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简谱图片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历史 - 潘赐
潘赐

潘赐

潘赐,字文锡,号容庵,福建承宣布政使司建宁府浦城县人,明朝政治人物、永乐年间进士。
展开

相关记载

  永乐二年,其中进士三甲第二百三十一名,授行人,出使日本,回朝后写《德化书》、《永乐大典颂》。后入史馆,转为鸿胪寺少卿。再次出使日本,回国后任江西右参政,因事连坐被罢免。洪熙初年,再次启用为南京刑部主事。宣德年间,任鸿胪寺少卿,再次出使日本。后死于任上,赐“操履方正

其他记载

        明永乐二年(1404年),也就是永乐王朝鼎盛开放并出使郑和下西洋的第二年的一个清晨,一支船队,带着明成祖朱棣的使命,驶向亚洲的岛屿国家——日本。一位青年站立船头,冉冉升起的朝阳使白皙的脸庞泛着微红、海风吹拂着他那修长的身姿:看着这支出使的船队、看着眼前开阔的大海,他明白,此次出使所负的使命和职责。但他不知道,此时此刻,他正在创造一段历史:一段被后人永远传颂和铭记的历史。翻开厚重的浦城县志,仰望浩渺的历史长空,在这个“梦笔生花”文人辈出、群星闪烁的地方,有一颗星显得特别耀眼,他,就是浦城籍著名外交家潘赐。

       永乐二年,潘赐考中进士。而此时的大明朝正如日中天、威震四方。在明成祖朱棣的统治下,国泰民安,修书、迁都、远航,一桩一件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仅永乐年间,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东南亚及非洲国家使节来华共达三百余次,可谓盛况空前。在当时无数的朝贡使团中,也有日本人的身影:这个在近现代与中国打过多次交道的国家,在明王朝面前,表现还是友好的。尽管永乐元年日本使者是带着大量兵器入境的,尽管他们在完成使命之后私自将带来的大批武士刀在市场上公开出售以赚外快。在这一点上,朱棣皇帝显示出的是开明的态度:“外夷修贡,履险蹈危,所费实多……毋阻向化”。

而此时,刚中进士的潘赐身上充满着智慧的光亮、勇士的血性、更兼读书人的庄重与谨慎。大明王朝看中了他。随即,潘赐以进士身份被派遣出使日本。日本的国王亲自接待了他,并对因约束不严致使日本使节贩卖兵器、海盗劫掠中国等向以潘赐为外交官的中国表示歉意,在潘赐启程归国时,日本国王献出《德化书》、《永乐大典颂》。这一方面见证了明王朝的强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潘赐的外交能力。

出使归来,迎风站立船头,注视着渐渐远去的日本:这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啊!我会再来的。潘赐告诉自己。

潘赐

       也许是命运的安排?也许是使命使然?潘赐没有想到,很快,他的第二次出使启程在即。

       第一次出使归来,明王朝提升潘赐为礼部郎中,鸿胪寺少卿,相当于现在的地市级官员。

       第二次出使,潘赐带去了朝廷赐于日本国王的冕服、钱钞、绵绮等,并将抓获的日本海寇带回日本自行处置,。这次出使日本,又是满载而归。明王朝规定日本每10年向中国进贡1次,每次只能来200人,二艘船,规定不准携带兵器,否则以海寇论处,并由中国赐给2艘海船作为进贡时使用。明王朝对日本人的这些限制是出于何种心理规定出来的,日本国又何以心甘情愿地接受这个规定,而潘赐又是如何顺利归来……现在已无从考证。但从潘赐归国,又得到提拔重用的情况来看,应该是成功的。第二次归国,朝廷升任潘赐为江西右参政。相当于现在的省级官员。

       几乎就在潘赐被任命的同时,有人摘录潘赐的诗句进行陷害。潘赐就此被削职,直至洪熙元年(1425年),仁宗登位,潘赐才被重新起用,任南京刑部主事。

       宣德年间(1426~1435),明宣宗决定要派一名老成持重识大体的人再次出使日本,此时的满朝大臣一致推荐了潘赐。出使前,明宣宗恢复了潘赐鸿胪寺少卿一职,并赐给金麒麟罗衣一件,宝钞200锭。这是潘赐第三次出使日本,任务是申定前约。

