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特朗
基本内容
弗朗索瓦·密特朗(1916-1996),法国总统。
1916年10月26日诞生于法国西部夏朗德省推尔纳克市。他先后在巴黎大学攻读法律、文学及政治学,做过记者和律师。
1939年应征入伍,战时受伤被俘,囚于德国中部一集中营。
1942年越狱成功,潜逃返法,参加地下抵抗运动。法国解放后,参加1944年8月成立的临时政府第一届内阁。以后担任退伍军人部长、总理办公厅情报国务秘书、海外领地部长、国防部长、内政部长、司法部长等职。
1971年当选为社会党第一书记。
1965年和1974年曾两度参加总统竞选,1981年5月10日,当选为法国总统。
1988年5月蝉联总统成功。
1995年退休。
1996年l月8日因患前列腺癌逝世
1人物简介编辑
弗朗索瓦·密特朗(1916-1996)。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1981~1995)。生于雅
弗朗索瓦·密特朗
纳克市一铁路工人家庭。就学于巴黎政治科学学院,曾任律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入伍,1940年被俘,拘留在德国集中营后脱逃回国,参加抵抗运动。1943年在阿尔及尔会晤夏尔·戴高乐在临时政府中负责战俘和流亡者的工作。并参与组建民主和社会主义抵抗运动。战后长期任国民议会议员(1946~1958),先后任总理办公室新闻国务秘书、海外领地部长、国务部长、内政部长、司法部长等职。1958年反对戴高乐上台,对第五共和国持批评态度。1959~1962年任参议员。1965年参加总统选举,被戴高乐击败。遂致力于左翼力量的联合。先后出任民主和社会主义左翼联合会主席(1965~1968)、共和机构大会党主席(1970~1971)和社会党第一书记(1971)。1972年和法共签署共同政府纲领。1974年参加总统选举,以45%选票再次失利。1981年在左翼各党支持下击败吉斯卡尔·德斯坦,出任总统。任内实行改革,宣布建设法国式的社会主义,加速国有化进程,对外继续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1986年议会大选后,右翼取胜,与总理雅克·希拉克实行“共治”。1988年 5月在总统选举中获胜,蝉联总统[2] 。接下来的国会选举社会党亦胜利,故再次由社会党人出任总理。推动91年对台“拉斐特”护卫舰军售和92年第二次对台“幻影2000”战斗机军售,直接导致中国关闭法国驻广州总领事馆以及部分中法大型合作项目被撤销[1] 。风水轮流转,1993年国会大选右派再次胜利,故再次任命爱德华·巴拉迪尔为总理。双首长制成立。在爱德华·巴拉迪尔的推动下,1993年12月28日,中法草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联合公报》,法国政府承诺今后不批准法国企业参与武装台湾[1] 。1995年5月,任期届满退任,翌年1月8日因前列腺癌逝世。密特朗在生命的黄昏曾经说过:“让历史来裁决我吧。”密特朗逝世10周年之际,有关他的书籍、纪录片、研讨会像雪崩一样问世。仿佛谈论他就能填补他留下的空白,仿佛他曾占据的国家元首和左派领袖位置至今无人取代。这个男人,以他的成功与失败、光明与阴暗、伟大与不幸,给他的时代留下了印记。
