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松庭
赵松庭,笛子演奏家。浙江东阳人。九岁学吹竹笛。上海法学院肄业。曾任东阳中学、缙云师范学校音乐教师。建国后,历任解放军第二十一军文工团团员,浙江省歌舞团演奏员,浙江省艺术学校教员、艺术指导。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曾创吹笛循环换气法。创作笛子独奏曲《早晨》、《三五七》、《婺江风光》等。著有《横笛的频率计算与应用》、《温度与乐器间准问题》等。
赵松庭 - 个人简介
1964年,在第五届“上海之春”音乐会上,演奏了他创作的两首乐曲,《婺江风光》和《采茶忙》,得到听众热烈的欢迎和专家的好评。后来,赵松庭转入笛子科技研究,在他的弟弟物理学家赵松龄的帮助下,对笛子的频率计算与应用,以及温度与音准问题等,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实验,完成了几万个数据的演算,终于为笛子制作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赵松庭在教学上颇有建树,他的学生中有不少人在海内外享有盛名。此外,赵松庭还进行了两项研究,一是弯管笛,可以增加笛子的长度,而不影响演奏的方便;二是“同管双笛”,又名“雁笛”,演奏时双手如同大雁飞舞,非常别致美观。此笛历史文献有记载,从壁画中能见到,但还未发现过实物。
中国笛子有以秀美、典雅、华丽为特色的“南派”和以粗犷、明亮、刚劲特色的“北派”,赵松庭为了更好地表现时代精神,打破南北的界限,兼收两者之长,并借鉴西洋长笛的某些技巧,形成柔中有刚、刚柔并济的“浙派”。他还将唢呐的特殊循环换气法运用到笛子演奏上,丰富了笛子的表现手段。赵松庭的笛子艺术自成体系,包括演奏、创作、教学、科研、制作等方面。
赵松庭在美学观点上,主张“音乐技巧为表现内容服务,脱离内容表现的不能称为技巧;竹笛本身在不断发展,技巧也必须不断创新;技巧不论中外古今年内南北西东,只要对内容表现有帮助,我们都要吸收。”赵松庭的笛艺虽然来自民间,未进过音乐院校,但他的文学修养与科技知识相当渊博,因而教学的系统性,科学性较强,教材的编写也相当简明扼要,结构严谨,门下弟子成才率甚高。赵松庭为了弘扬民族音乐,不辞辛劳,四处奔波,是一位踏踏实实耕耘于民族乐坛的实干家。赵松庭2001病故于杭州。
赵松庭 - 职业生涯
赵松庭,民盟浙江省委原常委、浙江省政协第六、第七届委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浙江省音乐家协会原主席、浙江艺术学校原名誉校长、中国著名笛子艺术大师赵松庭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1年3月9日6时30分,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不幸逝世,享年78岁。
赵松庭同志1924年9月30日出生于浙江东阳市一个书香门第家庭,自幼成长在民间音乐广袤而肥沃的土地上。他九岁开始吹笛子,先后向昆曲艺人和学校老师学习演奏和乐理,学习昆曲和婺剧。曾在学校乐队中担任队长和正吹。1947年,考入上海法学院攻读法律。1949年春,浙中解放,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解放军文工团。从此,他带着心爱的笛子跑遍了大江南北。1950年,他随团到朝鲜战场慰问演出,先后七次立功,并提升为乐队副队长。1954年,他因伤回国。离开了硝烟弥漫的战场,面对祖国的锦绣河山,他的心中充溢着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于是满怀激情地创作子富有时代气息和象征意义的笛子名曲《早晨》。为他今后震动世界乐坛,奠定了基础。1955年,赵松庭从文工团复员后,任东阳婺剧团导演,不久即借调至浙江歌舞团到各地演出。1956年,赵松庭参加在北京举行的规模宏大的首届全国音乐周活动,他的演奏获得雷鸣般的掌声,组委会破例让他再吹奏一曲,《人民日报》为此专门作了报道。当天晚上,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自己的家里接见了他,并指名赵松庭参加中国青年艺术家代表团出访西欧。1957年,赵松庭在莫斯科的世界青年联欢节上,以他的乐曲和具有创新技巧的演奏,令140多个国家的青年代表为之倾倒,人们惊叹:“这个中国人一根笛子就顶一个交响乐队。”1964年,赵松庭参加“上海之春”音乐会,第一次用排笛演奏了自己创作的乐曲,《文汇报》撰文给予高度评价。