       潘赐不辱使命。先后三次出使日本,日本与明王朝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明王朝以自己的文明、宽容真正从心底征服了日本(尽管是暂时的)。这不能不说,这也是潘赐能力的彰显。他不是皇室宗亲,也没有显赫的家世,但他以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成就了他的外交人生。成为明王朝一代著名外交家。

据清光绪年间的浦城县志载:“潘赐奉命出使日本,路过家乡,恰逢南浦桥新建成,这桥共有桥柱848根。潘赐乃在一夜之间,以“流连往迹,凭吊古人”为主题,撰写对联在桥柱上“悬联俱遍”。第二天便启程南行。这些对联有纪念前代名人的:“画角声中,彩帐题诗思梦笔;青灯影畔,玉壶携酒想观澜”(江淹)、“皂盖朱幡,远指群侯元鹤垅;金间紫绶,近传相辅白羊坡”(章仔钧)、“上相名邦,百族自知朝北阙;真儒继统,千秋谁夏并西山。”(真德秀);有歌咏浦城山水的:“乔木参天,半点云香生大石;悬岩笼雾,千寻瀑布出高泉”、“古沿联翩,毕岭旧存仙杵妙;清溪浩荡,总章新过客帆多”、“载酒攀花,月夜乘舟过水北;囊琴采药,霜天披褐度郊阳”等,这些对联又让潘赐才情毕露。

历史评价

       潘赐不仅是外交官,而且才思敏捷,著作有《竹梅篇》、《皇华胜览》、《容庵文集》。

       渐渐远去了,那茫茫的大海,那洁白的船帆,那飘逸的身影…….

       让我们永远记住他的名字──潘赐。

事迹

    潘赐,字文锡,又名容庵,浦城人。父至善,荐为户部郎中,任抚州知府。潘赐明永乐二年(1404)中进士,授行人,出使日本。潘赐庄重谨慎,日本国王谦恭地接待他,并对约束不严,致使海盗劫掠中国表示歉意。潘赐归国时,献《德化书》、《永乐大典颂》,明成祖阅后,命交付史馆存档,提升潘赐为礼部郎中,鸿胪寺少卿。潘赐第二次出使日本时,带去明廷赐日本王冕服、钱钞、绵绮等,将日本所献的海寇交由日本国自行处置,规定日本每10年向中国进贡1次,每次只能来200人、2艘船,不准携带兵器,否则以海寇论处,并由中国赐给2只海船,作为进贡之用。潘赐归国升为江西右参政。这时,有人摘他诗句进行陷害,致使潘赐被削职。洪熙元年(1425),仁宗登位,才被起用,任南京刑部主事。宣德(1426~1435)年间,明宣宗决定派个老成持重识大体的人再使日本,大臣推荐潘赐,升潘赐为鸿胪少卿,赐织金麒麟罗衣1件、宝钞200锭,命他第三次出使日本,申定前约。赐不负使命,宣宗给以慰劳和奖励。未几卒。

    潘赐才思敏捷,著有《竹梅篇》、《皇华胜览》、《容庵文集》。有次出使日本,途经故乡,适逢南浦桥落成,一夕作桥联424副,遍贴桥柱,概括浦邑山川和名人轶事,颇具地方特色。

话说潘氏

一、姬姓潘构成潘姓的主体

潘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各种姓氏书籍对潘姓起源有着不同的记载。

1、王大良编著《当代百家姓》(气象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记载:“潘姓的来源中,较有影响的有3支:第一支相传出于姬姓,是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的后代。西周初年,毕公高被分封在毕国后,又在自己的封国内进一步分封。于是,他的儿子之一季孙便被分封于潘(今陕西北部)。后来,季孙的子孙就以封邑为姓,姓潘。

潘姓的第二支出自楚国公族,本姓芈,后来因故改姓潘。楚成王时,潘姓中有位名为潘崇的人担任太子商臣的师傅,在楚成王打算另立太子时,他鼎力支持太子商臣,并使他得以继承王位。商臣即位后,不仅让他担任了位高权重的太师职位,还把自己任太子时的财产全部赏赐给他。从此,潘姓中因出了这样一位功勋之臣,便世享荣华,成为最有影响的姓族之一。

