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简谱图片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电视主持人 - 马洪涛
马洪涛

马洪涛

马洪涛,男,生于1972年1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专业,2001年夏天,离开山东卫视,进入《经济半小时》。代表作品: 2000年,《如此数字游戏》。中国电视奖二等奖,全国电视经济节目一等奖。2001年,《高楼平地行》。中国电视奖一等奖。2003年4月24日,《走进非典隔离区》。2003年11月9日,《衡阳大火烧出违章建筑》。2005年3月,《朔州矿难:寻找我的父亲》。2005年6月,《梧州告急》。
展开

马洪涛,男,生于1972年1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专业,2001年夏天,离开山东卫视,进入《经济半小时》。代表作品: 2000年,《如此数字游戏》。中国电视奖二等奖,全国电视经济节目一等奖。2001年,《高楼平地行》。中国电视奖一等奖。2003年4月24日,《走进非典隔离区》。2003年11月9日,《衡阳大火烧出违章建筑》。2005年3月,《朔州矿难:寻找我的父亲》。2005年6月,《梧州告急》。

马洪涛 - 个人概述

马洪涛一开始在华东师大读的不是新闻,而是历史。但是从小就他就把当一名记者做为了自己的理想。于是在做了4个月政工干事之后,马洪涛成了山东广电系统第一批聘任制记者。那一年是1994年,当时一同去的有10个人,此后马洪涛在齐鲁频道和山东卫视认认真真做了六年多的新闻记者。2001年夏天,马洪涛离开山东卫视,进入《经济半小时》。

马洪涛

个人荣誉

1999年《如此数字游戏》。中国电视奖一等奖
2000年,《高楼平地行》。2000年中国电视奖一等奖、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2003年4月24日,《走进非典隔离区》。
2003年11月9日,《衡阳大火烧出违章建筑》。
2005年3月,《朔州矿难:寻找我的父亲》。
2005年6月,《梧州告急》。

马洪涛 - 个人影响

对于喜欢看财经节目的观众朋友来说。马洪涛这个名字不会陌生。他那份热诚,坦然一直感染着大家。对工作认真负责。把这份工作不只是当了工作,更是他在为了理想奋斗,把这份工作当了责任。更是希望自己的奋斗地点不是演播室,而是在新闻现场。所以在2005央视创新论坛中主创人员马洪涛的自我介绍中说到:一直以为,记者的价值是在新闻的现场。有一天,被安排坐在这演播室里主持节目的时候,忽然觉得空落落的,手脚像是被捆绑了起来。明白,这是因为不在现场。领导告诉,“你要放开手脚,比方说,可以把演播室当成新闻的现场。”得谢谢这样的心理暗示,这句话帮我走出了最初的彷徨。但是,演播室终究不是现场。现场有什么?酷暑严寒,风雨尘灰,洪水、火灾、矿难、塌方……。演播室呢?西装、领带、空调、灯光,还有一脸的浓妆。所以,做了主持人,依然渴望现场。只有在现场,才能不断地汲取营养;只有在现场,才能积累起做主持人的力量。每当为主持技巧发愁的时候,去新闻的现场吧!那里可以让一个记者型主持人找到渡过难关的希望。马洪涛就是这样一个热爱主持的人。

马洪涛 - 梦想与现实

主持中央电视台的老牌节目《经济半小时》(实际上,马洪涛还兼了这个节目的幕后编导工作,同时还是记者。);在梧州水灾告急之际,他站在现场为观众做了精彩及时的新闻报道;采访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郑筱萸、TCL集团董事长总裁李东生、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卫留成等知名人物;又担任了《创新论坛》的总编导兼主持人马洪涛身边围绕着太多的光环。隔着荧光幕,似乎一切都犹如隔岸观火,荧光幕背后的马洪涛,拥有怎样的人生。从小的梦想是做考古学家或者探险队员,这两个职业的相似之处在于,都是要寻找人类未知的真相选择历史系和这样的梦想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在大学的时候,开始喜欢新闻,这并不背离最初的梦想,做记者同样是在寻找真相。而且,并不认为历史和新闻离得很远,相反,它们很近,眨个眼的功夫,新闻就成了历史。还有,在师大学会的研究历史的方法,对调查新闻事实的真相很有帮助。如果没有广电用人机制改革,马洪涛可能现在还是一家科研机构的政工干事。做政工干事没什么不好,不用疲于奔命,生活可以过得很安逸,也同样可以很快乐,只不过对一个把记者作为理想的年轻人来说,那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马洪涛成为山东广电系统第一批聘任制记者,是做了四个月政工干事之后。对一个记者来说,需要的素质很多,比如敏锐的嗅觉、快速组织语言的能力、团队合作的精神等等,但是最重要的品质是尊重事实,因为新闻的生命就是真实。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新闻学,但是历史老师都会教导,研究历史要尊重事实,因为历史学的生命也是真实。学历史的时候,为了求证真伪,经常要翻阅大量不同版本、不同出处的史料,然后按照历史本身的逻辑、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作出尽可能接近事实的判断。做记者的很多工作其实也是这样。