密特朗逝世一周年时,有人认为密特朗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继戴高乐之后最伟大的一位总统。他执政功大于过,尽管他没有解决法国的问题,甚至还试图阻止两德统一。当时,总统与病魔顽强搏斗、两个家庭同时出现在灵柩前、私生女玛扎琳的痛苦等等事实让国民震撼。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对密特朗执政功劳的判断也在变化。排在前面的是社会改革、取消死刑、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和推动影视自由。他在第二任期内被揭露出二战期间有不端行为,奇怪的是,苛刻的法国人似乎渐渐把这些淡忘了。
2政坛老手编辑
少年时期
密特朗出生于法国西部夏朗德省雅尔纳克市的一个铁路职员家庭。他的父母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密特朗在校学习期间成绩优秀,特别是法语、拉丁语和哲学。其父约瑟夫·密特朗是巴黎至奥尔良铁路公司的职员。密特朗的童年是在家乡和外祖父家度过的。他聪明好学,颇得外祖父疼爱。他每天潜心读书,除了文学,对史地极感兴趣,他曾这样说:“史地是我童年最亲密、最好的朋友,玫瑰色的法国地图和绿色的德国地图常常使我爱不释手。”
参与政治
1934年,他到巴黎上大学,最后以优异成绩于1938年获得了法学与文学学士学位。随着学生时代的结束,密特朗日益感到难以回避政治问题。当时正值国际局势剧烈动荡的年代,国际法西斯势力在欧洲大陆上猖獗起来,任何人要想置身于事外显然是不可能的。
1938年希特勒德国对奥地利的兼并,终于使年轻的密特朗义愤填膺。他在一份名叫《蒙达朗贝》的学生刊物上撰文抨击法国与英国政府过于软弱,遂使希特勒得以轻易取胜。21岁的密特朗终于承认他个人有必要或者说有义务参加政治活动了。1938年9月,欧洲大陆上空战云密布。刚从学校毕业的密特朗也应征入伍了。二战爆发后,密特朗成为战俘,战俘营的生活痛苦不堪,失去自由,对密特朗来说是无法忍受的。他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摆脱囚笼。他先后三次逃离集中营,前两次均因计划不周而未获成功,最后一次是在1941年底,在地下抵抗组织的帮助下,他获得成功,终于回到了故乡。
抵抗活动
随后不久,因为被捕的危险,他再次离开故乡。他先来到维希政权的控制
密特朗年轻时的军装照
区内,在维希政府的战俘总署任职。但暗地里,他建立了秘密组织“莫尔朗小组”,把以前曾在德国集中营关押过的人和战俘组织起来,既可从他们那里得到有关德军的情况,援助仍被关押的战俘越狱,还可以把他们组织起来建立抵抗武装,为法国的抗战事业作贡献。在这期间,密特朗以自己的杰出才能和胆略赢得了人们的钦佩。他在地下活动中曾多次遇险,但都凭他那临危不惧、机智勇敢的本领而化险为夷。1943年,在一次维希政权头目出席的公众集会上,密特朗公开痛斥维希政府头目的卖国行径,使他们狼狈不堪。待警方人员过来逮捕他时,抵抗运动的人员早趁会场的一片混乱保护他安然脱险了。密特朗的这一勇敢举动受到了总部设在伦敦的“自由法国”组织的高度赞扬。再后来,密特朗经过一番周折,当选为统一的“全国战俘与逃亡者运动”主席。在他领导下,这个抵抗组织逐步发展壮大,成为法国国内抵抗组织中一支引人注目的力量,为法国的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不倒翁部长