与上述两支不同,潘姓中的第三支与历史上的少数民族鲜卑有关,是由这一民族中的破多罗改姓而来的。据史书记载,出生鲜卑族的北魏孝文帝当政时,曾把繁复难记的鲜卑姓氏全部改为1字或2字的汉族姓氏,其改姓的标准是根据同音对译的原则,把鲜卑姓氏的第一字译成恰当的汉文,并以它作为姓氏,然后再把其他部份省略。与潘姓有关的破多罗,首字“破”就与“潘”同音。由于汉族中没有破姓,于是便又译成潘姓。

另外,在其他一些少数民族中也有潘姓。如台湾的高山族,人数最多的就是潘姓。清朝康熙末年,岸里大社(今台中神岗)酋长阿穆归顺清延,被赐姓潘。光绪时,高山族排湾人归顺清朝,也被赐姓潘。后来,这两支高山族人都以潘为姓。”

2、陈明远、汪宗虎主编的《中国姓氏辞典》(北京出版社1995年11月出版)说:潘姓“1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据《广韵》及《元和姓纂》记载,周文王后毕公之子季孙,食采于潘,因氏焉。古潘国旧址在今陕西省北部,为毕国之附庸。2出自芈姓。以字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及《潘岳家谱》载:春秋时楚之公族,潘崇是也。楚成王时任世子商臣之太师。潘崇之先,未详其始。或言毕公高之子季孙,食采于潘,谬矣。3南北朝时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北魏有代北三字姓破多罗氏,随北魏孝文帝南迁洛阳,进入中原,后改为汉字单姓潘氏。”

3、周宏主编的《中国姓氏寻根游》(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升级版)载:“潘氏有四支。最早的一支出自姚姓,先祖是生于姚墟的舜,他建立了潘都(今北京延庆县东北),后来潘地随部落迁移至今陕西兴平北。商朝时,舜的后裔在潘地建立了潘子国,商末时被周文王所灭,其子孙以国为氏。周文王灭潘国后将其封给孙子季伯,姬姓潘国后来迁至河南省固始县。春秋时被楚国吞并,其子民也以潘为姓,成为又一支潘姓(《元和姓纂》)。而最早姚姓潘氏就融入于此支姬姓潘氏。第三支源自芈姓,古潘国被楚国占领后成为城邑,生活在这里的楚国子孙以邑为氏,也姓潘。……还有一支潘氏是由北方鲜卑族的破多罗氏改姓(《魏书·官氏志》)。其它少数民族中也有潘姓。”

4、中国科学院遗传所主任、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袁义达主编的《中国姓氏·三百大姓》(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出版)在潘姓的起源与演变中载:“构成汉族潘姓主要有三大支:姚姓、姬姓和芈姓。

第一支源出姚姓。舜由于生于姚墟又姓姚。姚墟在今河南濮阳西的濮城镇,近山东鄄城。姚墟盛产桃,姚人以桃树为图腾,姚以兆为姓,兆即占卜时以火灸龟甲产生裂痕如象形兆字,舜擅长占卜,故以姚为姓。舜帝建都,古城大约在今北京延庆县东北。后来舜部落南迁于山西永济,潘地也移到今陕西兴平北,接近古毕国之地。在商朝时,舜的后裔在潘地建立了潘子国,直到商朝末被周文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姚姓潘国,势弱国小,不见于经传,姚姓潘人事实上已湮没于姬姓潘氏人之中。姚姓潘氏的历史也有近4000年。

第二支源自姬姓。商末周文王灭姚姓潘国,把潘地封与其子毕公高之季子季孙(亦作季伯),是为姬姓潘国,潘人随后东迁到河南洛阳东的潘城,再东迁到河南商丘西北之潘侯集,最后南迁到近楚国的潘乡,即今河南固始。姬姓潘国也势弱国小,不见于经传,春秋时为楚国所吞并。姬姓潘氏的历史至少有3000多年。晋哀侯的大夫潘父,姬姓,应是这支潘姓之后。

第三支源自芈姓。春秋时楚国占领潘国,成为楚国一邑,子孙以邑为氏。一说楚国潘姓是以字为氏,楚成王时太子商臣之师潘崇为芈姓潘氏之始祖,潘为其字。其子潘尫、其孙潘党均为楚国大夫。芈姓潘氏是组成潘姓人群的最重要成分,当代潘姓多认潘崇为其族之始祖。芈姓潘氏其历史至少也有2600多年。