马洪涛 - 新闻之路

对于一个大学期间主修历史的人来说,做经济频道的记者和主持,一定面临很多想象不到的困难,更何况中央电视台网聚各方精英,竞争的激烈可想而知。从齐鲁频道、山东卫视进入中央电视台,马洪涛逐渐成长,个中滋味五味杂陈,却也顺理成章。马洪涛非常感谢齐鲁电视台,因为她让马洪涛学会了电视并且爱上了电视。离开她也是必然的选择,因做媒体要尽可能找最大的舞台。其实,正是在齐鲁电视台的积累让进入中央电视台变成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说起齐鲁电视台,马洪涛不无眷恋,但作为一名以记者为理想的年轻人,他深知齐鲁电视台无法成为他的终点。于是,他离开,为了一贯的理想,勇敢地涉足他一开始并不了解的经济节目。做经济节目,的确比作时政新闻、社会新闻的门槛要高。但是,好在不管是新闻,还是经济,都是实践性很高的学科,可以在采访中学新闻,也可以在采访中学经济。所以,始终没觉得有太多的困难,可能自己对自己要求不够高。马洪涛所说的“躲着困难走”并不能单纯地理解为畏难,也许可以理解为暂时躲避短兵相接的锋芒,用更具韧性的方式和困难对抗。“在采访中学新闻,在采访中学经济”这足以说明他是一个很勇敢的人敢于接受挑战的人才会充分发掘自己的天份。从“旧闻”到“新闻”,从齐鲁电视台到中央电视台,他在每一个节点都对前一段人生做了漂亮的归纳同时又为未来埋下草蛇灰线的伏笔。正是这包含着连缀的收束,让再次迈步的他面对未知并没有太多的忐忑。他深知人不可能没有眷恋,是的,人可以时时回顾,但是需要感恩的曾经绝不意味着他就可以因此裹足不前。

马洪涛 - 记者生涯

马洪涛采访过很多知名人士:2002年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发生时,他采访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郑筱萸;“十六大”提出“走出去”战略后,他又采访了成功贯彻这一战略方针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卫留成;TCL上市,TCL集团董事长总裁李东生“一夜暴富”的传言铺天盖地时,马洪涛又第一时间采访了李东生,对大多数人来说,难以得到采访知名人士的机会,也因此人们对知名人士有各式各样的想象和误解。不知道在马洪涛的眼中,采访名人的经验,对于他意味着什么。马洪涛谈起这些,带着睿智与冷静:成功者在很多方面和我们这些普通人没什么两样,但是他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在某些方面有过人之处。比如卫留成的国际视野、比如李东生的用人有道,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们在面对困难时的选择。大多数人,面对困难的时候,会挑一个相对容易的方案,就像马洪涛一样,躲着困难走。这样一辈子下来,少受很多苦,但是也会比较平庸,当然也没什么不好。但是,采访很多成功者的时候,明显的感觉到,他们在面临选择的时候,通常喜欢迎着困难走。当他战胜一个接一个困难的时候,他也就成功了。除了作为经济频道的主持人,马洪涛也承担着许多幕后工作。对他来说,这些工作带来的乐趣并不亚于幕前的主持工作。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一些需要面对死亡威胁的情况:2005年6月底,广西梧州遭受百年不遇的洪水袭击,《经济半小时》栏目在第一时间对灾情予以关注,马洪涛在梧州城面临没顶之灾的危急时刻出现在那里,趟着已经漫过大堤的江水,面对死亡威胁冲在水灾第一线,在受灾最严重的地方做现场报道。拖着已经连续工作40多个小时的疲累身体,马洪涛协助救援人员抢救被洪水围困的老人。

