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简谱图片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战争相关 - 杨白冰(将领)
杨白冰(将领)

杨白冰(将领)

杨白冰(1920年9月—2013年1月),原名杨尚正,男,汉族,重庆潼南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毕业,中国军队高级将领。早年曾就读于陕北公学。1938年1月参军,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任中共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十三届五中全会增补),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杨白冰曾主持中央军委工作,担任过中国中央军委秘书长兼总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政委等职。他是前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杨尚昆和杨闇公的弟弟。杨白冰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军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
展开

人物生平

杨白冰同志原名杨尚正,曾用名白冰,原籍四川省潼南县双江镇(今属重庆市),1920年9月9日生于重庆。受四哥杨闇公、五哥杨尚昆及家庭革命氛围影响,他在成都南勋初级中学求学期间,即开始阅读进步书刊,积极参加进步学生运动。1938年1月,他毅然奔赴延安,参加革命。

到延安后,杨白冰同志进入陕北公学二期学习,并于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转入抗日军政大学四期三大队军事队学习。同年12月毕业后,他主动请缨,坚决要求到抗日前线工作。

1939年3月起,杨白冰同志先后任八路军第129师政治部组织部青年干事、民运部社会调查干事和民运工作队队长、组织部干部干事,参加了百团大战和太行区1942年夏季反“扫荡”作战,经受了严酷斗争的锻炼和考验,出色完成了各项任务。1943年11月,杨白冰同志进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次年8月,任第129师延安留守处政治协理员。

解放战争初期,杨白冰同志任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组织部科长。1947年7月随部进军大别山,后任中共经扶县(后改为新县)县委组织部部长、经东县工委书记兼县游击大队政治委员,认真执行党的各项政策,发动群众建立人民民主政权。主力部队北上后,他率部在当地开展游击斗争,在形势最严峻时仍坚持战斗在根据地,并进一步推进了各项工作。1948年9月起,先后任中原军区暨中原野战军政治部组织部组织科科长、第二野战军后勤部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参加了淮海、渡江、西南等战役,参与指导部队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开展立功运动、团结互助运动和新式整军运动,为丰富部队战时政治工作经验尤其是大兵团作战中政治工作经验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杨白冰同志先后任西南军区后勤部政治部组织部部长,解放军第二政治干部学校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兼干部部部长、政治部副主任,西南军区政治部青年部副部长,根据后勤、院校等单位特点,积极开展整党整风、大规模文化教育、青年工作以及正规训练和精简整编中政治工作。1953年入朝到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见习。1955年6月,任成都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组织指导部队党组织的整风运动,组织开展军事训练和军事演习中政治工作,组织召开军区第一次先进分子代表会议,推动部队开展创造优等射手、技术能手和先进工作者运动。1958年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哲学班学习一年。1960年10月,任成都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指导部队开展组织、文化等工作,注意研究改进机关工作方法,提出要防止和克服“忙、慢、空”,做到调查研究“下得去”、指导工作“上得来”。

杨白冰

“文化大革命”中,杨白冰同志遭受残酷迫害,被诬陷为“反革命”逮捕关押8年。他在逆境中始终坚持党的实事求是原则,坚信党的领导,同林彪、江青集团进行了坚决斗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杨白冰同志恢复工作。1979年4月,任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1982年10月,任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他衷心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工作,积极推动分管工作领域的拨乱反正,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1985年6月,杨白冰同志任北京军区政治委员。他与军区党委一班人团结一致,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决策指示,保证军区官兵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落实百万大裁军的战略决策和军委领导的指示,周密组织完成军区部队精简整编;下大力组织开展整党工作,为部队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做了大量工作;结合精简整编对领导班子进行大规模调整,狠抓干部文化教育,有效提高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组织进行基层政治教育改革试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和方法;深入开展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扎实推进军地两用人才一体化教育训练,有力促进了部队全面建设。