1944年8月,盟军已兵临巴黎城下,戴高乐将军任命了一个由15名秘书长组成的特别机构,临时负责政府工作。不满28岁的密特朗被任命为负责战俘工作的秘书长。一个月后,在成立的新政府里,密特朗因没有得到相应的部长职位而离开了政府。密特朗经过选择,终于加入了左翼的民主社会抵抗联盟,并在1946年11月举行的第四共和国首届国民议会选举中,当选为国民议会议员。第四共和国时期是法国政局最为动荡的时期。在它存在的近12年间,政府更迭竟达22次之多,而密特朗参加了其中的11届政府,因此被人称为第四共和国的“不倒翁部长”。
1947年1月22日,年仅30岁的密特朗被第四共和国第一届政府总理保罗·拉马迪埃任命为退伍军人部长,成为近百年来法国最年轻的部长。年轻的密特朗初露锋芒,成为第四共和国知名的部长之一,并开始受到政界的重视。后来由于政府更迭,密特朗与执政的乔治·皮杜尔总理意见不合,拒绝接受部长之职。
非洲之行
1950年1月,密特朗到非洲作了一次巡回演讲。这次的非洲之行在他的政治生涯中具有转折意义。此时的密特朗已是作为一位政治家的密特朗,他从非洲之行中获得的不仅仅是身心上的愉快,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对非洲的直接认识。密特朗发现在法国政坛中,非洲殖民地问题犹如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一再被历届政府冷落,而殖民地正是法兰西帝国存在的基础,不对现行的殖民政策作一番改革,法国就将失去这些宝贵地区。回国后,密特朗下决心要敦促政府改变对非洲的政策。正好法国政府再次更选,新总理勒内·普利文邀请密特朗参加他的内阁。密特朗直率地提出担任海外领地部长的要求,于1950年7月13日正式上任。此后,他的部长生涯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处理殖民地事务。在对非洲政策进行改革的问题上,密特朗博得了非洲民主联盟的信任,但却得罪了法国的统治阶级。在强大的政治压力下,密特朗被迫退出政府,但他在民主社会抵抗联盟内的威信却大大提高。因为他赢得了非洲民主联盟议员的支持,争取他们同民主社会抵抗联盟议员共同组成议会党团,壮大了联盟的力量。两年后,密特朗终于取代普利文,成为民主社会抵抗联盟的主席。
内政部长
1954年,皮埃尔·孟戴斯·弗朗斯受命组阁。他选择了与自己殖民地及第四共和
1959年时的密特朗
国制度等问题上见解相同的密特朗出任重要的内政部长职务。这次密特朗希望重复之前对非洲民主联盟的政策,但又一次遭到沉重的打击。但是,此时的密特朗已经习惯了政治舞台上变幻莫测的风雨袭击,非常坦然地离开政府,而继续他的民主社会抵抗联盟主席的工作。接下去的两年时间里,法国的内阁危机越演越烈,政府更迭愈加频繁。在野的密特朗也曾跃跃欲试,想问鼎总理宝座。但在接下来的一次机会里,由于戴高乐的到来并组阁新政府而打破了密特朗的总理梦想,密特朗最后选择了不与戴高乐派合作的道路,开始了长达23年的在野生涯。在野的密特朗境地十分孤立,但他毫不气馁,仍坚定地树起反戴高乐的旗帜。他一面重新积聚力量,搜罗一切反戴派的组织和个人,一面撰文立说,抨击戴高乐的政策。他还不辞劳苦地为重新夺回自己的竞选基地而四处奔波。他的努力终于收到了效果。农堡市长
1959年3月,密特朗当选为涅夫勒省希农堡的市长。后来他一直保持着这个职位直到当选总统为止。1959年4月,他又被选进参议院。正当密特朗快要东山再起之时,1959年秋发生的“天文台事件”几乎断送了密特朗的政治前程。经过短暂的歇息,密特朗心头的烦闷得以平息,他又开始向戴高乐政权提出挑战了。在1962年11月法国的立法选举中,他终于击败戴高乐派的候选人,再次当选为国民议会议员。密特朗又恢复了他的政治活动。接下来的两年中,密特朗为了寻求支持者,壮大反戴高乐派的力量而四处奔波,八方联络。
左翼领袖
1964年,他终于成功地使他的民主社会抵抗联盟同50多个“左派”政治俱
