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简谱图片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秦腔演员 - 袁克勤
袁克勤

袁克勤

袁克勤(1914-1970)著名秦腔艺术家。陕西长安人,科班出身,工须生,既精木偶戏亦擅皮影戏,是“袁派”艺术的创始人。袁克勤16岁入正俗社,18岁进鸿俗社,拜师王敏。1942年起在西安木偶戏班领衔主演,1953年筹建长安木偶剧社,任社长。
展开

袁克勤 - 简介

袁克勤(1914-1970)著名秦腔艺术家。陕西长安人,科班出身,工须生,既精木偶戏亦擅皮影戏,是“袁派”艺术的创始人。袁克勤16岁入正俗社,18岁进鸿俗社,拜师王敏。1942年起在西安木偶戏班领衔主演,1953年筹建长安木偶剧社,任社长。

袁克勤 - 履历

1914年出生于长安县(现长安区)。
1930年进正俗社。
1932年改入鸿喜社木偶班,从师民间艺人王敏。
1942年为西安乐意社领班。
1953年筹建长安木偶剧社,后易为陕西省木偶剧团。
1970年逝世。

袁克勤 - 代表剧目

有《金沙滩》、《南北会》、《打镇台》、《斩李广》、《下河东》、《斩韩信》、《大报仇》、《斩黄袍》、《屯土山》、《孙膑坐洞》等。

袁克勤 - 独特唱腔

袁克勤擅于成套大段唱腔,喜以排比句式发挥其唱工优势,尤善演唱四字剁、三字尾、穿字句和不规则的长短句,唱段以冗长为其特色,如在《斩李广》中的“七十二个再不能”、《下河东》中的“五十六个哭”等,最具典型,此类唱腔在戏曲界也是罕见的。

袁克勤嗓音苍劲挺拔,浑厚朴实,演唱感彩丰富,极讲究声乐色彩的变化,并擅于刻画一些悲剧角色,苦音腔清醇酣畅,令人神往,唱腔古朴典雅,苍凉婉约,俏、厚、巧、醇兼而有之,旋律上注重感情起伏和行腔的精雕细琢,曲体节奏鲜明,严谨整齐,对板式的运用随意而生,不墨守成规,拖腔尤为独特,满口音、胸鼻音、腹颤音及顿、断、抽、闪等声乐技巧运用自如,有"一口三腔"之誉。对于秦腔的唱腔旋律、板式结构及唱词剧本都有自己充满个性化的革新,富于生活气息。

袁克勤 - 作品影响

1940年代,袁克勤和外甥董化清开始在西安钟鼓楼广场社会路口,也就是易俗社的对面搭台唱戏,而且一唱就唱红了二三十年。每当袁克勤唱戏时,北大街、西大街口总是站满了人,用“声传十里,余音不绝”来形容袁克勤的唱殊不为过,曾有一口气连唱50分钟之举。象《斩李广》中的“七十二个再不能”和《下河东》中的“五十六哭”等许多大板唱段都是由袁克勤先生开始唱红的。

据说,1950年代,在西安的西大街,回民一听到高音喇叭里播放袁克勤的《斩李广》,脚跟就像用锡给焊到那儿一样动也不动,直到听完“七十二个再不能”,然后到羊肉泡馆子里美美咥(音蝶)上一顿,就觉得那一天过得简直如同神仙一般了。

袁克勤

袁克勤 - 职业生涯

幼时曾学艺于古城西安秦腔四大班社之一、与易俗、榛苓、三意齐名的正俗社。工须生。取名袁正金。陕西人习惯于把活人登台的戏叫“大戏”,而把木倜、皮影等统称“小戏”。克勤学过“大戏”却唱了“小戏”,木偶、皮影“两下锅”赫赫有名,影响深广,堪称“小戏”之“大家”,秦腔之名家。他出道走红于20世纪40年代前后,当时西安周边驰名的小戏班社有“四楞子”的“跑台子”(木偶俗称)和长安户县交界的“八个娃”等.前者台柱为名须生全灵芝,后者台柱为后起之秀的袁克勤,即所谓“八个娃”之 “娃”。全灵芝行腔别致,变化多端.能戏多,“肚肚满”,须生之外还兼唱其他,他曾搭过户县。炉客家“戏班.以“老14深沉”著称。克勤其时风华正茂。血气方刚.吐字行腔。满宫满调,以“提神解馋”悦人、一发。在户县四大财东之一的南家唱对台戏,袁一出《火烧七百里》。明显占了上风,令全老艺人顿生“后生可畏”之慨。

抗日战争胜利的那年,日寇无条件投降。南家的名士清流南佳胜先生兴之所至,组织了一台挂衣的家庭庆祝“堂会”,被邀的名角有汉调二黄女须生刘佩文,有陕西督军张云山创办的汉调二黄呜正社台柱刘鸣祥、山鸣岐,袁克勤也应邀出席,彩唱《司马拜台》的诸葛亮,唱做得体,中规中矩。