1976年,赵松庭调入浙江艺术学校任笛子教师,开始了专门的教学工作。从此,赵松庭同志以他长期的艺术积累和广博的学识,精心培育了一批技艺精湛、富,有创造性才能的学生。赵松庭的笛子教育水平和成就,大大促进了浙江艺术学校声誉和知名度的提高,促进了学校的教学建设和发展。早在20年前他就提出浙江艺术学校应该升格为艺术学院,以后又多次提建议。赵松庭同志的笛子艺术和教育名闻遐尔,各地请他教学和讲学接踵不断,在近二十年中,他先后应邀受聘至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天津、武汉、成都、香港、台湾等地以及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讲学。他在培养笛艺人才的同时,也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和弘扬,为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赵松庭从事笛子艺术工作六十年,被公认为中国笛子的代表人物之一,浙派笛子艺术的创始人,并被誉为“江南笛王”。他首创吹笛循环换气法,名扬九州,他创造和首先使用了排笛,创造了L型倍低音大笛,亲手设计制作出古代笛类吹奏乐器“篪”(chi)。他首创横笛频率计算的理论和方法,创作及改编了《早晨》、《三五七》、《二凡》、《西皮花板》、《鹧鸪飞》、《婺江风光》、《采茶忙》、《幽兰逢春》等十余首笛子独奏曲,皆已广泛流传。这些乐曲,已成为中国乐坛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与此同时,他发表了《竹笛源流》、《横笛频率计算和应用》、《温度与乐器音准问题》、{低音笛及L型笛》、《中国笛子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同管双笛》等论文,编著出版了《赵松庭的笛子》、《竹笛演奏技巧广播讲座》、《笛艺春秋》等著作。他的教学,十分注重基本功扎实和艺德培养,他以形象生动的比喻,所讲的艺德、艺技,使学生们没齿难忘,有时候,他以幽默风趣的方法,鼓励学生提高认识,增强信心。他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和丰富的历史知识,与人交谈,他往往可以引经据典,出口成章。他的笛子功夫,古稀之年,仍然是那么青春勃发。最近几年,他亲自参加演奏并出版了印片《赵松庭笛曲精选》和《笛子教程音像带十讲》等。他所培养的一批当代杰出的笛子演奏家,遍布中国大陆及台湾、香港等地区,有的已到亚欧美澳各国去大显身手,弘扬中国音乐文化。正如一位文艺评论家所说:在全国各地和华人圈内,凡笛子吹得最好的,大多数是赵松庭的学生。
在“文革”十年浩劫中,赵松庭同志受到了冲击,遇到了不应有的遭遇。但是,就在他人生中最困难的一段时光中,他并没有放弃对事业的追求,他以达观的态度面对现实。在此期间,他除了教授学生以外,还进行了大量的学术研究。赵松庭为人和霭、谦虚,淡泊名利。对同行,他谦虚、礼让;对学生,他和霭、耐心;他从不计较名利,一生两袖清风。
改革开放以来,赵松庭同志更加精神焕发,老当益壮。看着浙江艺术学校在省委省政府以及省教育厅、文化厅等部门的关怀下不断发展,尤其是看到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开始筹建、招生之后,他的心中感到十分欣慰,即使在重病之中,他还对狙国艺术的未来充满信心,还一再表示病好之后,再做几件事,使前去看望的领导、同事和学生们深受感动。
赵松庭同志集笛子演奏、创作、制作、科学研究、著述和教学于一身,他对浙江和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及其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人们要学习赵松庭同志永远以创造性的劳动作为奉献的精神,为弘扬先进的文化、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而努力奋斗,并以此告慰一代笛王、笛子艺术大师赵松庭。
赵松庭 - 个人诗作
《登泰山即兴》
赵松庭
从容不迫登泰山,石级万千脚下看。
若得揽天长缨在,纵身跳入白云间。
一九八二年九月十五日深夜。
汉江飞彩凤,云梦聚玉龙。
霜竹迎风绿,山花透雨红。
一九八二年四月六日于武汉即兴。
赵松庭 - 相关条目
卫仲乐 | 刘明源 | 罗家宝 | 陈笑风 | 罗品超 | 林家声 | 徐柳仙 |
王沂甫 | 马师曾 | 谭兰卿 | 薛觉先 | 楚岫云 | 郎筠玉 | 李敏华 |
彭修文 | 胡天泉 | 谢雪心 | 黎骏声 | 李丹红 | 苏春梅 | 潘楚华 |
陆春龄 | 曹秀琴 | 桂名扬 | 呂玉郎 | 邓碧云 | 何华栈 | 龙贯天 |
林锦屏 | 梁淑卿 | 何非凡 | 白驹荣 | 麦玉清 | 严佩贞 | 陈玲玉 |
赵松庭 - 参考资料
(1)http://www.huain.com/zst/zstzl.htm
(2)http://www.diyun.com/gg/zsts2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