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简谱图片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昆虫学院士 - 蒲蛰龙
蒲蛰龙

蒲蛰龙

蒲蛰龙,广东钦县(今广西钦州)人,昆虫学家,教育家。长期致力于以虫治虫、以微生物治虫和害虫综合防治的研究;在我国率先将以虫治虫的科研成果从实验室推广到生产实践中去,对害虫防治的研究保持在学科前沿,并不断开拓昆虫科学的新领域。在教学工作中推广启发式教学,促成有关学科的相互渗透,培养出不少人才。
展开

蒲蛰龙,广东钦县(今广西钦州)人,昆虫学家,教育家。长期致力于以虫治虫、以微生物治虫和害虫综合防治的研究;在我国率先将以虫治虫的科研成果从实验室推广到生产实践中去,对害虫防治的研究保持在学科前沿,并不断开拓昆虫科学的新领域。在教学工作中推广启发式教学,促成有关学科的相互渗透,培养出不少人才。

蒲蛰龙 - 简历

蒲蛰龙,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县(原属广东省)人,祖籍四川,1912年6月12日出生于云南省的一个旧知识分子家庭。蒲蛰龙的童年生活极不安定。父母为了生计,漂泊四方,直到蒲蛰龙13岁那年,一家才在广州定居下来,因此,小学阶段蒲蛰龙基本以在家自学,父亲辅导为主。家庭教育是严格的,这使蒲蛰龙自幼就具有良好的文化基础。1925年,进入广州执信中学读初中。1928年秋,蒲蛰龙考入中山大学附属中学读高中,随后进中山大学预科。这段时期的学习异常艰苦,同学中不乏半途而废者。勤奋、毅力以及良好的文化基础使他在1931年秋升人中山大学农学院。选择学习农业科学的原因是他自幼有酷爱大自然的兴趣,同时通过接触社会,对中国农村的贫穷、落后有了初步的痛切感受,因而萌发了献身于改造和发展中国农业的志向。

蒲蛰龙

蒲蛰龙看到害虫对人类生活环境所造成的多方面的危害,于是他在大学选择昆虫学科的课程为主修课。广东各地松林很多,松毛虫造成大片松林枯死的现象使他决心寻找防治松毛虫的办法。他经常到林区采集标本,仔细研究松毛虫的形体结构、生活规律和生命过程。为了争取时间多看点资料和做好实验,大学三四年级的寒暑假,他都在学校里度过。他的毕业论文“松毛虫形态、解剖、组织及生物学的研究”,为防治松毛虫提供了较全面的参考依据。蒲蛰龙毕业时,获学校颁发的毕业论文奖和优秀成绩奖。一个毕业生同时获得这两项全校性的奖励,这在当时是少见的。1935年秋,蒲蛰龙考进了燕京大学研究生院生物学部,在著名昆虫学家胡经甫和其他教授的指导下,他除完成了研究生毕业论文外,还修习了不少生物学基础理论,为以后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37年,蒲蛰龙回到中山大学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1946 年,他取得了奖学金,到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昆虫及应用动物系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在3年留学期间,他进行昆虫学的科研工作,同时攻读了不少基础课和当时生物学科的一些前沿科目。1949年9月,蒲蛰龙取得了该校博士学位,并被选为斐多斐荣誉学会会员(蒲蛰龙的夫人利翠英也于同年获得该校硕士学位)。取得博士学位后,蒲蛰龙牢记着自己当年立下的改造落后农业振兴中国的志向,告别了苦苦挽留他的美国同行和朋友,夫妇俩于1949年10月回到广州,继续担任中山大学农学院教授,后来又兼任广东省农业试验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前身)场长。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他到华南农学院任教3年,后回中山大学任生物系教授,1979年后历任副校长、顾问。1962年,国家高教部批准中山大学成立昆虫生态研究室;蒲蛰龙任研究室主任。1978年该室扩大为昆虫学研究所,他任所长。