克勤在1951年是民间艺人,他的唱是何等脍炙人口,早有定评。后来由于作抗美援朝宣传,克勤常随剧团演出。一次在长安斗门镇,他忽地被围。不得不当即举行现场独唱会,当然是唱秦腔。一次“大戏”演罢,观众却不退场,非要克勤唱一段不可,他又以清唱压了“大轴”。于是文工团员逐渐感觉到了他的分量,悟到真正高的是他。那时,老戏词显然不合时宜。他极敏锐.唱的都是自编新词,汇集在随身带的“折子”里.这原本是生意人记账用的,体积小,容量大,更无须一张一张揭,而是一扯即开,开合自如,便于演唱使用,所以被克勤选中。观众每见他摸衣袋。便掌声雷动.笑语喧哗:开唱呀,掏“折子。哩! 一次隆冬之夜‘大戏”开演前,观众齐声呼喊要克勤加唱一段。这回他没有先掏出折子,而是临时要找一位“老旦”配角.以演唱新编的《送子参军》。当时文工团女演员还缺少这种“台上见”的胆量,便找了一位男演员“反串”。此人就是日后调人陕歌、以演“小反派”活灵活现的秦西德。不料忙中出了错,老旦一答腔就贸然对儿子参军表示了同意,这就打乱了部署,克勤连连给对手示意。老旦见状叉急忙改口,这才转人了儿子说服母亲的正题。结果他“叫板”后取出折子,一唱就是 50分钟。把老旦当木偶“插”在一边,只在唱完后问了句。母亲意下如何’。其时老旦早冻得浑身哆嚓,自然极表赞同作结。此后.克勤虽屡发表歉意,热情相邀,老旦一角中无人响应。他只好改唱独角戏。不过他毕竟功力不凡,长歌一曲,淋漓酣畅,总能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抗美援朝期间,他随慰问团赴朝鲜演出,根据真实素材还编演了《扁担枪》,第一次在木偶戏中表现出志愿军战士的飒爽英姿.意趣盎然,令人经久难忘。提到赴朝慰问演出,不能不想到两个幕后人物,这便是年逾八旬今犹健在的李育生和李鼎铭两位老者。李育生此后长期在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任职,其时担任领队,负责这一摊儿的政治思想工作,因为去战地演出.演职人员并非毫无犹虑顾忌,外号“颁颅”(读“奔楼儿”.前额突出)的唱丑角的翟延富就说过:“反正豁出去咧,弄个烈士也划来l”李鼎铭此后长期在陕西省图书馆司职行政后勤,其时东跑西颠,顶风冒雪,走乡串户,搜罗散落八方的吹、拉、弹、唱、生、旦、净、丑各路人马,备受辛劳。克勤更是满怀激情。一片赤诚,为了增强演出的整体艺术实力,主动跑到曲江池,寻找以“耍竿竿”著名的董孝义,促其加盟.此前.他俩并未台作过,但克勤不以亲疏为念,而以事业为重,足见心地无私,知人善任。由此.我还联想到数年后的另一件事,克勤慧眼识人,善待贤才,尤其突出。那是 1955年,文工团面临精简合并.有一位盲人琴师吴延安去留难定,克勤闻讯,当即热情挽留,调入该团,多所倚重。因其人聪明好学.感悟力强,秦腔眉户兼通,文武场面皆能,加之在文工团的艺术熏陶,颇具音乐修养,能够念谱作曲,这就为日后“袁腔”的逐步规范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甚至袁嗓子正常时该如何唱,嗓子不太正常时又该如何唱,俱在掌握之中。故可见,“袁腔”的成熟完善。绝非偶然,克勤的演唱自有章法和韵味,吴延安的伴奏也自有旋法和拉法,他们默契配合,相辅相成,已非早年随意发挥的“野桄桄”可比,进而突现出“袁腔”洒脱奔放、沉郁豪壮、情真意切、质朴凝重的鲜明特色。我因而感到,后来者学 “袁腔”,似应认识它,理解它.不能仅仅“取其一点,不计其余”而简单模仿.须知艺术上的某些特点,如果抓不准,摸不透,往往适得其反.所谓“过犹不及”,这是不少学“袁”者需要谨慎从事.引为借鉴的。现在这方面,显然还欠深入。克勤的声誉鹊起.大红大紫。主要在20世纪50年代,这与赴朝慰问归来动议组建“长安木偶剧团”并驻足西安大有关系。西安一向被称为是秦腔的发祥地。这个“动议”无疑深具眼光。克勤作为主要创始人之一。自然功不可没。其初创时隶属长安县,他任团长。演出场所即设在钟、鼓楼之间的社会路南段距西大街百米左右的长安县政府驻西安办事处内。其时该团的演出,由克勤领衔担纲.他主唱的秦腔本戏《斩李广》、《下河东》、《金沙滩》、《打镇台》、《困土山》、《孙膑坐洞》等,可以连演连满,盛况空前。正由于此,60年代初,被陕西省文化局看中并接收.改称“陕西省木偶剧团”,其后来的发展可谓鸟枪换炮,今非昔比。不过这一切,作为“木偶团”的“奠基者”袁克勤,是再也看不到了,因为他早于30多年前的“文革”中愤然弃世,时年56岁熟悉克勤的朋友向来公认,他为人处事乐观爽朗,艺术追求顽强执着。

更新日期:2024-12-24

免费下载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关于我们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pgdjz@qq.com

Copyright @ 2023-2024 www.pgdjz.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