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简谱图片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著名音乐家 - 约翰奈斯·勃拉姆斯
约翰奈斯·勃拉姆斯

约翰奈斯·勃拉姆斯

约翰奈斯·勃拉姆斯(JohannesBrahms,1833-1897),德国古典主义最后的作曲家,出身于汉堡的一个音乐家庭。早年曾从戈赛尔、马克逊学钢琴,一生交游颇广,尤其得到舒曼夫妇及约·阿希姆赏识与支持,是创作与演奏并重的作曲家。勃拉姆斯的作品兼有古典手法和浪漫精神,极少采用标题,交响作品中模仿贝多芬的气势宏大,然而笔法工细,情绪变化多端,时有牧歌气息的流露,仍带有自己特点。他的作品中有很多都是世界名曲,与巴赫,贝多芬并称德国音乐史上的“三B”。他重视奥地利民歌,曾作有九十余首改编曲;所作形式繁多的重奏曲提高了室内乐的地位。他还作有二百余首歌曲、一批钢琴小品与主题变奏曲、协奏曲,其中以《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最为著名。他的四部交响曲有很深的音乐造诣,但晦涩难懂,其中《第一》和《第四》最为有名。他的《匈牙利舞曲第五号》是雅俗共赏的作品。
展开

约翰奈斯·勃拉姆斯 - 个人简介

约翰奈斯·勃拉姆斯1833年5月7日,勃拉姆斯生于汉堡一个市民家庭。其父是职业乐师,能演奏多种乐器,也是勃拉姆斯学习音乐的启蒙者。幼年,他从当地的一些音乐教师学习钢琴作曲,其中E.马克森的严格教导,特别是他对德国传统古典音乐和德奥民间音乐的热爱,给勃拉姆斯以深刻影响。由于家境贫寒,勃拉姆斯15岁就开始独 立生活。除在当地的小酒店演奏外,也编写一些娱乐性小曲。

1848年的资产阶级革命引起勃拉姆斯的注意。1849年他写了1首钢琴四手联弹《回忆俄罗斯》,引用了代表匈牙利革命的《拉科齐进行曲》的片断,表达了他对革命的同情。1850年他结识了逃亡到汉堡的匈牙利小提琴家E.赖门伊,并与之旅行演奏。1853年又结识了著名的匈牙利小提琴家J.约阿希姆,同年由约阿奇姆介绍,认识了R.舒曼夫妇。

20岁的勃拉姆斯已是许多作品的作者,他的创作和演奏活动深受舒曼的器重和赏识。1853年,舒曼在他主编的《新音乐杂志》上发表《新的道路》一文,热情推荐这位后起之秀。勃拉姆斯和舒曼夫妇、约阿奇姆成为挚友,特别是和舒曼夫人克拉拉,保持了40多年的友谊,成为影响勃拉姆斯精神生活和创作的重要因素。1858~1859年勃拉姆斯在代特莫尔德担任合唱指挥,接触到不同历史时期的合唱作品,对他后来写作合唱曲有一定影响。他早期的创作主要受舒曼的影响,作品中常表现出当时青年人所特有的热情、幻想、苦闷和抗争,在风格和手法上显露出舒曼的痕迹。1863年勃拉姆斯定居维也纳。60、70年代,他除了演出和担任指挥外,主要从事创作,他的一些重要作品都是这时完成的。