1956年,他被选为全国先进生产者,1964年起连续当选为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0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82年起任广东省第二届、第三届科协主席,1983年起被选为中国昆虫学会第三届副理事长、第四届名誉理事,1986年任中国科协委员。1987年被聘为中国生态学会名誉理事。他长期担任《昆虫天敌》的主编,还是《中国动物志》、《昆虫学报》和《动物分类学报》的编委。1989年被推选为国际有害动植物生物防治组织东南亚分部理事。

1997年12月31日,蒲蛰龙在广东省广州市逝世。

蒲蛰龙 - 人物年表

1912年6月12日 出生于云南。
1931~1935年 就读于中山大学农学院并毕业。
1935~1937年 在燕京大学研究生院生物学部学习。
1937~1939年 任中山大学农学院讲师。
1939~1945年 任中山大学农学院副教授。
1945~1952年 任中山大学农学院教授。
1946~1949年 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留学,获哲学博士学位。
1952~1956年 任华南农学院教授。
1954~1956年 兼任中山大学生物系教授。
1956~1978年 任中山大学生物系教授,先后兼任中山大学昆虫学教研室主任和昆虫生态研究室主任,后任中山大学昆虫研究所教授、所长。
1979~1984年 任中山大学教授、副校长。
1984~1997年 任中山大学教授、顾问。
1997年12月31日 逝世于广东省广州市。

蒲蛰龙 - 学术成就

20世纪50年代初,虫害是影响我国农林业生产的主要问题之一。蒲蛰龙想到,利用化学农药来防治害虫,虽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但亦有其局限与弊病:一是引起害虫产生抗药性,致使农药减效;二是由于农药会同时杀伤害虫天敌,还可能导致次要害虫严重发生;三是使用不当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畜安全。当时正值世界上许多国家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包括禁运农药。经过再三考虑,蒲蛰龙决心开展生物防治的研究与试验。

甘蔗是广东农村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但蔗螟对甘蔗危害严重,蔗螟的“天敌”之一是赤眼蜂。1950年,蒲蛰龙开始组织中山大学教师和广东省农业试验场科技工作者进行利用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又叫钻心虫)的实验。1951年,他带领人员对赤眼蜂的寄生、人工大量繁殖、田间释放和试验等问题进行研究,并找到大量繁殖赤眼蜂的方法,这种方法易为广大农民所掌握,保障了蔗区害虫防治工作,广东省顺德县建立了全国第一个赤眼蜂站以防治蔗螟。嗣后,广东的中山、阳江、遂溪等县也陆续办起了20多个赤眼蜂站,并在广西、福建、湖南、四川等地得到推广。蒲蛰龙成为我国第一个系统地研究赤眼蜂并将它应用于生产实际的科学家。根据蒲蛰龙的经验,全国十多个省份对多种害虫都大规模应用赤眼蜂来进行防治。直到今天,在我国利用赤眼蜂防治农业、森林害虫,仍是一种重要的方法。这项研究成果在1979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这项科学实验的成功,坚定了他理论联系实际的信心。随后他又同有关单位合作,完成了利用澳洲瓢虫和孟氏隐唇瓢虫防治介壳虫的科学实验工作,解决了湘西黔阳地区的柞蚕放养问题。特别是他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和农民成功地完成了利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象的科研项目,使一些荔枝产区减少了蝽象的威胁。平腹小蜂当荔枝花开时,雌蜂便产卵于蝽象卵内,使虫卵致死。可是,自然界的平腹小蜂达不到控制蝽象危害的数量,需要采取人工方法大量繁殖。1969年秋他亲自带领工作人员进行试验,经过半年努力,人工繁殖平腹小蜂成功了。这种以虫治虫的方法,已在广东省东莞县和该省的各个荔枝产区普遍使用,治虫效果好,又减少农药的施用量,使荔枝大面积增产,连年丰收。