我国的潘姓同其他姓氏一样,不断与其他民族交流,互有基因的流动。外族加入潘姓群体的主要事件有:北方地区的民族有东汉武都氏族有潘姓,南北朝鲜卑族破多罗氏族改为潘姓,宋朝西夏国党项族有潘姓,清朝满州八旗姓也有潘姓。南方地区的民族有东汉五溪蛮有潘姓,三国时江南山越族有潘姓,五代时溆州蛮有潘姓,宋时抚水蛮有潘姓。这些少数民族与汉人混居被同化,除了一部份成为壮、瑶、苗、仫佬、水、土家等族的先民外,多数融入到南方汉族中,南方潘姓人数众多与这种互相融入有直接的关系。”

上述各种姓氏书籍对潘氏的记载大同小异。归纳起来,潘姓的由来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以舜为始祖的姚姓潘;2以季孙为始祖的姬姓潘;3以潘崇为始祖的羋姓潘;4由鲜卑族改姓的“破多罗”潘;5皇帝封姓潘。但从我收藏到的全国各地潘氏族谱来看,其始祖记载均为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幼子季孙,没有见到以舜或潘崇为始祖的记载。

如:宋代潘美六世孙潘源撰修于宋仁宗庆历四年的江西《武宁南皋潘氏世谱》,其《序》云:“太极既判,三才肇立。人物由生,而姓氏以定。我荥阳潘氏,乃周文王十六子毕公高之幼子季孙食采于潘邑,因而姓焉。”民国三十六年,湖北黄陂潘正道主编的资料《潘氏合修宗谱湖北区筹备委员会报告书》收录了一段文字:“西伯侯姬姓名昌,生而圣明。事商纣,赐弓矢鈇钺,得专征伐。虞芮质成,江汉归化,三分天下有其二。配圣女姒氏,生子十八人。厥后,第十六子毕公名高,相武王伐纣,奄有天下,大封同姓,于是,毕公幼子季孙名旬,食邑於潘,因以为姓。封荥阳候,因以为郡。”湖北浠水县尖山庙《荥阳潘氏族谱》收录了明朝宰相张居正为婺源《潘氏族谱》所撰写的序言。其《序》云:“潘氏世宦族也,在在著闻而婺邑最之,其先姬姓,系周文王第十六子毕公高之三子曰季孙,食采於潘,因氏焉,封荥阳侯,故名潘氏者,皆从荥阳郡。”《乌程纯孝里潘氏世谱》,修于明万历二三年甲午,工部尚书、水利专家潘季驯为其序谱:“余潘氏世居今汇咀,即元嘉中诏旌纯孝里也。自武王受命,大封同姓,于是毕公高之子季孙食邑于潘,因以为姓,封荥阳侯,因以为郡。”潘季驯并在此谱的《迁居》中写道:“余潘氏始封于荥阳之万安乡崇仁里。”湖南武冈潘富云著《黄陵荥阳中牟洛阳开封寻根记》:“据史载:毕公,姓姬名高,周文王十五子,是周武王的胞弟。因与太公望、周公旦、召公奭(shi音誓)共同辅佐武王伐纣有功,同列为周初四圣人。武王灭商后,派毕公高去朝歌释放被纣王囚禁的百姓,平反冤狱,表彰因直谏纣王而受害的臣子,因而受到国人称颂。后封於毕地,国人称其毕公高。高生四子……四子荀,号季孙,食采於潘,为潘姓的始祖。成王二年(公元前1042年),季孙公食采邑於潘(今河南省荥阳市,因其地有潘水而得名),附庸於毕国。”《海南潘氏族谱》资料载:“我潘氏系周文王的十五子高,被封于毕,称为毕公高。其儿子季孙公,食采于潘水,封爵于荥阳,故定姓潘氏,郡称荥阳。季孙公就是潘氏的开元始祖。”河南荥阳《潘窑、廖峪合辑宗谱》资料载:“若吾潘氏,其源远矣,始自周文王之十五子毕公高之三子季孙公,封为荥阳侯,号荥阳郡,以食邑为姓,后世言潘姓,皆自此始也。”固始“淮南堂”《潘氏族谱》《序》云:“潘氏世官族也。在在著闻,而自晋鲁间最之。其肇迹姬姓,系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子曰季孙,食采于潘,因以氏焉,封荥阳侯,故后之曰潘氏者,皆从荥阳郡,自兹始也。”韩国《潘氏大同谱》载:“吾姓之出自邃古者亦有文字之表表者,尝按《韵府·群玉编》曰:潘姓氏羽音,周文王后毕公之子季孙,食采于潘,因以为姓。”

