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内容
司徒华城(1927-1989),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广东开平赤水镇沙洲回龙里人,生于上海。上海音乐专科学校肄业。
他出身于音乐世家,和他的父亲司徒梦岩一样,从小喜爱广东音乐,拉二胡、高胡、打扬琴。在上海广东中学的广东音乐队中是一位颇出风头的人物。后来父亲要他集中精力学拉手提琴,但司徒华城仍旧按时去乐队排练。为了不被父亲发现,他求正在读小学的妹妹司徒志文用一张报纸把二胡包住,从家里偷运到巷口交给他,然后以一小包糖果作为酬谢。
后来,司徒华城不满足于只拉二胡,又跟二哥司徒海城学习小提琴。他的父亲司徒梦岩虽然喜爱音乐,却不愿儿女以音乐为生,因为旧社会搞音乐的人地位卑微,生活无着。华城考进沪江大学化工系学习,同时又进入上海音专选修小提琴,师从黎夫希兹教授。他同时上两个大专学校,费用不少,家境却不宽裕。于是,他晚上跟着乐队去为话剧配音,利用台上不用乐队的那一点间隙,抓紧做微积分习题。昂贵的乐谱不敢问津,连五线纸也买不起,他只好从画五线到手抄谱全由自己动手,这样,反而练出了抄一手好谱的本领。
19岁那年,司徒华城在上海开了第一次独奏音乐会,他的老师、著名小提琴家威登堡教授亲自担任伴奏。1947年,他进入上海市政府交响乐团,从此就开始了音乐演奏家的生涯。
1950年毕业于沪江大学化学系。历任上海交响乐团副首席、独奏演员,中央乐团首席、独奏演员、艺委会副主席。作品有《儿童假日组曲》,译有《我的小提琴演奏教学法》。
1954年,司徒华城任中央歌舞团(1956年转为中央乐团)乐队首席,后来因患肺病咯血,动手术去掉一根肋骨和一叶右肺,成了轻度残废。
在中央乐团的20年中,司徒华城随团到全国20多个省市和日本、缅甸巡回演出。在人民大会堂由数百名乐手组成的大乐队里,司徒华城坐在总首席的位置,带领乐手们为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演奏。
司徒华城随着在演奏技巧上的日趋成熟,开始自修和声,尝试创作。从1959年开始,他以广东音乐、各地民间音乐和民歌为素材,创作改编了《旱天雷》、《喜相逢》、《金蛇狂舞》、《哈民心向北京城》等小提琴独奏曲和齐奏曲。
1974年,司徒华城从舞台转到教学岗位,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先后任管弦系副主任、教授、实验乐团团长等职。除了音乐学院的学生外,连那些要报考音乐学院请他辅导的,要出国深造请他指点的,临时登门求教的,他都几乎来者不拒,有求必应。
司徒华城学识渊博,集演奏、创作、教学、翻译、外事、鉴定乐器之一身。他一共演出了800多场音乐会,创作、改编小提琴独奏、重奏、齐奏、练习曲90多首,撰写和发表学术、评论文章60多篇,翻译著作多篇。他曾应邀去英国、联邦德国、日本交流学术,出任国际小提琴比赛、四重奏比赛评委。还出任由我国首次主办的国际小提琴比赛秘书长,在我国音乐界一些重大的外事活动中,博得国际朋友的赞扬。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司徒华城不愧是一名出色的使者。
司徒华城不慕虚荣,只干实事。一切都是为了弘扬他由衷热爱的音乐艺术。他在英国出任评委得到的酬金,全部用来买中提琴谱。在联邦德国,他牺牲睡眠时间为中央音乐学院复印乐谱到深夜,只因为晚上的复印费比白天便宜一半。为了提高中提琴演奏水平,他编写教材,计划于1988年举办全国中提琴比赛;为了提高合奏水平,他准备开设室内乐课;他利用寒暑假到云南边陲、西藏高原去讲学,尽心竭力,倾囊传授……,他那间仅有4平方米的工作室里,灯火经常亮到深夜。
1987年春节,司徒华城曾携同妹妹司徒幼文、司徒志文和叶佩英、凌远等几位音乐家回开平长沙会堂和赤坎影剧院演出,受到热烈欢迎。
1987年11月13日,是司徒华城的六十寿辰,那天正好他的小妹随中央乐团赴美国演出归来。他对小妹司徒志文说:“本想借机会大家聚聚,但你们长途跋涉,一定很劳累,就改在农历生日那天再聚吧。”紧接着他在香山参加全国第三届提琴制作比赛评选,结束后,又在北京音乐厅用获金奖的中提琴演奏。回到学院还没来得及喘一口气,立即又投入高级职称评定。11月27日下午6时,司徒华城开完会回到家中,突然患心肌梗塞,经抢救无效,溘然长逝。噩耗所至,唁电、慰问信、悼词从美国、英国、德国和全国各地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