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万·斯捷潘诺维奇·科涅夫
伊万·斯捷潘诺维奇·科涅夫 - 人物简介
伊凡·斯捷潘诺维奇·科涅夫Ivan Stepanovich Koniev(1897年—1973年)苏联元帅,华约联合武装部队总司令。生于俄罗斯基洛夫州的洛杰伊诺村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接受过基础教育。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科涅夫应征入沙俄军队。在1918他年加入了当时的俄共(布)。1919 年他参加了红军,担当炮兵。后历任装甲列车政委,步兵旅政委,师政委,远东共和国人民革命军司令部政委。1926 年科涅夫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高级首长进修班。1936年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苏德战争爆发后,历任第19集团军、西方面军、加里宁方面军、西北方面军、草原方面军、乌克兰第2和第1方面军司令,指挥和参与了保卫莫斯科、库尔斯克,解放加里宁、哈尔科夫、克拉科夫、布拉格,攻克柏林等战役。1944年2月 晋升苏联元帅。战后,历任驻奥地利苏军中部军队集群总司令和驻奥地利最高委员、苏联武装力量部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军事部副部长兼苏军总监察长、喀尔巴阡军区司令、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华约联合武装部队总司令、国防部总监组总监、苏军驻德军队集群总司令。1973年5月21 日在莫斯科逝世,葬于克里姆林宫墙下。
俄国内战时期科涅夫在红军的许多部队任过职,基本上都是政治委员。在远东共和国人民革命军任职时,他的司令员是伏罗希洛夫,这可以说是件很幸运的事,所以在大清洗中,科涅夫不但没受什么牵连,反而得到窜升,1939年他就奇迹般地当选联共中央候补委员。
科涅夫的思维独特而又富创造性,有着优秀的指挥才能,能正确地选择突击方向和实施突击的时间,并果断地出击。他善于指挥大军团作战,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敌人。科涅夫强调各兵种的协同作战,认为诸军兵种的融合力量远远高于其力量的简单相加。他的招牌战役应该是1944年7月至8月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是役,苏军歼敌20万,重创德“北乌克兰”集团军群,肃清了乌克兰西部和波兰东南地区的德军,解放了许多大城市,强渡了维斯瓦河,夺取了桑多梅日以西的大登陆场,为解放波兰南部和捷克斯洛伐克创造了有利条件。这场战役使科涅夫获得了苏联英雄称号和列宁勋章,同时也赢得了斯大林的器重。
伊万·斯捷潘诺维奇·科涅夫 - 从军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1916年应征入伍,从训练队结业后被派往西南方面军炮兵营,为下士。复员后,1918年在尼科利斯克市(沃洛格达省)参加了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工作,当选为尼科利斯克县执行委员会委员并任县军事委员。 国内战争时期,历任装甲列车政委、步兵旅政委、师政委、远东共和国人民革命军司令部政委,在东线参加对高尔察克部队、谢苗诺夫匪帮和日本干涉军的作战。任全俄苏维埃第五次代表大会代表和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代表时,参加过平定莫斯科“左派”社会革命党人的叛乱及喀琅施塔得白卫军叛乱。
国内战争后,先后任滨海步兵第17军政委和步兵第17师政委。高级首长进修班毕业后,任团长、副师长。1931—1932年和1935—1937年先后任步兵师长、军长、红旗第二集团军司令。1940—1941年任外贝加尔军区司令、北高加索军区司令。卫国战争初期,任西方面军第19集团军司令,率该集团军参加了1941年斯摩棱斯克战役。后历任西方面军司令(1941.9—10,1942.8—1943.2)、加里宁方面军司令(1941.10—1942.8)、西北方面军司令(1943.3起)、草原方面军司令(1943.7起)、乌克兰第2方面军司令(1943.10起)和乌克兰第1方面军司令(1944.5—1945.5)。曾指挥军队击败了从西北方向威胁祖国首都的敌突击集团,解放了加里宁市,并于1942年1—4月在维捷布斯克方向向前推进了250公里。在库尔斯克战役中,指挥军队在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方向胜利进行反攻,并参加了解放别尔哥罗德和哈尔科夫的作战。在科尔孙—舍夫琴科夫斯基战役中,发挥了高度的指挥才能,包围和歼灭了敌重兵集团。善于选择主要突击方向和确定实施主要突击的时间,善于果敢地在最重要地段集中兵力兵器,这一点在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柏林战役中,为协同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迅速合围敌柏林集团,巧妙地指挥乌克兰第1方面军各坦克集团军实施机动。尔后,又与乌克兰第2方面军和第4方面军一道,在短期内准备并胜利实施了布拉格战役,解放了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
战后,1945—1946年任驻奥地利苏军中部军队集群总司令和驻奥地利最高委员。1946—1950年任苏联武装力量部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1950—1951午任苏联军事部副部长兼苏军总监察长。1951—1955年任喀尔巴阡军区司令。1955—1956年任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1956—1960年任国防部第一副部长。1955年5月—1960年4月兼任华沙条约缔约国联合武装部队总司令。1960—1961年和1962年4月以后任苏联国防部总监组总监。1961—1962年任苏军驻德军队集群总司令。这一时期,他把在伟大卫国战争期间所取得的经验,有效地运用于部队的训练和教育工作。1931—1934年为全苏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939—1952年为联共(布)中央候补委员,1952年起为苏共中央委员。苏联第一—八届最高苏维埃代表。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英雄(1970),蒙古人民共和国英雄(1971)。获列宁勋章7枚,十月革命勋章1枚,红旗勋章3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2枚,一级库图佐夫勋章2枚,红星勋章1枚,奖章及外国勋章多枚,“胜利”最高军功勋章1枚,荣誉武器1件。葬于红场克里姆林宫墙下。
伊万·斯捷潘诺维奇·科涅夫 - 人物评价
科涅夫的思维独特而又富创造性,有着优秀的指挥才能,能正确地选择突击方向和实施突击的时间,并果断地出击。他善于指挥大军团作战,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敌人。科涅夫强调各兵种的协同作战,认为诸军兵种的融合力量远远高于其力量的简单相加。最著名的可能是柏林战役中与朱可夫元帅的竞争了。斯大林原有意让朱可夫元帅获得攻克柏林的荣誉,朱可夫元帅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正面攻击柏林,而科涅夫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则在柏林南翼,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的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就离得更远了。科涅夫很不服气,在斯大林面前据理力争,斯大林终于作出了让步,两个方面军的分界线划到了柏林以南40公里的古本。就是说只要科涅夫能在朱可夫之前到达古本,他就可以直接进攻柏林。这对科涅夫是一个强烈的,他立刻组织战役,号召全方面军与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竞争。战役开始后,朱可夫方面军受阻于赛洛高地。而科涅夫则长驱直入,近卫坦克第三与第四集团军将各合成集团军远远甩在后面,直插德军纵深,抢先到达古本,而后按早已制定的方案实施敌前转弯,从南方直插柏林。终于与朱可夫方面军分享了攻克柏林的荣誉。尔后,又与乌克兰第2方面军和第4方面军一道,在短期内准备并胜利实施了布拉格战役,解放了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