法国前总统密特朗(16张)
乐部合并成“共和制度大会党”,密特朗当选为主席。接着密特朗又着手同工人国际法国支部和激进党结成“社会民主左翼联盟”,参加1965年的法国总统竞选。这次总统选举的结果给密特朗以极大鼓舞。大选后,他立即带领社会民主左翼联盟投入1967年的立法选举,与戴高乐派争夺议会的席位。最后戴派仅以一席之优势,勉强保住了议会的多数。由于密特朗的才干,他被公认为当时左翼反对派的领袖。1967年的一次民意测验表明,一旦戴高乐辞去总统职位,密特朗将会轻而易举地击败蓬皮杜而担任下届总统。正当密特朗踌躇满志,准备组建一个听命于自己的政党,积蓄实力问鼎爱丽舍宫时,1968年5月,法国爆发了轰动世界的“五月风暴”。出现大规模的学生游行、工人罢工,国内形势瘫痪,戴高乐在巨大压力下准备下台。此时密特朗大喜过望,以为入爱丽舍宫的机会到了。正当他准备行动时,戴高乐派又重振旗鼓地上台了。密特朗这次所遭受的打击比“天文台事件”更加严重,他的一些盟友甚至在公开场合上故意冷落和疏远他。但他仍然没有气馁。他密切注视着巴黎的政治动向,不知疲倦地在全国各地周游,宣传自己的主张。
1971年6月11日至13日,在塞纳河畔的埃皮纳体育馆召开了社会党和共产党两党合并后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密特朗在会上发表了一篇充满社会主义激情的富有魅力的演讲,征服了与会的多数代表。结果在选举党的领导机构时,还没领到社会党党证的密特朗就被推选为社会党第一书记。当选后的密特朗首先改组了社会党的组织机构,启用了他的一些亲密助手担任党内的重要职务,以建立自己在党内的基础。同时,为了进一步扩大左翼阵营,他提出与法国共产党合作,并克服重重困难,在1972年6月同法共签署了《共同纲领》 ,实现了左翼反对派的大联合。
出师不利
1974年4月2日,乔治·蓬皮杜总统因病突然逝世。法国又要进
弗朗索瓦·密特朗[3]
行总统大选,此次左翼密特朗和右翼吉斯卡尔·德斯坦成为总统候选人。但结果,由于密特朗与共产党的主张不一致,遭到左翼联盟的谴责而落选。选举过后不久,密特朗并不罢休,立即就在巴黎主持召开了“社会主义者大会”,以扩大社会党的队伍。他还注意选拔了一批30多岁和40岁出头的才华出众的年轻人进入社会党的中央领导机构。在密特朗的领导下,社会党的影响大大增强。同时,他还致力于加强左翼联盟的团结。在1976年3月的省议会选举及1977年3月的市政选举中,左翼联盟取得了很大胜利。然而,随着左翼联盟力量的不断发展,联盟内部两大力量社会党和共产党之间争夺领导权及一些原则问题上的矛盾有增无减,终于导致了左翼联盟的破裂,使得左翼政党在1978年3月的议会选举中再度失利。
屡败屡战
1981年春天,七年一度的总统选举揭开了序幕。是进还是退,密特朗面临重大抉择。前两次的竞选总统他都失利了,这次的成败对密特朗来说实在是非同小可。若参加竞选再次失利,他将无颜面对广大社会党选民,到时只能非常难堪地退出政坛。
不参加选举也许能保持自己的体面,但他已60多岁,经受不起时间的考验,如果这次放弃机会,就再也没有可能问鼎爱丽舍宫,实现他多年的夙愿了。在这人生的十字路口,密特朗在他的助手们帮助下再三权衡利弊,终于做出要第三次参加总统竞选的决定。密特朗的主要对手将是在职总统德斯坦。双方的斗争日益激烈。密特朗乘坐一架小型喷气式飞机在全国各地飞来飞去,参加群众集会,发表演说。他的竞选班子为
邓小平会见朗索瓦·密特朗[4]