马洪涛 - 西藏之行

马洪涛一直希望自己能到新闻的现场去,而不是像这样做在演播室里。所以只要台里有到现场去的机会他都会去争取。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所以前后到过很多新闻的现场去感受。他不只是热爱实地采访,他同样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云,因为从来没有离天如此之近。于是你可以看到,云贴着山尖儿飘过,给山穿上一件飘动的花衣裳;于是你也可以看到,云穿过柳树的长发,遮住了柳树长满皱纹的脸庞,西藏的山看起来并不高,西藏的柳也算不上参天大树。他们之所以能够和云这样交流,之所以可以离天如此之近,只是因为他们站在了青藏高原。
在西藏的日子,常常想:一座山,一棵树,站在青藏高原这样的世界屋脊上可以看到完全不同的风景,而一个记者,一个主持人,站在中央电视台这样的媒体高原上也同样在享受着令人羡慕的机会。也许这不是一个非常合适的比喻,但这是一个不需要解释的事实。马洪涛开始明白,为什么同事们都有些工作狂的症状?为什么他们都在绞尽脑汁让自己的作品更加精良?为什么任何的变化都没有动摇他们的电视理想?每个人有各自不同的思考和各种各样的动机,但有些想法是相同的要对得起自己所在的这个媒体高原,也要对得起当年的一腔热血和已经付出的青春岁月。就像是那些被文成公主从长安带到西藏的柳树,它们能够在高原生存下来,是因为它们在努力地适应着高原的环境,努力地成为高原生物链的组成部分。而且只要生存下来,终有一天它们会发现原来,天离如此之近,云也可以随时握手。

马洪涛 - 重访大别山

1991年,中央电视台曾到大别制作过特别节目《大别山革命老区行》。15年过去了,他们再次踏上这片热土,看看这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了体验大别山的变化,近日《重访大别山建设新农村》节目组来到大别山,主持人马洪涛亲自与当地农民一同体验为出国农民进行的集训。为了把农民迅速培训成为可以适应国外礼仪和文明,拥有一项特殊技能的产业工人,培训需要学员在三至六个月内掌握10句类似于你好、谢谢、请您放心之类派遣地的日常工作用语。马洪涛这次体验的是派遣去韩国的。语言训练这一关可难不倒做主持人的马洪涛,虽然他不懂得韩语但他把拗口的语言用谐音编成方便记忆的汉语,把韩语“什么地方有焊条”用谐音记为“奥迪还是米格飞机”这可是他记忆神速的小秘诀呦,可就是这种小聪明也让他闹了不少笑话,他在犯了错误后会把“对不起”误说成“请您放心”,这样的小差错给紧张训练的学员们带来了很多趣味,使他们看到了与演播室里完全不同的马洪涛。虽然在语言学习中主持人比其他学员表现的出色,但在礼仪培训中马洪涛还是遇到了一些小尴尬,在迅速的打扫完厕所、倒完垃圾之后,他一路小跑的奔向出口居然忘记了向迎面走来的教官鞠躬,被教官叫住的央视主持人也只得乖乖的给教官鞠躬,本想着可以顺利通过却被告知鞠躬角度不够90度,尴尬的马洪涛鞠了一个足够90度的躬,用韩语说了句“谢谢”,教官被他逗笑了。事后他还在后悔怎么把“请您原谅”说成“谢谢”了呢,也许是太紧张吧。

马洪涛学习焊接

礼仪培训中虽然遇到了一些小麻烦,但是马洪涛在焊接技术训练中却表现的很出色。瞧,马洪涛学的多认真。他说他喜欢焊接时火花四溅的感觉。更为可喜的是他第一次焊接就得到了教官的一致好评。马洪涛最害怕的要算是体能测试了。20个俯卧撑、50个蹲起、5000米长跑对他而言可是个不小的挑战呢。瞧,别人都在做俯卧撑,马洪涛却坚持不住了撑在原地不动,这可是严重的违规喔,可是教官却被他的可爱逗笑了。虽然他体力不支,但大家为他不放弃的精神加油。好容易把俯卧撑这项做完了,在做50个蹲起时却着实让大家虚惊了一场,几个蹲起过后他猛的一起身,一阵眩晕差点摔倒在地,大家立即把他扶去休息,着实为他捏了一把汗,幸好休息一段过后并无大碍。看来在短期内增强自己的体能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马洪涛进行体能训练

在最终的考核中,碍于面子的马洪涛哪肯在那么多人面前“丢脸”呢,他掌握了平时运动的小窍门,出人意料的完成了所有的体能任务,他尤其感慨地说在最后5000米长跑中队友一直与他齐头并进,在他落后时鼓励他,给了他坚持下来的信心,虽然并没有按时跑完5000米,教官却因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顺利的通过了此次考核。考核过后,马洪涛感慨地说:“这是我经历的最残酷的一次训练。”看着疲惫的马洪涛,我们能体会到这段集训的艰苦,把农民在短期内培养成为一名产业工人,并成功的进行跨国劳务输出实属不易。大别山农民的转变促成了大别山整体经济面貌的变化,今天的大别山让我们看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蓬勃发展的前景。

马洪涛 - 参考资料

[1] 央视网 http://www.cctv.com/default.shtml

[2] 央视视频 http://v.cctv.com/html/jingjibanxiaoshi/2008/09/jingjibanxiaoshi_300_20080908_1.shtml

更新日期:2024-11-21

免费下载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关于我们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pgdjz@qq.com

Copyright @ 2023-2024 www.pgdjz.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