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裔介
著作
著作有《圣学知统录》、《知统翼录》、《希贤录》、《易经大全纂要》、《四书大全纂要》、《四书精义汇解》、《四书朱子全义》、《孝经注义》、《重刊千禄字书》及《兼济堂文集》等。
宰相
魏裔介,字石生,号贞庵,柏乡人,生于明万年历44年,卒于清康熙25年。裔介少年聪慧,15岁考中第5名秀才,26岁中举人。清顺治2年他31岁,进士及第,选庶吉士,授工部给事中。后升任都察院都御史,累官至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他入阁办理国家大事时年仅40余岁,须发皆黑,历史上称之为乌头宰相。
生平
魏裔介出身农家,入朝为官后比较关心民间疾苦。顺治16年,他任太子太保总宪大夫时,一天行至北京南郊,见有数百黎民相聚痛哭,便详细询问原由。原来南郊打磨厂一带的土地、房屋被跑马圈地所占,并限期迁移他地,造成成千上万户人家无处安居。他安慰了百姓,并将此情急速奏明皇帝。奏议说,京郊是国家的根本,黎民是保国的力量。倘若圈占了他们的土地和房屋,使其无法生存,势必聚众闹事,京城难得安宁,国家存亡难保。皇帝阅奏,便传旨免圈京郊土地。
顺治18年,他上书皇帝要省刑法,减赋税,培国本,恤民力。书称天下初定,民之疮痍。呻吟未息,犹如初飞之鸟不要拔其羽,初植之树不可摇其根。皇帝十分重视这项建议,旨准免农税500万两。在缓和满、汉民族矛盾上,他曾起到相当作用。康熙10年,皇帝在南海瀛台召见王公大臣,言及吏部提议凡直隶州县官吏应尽选取用满人。康熙皇帝问魏裔介此议如何?他答道:“直隶省所属各州县向习汉文,必选精通汉语人为官方好。”皇帝连连点头,此议遂止。一场激化民族矛盾的风波平息了。康熙17年,柏乡,隆平,宁晋遭大水灾,那时魏裔介已辞朝还家闲居,为了解救人民困苦,他联合地方官把灾情详报户部,得旨准免除一切差捐,并免除三县农税十分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