勃拉姆斯虽然有点索居寡言,但是他十分关心德国的命运,特别是德国的统一。1871年俾斯麦通过王朝战争统一了德国。勃拉姆斯欣喜万分,立即写了《凯旋之歌》(1871)献给德皇威廉一世。在他著名的c小调《第一交响曲》中,也曲折地反映了这一重大事件。但是,德国统一后的严酷现实,使勃拉姆斯感到失望,加上生活圈子和视野的狭窄,特别是19世纪后半叶德奥知识分子思想中的深刻矛盾,使得勃拉姆斯某些作品中反映出的忧郁孤独的情绪,甚至是悲观隐退的思想。1885年完成的《第四交响曲》是这种思想感情的集中体现。勃拉姆斯晚年渐趋消沉,创作力衰退,作品以室内乐和钢琴小品为主,但其中象《b小调单簧管五重奏》(1891)和两首单簧管奏鸣曲(1894)等仍是他的重要作品。由于勃拉姆斯在音乐创作上的成就,他曾被选为柏林艺术学院院士,被授予汉堡市“荣誉公民”剑桥大学和布雷斯劳大学博士等荣誉。1897年4月3日在维也纳逝世。

约翰奈斯·勃拉姆斯 - 个人创作

勃拉姆斯是一位热爱民族文化,追求古典精神的作曲家。他在创作中力图维护德奥的传统,和同时代的作曲家相比,他在这方面表现得更积极更自觉。在创作中他追求内在的感情的深刻表现,反对浮华的表面效果,风格质朴、严峻,作品富有哲理性。

约翰奈斯·勃拉姆斯

在勃拉姆斯的创作中,交响音乐占有重要地位,在这类作品中,结构的原则、调性的布局、主题发展的逻辑性、复调思维的深刻性以及宏伟的气势等,都明显地看到J·S·巴赫、L.van贝多芬对他的影响。在他的4首交响曲中,以第1和第4最为著名。他的c小调《第一交响曲》(1862~1876)不象多数作曲家那样带有尝试和模仿前人的性质,而是一部成熟之作。他从1862年写出第1乐章到1876年最后完成,持续了14年之久。乐曲反映了德国统一前后的十多年中,勃拉姆斯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从第1乐章的矛盾、挣扎,第2、3乐章的悲痛、幻想到终曲的欢呼、赞颂,显示了他探求理想、摆脱痛苦、走向光明的哲理信念。1885年完成的《第四交响曲》虽然气势宏大却缺乏乐 观战斗精神,特别是采用古老的帕萨卡里亚变奏的终曲乐章,流露出命运主宰一切的悲观情绪。除4首交响曲外,他写的两首钢琴协奏曲(1858、1881),特别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878),不论在思想和技巧方面,都是同类作品中的优秀者。

勃拉姆斯的钢琴作品从早期沿古典奏鸣曲、变奏曲原则到更多地写作特性钢琴小品如随想曲、间奏曲、狂想曲以及民间歌曲、舞曲等,可以看出浪漫主义思潮对勃拉姆斯的影响。这类作品集中体现了作者的艺术风格:深沉、典雅、富于技巧、手法细腻、形象丰富,有些是作者内心体验的独白,有些是生活情景的描绘。如作者自称是其“痛苦的摇篮曲”的《降E大调间奏曲》(1892)具有古老加沃特舞曲性质的《b小调随想曲》(1878)以及富有戏剧性的《b小调狂想曲》(1879)等,都是这类作品的优秀之作。这些特性钢琴小品是在F.舒伯特的瞬想曲、即兴曲,F.门德尔松的《无词歌》和R.舒曼钢琴套曲的传统上的继承和发展。勃拉姆斯还写了不少主题变奏钢琴曲,其中《匈牙利民歌主题变奏曲》(1853)《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1862)、《海顿主题变奏曲》(1873)和《舒曼主题变奏曲》(1854)等最有名。他写的21首匈牙利舞曲(1852~1869),形象生动鲜明,真实地体现了匈牙利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在人民中广为流传。