了组织竞选集会挖空心思,专门制作了一部取名《孤家寡人德斯坦》的电影,对德斯坦上台七年的政绩作了辛辣的嘲讽,每次集会之前,总是先放映这部电影,然后再由密特朗上台发表他的竞选演说。采用这种强烈对比的方法收到了极好的效果。1981年4月26日,法国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揭晓。虽然吉斯卡尔·德斯坦以28.31%的选票领先,但密特朗也以25.84%的选票紧追其后。在法国的历史上,社会党还从未单独得过这么多的选票,因而密特朗的信心更足了。他以更加高昂的热情投入了第二轮选举。为了击败德斯坦,密特朗一方面坚持回击德斯坦对他的指责,另一方面则积极争取共产党等左翼派别和中间选民的支持。3法国总统编辑
1981年5月10日晚,第二轮投票终于见分晓。密特朗获得了52%的选票
《时代》封面上的密特朗(1981年)
,而德斯坦仅获48%的选票。密特朗为之奋斗了多少年的目标终于实现了。密特朗并没有陶醉于这历史性的胜利,他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任及面前的困难。法国的经济困难重重,失业人数与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国际局势又动荡不安。为了巩固胜利成果,他上任后立即解散了国民议会,进行重新选举,产生了一个社会党人占绝对多数的新议会。接着他又任命莫鲁瓦组成有44名成员的内阁,其中共产党人占了4个职位,以体现左翼的联合。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活动,密特朗稳定了局面,为全力实施自己的政策和主张奠定了基础。密特朗主张在不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程度的国有化、计划化和自治管理对法国经济进行渐进性的结构改革,以建立“民主”、“自由”的“法国式的社会主义”。为此,密特朗上台后实施了多项改革措施。实施改革
在经济上,密特朗政府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强调经济计划化,采取了扩大国有化、改革税收制度、扩大就业、增加社会福利、按生产系列调整工业结构、鼓励投资与革新、增加科研经费、发展高精尖技术等一系列政策,以提高法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
在政治上,他推行以“权力下放”为中心的体制改革,力图逐步改
雅克·希拉克
变法国传统的中央集权体制,充分发挥地方选民机构的作用。在外交上,密特朗继续奉行从戴高乐到德斯坦时期所坚持的独立外交和防务、争取大国地位的总方针。他的基本思想是:保持东西方力量的均势,特别是欧洲均势,以维护世界和平;维护和加强大西洋联盟,积极推动西欧联合,既要加强法美关系,又要保持法国的独立;反对苏联的霸权主义和扩张主义,主张在加强实力抗衡的同时保持与苏对话和发展双边经济关系;加强和发展同第三世界的关系,推进南北对话,扩大法国在世界上各个地区的影响。在密特朗总统的第一任期内,这些外交思想基本上得到实现。然而,密特朗所推行的各种经济和社会改革步子过大,超过了法国的经济能力,出现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为此,密特朗的信誉受到严重的损害。1984年底的一次民意调查表明,法国只有36%的选民信任密特朗,密特朗的威望下降到了低谷。他撤换了总理皮埃尔·莫鲁瓦,换上了洛朗·法比尤斯,但还是没有改变局面。1986年3月的国民议会选举。在这次选举中,密特朗为首的左翼执政党失去了议会多数。根据宪法,密特朗不得不任命在议会中战了上风的右翼反对派领导人雅克·希拉克为政府总理,从而在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历史上开创了左翼总统与右翼总理“共处”的先例。两年的“共处”不但没有使密特朗的声望继续下降,反而成了他重新战胜反对派的转机,恢复了他新任总统时的声望。这就为1988年密特朗竞选连任奠定了基础。经过一阵紧锣密鼓的预演,1988年法国总统大选又开场了。老谋深算的密特朗在这次竞选中提出了“温和的纲领”,不再像1981年那样大谈经济政治改革,而是呼吁团结合作。