1987年11月,杨白冰同志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1988年4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1989年11月至1992年10月,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秘书长兼总政治部主任。在党中央、中央军委领导下,面对国际国内的复杂形势,为加强军队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组织修改制定《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官服役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干部暂行条例》,分别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和中央军委通过颁布后,指导部队深入细致做好实施中的组织工作和思想工作;组织制定并实施《军队基层建设纲要(试行稿)》,探索形成军队基层建设的基本准则和有效机制;组织召开全军政治工作会议,讨论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军队政治工作的若干问题》,中共中央予以转发,进一步明确了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军队政治工作的方针原则及主要任务;组织修订《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充分体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中央军委有关政治工作的指示精神,吸收部队政治工作新鲜经验,推动了军队政治工作基本法规与时俱进;组织召开全军政治工作座谈会,讨论形成《军队经常性思想工作要则》,促进了部队经常性思想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组织在全军深入开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加强党委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贯彻德才兼备、五湖四海的方针,推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工作;坚持不懈开展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组织召开全军文艺创作座谈会,举办全军业余文艺会演,推出了电影《大决战》、歌剧《党的女儿》等一批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文艺作品;积极开创“双拥”工作新局面,广泛开展创建“双拥模范城(县)”活动;重视做好政法、纪检、联络等工作,加强政治机关、政治干部队伍建设以及总政治部机关和直属单位建设。他长期担任军队政治工作领导,为军队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担任中央军委秘书长期间,他坚决执行中央军委领导决策指示,协助处理军委日常工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付出了大量心血和努力。

杨白冰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十三届五中全会增补),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1985年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代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特邀代表。1988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曾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人物逝世

新华网北京1月15日电杨白冰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1月15日16时5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杨白冰同志的遗体,于2013年1月21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胡锦涛习近平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克强刘云山等到八宝山革命公墓送别。

2013年1月21日上午,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庄严肃穆,哀乐低回,正厅上方悬挂着黑底白字的横幅“沉痛悼念杨白冰同志”。横幅下方是杨白冰同志的遗像,杨白冰同志的遗体安卧在鲜花翠柏丛中,身上覆盖着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

上午10时许,胡锦涛、习近平、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克强、刘云山等,在哀乐声中缓步来到杨白冰同志的遗体前肃立默哀,向杨白冰同志的遗体三鞠躬,并与亲属一一握手,表示慰问。 杨白冰同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胡锦涛、习近平、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江泽民等同志前往医院看望,或通过各种形式对杨白冰同志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亲属表示深切慰问。 党、国家、军队有关领导同志前往送别,或以各种方式表示哀悼。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杨白冰同志生前好友和家乡代表也前往送别。

组织评价

杨白冰同志始终拥护党中央的领导,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仍然关心党和国家事业,关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坚持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他对中央重要文件征求意见稿认真研究思考,郑重提出修改意见。他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感到欢欣鼓舞,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对党和国家前途充满信心。他关心人民群众,多次为贫困地区和灾区群众捐款捐物。在病重住院期间,仍然坚持收听收看新闻,表现出一个老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赤诚之心。他坚持原则、顾全大局,艰苦朴素、廉洁自律,对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严格教育管理,始终保持了我党我军的优良作风和政治本色。

杨白冰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立了不朽功勋。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将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

杨白冰同志永垂不朽!

满门英烈

古有塞北雁门杨家将,抗辽卫宋,精忠报国,驰骋疆场,九死一生,捷报频传,可歌可泣,合家忠良,流芳百世;今有重庆潼南杨氏一家,父子兄弟姐妹13人(1人早夭)均参加革命,共和国赫赫将军元勋,满门英烈,有口皆碑,被称为“当代杨家将”。

今重庆市潼南区双江镇杨家杨宣永(杨淮清)与前后两任妻子邹氏某、邱氏祖芬,共育有9子(1子早夭)4女,其中著名历史人物有杨闇公(杨尚述)、杨尚昆、杨白冰(杨尚正)、杨白琳(廖汉生夫人)等,包括建国前四川省委第一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夫人。

杨宣永

父亲杨宣永(1868-1948),字作楫,号淮清,曾捐了个“蓝翎候选巡检”的官衔。自幼攻读书文、娴熟中医,注重对子女教育培养,不惜花费大量资产送其出国读书,希望他们长大后报效国家。1928年春积极筹资在双江关帝庙兴办“潼南县立第16小学”。思想开明,赞成民主平等,支持反帝反封建斗争,资助革命。爱国兴邦,日寇侵华期间,1942年中国处于危急存亡关头,将关帝庙改为“抗日阵亡将士忠烈祠”,并积极组织家乡各界人士捐资抗战。他在双江、重庆、成都等地的家和寓所都成了革命活动的联络点。在他和其他友人帮助下,在重庆大溪沟办起了“中法学校”。与刘伯承、吴玉章等革命人士有过交往,并曾为他们免费诊病拣药。深受乡亲爱戴,拥有崇高威望,去世后有32个老乡抬其上山安葬。

