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简谱图片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古人 - 女登
女登

女登

明朝年间,随沐英征讨云南后迁移到会泽的客户,有位名叫女登的妇女,住在会泽县鲁机村,乃是沐国公的后代,太夫姓李,是个强干的农人。纺织草帽、甑盖、锅盖、箩筐、提篮、盆罐之类的小手工艺品。后来,她又用灯草做原料,编织灯草滑席,垫在床上垫睡用,非常柔软,也可作为包装和晒粮食之用。这些手工织品拿到市场上出售,价廉物美,轻便耐用,受到人们的欢迎,也是传说中的这些美丽女子。
展开

人物简介

女登是一个女子的名字,但女登究竟是谁,有说 炎帝之母,有说是明朝年间,随 沐英·征讨云南后迁移到会泽的客户,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女强人。下面介绍几位名叫女登的故事传说。

历史传说

炎帝之母

原始社会在这个时期,“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所以,关于炎帝的出生有好几种说法。最通常的说法是:有熊国的国君少典娶了有蟜氏的两个女儿作妃子,长妃叫女登( 任姒)。

有一天,女登在华亭游玩时,忽然有一神龙来伴。女登因此怀孕,生下炎帝,取名榆冈。传说他生下来三天能言,五天能走,七天就长全了牙齿,五岁便学会了许多种庄稼的知识。但是,因为他相貌长得很丑,“牛首人身,脾气又暴”,所以 少典不大喜爱,就把他和女登母子俩养在姜水河畔。所以,炎帝长大后就以u2018姜u2019为姓。

《 太平御览》卷七八引《 帝王世纪》:“神农氏姜姓也,母曰 任姒,有蟜氏之女名登,为 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 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

帝姜榆冈长大之后,剽悍勇武,智慧过人,便做了部落的首领,以“牛”为图腾,标记于旗帜之上。巫师说他以火德旺,所以称作炎帝。据说炎帝有一条神鞭,名叫“ 赭鞭”,用它抽打各种野草,野草便显出药性,炎帝为了验证这些药草有毒无毒,是热性还是寒性,到底能治啥病,就亲自尝百草,试其效用,为氏族百姓防病治病。因而炎帝氏族的人,个个身强力壮,迅速繁衍壮大,炎帝便率领他的部族沿渭水,黄河东迁,经河北、河南、湖北,还到过山东曲阜,打败了不少弱小部落,最后“定都于陈”,即今河南省淮阳县。

女登

心灵手巧的农妇

传说 明朝时期,随沐英征讨云南后迁移到会泽的客户,有位名叫女登的妇女,住在会泽县鲁机村,乃是沐国公的后代,丈夫姓李,是个强干的农人,夫妻二人虽然勤劳,但租税太重,生活也不怎么好过。间或年景稍好,后而谷伤农,一样贫困。

女登姑娘生性聪敏,智慧过人,处人耿直,做事细心,实在是个巧媳妇。她心灵手巧,无论拿什么东西,总要翻来覆去。横一下,直弄一下,仔细琢磨推敲。办理一件事情,总要想出几种做法来。扫地拿扫帚,左手拿,右手拿,正拿倒拿都行,别人扫不干净的地,只要到她手里,什么坑坑凹凹,眨眼功夫,便扫得干干净净。大家都说:“女登姐姐扫的地,睡下去打个滚爬起来,身上都不会沾点灰”。

女登姑娘平时喜欢到田边地角,河畔沟埂摘些狗尾草、蚊子草、小青藤等,回家披开来,纺织一些花蓝、提兜、小灯笼等给孩子们玩。一天,她摘了一些圆茎杆细长的多年水生野草编了个小绣球,水草披开以后,发觉里面有一股柔软细白的草芯,她想,这白生生、软乎乎的东西,用来装枕心一定很好,在她灵巧的手里果然从这圆直的野花水草里披出了一根根细柔雪白的草芯来。这东西最易燃烧,可放在灯盏里作灯芯,比用棉线条点灯还要好得多,轻便、省油、灯光明亮,油烟又小,把它叫做灯草,那是再恰当不过的了。于是,女登姑娘把这种不知名的草根据其用途取名为"灯草",披出来的芯叫“灯芯”。

她和丈夫商量以后,把家里盘着的秧田腾了一丘出来,专门移栽这种野生水草。经过她勤勤恳恳的培育后,这种水草长得更为肥实,梢子也更长了,披出来的灯芯又长又白又粗实。余下的草壳,还可以用来纺织草帽、甑盖、锅盖、箩筐、提篮、盆罐之类的小手工艺品。后来,她又用灯草做原料,编织灯草滑席,垫在床上垫睡用,非常柔软,也可作为包装和晒粮食之用。这些手工织品拿到市场上出售,价廉物美,轻便耐用,受到人们的欢迎,小俩口计算了一下,种一亩灯草比种十亩谷子的收入还要大得多。于是,他们把这一野生水草变为了家种,逐年发展,越种越多,生活也越来越好过。同村乡邻看到女登家的变化人人羡慕,个个垂涎,也偷偷地学种灯草,但是始终找不到披灯草及纺织滑席的窍门,找女登姑娘求教者日渐增多,但女登夫妇十分保守,不原传授。