蒲蛰龙在完成利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象的科学实验和推广工作之后,他又到广东省四会县大沙公社开展水稻害虫防治的试验工作。这个公社有围田类型的6万多亩水稻田,过去由于控制不了害虫的危害,常常减产失收。危害水稻的害虫,有四五十种之多,要抑制它们的危害,决非一种天敌昆虫所能奏效,而且也不是以虫治虫一种防治措施所能做到的。蒲蛰龙经过反复思考,决定以综合防治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难题。可是,用这种方法来防治大面积的水稻病虫害,当时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还没有获得多少可靠的验证。有些人虽然佩服蒲蛰龙的胆识,却也担心他万一搞不出什么名堂,会有损他的声誉。然而,蒲蛰龙置名利得失于不顾,下定决心要攻下这个项目。

1973年春,蒲蛰龙带领中山大学生物系的部分师生,在大沙公社开始了综合防治水稻害虫的研究和试验工作。他们选取了安二大队24亩虫害严重的稻田,开始“以菌治虫”、“以虫(赤眼蜂)治虫”和保护田间自然天敌的试验。经过努力,终于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早稻试验结果表明,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主要害虫的危害率在1%以下,未构成危害。当年晚稻,当地农民要求扩大综合防治面积至300亩。翌年早稻又扩大为1500亩,防治措施也增加了“养鸭除虫”、“农业技术治虫”等手段,并适当地采用了“化学防治”,强调合理用药。到1975年,大沙公社6万亩稻田,都采用了综合防治虫害的方法。1975年以来,尽管邻近的农田虫害较为严重,而大沙公社内的6万亩稻田的虫害却较轻微。经过几年的研究、试验,蒲蛰龙及同事们总结了一套以发挥害虫天敌作用为主,包括以虫治虫、以菌治虫、养鸭除虫、农业技术防治、合理施用化学农药的水稻害虫综合防治的有效方法,为防治广东省围田类型稻田的水稻害虫的发生开拓了新的领域。为了进一步研究水稻害虫的发生规律,提出害虫的最优防治法,他在1982年又组织了中山大学昆虫研究所、数学科学系及计算机科学系的一些教师,通力合作,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深入研究和分析大沙水稻害虫与耕作技术及其他各种环境因素的关系,并据以组建害虫动态预测及防治的数学模型,为水稻进一步高产提出了害虫防治的理论与措施。这项研究成果于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蒲蛰龙在农林业虫害综合防治的理论和实验上做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为中国的生物防治研究和实践作出了新的突破。国外科学界对蒲蛰龙的生物防治研究也相当重视,美国害虫防治考察团和英国皇家学会害虫生物防治考察团曾先后到过大沙乡考察、参观,并给予高度的评价。

早在1940年抗日战争时间,他随中山大学迁往云南省,就在该省澄江县进行利用细菌防治菜青虫的探索试验,试验结果使他初步认识到用细菌防治害虫是有可能的。因为这项科学技术当时在世界上还处于萌芽阶段,在我国则基本上是空白,所以蒲蛰龙那时虽然发表了试验的结果,但此后多年一直没有机会再接触到这个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项技术在一些科学发达国家里得到迅速的发展。1975 年蒲蛰龙到瑞典、加拿大进行专业交流和考察时,了解到利用微生物防治害虫的可喜前景,决心加强这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1979年赴美国讲学以及1980年参加国际生物防治会议期间,他有机会与许多国家的昆虫病理学家接触,从而更加坚定了执行几年前所拟定的微生物防治害虫的研究方向。