杨尚荃

大娘、杨宣永前配邹氏,育有杨尚荃(杨剑秋)、杨尚麟(杨衡石)、杨闇公(杨尚述)等4个儿子,其中老三早夭。

大哥杨尚荃(1888-1937),号剑秋,民主革命者。1904年东渡扶桑求学,毕业于日本中央大学经济系。1905年经廖仲恺、吴玉章介绍加入孙中山组建的中国同盟会,从事民主革命。1913年回国,受聘于上海商务印书馆做编译。1916年护国运动兴起,加入护国军,任团长。1917年护法运动兴起,任四川靖国军川北总司令部游击司令,为反对北洋军阀段祺瑞而斗争。1924年后谋求工业救国之道,创建利江轮船公司。1927年返回故里。抗战爆发后赴上海,一面治病一面参加抗日活动,不久因舌癌病逝于沪。

杨尚麟

二哥杨尚麟(1892-1969),号衡石,地方领导干部。1906年考入四川铁道学堂。1909年考入唐山路矿学堂预科,开始接受民主革命思想,在天津参加京津同盟会。1917年东渡扶桑,考入日本明治大学政经系,接触到《共产党宣言》、《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参加马克思研究会。1919年回国,在沪参加留学生归国救亡运动,组织编写《救国日报》,反对袁世凯和日本签订的“二十一条”。1924年经童庸生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二军党代表。1925年以共产党驻武汉特派员身份到汉,任国民党(左派)四川省党部驻武汉代表处秘书。1927年重庆“三·三一”惨案后,8月回到家乡待命。1928年接上级党组织指示,接办双江杨氏永绥小学。1928年5月经上级批准在双江建立中共潼南支部,任支部书记。1929年3月在双江金龙寺召开的西南中共秘密党员代表大会上,将党支部扩大为中共潼南特别支部委员会,任特支书记。后因白色恐怖,离开潼南赴成都,与组织失去联系。1933年起任四川水利局秘书5年,后回双江闲居。1947年在中共秘密组织帮助下,发动族人创办“私立宏毅初级中学”,为掩护共产党人和开展党的秘密活动做出了贡献。建国后历任潼南解放委员会副主任,川北行署监察委员会委员兼主任秘书,四川省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人大第二、三届代表,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参事室副主任等职。“文化大革命”中遭迫害。

杨闇公

四哥杨闇公(1898-1927),又名杨尚述、杨尚达、杨琨,革命先烈,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者,四川党团组织主要创建人和大革命运动主要领导人。从小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立志救国。1913年入南京军官教导团学习,加入国民党,从事反袁斗争。1917年东渡日本留学,寻求救国救民之道。1920年秋回国,在重庆从事马克思主义启蒙宣传活动。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1月与吴玉章等在成都秘密成立“中国青年共产党”。此年秋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组织部长、书记。创办重庆中法学校。1925年3月自行取消中国青年共产党,加入中国共产党,与吴玉章、童庸生等人一道,整顿和改组四川国民党组织,实现省内国共合作。随后发动群众开展反帝反军阀斗争,掀起大革命高潮。此年10月中共四川地方委员会成立,被选为书记。1926年2月任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首任书记,10月兼任地委军委书记。此年冬领导四川党组织,一方面大力发展工农运动,一方面把注意力集中于军事斗争。此年11月中共四川地方执行委员会军事委员会成立,任书记。12月上旬参与策动朱德、刘伯承、陈毅等人领导的顺泸起义,有力地支持了北伐战争,也是南昌起义的前奏。1927年春,四川反动军阀与蒋介石勾结起来,加紧策划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实行大屠杀。3月31日,在杨闇公等人主持下,重庆群众在打枪坝集会,抗议英、美帝国主义军舰炮轰南京城的罪行。四川军阀刘湘派军警对集会群众血腥镇压,酿成惨绝人寰的重庆“三·三一惨案”。惨案发生后,他受到敌人追捕。4月4日在动身去武汉向中央汇报工作时不幸被捕囚禁,面对敌人的利诱和严刑,坚贞不屈,大义凛然,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中国共产党万岁!”军阀震惧,割其舌、断其手、剜其目,最后身中三弹,4月6日壮烈牺牲。他以生命和热血实践了自己的人生格言:“人生如马掌铁,磨灭方休。”有《杨闇公文集》传世。2009年被授予“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杨尚昆