政治顶峰
为了争取游离不定的中间选民和部分右翼选民的支持,他还极力淡化自己的社会党色彩,宣称他不是作为社会党的候选人,而是作为“社会党支持的候选人”参加竞选。同时,他还大肆宣传在自己的第一任期内所推行的社会福利政策给中下层人民所带来的实际利益,表示今后要进一步扩大社会福利政策,以吸引广大选民。在法国经济回升乏力、社会矛盾尖锐的形势下,密特朗的主张体现了多数人的意愿,终于使他再次击败对手,蝉联法国总统。年逾70的密特朗,经历了40多年的宦海沉浮,终于登上了他政治生涯的顶峰,并为自己奠定了在法国历史中的独特地位。当时人们就评论,这次胜利不是党派的胜利,纯粹是密特朗个人魅力的胜利。
第二任期
他上台后,挑选米歇尔·罗卡尔作为总理,1991年当他的民望下跌,密特朗总统迫使他辞职,又选了埃迪特·克勒松夫人成为法国第一个女总理,但她却太好斗,任职不到一年就挂冠而去,工人出身的皮埃尔·贝雷戈瓦也未能挽回民意,最终以悲剧型的自杀了解了生命。因为1993年3月法国社会党政府在大选中失败,法国传统右翼力量保卫共和联盟取而代之,在总统任期的最后两年,密特朗被迫接受保卫共和联盟的爱德华·巴拉迪尔为总理,开始第二次左右共治,他身体不好,而右翼也不愿在总统大选前惹事,政局基本平稳。1995年,密特朗下台,1996年1月8日病逝。
4个人著作编辑
这位年逾古稀的社会党总统虽然主要经历是从事政治活动,但他的兴趣却是文学。他说:“千万别以为我的生命中充满了政治,政治在我重要事务的次序中不占第一位,文学永远是我的乐园”。他每天在繁忙的政务活动之后总要读两小时书才就寝。他还挤时间著书立说。他的著作之多,文笔之优美流畅,结构之严谨,内容之丰富往往使一些专业作家自愧不如。他的主要作品有: 《中国面临挑战》 、《不断的政变》 、 《我的实情》 、 《手持玫瑰》 、 《蜜蜂与建筑师》等。
5与家人关系编辑
1938年1月28日,年轻的大学生密特朗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的舞会上被一位身穿玫瑰红蝉翼纱连衣裙的年轻姑娘牢牢地吸引住了。这位姑娘优美的舞姿和神韵简直把密特朗看呆了。舞曲终于停了,那姑娘正面朝密特朗转过身来。密特朗仔细看去,只见那姑娘一头秀美柔软的金发,红润的小嘴唇漾着笑意,亭亭玉立,光彩照人。密特朗一下子怦然心动。
这名女孩子叫玛丽?路易丝?泰拉斯,当时,她是一位年仅15岁的初中三年级的学生,21岁的密特朗连玛丽的名字尚不知道,但从那一刻起,她的形象永远刻在密特朗的脑海里。后来,密特朗终于打听到玛丽的下落,不久便把她追到手,1940年3月3日两人正式订婚。此前,密特朗已于1938年9月服兵役。很快,二战爆发了。
战争打乱了一切。1940年5月10日,密特朗在色当山地的一次战斗中不幸负伤,并很快落入德军之手,转入法西斯集中营。从此,密特朗和情人天各一方,再也无法见面。开始,他们还保持着书信联系,后来连这种唯一的联系也日渐稀少。 对于年轻单纯的玛丽来说,这样的打击似乎太大了。一位十六七岁的女孩子正是心花怒放的时候,在她的未婚夫身陷囹圄、远困敌人集中营的情况下,她又怎能抵挡得住出现在她身边的强烈诱惑?