到目前为止尚未见到以舜帝为始祖的潘氏族谱,也未见到以潘崇为始祖的潘氏族谱。相反,上述族谱均记载潘崇是季孙公一脉嫡传裔孙。因此可以断言,季孙一支是构成潘姓的主体,其他各支只占潘姓的极少数。因此我们应该肯定季孙公的始祖地位。

二、潘氏发源地之我见

(一)、“固始是潘氏发源地”需要商榷

姓氏典籍都对潘氏作了简要介绍:如:《广韵》、《元和姓纂》载,“周文王后毕公子季孙,食邑于潘,子孙以邑名为氏。”《姓谱》载: “周文王之孙季孙, 食采于潘, 因氏焉。”《姓纂》载:“ 周文王子曰毕公高,毕公高子曰季孙,封于潘, 因氏焉。”从这些姓氏著作中可以看出毕公高之子季孙为潘氏始祖。潘为季孙之采邑。显然潘姓是由地名演变而来的。但这些姓氏典籍都没有说季孙公的采邑潘地在何处。潘地究竟在今天的什么地方,河南的姓氏历史文化研究者却给出答案。

2008年10月20日至22日,应有关方面的邀请,笔者赴河南固始县参加了“固始与闽台渊源关系研讨会”。会议期间,笔者与河南固始县的姓氏历史文化研究者进行了座谈,并会见了固始的潘氏宗亲。无论是固始的姓氏历史文化研究者,还是潘氏宗亲,他们都告诉我:“固始是潘氏的发源地。”我们漫步固始街头,也同样能听到固始人对我们说:“固始是古番国,是潘氏的发源地”。固始与闽台渊源关系研讨会主办方散发给与会人员的几本资料中,也无一例外地写道:“潘氏的发源地在固始”。在此,笔者不厌其烦地将这些资料列举如下:如由宋效忠主编的《根在信阳》一书收了两篇有关研究潘氏发源地的文章,一篇是由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副编审、姓氏研究专家谢钧祥撰写的《潘——出自河南固始的姓》。该文的结论是:“由此可知古代确实有个潘国,这个潘国为伯爵,其地望在今河南固始县。”另一篇是由河南省中原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人元所写的《潘氏起源》,张人元在这篇文章中说:“西周初年,周文王孙伯季食邑于潘地,(今河南固始县),因伯季家族治理潘地有功,又被加封为伯爵国。”接着,张人元先生没有引用任何证据,完全凭空想象,采用演义的写作手法,编写了一个潘崇家族在楚灭番国后兴旺发达的故事。张人元的《潘氏起源》根本不是学术文章,活象一篇小小说。另外由固始县史志办公室主编的《根在固始》第二章第二节《潘国之潘》也介绍说:“周文王后,有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子季孙者,又u2018食采于潘u2019,复有潘国。……古潘国,在今固始地。”2005年7月《寻根文化》杂志发表的固始县文史研究院马世洲的文章《潘氏源于固始》,作者的观点和结论就在题目之中。2008年第2期《寻根》杂志刊载的固始县姓氏研究专家许竟成、李新堂的文章《河南固始:潘氏发源地》,其题目同样具有结论性。除张人元的文章外,上述各位姓氏历史文化研究者的文章都无一例外地引用了同一证据,即固始考古发现了番国故城遗址,因而断定这个番国就是潘氏发源地。

无论是固始人的言谈,还是上述各位姓氏历史文化研究者写的文章,都一致断言:河南固始县就是潘氏的发源地。如果把它作为定论,笔者就不敢苟同了。笔者认为这个结论是不可靠的,不能使人信服,因为他们使用的证据就是不可靠的。

(二)、“番姓”非“潘姓”,“番国”非“潘国”