勃拉姆斯的一生从未间断艺术歌曲的创作。除大型合唱外,数量最多并有影响的是抒情歌曲和民歌改编曲。它们直接继承了舒伯特和舒曼的艺术歌曲的传统,感情真挚朴实,声乐和钢琴部分结合完美。有的纤细复杂,反映了19世纪下半叶德奥知识分子复杂而敏感的思绪,如《我的呻吟更形低微》(1886)、《我的爱情多青春》(1874)等,有的充满生活情趣和富有幽默感,如《徒然的小夜曲》(1878)、《铁匠》(1858)等。不少作品和德奥民间音乐有着内在联系,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如著名的《摇篮曲》(1868)就几乎被当作民歌传唱。在大型作品中,他为合唱、独唱和管弦乐队写的《德意志追思曲》(1857~1868)是这类作品中最宏伟深沉的一部。此外《命运之歌》(1871)、《女低音狂想曲》(1869)等也占有一定地位。

勃拉姆斯从青年时代起就热爱民歌并记录整理,直到晚年。在L·van贝多芬之后象勃拉姆斯那样专心收集并研究改编民歌的作曲家是不多见的。他曾在一封信中说:“民歌──是我的理想。”他晚年最后完成的7册《德意志民歌集》(1894),是他对德奥民间音乐文化研究的重大贡献。

勃拉姆斯的创作和生活是与19世纪下半叶极其复杂矛盾的德奥现实相联系的,尽管时代和阶级给他的创作带来局限,但他仍能在这种情况下继承古典传统,汲取浪漫主义精华,写出有创造性的、有个性的、表达了强烈民族情感和爱国思想的优秀作品,并成为19世纪下半叶德国音乐文化中的一位杰出代表。

约翰奈斯·勃拉姆斯 - 个人轶事

终身未娶

勃拉姆斯终生没有结过婚。因此,不喜欢他的人就指责他的音乐缺乏感情,说在他的音乐中,感受不到人间的温暖气息。其实,勃拉姆斯看似冷漠、狂暴、粗鲁,却不乏幽默。有一次,一位友人问勃拉姆斯在演奏时是否戴眼镜,因为他是近视眼。他回答:“当然戴了,当谱上出现姑娘们将走过的句子时,我非得戴上眼镜瞧一瞧不可。”在街上散步的时候,他往往取下眼镜,说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到处都是美人。他对他的朋友讲他不结婚的理由是觉得搞艺术养活不起妻子。特别是在自己的作品不被承认时,怕妻子遭受不住失败的打击,尤其怕看见妻子忧心忡忡的眼睛。

“克莱采尔”的奇遇

1853年,勃拉姆斯和雷门尼来到汉诺威演出,曲目是贝多芬的《克莱采尔奏鸣曲》。音乐会马上就要开始了。雷门尼潇洒地握起琴弓,缓缓步入厅中,钢琴伴奏者勃拉姆斯悄然试琴以待。令人惊慌不安的事发生了,钢琴的音比小提琴的音低了半音。一切都来不及了。台后的有关人员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们无望地盯着勃拉姆斯:“怎么办才好呢?把演奏的时间往后延迟一点,赶快重新调弦?”勃拉姆斯安然地抬起双手,在原调的基础上,升高半音背谱演奏。音乐柔和地进行着,没有误差,毫无瑕疵。

欧洲首屈一指的小提琴家约瑟夫·约阿希姆亲自聆听了音乐会的演奏,深为当时默默无闻的勃拉姆斯的技艺所折服。事后,他把勃拉姆斯介绍给舒曼等成名的大音乐家。勃拉姆斯与舒曼的相识,成为他一生重大的转折点。“克莱采尔”幸遇勃拉姆斯,勃拉姆斯又何尝不因此而庆幸地结识了伟大的舒曼呢?!勃拉姆斯通常被列为三“B”之一,与巴赫、贝多芬齐名。在19世纪欧洲乐坛,他是一位与“瓦格纳旋风”相抗衡的作曲家。他所致力于古典风格的“无标题”音乐的创作,为19世纪以汉斯立克为代表的音乐美学的“百律论”主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此外,他还吸收德国以及其他地域的民间音乐的营养,来丰富和发展古典音乐传统。这一特征在他的艺术歌曲和部分室内乐作品中得到充分体现。他的近200首歌曲是19世纪下半叶最优秀的音乐诗篇。他避免标题音乐,遵循古典主义美学原则,重视乐曲本身结构的清晰和均衡,重现作曲技法运用的洗炼和严谨。但这些作品并不缺乏现实生活与人的情感变化的深刻联系。因此,他作品的本性实质上是浪漫主义的。他的近200首歌曲都和德国民歌紧密联系,不但精心提炼,而且深奥复杂。