母亲

二娘、杨宣永续弦邱祖芬(?-1936),是在前配邹氏因病去世3年后填房而来。其父曾作过县丞,勤劳善良,幼时陪兄弟念私塾,知书达理,常用“养儿不读书,不如喂头猪”的古训教导儿子。育有杨尚昆、杨电如(杨尚仑)、杨尚直、杨尚明、杨白冰(杨尚正)5个儿子与杨尚朋、杨尚友、杨尚智、杨白琳4个女儿,而对邹氏所生的几个子女也如同亲生。后因病于成都临时住地过世,双江农民步行至蓉将其遗体抬回家乡安葬。

解放前简历

五哥杨尚昆(1907-1998),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国家和人民军队的卓越领导人。1920年考入成都高等师范学校附小,后转入附中。当时校长是吴玉章,教师中有恽代英等。在校期间初步接受马克思主义影响。1925年毕业后回到重庆。在四哥杨闇公影响和帮助下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共青团,1926年初转为中共党员。同年春进入上海大学学习,积极参加上海工人第一次、第二次武装起义筹备工作。11月受党组织选派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在校期间先后担任班长、支部委员。1929年与李伯钊结婚。1930年考入苏联中国问题研究院做研究生,同时兼任职工国际中国代表翻译。1931年初回国,先后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部部长、上海总工会联合会党团书记。“九一八”事变后任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部长、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1933年1月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江西瑞金,任中央苏区中央局宣传干事,参与编辑党的机关报刊《红色中华》和《斗争》。2月任红色中华通讯社(新华社前身)总负责人。3月任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副校长。6月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1934年1月接任红三军团政委。同月当选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与军团长彭德怀一起,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中多次取胜。10月参加长征,接连突破敌军4道封锁线。1935年1月参加遵义会议。会后和彭德怀一起率红三军团抢占娄山关,同红一军团一道再克遵义。4月25日红三军团遭敌机轰炸,受伤后仍坚持指挥战斗。6月13日和彭德怀一起指挥部队掩护中央红军主力翻越夹金山。不久红三军团改为第三军,仍任政委。8月调任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9月12日出席俄界会议,任陕甘支队政治部副主任。10月19日协助毛泽东、彭德怀率队到达吴起镇。1935年11月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副主任,参加直罗镇战役。不久奉命做东北军统一战线工作。1936年2月任红军抗日先锋军总政治部主任。6月任中国抗日红军大学政治部主任。10月任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参加山城堡战役。12月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副主任,领导对西北军统一战线工作。1937年4月提出关于加强红军政治思想教育的意见,受到中央高度重视。5月率红军代表团参加党的苏区代表会议,当选大会主席团委员。8月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副书记,奔赴华北前线。1938年9月赴延安参加中共六届六中全会。11月接任北方局书记。1941年初回到延安,2月协助王稼祥管理中央华北委员会的工作。8月仍任北方局书记兼党校校长。1945年4月出席党的七大。8月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并兼任中央外事工作组副组长。1947年初兼任中央警卫司令员。4月任中共中央后方委员会副书记,和书记叶剑英率队转移到晋西北临县地区。1948年4月中旬率队转移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军委秘书长、中央警卫司令员、中直机关党委书记。

解放后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会后决定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于下旬迁驻北平,并成立转移委员会,由其负总责。9月参与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的工作。新中国成立后继续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中央办公厅主任,同时兼任中央军委秘书长、中直机关党委书记。1956年9月在中共八大上当选中央委员,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1962年2月任中央精简小组组长。1964年冬到1965年夏率队到陕西长安县搞“四清”。1966年5月被打成所谓“反党集团”成员。“文革”期间受到林彪、江青一伙残酷迫害,监禁达12年之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被彻底平反,恢复名誉。1978年12月至1980年底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二书记、副省长,中共广州市委第一书记、革命委员会主任,兼任广东省军区第一政委、党委第一书记。1979年7月任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9月在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上被补选为中央委员。1980年9月被补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兼秘书长。1981年7月任中央军委常委兼秘书长。1982年9月任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在1982年和1987年召开的十二大、十三大上当选中央委员,在第十二届一中全会和第十三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并继续担任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在1983年召开的第六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和1988年召开的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被任命为国家军委副主席。在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在1989年11月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上被任命为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1992年10月和1993年3月,先后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和国家主席的领导岗位上完全退下来。他还是36位开国军事家之一。

