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简谱图片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各职业 - 王宜承
王宜承

王宜承

王宜承,机械工程专家、机械工程教育家。毕业院校是清华大学,中国球墨铸铁的开拓者之一。成功的把球墨铸铁实验室研究成果应用于规模生产。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倡导理论基础课、专业课与生产实习相结合的教育方法,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铸造专业人才。
展开

王宜承 - 个人简历

1913年5月14日,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

1930—1935年,北京清华大学土木系、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

1935—1936年,清华大学物理系助教。

1936—193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冶金系研究生,获MIT冶金博士学位。

1938—1939年,MIT研究助教及Nirtralloy Corporation助理冶金师。

王宜承

1939—1940年,在美国工厂实习。

1941—1946年,清华大学金属研究所及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兼任滇北矿务局顾问工程师。

1946—1988年,清华大学教授。

1988年5月12日,逝世于北京。

王宜承 - 生平概况

王宜承,1913年5月14日出生在江西省南昌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25年毕业于南昌模范小学。此后就读于南昌市第二中学。王宜承在高中二年级时参加的江西省理科竞赛中获得优胜,获“金别针”一枚。中学时代王宜承对文学极为喜爱,课余广泛阅读中国古典文集。对英语也极有兴趣,曾翻译过几首英文诗,发表在当时的南昌“民国日报”上。由于在中学学习的各科功底扎实,为他以后投考大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30年,王宜承高中毕业后赴上海投考清华大学和武汉大学。两校都录取了他。最后他选择了清华大学上木工程系。一学期后因患病休学半年。从第三学期起转入他认为功课较轻的物理系学习。1935年大学毕业获理学士学位。随后即考取清华公费留美。出国前曾任清华大学物理系助教一年。1936年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冶金系学习,于1939年2月获该校冶金博士学位。在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后,又到美国各大钢铁厂、制造工厂以及一些研究机关实习、考察。在这期间王宜承用尽所有积蓄。

1941年,王宜承从美国学成回国,经上海绕道香港首先回到江西赣县,那时的江西省建设厅有意邀请他为开发赣南矿山出力。他希望立即去矿山调查研究,尽快开展工作。不久又应聘去昆明清华大学的金属研究所工作,同时兼任西南联合大学副教授、教授,此外还兼任滇北矿务局顾问工程师,直至抗战胜利。在抗战大后方他除了完成西南联大的“钢铁的热处理”和云南大学的“冶金学”教学任务外,还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研制出锌-锑高热电压合金,其电压是普通电压合金的6倍,参加了重庆的资源委员会展览。但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1946年回到北京清华大学任机械系教授。并先后在北京大学工学院、燕京大学和唐山工学院兼职。他主讲了“初等金属学”、“钢铁热处理”、“高等铸工学”等课程。他讲课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受到同学的欢迎。

1948年清华解放。1949年2月王宜承开始了世界上刚露萌芽的球状石墨铸铁的研究工作,很快取得成果,为了在工业上推广应用,1951年赴东北抚顺,在工业规模中制造球墨铸铁。得到生产技术上的完善,使球墨铸铁这一新型铸造材料在东北地区得到推广应用,对中国也有很大影响。

1952年院系调整后,王宜承长期担任机械系副主任主管教学工作,并担任铸工教研组主任。他为创建铸工专业,筹建铸工实验室,组织教学,编写教材。在专业教材奇缺的情况下,在8个月时间内编写了45万字的“铸造合金”讲义。由教育部印刷,供中国铸造专业参考,解决了当时缺乏教材燃眉之急,为铸造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贡献。王宜承从教数十年,培养的不少学上、硕士、博士生成为铸造方面科研、教育、生产的骨干力量。王宜承是第二、二、四、五、六届中国政协委员,中国铸造学会第一届副理事长,中国金属学会理事。

王宜承 - 求学历程

1935年王宜承以全班最优成绩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他想若要抵御日本的侵略,必须有枪炮。造枪炮要有钢铁。于是在考取公费留美时改学冶金,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期间,经常带了面包进图书馆刻苦钻研。在撰写博士论文过程中曾有过只喝不吃的连续36小时工作。以较短时间高质量的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王宜承用两年半的时间拿下了博士学位,创造了该院攻读博士学位的最快纪录。

王宜承在麻省理工学院完成的博士论文是非铁合金,王宜承用博士后工资积蓄做盘缠,到美国几个有名的钢铁厂参观学习。

1941年,王宜承来到昆明清华大学金属研究所,终日埋头读书和做实验,并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讲课。