单身汉与《摇篮曲》

音乐史上有一件趣事,那就是两首脍炙人口的摇篮曲,都出自两位单身汉的手笔——舒伯特和勃拉姆斯。成名后的勃拉姆斯,定居维也纳,过着愉快而幸福的生活。事业上的一帆风顺,使勃拉姆斯更有信心活跃在乐坛上。这期间他去过汉堡指导少女四重合唱团。倾慕他才气的少女们纷至沓来,合唱团由原来的28人增加到40人,女孩子们热切关注这位令人尊敬的大师。合唱团中一位美丽、活泼、嗓音清澈甜美的小姑娘阿加特,显得尤为激动。她常常给勃拉姆斯演唱维也纳风格的华尔兹。小姑娘不久就成了法柏夫人。1868年夏季,当她生下第二个男孩的时候,仍然是单身汉的勃拉姆斯以满腔的柔情写了一首《摇篮曲》,作为贺礼献给了法柏夫人。那美丽、动听的三拍子的《摇篮曲》,是勃拉姆斯对摇篮曲体裁的一次创新。

约翰奈斯·勃拉姆斯 - 作品评价

约翰奈斯·勃拉姆斯作品在60年代以前的早期作品中,已具有乐观、倔强勇猛、有力等特点。七十至八十年代,是他创作成熟和繁盛时期。俾斯麦统一德国后,他投身到最能密切接触听众的交响乐创作中去。在这个时期,他写了4部交响曲、《小提琴协奏曲》、《第二钢琴协奏曲》、《海顿主题变责曲》和2首序曲等。他晚年(1889-1897)创作又显著衰退,只限于一些经文歌和室内乐作品,反映出一种孤独和失望的哀诉情调。

勃拉姆斯的音乐既反映出他德国北部故乡的朴实无华,又反映出维也纳的妩媚动人。在他的最大型作品《德意志安魂曲》中表现出了这两个方面。他出自对人类善良的信念和对德国人民的爱,紧紧依靠德国古典音乐大师——自巴赫、莫扎特、贝多芬到舒伯特和舒曼的传统,创作出足以同十九世纪末德国音乐中开始出现的一些颓废现象相对抗的包罗万象的作品来。这正是他创作的主要历史功绩所在。

勃拉姆斯继承贝多芬交响乐的传统,以深刻的人道主义和热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出发,着力表现时代精神风貌和斗争生活,作品成为贝多芬之后西欧交响音乐的杰出典范。难怪人们把他的第一交响曲称为“贝多芬第十交响曲”。勃拉姆斯自己也曾记叙说:“在我背后不断地听到巨人(指贝多芬)的脚步声。”勃拉姆斯写作交响曲并不追求色彩和光辉的表现,但他的乐队表现却格外精致而富有表情。

约翰奈斯·勃拉姆斯 - 个人成就

勃拉姆斯是德国音乐史上最后一个有重大影响的古典作曲家,被视为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复古”者。他是创作与演奏并重的作曲家。但他没有进过音乐学校,靠他自己的勤奋好学、他的卓越才能和对自己所献身的事业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觉悟。他的成熟的作品证明了他掌握着登峰造极的艺术技巧和才华。他的作品兼有古典手法和浪漫精神,极少采用标题,交响作品中模仿贝多芬的气势宏大,然而笔法工细,情绪变化多端,时有牧歌气息的流露,仍带有自己特点。

