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简谱图片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厦门大学 - 石奕龙
石奕龙

石奕龙

石奕龙 ,1984 年12 月毕业于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中国民族史专业,历史学硕士。现为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化人类学研究室主任。曾任人类学教研室副主任( 1985-1987 )、主任( 1987-1994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民族学会、中国汉民族研究会理事、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副秘书长。
展开

基本内容

基本资料

  姓名:石奕龙

  职称: 教授、博士生导师

  民族: 汉族

  出生年月:1952 年5 月

  籍贯:江苏无锡人

石奕龙

  通讯地址: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

  邮编: 361005

个人简介

   基本资料:

  现为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化人类学研究室主任。江苏无锡人, 出生于1952年,1984 年12 月毕业于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中国民族史专业,历史学硕士。曾任人类学教研室副主任( 1985-1987 )、主任( 1987-1994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民族学会、中国汉民族研究会理事、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副秘书长。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文化人类学、历史人类学、民俗学、应用人类学和百越民族史的教学与科研。

   主要 社会兼职有: ·

  中国都市人类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人类学学会、中国民俗学会、中国社会学会民族社会学专业委员会、

  台湾少数民族研究会、中国百越民族研究会等的理事,

  ·福建民俗学会常务副会长

  ·山东大学《民俗研究》杂志特约编委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人类学学科副主编等。

课题、著作与论文

   课题:

  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当代文化人类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畲族地区经济生产方式转型与社会文化变迁”和教育部“八五”规划资助项目“应用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的课题主持人,并参与多项国家课题和教育部课题与国际合作课题的研究。

   主要著作: 

  1、《福建土围楼》(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5 年 2 月)

  2、《泥土板筑的城堡 -- 土围楼》(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9 年)

  3、《应用人类学》(厦大出版社 1996 年)

   主要合著: 

  1、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重点教材:《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2 年,该书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2、Farewell to Peasant China (M.E. Sharpe Inc.,1997)

  3、《中国少数民族科学技术史丛书:纺织卷》(广西科技出版社 1996 年,该丛书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4、《中国乡村都市化》(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6 年)

  5、《妈祖信仰与祖庙》(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0 年)

   主编著作: 

  《文化理论与族群研究》(黄山书社 2004 年)

   合作主编著作: 

  1、《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0 年,该书获 1989--1990 年华东地区优秀政治图书二等奖)

  2、《崇武大岞村调查》(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0 年)

  3、《龙虎山崖葬与百越民族文化》(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 年)

  4、《文化人类学辞典》,(台)恩楷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6月版,780千字。(ISBN 986-80189-2-7)

   代表论文: 

  1、《同安吕厝村的王爷信仰》( 1994 )

  2、《城市化概念与中国农村的城市化途径》( 1996 )

  3、《克利福德 . 格尔茨和他的解释人类学》( 1996 )

  4、One Model of Chinese Urbanization (1996)

  5、《福建畲族的婚姻状况和收养关系》( 1997 ) Marriages and Adoptions among the people of She Nationality in Fujian Province (1998) 、

  6、《从孤魂野鬼到神灵的转化》( 2000 )

  7、《明代惠东地区的海洋社会经济生活及其变迁》( 2000 )

  8、《宁化石壁客家张姓宗族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2000 )

  9、《宁化石壁客家公祠的建构与象征意义》( 2000 )

  10、《汉人社会村落仪式活动中的民间权威》( 2001 )

  11、《风水抑或资源控制:单姓宗族村落形成的主位与客位解释》( 2002 )

  12、《从考古资料看闽越族建国前的社会生产经济》( 2002 )

  13、《惠东女长住娘家习俗与疍民无关》( 2003 )

  14、《关于澳门妈祖信仰形成问题的辨识》( 2003 )(本文获澳门中华妈祖基金会“第一届妈祖文化研究奖”之优异奖)、

  15、《书写文化与真实》( 2003 )

  16、《 惠东女长住娘家风俗成因的历史人类学解释》( 2004 )

  17、《列维 - 斯特劳斯与他的结构人类学》( 2004 )

  18、《 试论文化变迁的根本原因:马恩的表述》( 2004 )

  19、《经济趋同与表意文化的特化》( 2004 )等

  其中 One Model of Chinese Urbanization 一文被 SSCI 摘要收录。

   其他论文(2000— ): 

  1、明代惠东地区的海洋社会经济生活及其变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年3期,20-29页,15千字。 (HW069)(CSSCI)

  2、福建宁化石壁村客家张姓宗族组织的形成与发展,《闽台文化》4期,54-78页,13千字。

  3、厦门湖里区五通村泥金社的孙姓与兴隆宫,《闽台文化》4期,130-136页,6千字。

  4、厦门岛上保生大帝第一宫庙,《福建道教》2000年4期,16-17页,2.5千字。

  5、高山族刺球,《福建民族》2000年2期,39页,3.5千字。

  6、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中国都市人类学会通讯》2000年4期,74-79页,9千字。