抗战胜利后,王宜承回到北京,任清华大学教授,先后在北大工学院、燕京大学、唐山工学院兼课,经常撰文讨论钢铁工业,坚决反对美国扶植日本钢铁工业,曾冒险掩护参加革命活动的学生,并和进步教授一同签名支持学生的爱国运动,抗议国民党政府轰炸文化古城开封等事件。

王宜承 - 建国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王宜承在极为简陋的条件下,将铸铁中石墨球化问题,付诸具体试验,并很快取得成果,球墨铸铁研究成功,使中国的球墨铸铁进入了当时世界的先进行列。有的学生劝他赶快写一部专著。但是,他为让这项成果迅速转为实用。顾不得著书立说,1951年夏利用假期,赶到抚顺,举办“球墨铸铁研究班”,培训了一批技术骨干,使这项成果很快在东北地区大规模应用于生产。他因此获得东北工业部授予“特等模范”的奖励。

文化大革命期间,王宜承受到迫害,文化大革命后期,他身染血吸虫病,从江西鲤鱼洲农场返回北京,仍经常深入厂矿。

1975年,天津一家工厂发现日方卖给中国的一批机床的材质性能达不到“密烘铸铁”的技术指标,寄来的技术标准也不符。工厂派人请教工遵明。他忙了两天两夜,查找了大量资料,提供了关键的技术分析,证明是材质上的问题。经过据理力争,日方不得不以设备总价的40%赔偿我方损失。

事后,有人问他,“你图的是什么?”他说:“维护祖国的尊严和利益,是科学家的神圣职责。”

王宜承一直按照党的要求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努力工作,长期从事的球墨铸铁、可锻铸铁、铸钢等方面的研究工作都对国民经济产生了巨大效益。

王宜承 - 科学成就

中国最早进行球墨铸铁研究工作的是王宜承。由于他具有深湛的理论修养,特别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他于1949年春便在清华大学实验室进行了铜镁、镍镁。铅镁、锑镁、锌镁和铅钠等合金做球化剂的试验工作。试验出多种有效的球化元素以及在铁水中的处理工艺,可获得球状石墨铸铁。结合国情用八二和七三铜镁合金作球化剂可有效处理成球墨铸铁。但当时对球墨铸铁研究成功的消息未在报章、杂志上报导,也未向外界透露。

球墨铸铁在生产上的应用始于1950年底, 《科学通报》刊载了中国科学院工学实验馆(现冶金陶瓷研究所)周仁等研究球墨铸铁成功的报导后,引发了华东、华北等地区的工厂试制、生产和应用球墨铸铁的热潮。1951年在东北地区,王宜承利用假期到沈阳市在东北工业部主持下作了“球墨铸铁”报告,引起与会者的浓厚性趣。1951年7月抚顺矿务局请王宜承到抚顺机电厂(现抚顺挖掘机厂)指导生产球墨铸铁,于是把他研究的结晶,直接贡献给祖国的经济建设。在一周内的四次生产性试验成功之后,即成立了球墨铸铁研制小组。工作人员经过短期训练后,投入了批量生产,在两个月中就铸造了20余吨球墨铸铁铸件,包括机车的气缸套、活塞环、机床零件以及钢锭模等多种铸件,最大铸件达1200公斤。试棒的抗拉强度大于700牛/平方毫米,伸长率大于5%。像抚顺机电厂这样大规模生产球墨铸铁国内还是很少的。

1952年4至7月东北局请王宜承举办“球墨铸铁研究班”。学员是来自35个大厂的工程技术人员、铸造技术工人和部分大专院校的教师。王宜承上午讲课,下午现场实践。最后将讲课内容汇总成一本内部发行的《球墨铸铁》 。1953年由东北工业出版社发行。是中国第一本球墨铸铁专著。

当时王宜承住东山招待所,离授课地点往返需一小时,他总是步行来回,每晨早早出发,带饭盒用餐。餐后不休息,伏案备课,担任如此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现场操作总是满怀热情,精神饱满。

在车间处理球墨铸铁是将铜镁合金用钟罩压入高温铁水包中,即使在白天也会发出耀眼的白光,常常有铁水的喷溅,围观者不免惊心动魄,站得老远以免烫伤。而王宜承下车间后,每次处理他都亲自领导。每个细节他都亲自操作。每一道工序他都向学员讲解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可能有什么危险,然后自己做一遍给大家看。每当处理完毕汗水已湿透了工作服。在实践过程中,每个学员都发挥了各自的积极性,因此,他们在推广球墨铸铁中获得了很大成功。