有一年,因积劳成疾,女登全家男女老少都病倒了。村里有一位五十多岁的姚大妈,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看到女登家的窘况,便邀约了村里的一、二十个妇女,送粮送药,帮助她料理生活。女登夫妇观此情景深受感动,十分内疚说道:"乡亲们真好,我对不起大家"。女登姑娘病好后,就把披灯草,编滑席的手艺传给了全村妇女。后来,会泽鲁机村的滑席,灯芯畅销滇东北,继而又传到迤西、迤南,遍及全省,远销四川、贵州,甚至传入京城。

槐塬庙会传说

民间传说,炎帝的母亲女登是一位蜂农,所以她居无定所。一次,炎帝多日不见母亲,十分着急,遂带人打着“排灯”连夜寻找,终于在满岭槐花飘香的槐塬找到母亲,进行庆贺,后传下此典故。庙会期,以高跷、社火、赛锣鼓,唱大戏等表现炎帝部落找到其母时的欢乐庆场面,热闹异常。以保平安,实现许下的心愿。凤翔县槐塬庙会源自“炎帝寻母”的传说。传说炎帝母亲“女登”为 蜂农,整日逐花养蜂,居无定所。

相关内容

女登会

陕西凤翔一带,是炎帝的家乡,每年一度的“女登会”是这里最热闹的庙会。 农历正月二十五至二十六日,陕西省凤翔县槐原村以及周边地区的村民,甚至甘肃、河南、山西等省的百姓,不辞辛劳,结伴搭伙,顶风踏尘来到槐原“女登祠”祭拜炎帝及其母———女登

凤翔槐原的“女登会”又称“排灯庙会”。庙会的正日子是正月二十六日,而正月二十五日晚,槐原村各队每户人家都要像举火把一样高挑着灯,成群结队地去女登祠祭祀炎母。这是庙会的前奏,也是庙会最神秘,最吸引眼球的地方。

仪式过程

大约在晚八点左右,天色已完全黑下来,散落在旷野中的村落里不约而同地亮起了排灯,人们从四面八方,挑着排灯,敲着锣鼓向女登祠汇拢,黑暗中一条条火龙在田野中游动。礼炮声、鞭炮声、鼓镲声此起彼伏,伴随着村中不时腾起的焰火,为寂静的乡村夜晚平添了热闹的节日气氛。在这热闹的气氛中,“排灯会”上演了。排灯会的形式简单而朴实,每个队来到庙前由领队人进庙叩拜炎母女登像,门外燃放鞭炮,锣鼓队即兴表演一段鼓乐,一村村、一队队按到达先后的顺序献艺。在所有的“演员”中没人指挥,所有村民的行动都井然有序,全套的排灯会演下来要持续两个多小时。

祭祖拜神,祈求保佑

农历正月二十六日上午,庙会进入第二场“ 祭祖 拜神,祈求保佑”的仪式。清晨,许愿的乡民们老早就在女登祠里燃起了香火,祠堂上空青烟缭绕。和前一晚的情景相比,这里没有了锣鼓的喧闹,更多的是膜拜和虔诚。进门叩拜后,会场中负责组织的村民会送上一根红绒线并系在膜拜者的手臂上。这是平安带,系上后神灵会保佑平安,并实现所许下的心愿。

摇钱树

祠堂西侧的空地上竖起一棵人造的“ 摇钱树”,树枝上挂满了象征财富的彩条和纸币,树下有一“敬德箱”,所有到那里的人都要摇晃那棵树,在剧烈地晃动中,不时有彩条和纸币从树枝上落下。摇财、捐款,在树上系平安带或插香都是许愿的方式。

上午十点左右,村里传出了阵阵锣鼓声,旌旗队从村中走出,锣鼓紧随其后,队伍最前面是几位中年男子,领头人手托供盘,上面摆放着烟、酒、糕点等供品。队伍首先通过主会场,然后来到女登祠,领头人将供品送进祠堂,摆放在女登像前,这时鼓、镲、鞭炮齐鸣,场面非常热烈。最激动人心的要数锣鼓表演了。各队到来后,锣鼓队摆开阵式,亮出各自的绝技,队员基本都是中年男子,身着古装,列队在旌旗下,威风凛凛,鼓槌在他们手中上下翻腾,节奏时缓时急,引得观众声声喝彩。另一队到来时,上一队方才罢手。

下午三时许,隆隆的礼炮声再次响起,社火游演开始了。社火队游演路线仍是以女登祠为主会场,然后穿村庄离场。社火表演是女登庙会的第三场,也是整个庙会的最后一个项目。社火分为步社火、马社火、高芯子等,槐原独特的山社火用很大的木架子,一般用圆木捆绑,上用方桌和椅子搭成“山”形,外形用纸包装,描绘成山色,抬起后的高度约七八米,木架下方坠有数根石条以求降低重心便于平衡,扮演女登的演员端坐在顶端,周围站立着原始猎民,手执木棍、弓箭、鱼叉等表示渔猎生活。抬“山”人数达上百人,规模大,表演时需要宽阔的道路和场地。正因如此,这种众人“抬山”的场面如今已很少见到。

影响

中原一带的百姓总会在新年的正月末,直接去槐原,现场感受那 锣鼓喧天的热闹场面,感受那 红红火火的乡土民情 。

更新日期:2024-12-24

免费下载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关于我们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pgdjz@qq.com

Copyright @ 2023-2024 www.pgdjz.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