杨尚朋

六姐杨尚朋,(1904--1968),又名义君、亚伯。早年就读于重庆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大革命时期为重庆中法校学生,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文化大革命”期间,江青污蔑杨尚昆家没好人,她因此遭到株连。红卫兵将其捉到百花潭中学批斗,使其受尽凌辱。翌日早上,人们在学校楼下发现了她的遗体。杨义君究竟是被造反派迫害致死,还是不堪屈辱而自杀,至今还是一宗悬案。

杨尚友

七姐杨尚友(1908-?),体育界人士。早年曾就读于重庆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参加1927年重庆“三·三一”游行,后于四川大学体育系肄业。后赴上海参加全国体育运动会,留于沪,毕业于东亚体校。

杨尚仑杨尚直

八哥杨尚仑(1910-1962),又名杨电如,地方领导干部。早年在成都成属联中(今石室中学)读书,后于上海法政大学肄业。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国民革命军第45军第127师军法处处长,国民革命军四川广元田粮处上校副处长。为成都解放做了大量工作。建国后任四川省民政厅副厅长等职。

杨尚明杨尚智

十哥杨尚明(1914-2006),地方民主人士。早年就读于重庆省二师附中,后毕业于南京中央军校第14期。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四川省政协第六届委员。

十一姐杨尚智(1916-2000),上海立信会计学校毕业。原国家主席杨尚昆八妹。从小在兄长的事迹鼓舞下成长,积极为党工作,幼时曾为从事革命工作的兄长传书带信。上海立信会计学校毕业。解放后曾担任过重庆一小学的校长。

十二哥杨白冰(1920-2013),又名杨尚正,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军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前面已介绍。

杨白琳

十三妹杨白琳(1922-),又名杨淑仪,地方领导干部。早年在成都读小学、中学。1938年赴延安投奔革命,参加抗日军政大学等校的学习。毕业后参加陕甘宁边区政府选举工作团工作,继后在中央政治研究室、中央办公厅资料室任工作人员。解放战争时期调晋绥土改工作团工作,后任晋绥、陕甘宁边区联防军司令部政治处宣教股副股长、股长。建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托儿所所长、兰州军区幼儿园园长、南京军事学校幼儿园园长。后调任南京大学气象系党总支副书记、书记,国家教育部普教司幼教科副科长、行政科副科长、普教司办公室副主任,教育部机关党委办公室主任。1975年夏任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秘书组副组长、专职党支部书记。1977年秋任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党委书记。1983 年离休。其丈夫是原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廖汉生中将。戎马一生。

家庭情况

父亲杨宣永(杨淮清)

大哥杨尚荃(杨剑秋),同盟会会员,曾参加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后兴办实业,1937年去世。

二哥杨尚麟(杨衡石),同盟会会员,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四哥杨尚述(杨闇公),中国共产党员,革命烈士,积极参加国民革命和北伐,1927年在三·三一惨案中被四川军阀逮捕,被割舌,捥目,断手,最后牺牲就义。

五哥杨尚昆,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六姐杨尚朋,又名义君、亚伯,早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文革中被迫害致死。“文化大革命”中,江青污蔑杨尚昆家里没有好人,杨义君因此遭到株连。红卫兵将杨义君捉到百花潭中学批斗,使其受尽了凌辱。第二天早上,人们在学校楼下发现了她的遗体。杨义君是被造反派迫害致死,还是不堪屈辱而自杀,至今还是一宗悬案。

七姐杨尚友,体育界人士。

八哥杨尚仑(杨电如),中国共产党员,石室中学校友。

九哥杨尚直,(1911-1993),早年就读于成都成属联立中学,上海暨南大学毕业。解放前,曾任四川省彰明县税捐处处长。解放后,曾在成都铁路局等单位工作。

十哥杨尚明,毕业于南京中央军校第十四期。

十一姐杨尚智,生于1916年。上海立信会计学校毕业,其他情况不详。

十二,杨尚正(杨白冰)。

十三妹杨白琳,又名淑仪,生于1922年,中共党员(《新史记》第7期)。

更新日期:2024-11-21

免费下载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关于我们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pgdjz@qq.com

Copyright @ 2023-2024 www.pgdjz.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