当密特朗死里逃生、三次越狱,最终获得成功,赶回家乡,期待着与情人重逢的时候,他终于发现他心爱的人早已坠入一位波兰人安托万?戈尔多夫斯基布下的情网。初恋失败后,密特朗变得既忧郁,又诱人,遇到漂亮的女人即殷勤备至。他曾直言不讳地对别人说:“我从中只选择了一个,可是她却没有选择我。于是,我选择了所有的女人。[5] ”
密特郎和他的妻子达尼埃尔是在抵抗运动中相识的,当时17岁的达尼埃尔是护士。她的姐姐把正在她的巴黎寓所里藏身的密特朗介绍给达尼埃尔。达尼埃尔后来回忆说:他当时粘着假胡子,戴着软帽,她觉得他长得很难看。但后来他们相爱结婚了。他们有两个儿子,长子让—克里斯托夫,是记者;次子吉尔贝是教员。
密特朗的家庭生活是和谐的。1981年竞选总统时,在与吉斯卡尔·德斯坦进行面对面辩论前一小时,他还在巴黎同他儿子散步呢!辩论结束后,他回到家里看见妻子达妮埃尔·密特朗盖着被子在沙发上睡觉,一只脚露在外面,他蹑手蹑脚走向前去,替她盖上,轻声地说:“这会着凉的!”
除夫人外,密特朗还有一名半公开的情人安妮,并跟她育有一女。即便是在1981年总统大选战日程最紧张的时候,密特朗的私生活安排得还和往常一样。每天晚上,司机都要带着他先到情妇安妮的住所幽会,然后再回密特朗在比埃佛街的寓所。白天,他会打很多电话。他不仅要跟妻子通话,要知道她一切都好,而且,没有一天不跟和安妮通话。
据密特朗的司机皮埃里·杜里尔说,密特朗和安妮的关系是另一种情形,是一种真正的情爱之恋。安妮是一个漂亮的女人,比密特朗年轻30岁。在他生活的最后时段,密特朗甚至会对此表现得妒意十足。
在与妻子和情妇周旋的同时,密特朗还有其他许许多多的风流韵事,那都不过是些一夜之情。杜里尔说,密特朗精力旺盛,有时一晚之内可接连跟三个情人幽会,使他这个司机疲于奔命。对此,密特朗解释说:这就如同按照菜谱用餐一样,有头盘,有主菜,还要来点甜品!密特朗把这些安排得很好,不同约会、不同地点、不同面孔,一切都不乱。
在他爱或爱他的女人里,有平民女性,也有的头戴皇冠。一次,到巴黎访问的某国王后主动与密特朗约会。官方的活动结束后,皇家贵宾返回与总统府隔街相对的马丽尼国宾馆。已是夜深之时,密特朗对司机说,“我们去马丽尼国宾馆。”于是,在到访的国王不在身边之际,密特朗造访了那位王后。从那位王后的房间里出来时,密特朗对司机说:“不要误解,这纯粹是文化性和礼节性的拜会。”熟不知,这次夜间拜访传到了那位国王的耳朵里,他妒火中烧,险些贬了那位王后。不过,最后还是文化取胜了!
1982年,巴黎犹太人居住区的恐怖事件发生后,当时任总统的密特朗下令组建一个反恐小组,并称其主要任务是“打击恐怖主义”。但小组的这一职能很快得到了“延伸”。由于密特朗陷入婚外情,并且有了一个私生女玛扎丽娜,为保守这个对自己极为不利的秘密,他下令反恐小组开始进行“爱丽舍电话窃听”行动。窃听事件的暴露是在1993年3月4日。当时,法国《解放报》揭露,很多有头有脸的人物,包括记者、法官甚至电影明星在内的150多人的电话被爱丽舍宫监听,其中3人的行动还受到监视。
而最“八卦”的是他对影星卡罗勒·布凯的窃听。密特朗显然是她的忠实影迷,想掌握梦中情人的一举一动。虽然曝出法国版“水门事件”,但人们似乎非常尊重密特朗的私生活,认为卷到媒体的追逐中是不正常的事。密特朗的政治生涯并没有像尼克松那样受到致命影响,他平安度过了自己的任期后,终老此生。如何解释人们对总统私生活的这种尊重呢?恐怕只有法国人自己 更清楚了。