上述各位研究姓氏历史的专家学者,用来证明“河南固始是潘氏发源地”关键证据是考古发现的文物资料。即在今固始县城发现了“番国故城遗址”;在固始侯古堆春秋墓中出土了一套编钟九枚;在信阳县北甘岸村出土的三件青铜器。在这些文物上刻着含有“番”、“番子”、“佳番”等字样的铭文。因而他们断定这个“番”字就是“潘”。既然“番”字就是“潘”,那么“番国”就是“潘国”了。依照这个逻辑推测,这个“番国”就是“潘氏发源地”了,因为“番国故城遗址”在固始,因而“潘氏发源地”就理所当然在固始了。这个“番国”的“番”真的就是“潘”吗?带着这个问题,笔者查阅了许多古籍,结果发现这个“番”并非“潘”。请看《康熙字典》番字条引《正字通》云:“……姓谱潘姓,为周文王子毕公高之后,食采于潘因氏,读判,平声。番姓为吴芮封番君,支子因氏,读婆。字汇番姓亦音潘,合潘番二姓为一音,误。……”《康熙字典》引《正字通》说得非常清楚:潘

番二字如果作为姓,其读音是不一样的。即“潘”姓应读作判,平声,即读作pān;“番”姓应读作“婆”,即读为pó。《康熙字典》还告诉我们:《字汇》把“番”姓读作潘,潘番二姓读为一音,这是错误的。通过古籍考证,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作为姓氏,这个“番国”应读作“婆(pó)国”,而不应读作“潘(pān)国”。上述各篇文章显然是将“番”作姓来理解的,因此河南固始的古番国,并不是潘国。既然番国不是潘国,那么河南固始就肯定不是潘氏的发源地。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的正确性,在上述文章中,有的作者在引用资料时,原本写作“潘”的地方,作者都换作“番”。如2005年7月《寻根文化》杂志发表的固始县文史研究院马世洲的文章《潘氏源于固始》,在引用《元和姓纂》时,将“周文王后毕公高之子季孙,食采于潘,因氏焉。”故意写成“……食采于番……”。马先生在引用民国九年《淮南堂·三修潘氏族谱》中清同治年间潘杭撰写的《潘氏源流序》时,将其“……支子食采于潘……”也改写为“……食采于番……”。此次固始之行,固始宗亲赠送给我一本固始潘氏族谱资料。固始归来,对于这两个“番”,笔者特地查阅了原文,原文都写作潘,而不是“番”。有的作者又将本来应该写为“番”的地方,却故意写为“潘”。如《寻根》杂志上许竟成、李新堂的《河南固始:潘氏发源地》和《根在固始》第二章第二节《潘国之潘》均将“固始番国”写为“固始潘国”。笔者认为,既然出土文物上写作“番”,那么写文章时就不应该将古“番国”写成“潘国”。因为“番”和“潘”在这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读音也不一样,不可混为一谈。以上各位研究姓氏历史文化的专家学者,用这种偷换概念的办法来证明自已的观点的正确性,是没有说服力的。相反还会削弱文章的说服力。

马世洲的《潘氏源于固始》还犯了一个“望文生义”的错误。他在文章中引用了《史记·吴太伯世家》的资料:“u2018吴王使太子夫差伐楚,取番u2019。潘又被吴所灭。”《根在固始》第二章第二节《潘国之潘》也引用了这段文字。两篇文章都认为“取番”就是“取潘”,即夺取河南固始古番国。然而这个“取番”的“番”与河南固始古“番国”的“番”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考《康熙字典》番字条曰:“……又集韵蒲波切,正韵蒲禾切,从音婆,鄱阳豫章县。史记·伍子胥传阖闾使太子夫差将兵伐楚取番。「注」索隐曰:盖鄱阳也。……”《康熙字典》将“取番”的“番”解释得非常清楚,“番”字也应该读作“婆(pó)”,而不应该读作“潘(pān)”。《康熙字典》引《索隐》指出:这个“番”同“鄱”,应是今天江西的鄱阳,而不是马世洲等人所说的固始古“番国”。这是作者望文生义产生的错误。这一例证更可说明 “番”不是“潘”。通过以上的考证,笔者认为,“番国”与“潘国”是有区别的,不可同日而语,不可混为一谈。如果见了“番”,就说它是“潘”,那就肯定会产生错误而闹出笑话来。

通过以上的考证,可以肯定地说:河南固始不是潘氏发源地。大量的潘氏谱牒资料证明:潘氏发源地在河南荥阳。

(三)、潘氏发源地在河南荥阳

我是一个潘氏谱牒资料的收藏爱好者,十多年来,我收集到了各地的潘氏谱牒资料。历史的,当代的,应有尽有。潘氏发源地究竟在何处,只有潘家人最有发言权。因为我收集到的潘氏谱牒资料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记载着:潘氏发源地在河南荥阳。如:

