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简谱图片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物理化学家 - 徐广智
徐广智

徐广智

徐广智,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展开
徐广智,物理化学家。现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53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化学系。1960年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后即在该所工作并兼任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学院教授。专攻物理化学、结构化学、波谱学。著有《电子系统共振基本原理》、《核磁共振基本原理》、《分子光谱》等8部专著。1986年曾获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二等奖。 在波谱学领域有系列的研究成果:在ESR谱仪研制,研究活泼自由基的技术与方法,自由基捕捉剂立体化学研究,以及对CIDEP效应中《自由基—三重态对》的选择性猝灭假设的直接证明等方面对中国的磁共振技术和理论领域的发展均有较大影响。将光声技术与激光磁共振相结合的光声激光磁共振新方法具有首创性。

徐广智 - 个人简历

1930年1月12日 出生于四川省重庆市。

1950年-1953年 重庆大学化学系学习。

1653年-1956年 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1957年-1960年 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研究生。

1960年-1978年 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助理研究员。

徐广智

1978年-1982年 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副研究员。

1982年-1999年 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研究员。

1983年-1996年 《波谱学杂志》副主编。

徐广智 - 科技成就

徐广智1930年1月12日出生于四川省重庆市。1953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同年分配到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陶瓷研究所工作,1956年考取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结构化学研究生,师从唐有祺教授。

徐广智自50年代末以来一直致力于波谱学研究,在波谱、自由基、活泼中间体等领域有较深造诣,是中国在这些领域长期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之一。他注意学科间的交叉和渗透,坚持理论与实验并重,重视学科理论和实验技术的同步发展。他工作刻苦勤奋,从无节假日,对新鲜事物敏感,勇于开拓。

60年代徐广智与黄寿龄一起,在极其艰苦条件下,顽强拼搏,研制成功独具特色的反射式与传输式相结合的用单线圈深入H100腔的高频调制ESR谱仪,并用它对电荷转移复合物、稳定自由基、催化剂的结构等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如Na2O-V2O5-P2O5玻璃半导体体系VO2+结构的ESR研究等。

80年代徐广智先后建立了研究气相、液相及多相体系光解、微波放电分解、超声裂解和电解过程产生的瞬态自由基的一系列方法,包括自旋捕捉-ESR、自旋捕捉—色谱—ESR、自旋捕捉—色谱—质谱相结合的方法等,建立了可以测定寿命为微秒~纳秒的自由基键能及激发态非辐射跃迁机理的脉冲激光光声微量量热设备;合成多种自旋捕捉剂,其中16种具有不对称中心硝酮类捕捉剂均为新创;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自由基捕捉剂立体化学的系统研究,发现多种类型自由基与不含对称元素的环状硝酮加成时表现出立体专一性;建立了适用于生物体系、非水溶液、多相体系及高温(140℃)等条件下使用范围广泛的捕捉剂库;研究了Hg、As、Sb、Bi、Ti、Zr、Hf等17个元素12个系列120个以上有机金属化合物光解的活泼自由基,找出了其中碳—金属σ键、π键或π+σ键及杂原子—金属键等不同键型均裂产生碳中心、杂原子中心或金属中心自由基的规律性;研究了二苯酮与芳胺、酰胺、烷烃、醇、醚、酯等七个系列近百个化合物的光化夺氢反应产生的自由基,总结了结构、性能、立体阻碍、溶剂等因素影响夺氢位置的规律,并推广到不饱和含氮、含氯化物如丫啶、四氯乙烯、二苯乙烯等与50个不同类型化合物的光化夺氢反应体系,发现反应可通过激发三重态夺氢或先均裂产生瞬态自由基,尔后进行夺氢的两种途径,丰富了对光化夺氢反应的了解;发现四溴化碳与二苯胺(或无色结晶紫、无色孔雀绿等)非银盐信息材料在感光过程中有Br等活泼自由基,回答了这些体系在感光过程中是否产生自由基,及是何种自由基等悬而未决的问题;还解决了四溴化碳、无色孔雀绿体系信息材料储存稳定性差的关键问题,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为此,1987年澳大利亚激光和光谱国际会议主席D.W.James教授邀请他作“Study on Active Intermediates by ESRS”的大会报告。同时从1990年至今,他一直担任国际刊物《Research on Chemical Intermediates-An International Journal》的编委。

1995年徐广智又将60年代的X-波段ESR谱仪成功改造为时间分辨率为200纳秒能实时测定瞬态自由基化学诱导动态电子极化(CIDEP)的设备以及空间分辨率为100微米的能进行一维、二维、三维自由基自旋密度空间分布的电子自旋共振成像(ESRI)设备,而且还将二者的时间分辨和空间分辨特点结合起来,实现了能测定瞬态自由基空间分辨及时间分辨的CIDEP方法。并用它们研究了高聚物中光(或热)稳定剂的空间分布和迁移规律,催化剂自由基空间分布的ESRI,对解决实际问题有指导作用。他以吩噻嗪—氮氧自由基体系为模型,巧妙利用时间分辨ESR、荧光猝灭、脉冲激光光声微量量热等方法的特点,在国际上首先对CIDEP效应中“自由基—三重态对”新理论的选择性猝灭的假设给出了直接证明,对活泼自由基CIDEP理论发展有重要意义。J.Phys.Chem.编委曾对此工作给予很好评价。

1996年徐广智还建立了研究气相自由基的激光磁共振(LMR)谱仪,并用它对大气化学中与污染有关的化学反应如卤代烃、烯烃与NOx的反应进行研究,对深入了解和治理大气污染提供了有用的数据。又将光声(PA)技术与激光磁共振结合起来,实现了国际上未见报道的光声激光磁共振(PALMR)新方法,并给出理论推导与解释,分别在光强调制和激光腔频调制下,首次观察到NO2的光声激光磁共振谱,灵敏度比一般LMR高,在低浓度和高气压下,此技术的优越性更为突出,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该工作在Chem.Phys.Lett.302,171,1999上发表。

徐广智除参与科学实验外,还先后在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清华大学等讲授过物质结构、量子化学、ESR波谱、核磁共振波谱、13C-NMR波谱、分子光谱等课程,迄今已招收过3名博士后、培养了15名博士、30余名硕士及一批科研教学骨干,出版了专著4部(2部为合著)、译著2部(1部为合译),发表论文280余篇。他与合作者的有关工作:“咔唑系列化合物基础研究”、“谱学参数与分子结构关系”、“活泼自由基结构、性能研究”、“瞬变种及其相关反应的紫外光电子能谱研究”分别获中国科学院1986、1990、1991、及1996年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4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优秀教师。

此外,徐广智还参与了北京分子动态与稳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筹建,为该实验室的建立和发展做了大量工作。

徐广智 - 主要论著

1、徐广智:高分辨核磁共振波谱解析。北京:科学出版社,1974

2、徐广智:电子自旋共振波谱基本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3、沈其丰,徐广智:13C-核磁共振及其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6

4、唐有祺,徐广智:活泼中间体结构的研究方法。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0

徐广智 - 参考资料

[1] 中国数字科技馆 http://www.cdstm.cn/zhuanlue/persondetails.jsppersonid=173819
[2] 四川博奕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http://www.bscul.com/BOYIX/ChannelBOYIX/bashu/search/open.asp.aspxid=4245

更新日期:2024-11-21

免费下载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关于我们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pgdjz@qq.com

Copyright @ 2023-2024 www.pgdjz.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