10多年来,蒲蛰龙和青年教师一起陆续开展了苏云金杆菌、白僵菌、昆虫病毒、昆虫类立克次氏体及昆虫疾病等多项研究,有些工作已经取得了成果。1979年,他组织校内外一些单位的教师和科技人员,开展利用苏云金杆菌以色列变种防治蚊子幼虫的研究。经过两年的时间,他们的试验取得了满意的成果,证实利用这种杆菌来防治蚊子幼虫,高效、经济、安全,不污染环境,完全可以代替化学杀虫剂。自此以后,广东省一些地区和县采用这一方法防治蚊虫,均取得明显成绩。这一研究成果,得到了广东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广州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奖励,还受到全国爱国卫生委员会和同行的重视,于1982年获广东省科委科学技术成果奖二等奖。近年来,蒲蛰龙在研究昆虫病原体方面也获得了新成果。发现了马尾松毛虫的核型多角体病毒和质型多角体病毒,以及赤眼蜂类立克次氏体和类支原体。上述研究成果分别于1979年、1984年和1987年分别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广东省科委自然科技成果奖二等奖。所有这些,都为我国昆虫病理学的理论和实践增添了新的内容,对经济建设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蒲蛰龙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十分重视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注意组织不同学科联合攻关,从而使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不断攀登新的高峰。60年代中山大学建立昆虫生态学实验室时,蒲蛰龙根据生态环境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各种自然因素组合而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的客观事实,认识到研究这种有机整体应运用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并依赖这三种理论的重要基础——数学方法来进行。于是他们运用了数理方法,尤其是统计学方法去分析和处理试验的设计和试验结果,并设想将生态学和数学两个学科的有关原理和方法互相结合来开展数学生态学这个昆虫学研究的新方向。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这些设想的实行被大大推迟了。1975年,蒲蛰龙在加拿大的太平洋森林科学中心参观了用电子计算机预测森林害虫动态的工作。1979年,又在美国的密歇根大学参观了应用电子计算机的联机方法去预报及防治一些农业害虫灾情的工作。这些参观活动使蒲蛰龙那种将中国的害虫防治工作从策略到实施都推进到数学生态学的领域的迫切感和责任感更为强烈。他认为中国不少县份和乡镇都有较完善的农林业病虫害预报及防治机构,只要培养出能够运用有关数学方法和懂得应用电子计算机的人才就可以开展这项工作。为此,多系合作进行数学生态学研究和共同培养研究生的工作在中山大学得到顺利的开展。到1989年,蒲蛰龙已为学校培养了这个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10多名,还接收了博士后研究人员。

数学生态学研究的开展及其队伍的建立,不仅使蒲蛰龙将自身的科研和教学事业推向新领域,而且使他所领导的昆虫学研究所的工作保持在学科的前沿,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远大前景。

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是现代生物学十分重要的前沿学科。蒲蛰龙意识到将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渗透到昆虫学的研究中去,将使昆虫学的研究获得新的教学和科研队伍,现已培养出这两个方向的硕士4名、博士5名。在蒲蛰龙的指导下,10年来写出了有关论文40余篇,其中“昆虫病原微生物的研究”科研项目获国家教委1986 年科技进步二等奖及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四等奖。近年来,他领导的这支队伍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重组出含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粉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并在蓖麻蚕和粉纹夜蛾宿主表达,为我国应用昆虫体系生产珍贵医用蛋白开辟了新途径。