1988年,密特朗被检查出患了癌症,他自知来日无多,为了给爱女和情人一个交待,他打定主意把她们从半地下状态中解放出来。有一年,日本天皇访问法国,密特朗竟然惊世骇俗地把私生女带上了国宴。1994年11月10日,在密特朗的授意下,《巴黎竞赛画报》周刊刊发了一张20岁妙龄少女的照片,她就是马扎莉娜·潘若,这份报道的标题充分体现了法国人可爱宽容的性情,“密特朗和他的女儿,一段震撼人心的双重生活的故事,一位父亲的温情,一位总统的可嘉勇气。[6] ”1996年1月8日,密特朗走完了他79年的人生旅程。根据密特朗“丧事从简”的遗嘱,出席葬礼的只有密特朗的亲属和挚友。在这个“家庭葬礼”上,密特朗的“两个家庭”终于走在一起了。密特朗的夫人达妮埃尔流着眼泪拥抱了密特朗的私生女玛扎莉娜。
6慈善事业编辑
巴黎德鲁欧拍卖行1月29日晚热闹非凡,法国已故前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的遗孀举行拍卖会,吸引了约300人参加。社会党人密特朗于1981年至1995年出任法国总统,1996年因癌症病逝。这次拍卖会上共有拍卖品368件,包括密特朗的衣物等生活用品,所得款项将用于慈善事业。
遗物拍卖
拍卖会上,一双黑丝绒面的鞋子非常惹眼,这双鞋由一名英国鞋匠制作,上面绣有象征社会党的玫瑰图案。密特朗生前最喜欢的一顶棕浅顶软呢帽在拍卖会前估价为120欧元(约177美元),最终在喊价100次的竞拍大战中以7800欧元(1.15万美元)价格售出。
来自巴黎的竞拍者雅克·里巴对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说:“他(密特朗)创造了法国历史,作为一个普通人,能系上总统的领带让我感觉很好。”大约有50条密特朗的领带参加拍卖,里巴决定购买一条。参加拍卖的物品还包括一些世界各国领导人送给密特朗的礼物,其中有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菲德尔·卡斯特罗赠送的一个鳄鱼皮包和前美国第一夫人芭芭拉·布什所赠礼品。
时尚总统
密特朗着装品位颇高,他生前所穿服装一般出自世界顶级服装设计师之手,他们大多来自香奈尔、伊夫·圣罗兰、迪奥、吉尔·桑达和爱马仕等多家知名服装生产商。从这次拍卖的服装来看,密特朗本人对Cifonelli的毛料西装情有独钟。
拍卖会上还有密特朗拥有的多顶品牌帽子,包括巴拿马草帽、俄罗斯风情的毛皮帽、圆顶硬礼帽等。法国高档鞋制造商韦斯顿公司生产的13双软皮鞋也参加了竞拍。很多竞拍者因密特朗无可挑剔的着装品位慕名而来,想在大饱眼福的同时,在拍卖会上购得名牌真品。一名中年男士指着一套密特朗喜欢的Cifonelli套装说:“品质真好,这些一流设计的服饰以后也不会过时。”“这是十年来最划算的买卖,”洛朗·福尔热说。他在拍卖会上买走了几件套装。
筹措资金
密特朗遗孀达尼埃尔·密特朗现年83岁,她组织这次拍卖会的主要目的是为自己负责的一家慈善机构筹款。这家慈善机构致力于帮助发展中国家人民获得干净的饮用水。在拍卖会之前,法国政府削减了对这一慈善机构的补贴。拍卖会组织者贝内迪克特·布隆多-瓦泰尔说:“密特朗夫人决定拍卖总统的部分遗物来为基金会筹资,但她也留下了一些,比如她在密特朗就职典礼上穿的礼服。”拍卖会的竞拍环节进行得十分激烈,竞拍者积极喊价,使得拍卖会最终筹集钱款总额约15万欧元(22万美元),比之前预计翻了一番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