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振芳
个人简介
苏振芳教授,男,1948年生于福建泉州惠安,1975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1979年9月至1980年8月在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师资进修班学习,1986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课程进修班学习。1983年任讲师,1988年晋升副教授,1995年晋升为教授,先后担任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导师和导师组组长。1998年创办社会学硕士点,任导师和导师组组长。1992年6月至1998年2月先后担任政治教育系副主任、经济法律学院副院长。1998年4月和2003年3月分别当选为中共福建师范大学委员会第四届、第五届委员。1998年3月起任福建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1999年起兼任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
社会兼职
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社会学学会理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特邀研究员,福建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委员,福建省社会学学会副会长,福建省民政学会副会长,福建省企业文化协会副秘书长,福建省哲学学会理事,福州市民政学会副会长。
学术成果
苏振芳教授长期从事哲学、社会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社会学原理》、《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企业文化》、《社会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创造学》等多门本科生、硕士研究生课程。1992年参加由原国家教委委托高等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的全国高师文科教材《社会调查理论方法》的编写,执笔部分章节,并担任副主编。2000年参加由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全国重点高校参与的《中国社会学实用教材系列丛书》(共46种)的编写工作,担任丛书编委会委员,并独撰其中的两部书稿(共计56万字)。参加由华东地区11所省属高等师范院校组织编写的《现代社会学》和《现代社会调查方法》教材的编写,担任主编并执笔部分章节,这两部教材多次重印,发行几万册,受到高校同行的好评。
苏振芳教授不仅在教学岗位上取得优异的成绩,而且在科学研究上也取得丰硕的成果。先后承担和主持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闽台两岸意识形态相互影响研究”(1997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第一期)立项课题《互联网与青年社会化研究》(2001年),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港台思想对大陆青年影响研究》(1990年)研究,主持全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重点课题《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1985年以来,还分别承担福建省社会科学“八五”、“九五”规划课题3项,福建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课题6项,福建省委宣传部邓小平理论研究基地研究课题8项。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民政》、《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等全国和省级报刊杂志发表论文80余篇,10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教育文摘报》(中央教科院主办)、《高校文科学报文摘》等转载。其中《略论偶然性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一文被《新华文摘》(1982年12期)全文转载。《从中国小农经济的历史演变看未来中国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城乡双层社会结构的历史演变与乡村基层政策建设研究》分别获得中国社会学学术年会(2000)和(2001)优秀论文贰等奖(已收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获奖论文集》)。出版了《社会保障学》和《创新社会学》两部专著(共计55万元),主编和参与主编教材、教参26部,其中《企业文化导论》获福建省人民政府第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2年),《社会学教程》获江苏省人民政府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1990年),《思想政治教育学》和《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获福建省人民政府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1年)。
个人荣誉
苏振芳教授还先后被评为福建师范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1987年)、福建师范大学优秀教师(1989年)、校科研工作先进个人(1991年、1997年)、福建省师范教育工作优秀教师(1997年),福建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先进工作者(省人事厅、省委宣传部2000年颁发)、全省基层社科联先进工作者(2002年)等光荣称号。
其它相关
苏振芳:利用网络文化特点做好引领工作
基于互联网而形成的网络文化,不只是简单的信息交流、娱乐消遣,而且对人们的角色认知、个性情感、心理状况和价值取向等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网络文化的发展,给思想文化建设既带来诸多严峻挑战,也带来一些有利条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发展,关键是利用好网络文化的特点,采取相应措施,使引领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利用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增强引领的针对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生活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日益多样化,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日益多元化。不同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都在网络上得到充分展现,从而形成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在多元性的网络文化中,既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的方面,也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违背的方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发展,应充分利用网络文化多元性这一特点,深入研究不同网民的认知水平、道德状况、价值追求和思想觉悟,认真分析不同性质网络文化形成、发展、传播的规律以及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建立评析不同网络文化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和整合多元网络文化。对那些符合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有利于社会发展进步的网络文化,应当肯定和提倡;对那些虽然不先进但对国家和社会不会造成危害的网络文化,应当允许其存在并不断加以改造提升;对那些腐朽没落的网络文化,则应分析其形成的土壤和机理,坚决予以铲除。
利用网络文化的互动性,增强引领的实效性。与传统媒介的单向“灌输型”传播方式相比,网络文化传播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互动性。在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介的传播中,受众一般都是处于被动地位的,只能被动地接受媒介提供的信息服务。网络则由于具有超时空性、虚拟性、迅捷性等特点,正在成为一种极其方便的互动媒介和交流方式,使人际交流的互动性明显增强,使人们的社会参与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在网络文化中,不同地区的不同人可以就不同的主题进行讨论、形成共识,体现出极大的自主性和选择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发展,应充分利用网络文化的互动性特点,多与网民交流互动,通过互动凝聚力量、鼓舞斗志、引领风尚。通过互动增强引领工作的实效性,需要做到既讲究科学性、理论性、导向性,又注重趣味性、生动性、针对性;既讲究教育人、感化人,又注重提升人、愉悦人。总之,应使引领工作从平面走向立体、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单向灌输走向多方互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网络文化中的吸引力、感染力。
利用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增强引领的多向性。人的思想观念形成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在社会化过程中,人们通过接受社会文化,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观念,从“生物人”变成“社会人”。在传统社会中,人的社会化主要是在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大众传播工具等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其中又以家庭和学校最为重要。这就决定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是在相对而言比较封闭、单向的环境中形成的。而网络文化的发展,使人们思想观念的形成处于更加开放、多向的环境中。网络文化为人们了解社会、学习文化提供了一片新的天地,人们可以独自进入网络世界,通过移动鼠标即可获得他们感兴趣的各种文化知识。可以说,在开放的网络文化中,各个方面的因素都有可能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形成产生影响,家庭和学校的作用在一定程度已经被削弱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发展,应利用网络文化的开放性特点,从多个方向、多个角度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进而引领网络文化健康发展。增强引领工作的多向性,既要在引领内容的全面性上下功夫,又要在引领手段的多样化上下功夫。总之,应通过多向性的引领,使网络文化发展始终处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营造的环境和氛围中,让人们在网络中进行社会角色的学习、理解和扮演时始终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倡导的行为规范、价值准则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