宋代江西《武宁南皋潘氏世谱》,编修于宋仁宗庆历四年,潘美六世孙潘源撰写序言,其《序》云:“太极既判,三才肇立。人物由生,而姓氏以定。我荥阳潘氏,乃周文王十六子毕公高之幼子

季孙食采于潘邑,因而姓焉。”在这部世谱《世系表》前还有一段文字:“西伯侯姬姓名昌,生而圣明。事商纣,赐弓矢鈇钺,得专征伐。虞芮质成,江汉归化,三分天下有其二。配圣女姒氏,生子十八人。厥后,第十六子毕公名高,相武王伐纣,奄有天下,大封同姓,于是,毕公幼子季孙名荀,食邑于潘,因以为姓。封荥阳候,因以为郡。”

湖北浠水县尖山庙《荥阳潘氏族谱》,编修于明万历三年,其中收录了明朝宰相张居正为婺源《潘氏族谱》所撰写的序言。其《序》云:“潘氏世宦族也,在在著闻而婺邑最之,其先姬姓,系周文王第十六子毕公高之三子曰季孙,食采于潘,因氏焉,封荥阳侯,故名潘氏者,皆从荥阳郡。”

《乌程纯孝里潘氏世谱》,修于明万历二三年甲午,工部尚书、水利专家潘季驯为其序谱:“余潘氏世居今汇咀,即元嘉中诏旌纯孝里也。自武王受命,大封同姓,于是毕公高之子季孙食邑于潘,因以为姓,封荥阳侯,因以为郡。”潘季驯并在此谱的《迁居》中写道:“余潘氏始封于荥阳之万安乡崇仁里。”

湖南武冈潘富云著《黄陵荥阳中牟洛阳开封寻根记》:“据史载:毕公,姓姬名高,周文王十五子,是周武王的胞弟。因与太公望、周公旦、召公奭(shi音誓)共同辅佐武王伐纣有功,同列为周初四圣人。武王灭商后,派毕公高去朝歌释放被纣王囚禁的百姓,平反冤狱,表彰因直谏纣王而受害的臣子,因而受到国人称颂。后封于毕地,国人称其毕公高。高生四子……四子荀,号季孙,食采于潘,为潘姓的始祖。成王二年(公元前1042年),季孙公食采邑于潘(今河南省荥阳市,因其地有潘水而得名),附庸于毕国。”

《海南潘氏族谱》资料载:“我潘氏系周文王的十五子高,被封于毕,称为毕公高。其儿子季孙公,食采于潘水,封爵于荥阳,故定姓潘氏,郡称荥阳。季孙公就是潘氏的开元始祖。”

河南荥阳《潘窑、廖峪合辑宗谱》资料载:“若吾潘氏,其源远矣,始自周文王之十五子毕公高之三子季孙公,封为荥阳侯,号荥阳郡,以食邑为姓,后世言潘姓,皆自此始也。”

固始“淮南堂”《潘氏族谱》《序》云:“潘氏世官族也。在在著闻,而自晋鲁间最之。其肇迹姬姓,系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子曰季孙,食采于潘,因以氏焉,封荥阳侯,故后之曰潘氏者,皆从荥阳郡,自兹始也。”

韩国《潘氏大同谱》载:“吾姓之出自邃古者亦有文字之表表者,尝按《韵府·群玉编》曰:潘姓氏羽音,周文王后毕公之子季孙,食采于潘,因以为姓。”

以上各地潘氏谱牒资料告诉我们:

第一,毕公高之子季孙是为潘氏始祖;

第二,季孙的采邑(或曰食邑、食采)在潘。

第三,季孙的封地潘国在荥阳,其国为二等爵位。

第四,季孙始封于荥阳之万安乡崇仁里,

第五,有的谱牒还记载:季孙殁葬荥阳金鼎山。

综上所述,这些潘氏谱牒资料都可证明:河南固始的古番国不是潘氏的发源地。而河南荥阳才是我们潘氏的发源地。不需任何人在那里猜想、考证、推测。因为不同支派、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潘氏谱牒都不约而同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记载着,这就是最权威的结论。

 

 

  

更新日期:2024-12-24

免费下载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关于我们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pgdjz@qq.com

Copyright @ 2023-2024 www.pgdjz.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