  7、厦门岛上清水祖师信仰,《泉州民间信仰通讯》16辑(2000年4月),43-45页,4千字。

  8、宁化石壁客家公祠的建构与象征意义,《石壁与客家》,中国华侨出版社2000年10月,145-153页,6千字。

  9、宁化石壁客家张姓宗族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同上),349--364页,12千字。

  10、从孤魂野鬼到神灵的转化,《“21世纪人类的生存发展”国际人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三),117-139页,35千字。

  11、 风水抑或资源控制:单姓宗族村落形成的主位与客位解释,(同上),140-156页,25千字。

  12、从孤魂野鬼到神灵的转化,《民俗研究》2000年4期,126-162页,30千字。

  13、厦门岛上保生大帝第一宫庙--吴西宫,《湖里文史资料》第五辑,7-13页,4千字。

  14、江头村乌石浦社洞炫宫,《湖里文史资料》第五辑,58-67页,6千字。

  15、江头村江头社济南宫, (同上),68-74页,4千字。

  16、后埔村薛岭社龙源宫, (同上),75-84页,6千字。

  17、后坑村洪塘社昭福宫, (同上),85-90页,3.5千字。

  18、后坑村湖边上下社的两座福庆宫, (同上),91-100页,6千字。

  19、后坑村西潘社福源宫, (同上),101-108页,4.5千字。

  20、五通村泥金社的孙姓与兴隆宫, (同上),109-120页,7千字。

  21、五通村仑后社东福宫,(同上),121-134页,8千字。

  22、莲坂埭头社慈济宫,(同上),192-202页,6千字。

  23、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的历史回顾与科研工作,《中国民族研究年鉴》(1999年卷)民族出版社2000年12月,263-278页,13千字。

  24、中国农村早婚比例的客观统计与分析,《思想战线》2001年1期,135-138页,8千字。 (CSSCI)

  25、厦门市禾山镇五通村仑后社的王姓居民与东福宫,《台湾源流》21期(2001年春季刊),61-69页,8千字。

  26、关于吴越民族保留有从妻居婚的质疑,《越文化研究文集》,中华书局2001年3月,194-198页,4千字。

  27、福建宁化石壁村客家张姓宗族组织的形成与发展,《二十一世纪: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二)》(北大:社会学人类学论丛第2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535-553页,14千字。

  28、实事求是:文化人类学的追求——人类学学者访谈录之十一,《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4期,51-57页,14千字。 (CSSCI)

  29、宁化石壁张姓宗族组织的形成与发展,《社会史研究通讯》4期(20001年7月),1-9页,15千字。

  30、应用人类学的实践模式,《中国人类学学会通讯》2001年2期(总219期),18-22页,7千字。

  31、关于闽越族行从妻居婚俗的质疑,《龙虎山崖葬与百越民族文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192-195页,4千字。

  32、汉人社会村落仪式活动中的民间权威,北大社会学人类学论丛28卷《民族发展与社会变迁》,民族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355-368页,10千字。

  33、林惠祥的人类学思想,《纪念林惠祥文集》,厦大出版社2001年10月,148-157页,8千字。

  34、东孙逸事四则,《湖里文史资料》第六辑,(2001年12月),58-68页,6千字。

  35、明代惠东地区的社会经济生活及其变迁,《闽台文化》5期(2001年8月),141-155页,15千字。

  36、经济现代化与控制人口增长,《林惠祥教授诞辰100周年纪念论文集》,厦大出版社2001年11月,198-218页,9千字。

  37、明代惠东地区的海洋社会经济生活及其变迁,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2001年3期,13-22页,15千字。(ISSN 1007-0583; CN 11-4330/K) (CSSCI)

  38、金门与大陆“私人佛仔”与“查某佛”的比较研究,《闽南文化研究》第二辑(2002年4月),34-44页,14千字。

  39、从考古资料看闽越族建国前的社会生产经济,载《闽越文化研究》,74-89页,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8月版,11千字。

  40、风水抑或资源控制:单姓宗族村落形成的主位与客位解释,《中国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501-521页,香港华星出版社2002年8月,18千字。

  41、台湾宜兰与福建漳浦民间信仰的比较,《谱牒研究与闽台源流》, 242-253页,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12月版,9千字。

  42、书写文化与真实,《民族研究》2003年1期,99-101页,5千字。 (QW39)(CSSCI)

  43、金门与大陆“私人佛仔”与“查某佛”的比较研究,《二十一世纪人类学》,173-183页,民族出版社2003年2月版,15千字。

  44、惠东女长住娘家习俗与疍民无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年2期,21-27页,12千字。 (HW069)(CSSCI)