蒲蛰龙 - 人物评价

作为高等学校的教师,蒲蛰龙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他像一个辛勤的园丁,为我国培养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尤其是他指导的研究生,绝大部分成了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的教学、科研骨干,不少人已经晋升为教授和研究员。在教学实践中,蒲蛰龙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他坚持启发式教学,反对满堂灌,讲起课来深入浅出,使学生易于接受。他总是创造条件,让学生学得更多,更充实。他重视“三基”教学,强调学生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方法,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给研究生上实验课时,他不是采取自己包下来的做法,而是把对各种实验手段各有所长的教师组织起来,让他们都来指导学生。他认为,一个人不可能样样实验手段都精通,把大家的长处集中起来教给学生,学生学到的知识就会更全面。他十分注意将教学活动与科学研究工作结合起来,将科研工作的新成果及时地反映到教材中去,从而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蒲蛰龙的昆虫学知识比较全面。他不仅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广览群书,而且还博览了昆虫学其他方面以及与昆虫学有关的其他分支学科的著作。因此,蒲蛰龙能够游刃有余地指导昆虫分类、昆虫生态、昆虫病理、昆虫病毒、害虫生物防治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和这几个方面的研究生,也使他自己能够对基础理论作出进一步的探求与分析。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不仅使他在解决生物防治的实际问题上取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而且也给理论研究带来了丰硕的成果。据不完全统计,蒲蛰龙自己撰写及与人合写的学术论文,已发表的就有100多篇。他主编的《害虫生物防治的原理与方法》受到了师生的好评和国内外科学界的重视。蒲蛰龙在进行繁重的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还以满腔热忱积极帮助中青年教师提高业务水平。为了促使中青年教师和研究生抓紧时间多读书,知识面更广、更深,在一段时间内,他曾作过这样的尝试:规定自己和青年教师、研究生每学期阅读若干篇文献,每周举行文献报告会。他自己带头上台作学术报告,其他人也轮流在会上作报告,这对促进人才的成长起了良好的作用。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在识才爱才方面,蒲蛰龙确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伯乐。中山大学昆虫学研究所里的一位科研教学骨干王章教授有这样一段经历:1979年王章报考蒲蛰龙的研究生,有人向他反映“王章不够安心工作”,而事先了解王章工作表现的蒲蛰龙不为所惑,经过考试,录取了王章。王章1980年考取英国牛津大学研究生,攻读昆虫病毒学,1984年,获博士学位。王章出国留学期间,蒲蛰龙多次写信鼓励他,并将他在国外所写的论文翻印发给国内一些同行专家。1984年11月,中国昆虫学会在北京召开成立40周年纪念大会和学术报告会。这时王章刚从英国回来,若论资排辈的话,是轮不到他出席这次会议的。但蒲蛰龙为了让王章了解国内外昆虫学科近年来发展情况,多接触熟悉一些专家学者,极力主张让王章参加这次会议,并在会上利用各种机会把王章介绍给国内外著名的昆虫学家。他这种极力扶掖后辈的做法,受到人们的称赞。青年教师杨平均,196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生物系,由于他原来知识基础不够充实,加上他对一般昆虫学兴趣不大,业务进步不快。在一段时间内,他感到无所适从,十分苦恼。后来,蒲蛰龙通过与这位青年教师的接触与谈心,发现他对数学有兴趣,并曾辅导过学生学数学,便鼓励杨平均向数学生态学专业方面发展。果然,杨平均对此产生兴趣,于1981年考上了蒲蛰龙的研究生。在蒲蛰龙的具体指导下,经过3年学习,完成了数学生态学方面的论文。1984年,留学美国专修数学生态学。1987年回校,担任昆虫生态科研工作,1989年获美国方面奖学金,重往加州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蒲蛰龙在执教过程中,总是注意发现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引导他们去发挥自己的优势,奔向成才之路。

