注重意境的“浑然天成”,以此为诗的最高境界。并称:“天下事有意为之,辄不能尽妙,而文章尤然。文章之间,诗尤然。”蔡宽夫诗话》持论公允,考证详赡,在北宋诗话中是较为重要的一部。
宋史
蔡居厚,字宽夫,熙宁御史承禧子也。承禧尝击吕惠卿兄弟,有直名。居厚第进士,累官吏部员外郎。大观初,拜右正言,奏疏曰:“神宗造立法度,旷古绝儗,虽符、祐之党力起相轧,而终不能摇者,出于人心理义之所在也。陛下继志广声,政事具举,愿如明诏敕有司勒为成书,以明一代之制。”迁起居郎,进右谏议大夫。论东南兵政七弊,及言学官书局皆为要涂,宜公选实学多闻之士,无使庸常之徒。得以幸进。
河北、河东群盗起,太原、真定守皆以不能擒捕罪去。居厚言:“将帅之才,不储养于平时,故缓急无所可用,宜令观察使以上,各举所知。”又言:“比来从事于朝者,皆姑息胥吏,吏强官弱,浸以成风。盖辇毂之下,吏习狡狯,故怯懦者有所畏,至用为耳目,倚为乡导,假借色辞,过为卑辱,浸淫及于侍从。今庙堂之上,稍亦为之,愿重为之制。”改户部侍郎。言者论其在谏省时,为宋乔年父子用,以集贤殿修撰知秦州。降羌在州者逸入京师诉事,坐失察,削职罢。蔡京再相,起知沧、陈、齐三州,加徽猷阁待制,为应天、河南尹。初建神霄宫,度地污下,为道士交诉,徙汝州。久之,知东平府。复以户部侍郎召,未至,又以知青州。病不能赴,未几卒。
生平
蔡居厚(?—1125) 临川县城人,今人误作杭州人,或莱州胶水人,字宽夫。第进士。历 太常博士、史部员外郎。大观初,为右正言,上疏盛赞神宗变法,迁起居郎、右谏议大夫,力论东南兵政之弊,改 户部侍郎、知秦州,因事罢职。政和中,历知沧州、 应天府等。有 《诗史》。 北宋抚州有五大家族。元代名儒 吴澄道:“宋三百年间,一家一族儒官之盛,乐、曾、王、蔡、晏 五姓为首,爵位之崇,王、曾、晏最,蔡、乐次之。”其中蔡家以 蔡元导、 蔡承禧、蔡居厚祖孙三代为代表。蔡居厚的祖父蔡元导是当时 临川著名的神童。父亲蔡承禧北宋嘉祐二年(1057)与父蔡元导同登进士。历官太平州(今安徽 当涂县)司理参军、知雩都县(今江西于都县)、 监察御史、加集贤院校理、淮南 转运使。以“决事明敏”见称,颇有政声,刚直不阿,深受神宗赞许,爱赐五品服。蔡承禧有直名尝抨击吕惠卿兄弟,参劾惠卿,欺君玩法,立党行奸。蔡居厚进士及第,累官吏部员外郎。大观初,盛赞神宗变法,奏疏曰:“神宗造立法度,旷古绝儗,虽符、祐之党力起相轧,而终不能摇者,出于人心理义之所在也。陛下继志广声,政事具举,愿如明诏敕有司勒为成书,以明一代之制。”又论东南兵政七弊,及言学官书局皆为要涂,宜公选实学多闻之士,无使庸常之徒。得以幸进。这些均体现了他进步的一面,但他还有罪恶的一面。
河北、河东爆发农民起义,太原、真定的太守都因为不能镇压下去遭到罢免。蔡居厚言:“将帅之才,不储养于平时,故缓急无所可用,宜令观察使以上,各举所知。”又言:“比来从事于朝者,皆姑息胥吏,吏强官弱,浸以成风。盖辇毂之下,吏习狡狯,故怯懦者有所畏,至用为耳目,倚为乡导,假借色辞,过为卑辱,浸淫及于侍从。今庙堂之上,稍亦为之,愿重为之制。”他不停地镇压农民起义。 晚年知青州,病不能赴,不久就病逝了。而他死后,亲戚王生也暴死了,可是三天后王生奇迹般复活,并神秘地告诉家人说,自己死后到了阴曹地府,那里十分令人恐惧。他在里面行走,可是走着走着竟然看到了蔡居厚,他是囚犯模打扮,正在被两个大鬼以桶血浇头,蔡居厚痛得大叫,王生赶紧走前去问蔡居厚怎么回事,蔡居厚说是因为在郓州杀了梁山好汉五百人所以受到此刑罚。蔡妻听到王生这样说,赶紧请了道士为丈夫超度亡灵,并向被斩杀的五百梁山好汉谢罪,一家人这才平安无事。洪迈的《夷坚乙志》有户部侍郎蔡居厚在宣和六年“帅郓时,有梁山泺贼五百人受降,既而悉诛之”的记载。洪迈是抚州邻郡人,又经常到临川交游,《夷坚志》所载抚州事颇多,况洪迈与蔡居厚相去不远,所以记载是可信的。
蔡居厚所撰《诗史》,散佚已久。郭绍虞、罗根泽均曾辑其佚文。郭绍虞先生辑其佚文125则,都为一编,收入《宋诗话辑佚》下册,颇便学者。惟笔路蓝缕,艰难实多,千虑一失,势所不免。书中引孙光宪谓聂夷中“二月卖新丝”诗“有三百篇之旨,此亦为诗史”,本书书名不言“诗话”而言“诗史”,或即此意。 蔡居厚鄙薄晚唐诗“无风骚意味”,称其“浮艳无足尚”,“气韵甚卑”。但又主西昆,引杨亿语云:“钱惟演,刘筠首变诗格”,“得其格者,蔚为佳句”,并称许“唐僧多佳句,其琢句法,有比物以意而不言物,谓之象外句”。称“用事琢句,妙在言其用,而不言其名”。所谓“象外句”,偏重于比喻、形象,与其后司空图所论或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