伴随球墨铸铁的问世,各国铸铁冶金学家纷纷提出球墨生成的假说和理论。王宜承在球化理论方面提出“暂时化合物说”就是其中之一。他的暂时化合物假说是从铝硅合金硅的球化假说推论到铁碳合金中石墨球化的。铁水中镁原子和碳原子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形成化合物。镁原子容易形成阳离子,而碳原子可以形成阴离子。镁原子暂时附着在生长中石墨表面某处,即镁和碳形成化合物,但这种化合物是不稳定的。镁原子从附着处迅速脱离,因而石墨在那里又可生长。在石墨表面各处,镁原子不断附着,不断脱离,便于石墨等轴式的生长即球化。他在建立石墨球化“暂时化合物”说的时候就是对铝硅合金与铁碳合金具有相似之处给予了注意。

球化处理以后的另一道工序是孕育处理。他对孕育理论提出,孕育作用可能是由铁水中含氧决定的,孕育处理加入硅铁,硅使铁水中含氧降低,起脱氧作用,这时孕育产生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短时间铁水中氧又会饱和。即孕育效果和铁水中的脱氧过程同时产生,同时消失。1984年他的博士生杨云峰用氧电势法在铁水孕育过程中测得含氧量的变化,证实了显著的孕育依赖于脱氧过程。

王宜承对球墨铸铁的研究、开发应用的开拓,使王宜承饮誉国内外冶金学术界,被赞为“中国球墨王”。世界著名的苏联冶金学家瓦中柯在《球墨铸铁》专著中给予王宜承高度评价。日本冶金学界也把他的名字写入60年代出版的《世界名人录》 。

王宜承 - 人才培养

王宜承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工作。他在教学中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50年代学苏联时期,非常赞成苏联教学计划中的理论联系实际,既重视理论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又有专业课、实验课、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的作法。他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满腔热情,诲人不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铸造专业人才,桃李满天下。从50年代起,王宜承就积极培养铸造专业的研究生,是国内最早的研究生导师之一。

80年代他又是中国第一批博士生指导教授,为中国培养出第一批铸造博士研究生。他十分关心中青年教师的成长,亲自指导中青年教师的学习和研究。在研究方面,他特别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践是科学的源泉。他教导大家要解决生产问题,强调要从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工程实际问题中选择研究课题。他对研究生的学习,安排得很紧,要求他们具有广阔的知识面,定期检查工作进展情况,要求总结前一阶段工作和提出下一阶段工作的打算,启发式的提出问题,引导深入。要求多接触实际,强调要自己动手。多次说到别人磨和抛光的金相样品,他不看,一定要亲自磨抛才看。他说曾吃过一次亏,一个学生无意中在样品磨面上用手指印了一下,显微镜下似乎出现异常组织,请他辨别,他一再告诫要吸取这个教训。理论上的探讨是在大量实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有自己深入到实验的全过程,才能对每一个数据有深刻的理解,才能从数据中分析出有根据的、对产品开发有价值的结论。如果不接触实际,仅仅局限于理论分析,往往会得出荒谬的结果。

他经常教导对任何事物都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勇于探索,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他特别重视掌握第一手资料,这是干任何工作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他自己一直是这样做的。有一次他去鞍山钢铁厂视察。应邀给工程技术人员作学术报告,他虽是一位知名的冶金教授,学术造诣深厚,知识渊博,有丰富的经验。但他却不是只听所反映的问题。他花了几天时间下生产车间,对轧辊、钢锭模作了实地考察,从它们制造过程、使用过程、维护情况的每一个细节作了详尽的观察和分析,并对它们的报废作了仔细了解。然后准备了个针对性极强的报告,从实践到理论作了生动的报告,受到与会听众极大的欢迎。

王宜承 - 相关词条

白以龙

陈建生

程开甲

丁大钊

冯康

葛墨林

蔡诗东

陈木法

程民德

戴元本

甘子钊

郝柏林

陈彪

陈希孺

崔尔杰

丁伟岳

郭尚平

郭仲衡

陈和生

陈难先

戴传曾

范海福

谷超豪

郭柏灵

陈佳洱

陈式刚

方守贤

冯端

龚昌德

管惟炎



 

王宜承 - 参考资料

1、http://ido.3mt.com.cn/Article/200604/show343222c32p1.html
2、http://www.zgdrw.com/new_view.asp?id=1707

更新日期:2024-12-24

免费下载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关于我们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pgdjz@qq.com

Copyright @ 2023-2024 www.pgdjz.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