蒲蛰龙 - 主要论著

1 蒲蛰龙,刘志诚.利用赤眼蜂消灭甘蔗螟虫.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58.
2 蒲蛰龙(主编).害虫生物防治.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
3 蒲蛰龙(主编).害虫生物防治的原理和方法(第一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第二版,1984.
4 蒲蛰龙(主编).农作物害虫管理的数学模型及其应用.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0.
5 蒲蛰龙(主编).昆虫病理学.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1.
6 蒲蛰龙.Urecorded glands in the mouthparts of Hydrophilidae.Peking Natural History Bulletin,1936,10:353-359.
7 蒲蛰龙.A compartive study of the musculature of male genitalia in several species of Coleoptera.Lingnan Science Journal,1938,17:21-31.
8 蒲蛰龙.云南澄江白粉蝶幼虫细菌防治初步试验.中山学报,1940.(2):28.
9 蒲蛰龙.Three new species of Palpicomia from Yunnan.Lingnan Science Journal,1940,20:167-176.
10 蒲蛰龙.A new species of Hydroscaphidae from China.Lingnan Science Journal,1949,22:20.
11 蒲蛰龙.The subgenus Bilimneus Rey of South and Southwestem China(Coleoptera,Hydraenidae).Lingnan Science Journal,1951,23:159-161.
12 蒲蛰龙.The genus Hydraena Kugcl of China(Coleoptera,Hydraenidae).Lingnan Science Journal,1951,23:279-290.
13 蒲蛰龙.甘蔗钻心虫卵寄生蜂和室内寄生繁殖研究简报.中南虫讯,1953:11、12期合刊.
14 蒲蛰龙.害虫生物防除.生物学通报,1957(5):16-20.
15 蒲蛰龙.由苏联引进的澳洲瓢虫和孟氏隐唇瓢虫的饲养及田间散放初报.华南农业科学,1957(1).
16 蒲蛰龙.中国牙甲总科滨甲属昆虫志.昆虫学报,1958,8(3):247-265.
17 蒲蛰龙,何等平,邓德蔼.孟氏隐唇瓢虫和澳洲瓢虫的繁殖与利用.中山大学学报,1959(2):1-8.
18 蒲蛰龙,朱金亮.温度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中山大学学报,1961 (4):27-34.
19 蒲蛰龙,黄明度,麦秀慧.利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象初报.植物保护学报,1962(3):301-306.
20 蒲蛰龙,刘志诚.赤眼蜂大量繁殖及其对于甘蔗虫大田防治效果.昆虫学报,1962,11(4):409-414.
21 蒲蛰龙,朱金亮,古德祥等.山蚕(Attacus)的研究.中山大学学报,1964(4):536-561.
22 蒲蛰龙,叶育昌等.柞蚕的研究.中山大学学报,1966(1):111-114.
23 蒲蛰龙.苏云金杆菌分类及毒素的综述.科技通讯,1972(3):13-24.
24 黄明度,麦秀慧,蒲蛰龙.荔枝蝽象卵寄生蜂——平腹小蜂Anastatus sp.的生物学及其应用研究.昆虫学报,1974(4):362-375.
25 蒲蛰龙,古德祥等.大沙公社水稻害虫综合防治(1973-1975小结).中山大学学报,1976(2):23-33.
26 蒲蛰龙.我国三十年来昆虫天敌的研究.昆虫天敌,1979(3):1-2.
27 蒲蛰龙.Progress in microbial contrcl in China(1975-1980).Proceedings of Workshon on Insect Management,Defiiencies and Innovation,Boyoce Thompson Instituts.New York:1980,12.
28 蒲蛰龙,庞义.赤眼蜂类立克次氏体及其所引起的疾病.中山大学学报,1983(4):102-114.
29 蒲蛰龙.昆虫病理学的范畴与进展.昆虫天敌,1983(3):192-196.
30 蒲蛰龙.Study of Staphylococcus,rickettsia-like and mycoplasma-like in Trichogramma spp.and diseases caused by them.第17届国际昆虫学会会议论文摘要集,1984:749.
31 蒲蛰龙.应用昆虫病原真菌防治害虫.生物防治通报,1985,1(1):27-31.
32 蒲蛰龙.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biological control of agricultural insect pests in china.昆虫天敌,1985,7(4):208-215.
33 蒲蛰龙.有害生物的生物防治.百科知识,1987(2):54-57.
34 蒲蛰龙.Biological control of insect pests in China.Advances in Science of China,Biology,第2卷.北京:科学出版社与John Wiley & Sons,1987:63-88.
35 蒲蛰龙.鞘翅目:牙甲科.《西藏南迦巴瓦峰地区昆虫》,1988:225.
36 蒲蛰龙,杨平均.害虫生物防治历史及基础理论.张宗炳主编害虫防治:策略与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37 蒲蛰龙.利用脊椎动物防治害虫.张宗炳主编害虫防治:策略与方法:1990.
38 蒲蛰龙.昆虫天敌的引进、移植和助迁.张宗炳主编害虫防治:策略与方法:1990.

蒲蛰龙 - 参考资料

[1]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GB/keji/25509/29829/2103839.html
 

更新日期:2024-12-24

免费下载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关于我们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pgdjz@qq.com

Copyright @ 2023-2024 www.pgdjz.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