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简谱图片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清朝文学家 - 魏象枢
魏象枢

魏象枢

魏象枢(1617—1687),字环极(一作环溪),号庸斋,又号寒松,蔚州(今河北省蔚县。在清康熙三十二年以前隶属于山西省大同府治)人。 进士,官至左都御史、刑部尚书。魏作为言官,敢讲真话;作为能臣,为平定三藩之乱立下大功;作为廉吏,他“誓绝一钱”,甘愿清贫;作为学者,注重真才实学。 后人以“好人、清官、学者”六字,对他的一生进行了概括。现有魏象枢《寒松堂全集》九卷存世。
展开

魏象枢

魏象枢(1617年—1687年),字环溪,又字环极,号庸斋,清山西蔚州(今张家口蔚县)人。《清史稿》有传。

被史家誉为“清初直臣之冠”的魏象枢,在顺治、康熙两朝是誉满朝野的人物,“自公卿大夫以至穷闾委巷,有识之人莫不乐道其行事而慨然叹慕其为人”。后世的人们也常常提及他,视他为为人、为官、为学的楷模。

    顺治三年(1646年),魏象枢考取进士,自此先后任刑科给事中、工科右给事中、刑科左给事中、吏科都给事中,均属言官之职。在任上,他以亡明为教训,对国家政治、军事、经济等有关制度的建立健全、实施利弊、社会反响、民间疾苦等,以奏疏形式,大胆建言,对官吏的贪赃枉法,更是弹劾检举,无所顾忌。他的奏疏得到顺治皇帝的支持,所言多被采纳。顺治十一年(1654年),因母亲年高多病,魏象枢辞官回乡,结束了第一次官场生涯。

    在乡六年,魏象枢一边尽孝,一边研究理学,一边讲学,极大地影响了蔚县的文风、士风,他讲学的地方叫愿学堂,清代大思想家孙奇逢以赞美的口气说:愿学堂一席,由于魏象枢的讲学,“从此海内仰而望之,千载后想而像之”,可与程颐讲学的濂溪书院、朱熹讲学的白鹿洞书院相比。

    康熙十一年(1672年),魏象枢再度出仕,仍为言官,继续弹劾纠弊,严肃法纪,六年后,升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成为专司风纪的总宪,次年又加刑部尚书衔。他以整饬纲纪为己任,首上《申明宪纲等事》一疏,强调“国家之根本在百姓,百姓之安危在督抚,故督抚廉则物阜民安,督抚贪则民穷财尽”。他恳切地呼吁官吏们要“为百姓留骨血,为国家培元气”。与此同时,他举荐勤能廉吏、弹劾溺职贪官,汤斌、陆陇其、于成龙等一代名臣都在魏象枢的举荐下得到重用,安徽巡抚等一批贪官在他的弹劾下落马,就连索额图、明珠这两位炙手可热的人物也因结党营私、排挤忠良,被魏象枢揭发于康熙面前。魏象枢整饬吏治的思想和刚直不阿的作风对形成康熙间吏治清明、廉吏踵起的可喜局面起到了推动作用。

魏象枢

    魏象枢两度为官20余年,所上奏疏100多章,全都研制有据,行之有效,在当时已被奉为典范,直到乾隆时还下令群臣“言官奏事当如魏象枢奏疏”。可见,他对清初稳定政权、肃清吏治,都起过重要影响。

    魏象枢对当时吏治的影响,还体现在他的操守清廉上。他为官不走后门,靠科考入仕,凭政绩升迁。生活上他以清苦自持为美德,这一美德,成就了他一生的廉明,也极大地带动了当时官员们的节俭之风。被称为天下第一廉吏的陆陇其认为“在朝者知以营私为耻,在野者知以干利为羞,先生之功也”。康熙皇帝给魏象枢高度评价,在他因病致仕时,特赐“寒松堂”匾额,精辟概括了魏象枢的高风亮节。

    魏象枢能成为直臣之冠,得益于他的清廉,也得益于他务实的学术思想,他是清初重要的理学家,治学强调躬行实践,提出“士子读书穷理,宜务实而抑华;荐绅学古入官,须明体而适用”。他认为当时学风空疏,士大夫好发议论而缺乏躬行实践。因此,他做学问,强调在“行”上着力,读一经讲一书,总要反躬自问,做到诚实无欺,这正是他成为大臣楷模、学者宗师的重要原因。

    魏象枢有《寒松堂全集》12卷行于世,收入他的奏疏、诗文和理学著作。这是研究清初政治的重要文献,也是研究理学思想的重要资料,曾多次出版印行,20世纪80年代,又被列入国务院古籍出版规划,经整理,由中华书局出版。“魏象枢卒”作为重大历史事件载入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

更新日期:2024-12-25

免费下载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关于我们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pgdjz@qq.com

Copyright @ 2023-2024 www.pgdjz.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