  45、关于澳门妈祖信仰形成问题的辩识,《澳门日报》2001年2月21日、25日,《学海》231期、232期连载,6千字。

  46、妈祖信仰沿中国海岸传播的主要媒介,澳门《文化杂志》49期(2003年秋季刊),119-123页,9千字。(ISSN 0872-4407)

  47、闽台闽南人民间文化的深层共性(摘要),《泉州晚报》(海外版)2003年9月6日(闽南文化研究专辑总836期),2千字。(CN-35(Q)第0056号)

  48、闽台两地民间文化的深层共性,《海峡两岸五缘论》,38-43页,方志出版社2003年11月版,5千字。(ISBN 7-80192-086-4/K.65)

  49、宁化石壁俗民的世俗化宗教,《客家纵横》2003(4),13千字。(CN35-0038/Q)

  50、宁化石壁村的民间信仰,《三明与客家》,方志出版社2003年版,12千字。(ISBN7-80192-050-3/K.38)

  51、关于澳门妈祖信仰形成问题的辨识,(澳门)《文化杂志》49期(2003年冬季刊),179-182页,8千字。 (ISSN 0872-4407)(澳门中华妈祖基金会举办的“第一届妈祖文化研究奖”[2004]评审之优异奖)

  52、实事求是:文化人类学的追求,(与徐杰舜合作)《人类学的世纪坦言》,92-106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12千字。(ISBN7-207-06148-X/Q.7)

  53、列维-斯特劳斯与他的结构人类学,《文化理论与族群研究》(人类学论丛第二辑),1-53页,黄山书社2004年2月,40千字。(ISBN 7-80707-001-3)

  54、试论文化变迁的根本原因:马恩的表述, 《文化理论与族群研究》(人类学论丛第二辑), 54-66页,黄山书社2004年2月,8千字。(ISBN 7-80707-001-3)

  55、20世纪初的中国人类学, 《文化理论与族群研究》(人类学论丛第二辑), 67-111页,黄山书社2004年2月,32千字。(ISBN 7-80707-001-3)

  56、风水抑或资源控制——单姓宗族村落形成的主位与客位解释, 《文化理论与族群研究》(人类学论丛第二辑), 173-200页,黄山书社2004年2月,19千字。(ISBN 7-80707-001-3)

  57、 惠东女长住娘家风俗成因的历史人类学解释,《文化理论与族群研究》(人类学论丛第二辑), 221-286页,黄山书社2004年2月,47千字。(ISBN 7-80707-001-3)

  58、厦门岛共祀妈祖与保生大帝独特现象的解释,《中国俗文化研究》第二辑(2004年),144-153页,12千字。(ISBN 7-80659-628-3/G.46)

  59、经济趋同与表意文化的特化,《思想战线》2004(4),51-54页,6千字。(ISSN 1001-778X;CN 53-1002/C) (CSSCI) (CSSCI)《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4(5)摘要(学术卡片),177页。(ISSN1000-4246;CN31-1889/C)

  60、宗祠奠安、翔金同俗,(与张再勇合作),张再勇《翔安风采》,85-96页,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1万字。(ISBN7-5059-4035-X/I.3137)

  61、《翔安风采》序二,《翔安风采》,4-5页,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1500字。(ISBN7-5059-4035-X/I.3137)

  62、乡土印记的医疗民俗(《医学遇见民俗》推荐序一),林瑶棋《医学遇见民俗》,10-13页,大康出版社2004年,3000字。(ISBN 986-80610-0-8)

  63、妈祖不是出身于疍民,《莆田学院学报》2004(4),73-75页,5千字。(CN 35-1261/Z; ISSN 1672-4143)

  64、闽台闽南人民间文化的深层共性,《闽南文化研究》,1080-1089页,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7千字。(ISBN 7-80640-963-7/I.678)

  65、三平祖师降“众祟”的传说及其象征意义,《台湾源流》29期(2004年冬季刊),136-139页,3千字。(ISSN 1026-9649)

  66、闽台七夕琐谈,《台湾源流》29期(2004年冬季刊),140-145页,5千字。(ISSN 1026-9649)

  67、浅谈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若干问题,《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1),99-104页,10千字。(CN 11-3530/C; ISSN 1005-8575)

  68、惠安崇武城隍信仰的历史演变,《闽台文化》6期(2005年1月),94-104页,8千字。[(泉)新出(2005)内书第01号]

  69、武平中山镇军家人与客家人的民间信仰,《客家研究辑刊》2005(1)。(粤M第1007号)

更新日期:2024-12-24

免费下载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关于我们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pgdjz@qq.com

Copyright @ 2023-2024 www.pgdjz.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