十五岁时写了不少沙龙音乐作品,包括多种舞曲、进行曲和管弦乐曲改编曲等。二十岁时用半低音钢琴演奏贝多芬的协奏曲,并当场把每个音都提高了半音,移调试验引起了年仅21岁的哈诺瓦管弦乐团首席乐手约阿希姆(JosephJoachim)的兴趣,两人交好,勃拉姆斯为约阿希姆写了毕生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约阿希姆感叹勃拉姆斯的才华像“宝石一样纯净,雪一般柔润”。勃拉姆斯在约阿希姆推荐下,投奔至魏玛的李斯特,然而勃拉姆斯对李斯特花哨的音乐风格及其反感。后来他怀揣推荐信找到杜塞尔多夫舒曼夫妇,得到赏识与支持。被推向乐坛。

勃拉姆斯的音乐既反映出他德国北部故乡的朴实无华,又反映出维也纳的妩媚动人。在他的最大型作品《德意志安魂曲》中表现出了这两个方面。他出自对人类善良的信念和对德国人民的爱,紧紧依靠德国古典音乐大师——自巴赫、莫扎特、贝多芬到舒伯特和舒曼的传统,创作出足以同十九世纪末德国音乐中开始出现的一些颓废现象相对抗的包罗万象的作品来。这正是他创作的主要历史功绩所在。在德国音乐中,人们常把勃拉姆斯同巴赫、贝多芬姓名的第一个字母总称为“三B”原因概在于此。

勃拉姆斯继承贝多芬交响乐的传统,以深刻的人道主义和热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出发,着力表现时代精神风貌和斗争生活,作品成为贝多芬之后西欧交响音乐的杰出典范。难怪人们把他的《第一交响曲》誉为“贝多芬第十交响曲”。勃拉姆斯自己也曾记叙说:“在我背后不断地听到巨人(指贝多芬)的脚步声。”勃拉姆斯写作交响曲并不追求色彩和光辉的表现,但他的乐队表现却格外精致而富有表情。在继承古典乐派交响乐的结构形式的同时,勃拉姆斯又赋予作品浪漫主义的色彩和气质。作品结构严谨,情思蕴藉,规模庞大。他还将德国古典作曲家严密的复调技术和动机发展手法运用到交响曲的创作中。重要作品还有《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匈牙利舞曲》第五、第六,管弦乐《学院典礼序曲》及乐作品《摇篮曲》等优秀曲目。

约翰奈斯·勃拉姆斯 - 个人家庭

1896年,63岁的勃拉姆斯拖着病危之躯,绝望而痛苦的行驶在欧洲大陆。从瑞士急匆匆地赶往法兰克福参加一场葬礼。由于行色匆忙,他踏上了相反方向的列车,车载着他离他要去的地方越来越远。当他赶到法兰克福的时候,那场葬礼已经结束。十字架后面睡着他永远无法再看到的人。

天苍苍,野茫茫,他一个人孤独的站在墓前。他把小提琴架在肩上,拉了一首无人知晓名字的小提琴曲,倾诉着43年的情愫与40年的思念。

听众唯有墓中人。这位墓主的名字叫克拉拉,一位钢琴演奏家,音乐家舒曼的妻子,勃拉姆斯的师母。1853年,20岁的勃拉姆斯初次见到大他14岁,并且已是几个孩子母亲的克拉拉。勃拉姆斯对克拉拉一见钟情。在此后几年内,勃拉姆斯一直同克拉拉一起照顾生病的舒曼以及他和克拉拉的孩子,直到1856年,舒曼在精神病医院里死去。几年的朝夕相处加深了勃拉姆斯对克拉拉的爱意。但是,克拉拉是自己的师母,是他始终尊重如同父兄的老师舒曼的妻子。理智压制住了勃拉姆斯的感情,他用空间隔绝的方式把自己的爱也隔绝在绝望的思念里。所以,他选择离开,永远不相见。

那一年,1856年。勃拉姆斯身体离开了克拉拉,但他的心是不是也离开了,无人知道。离开克拉拉的勃拉姆斯,曾经资助克拉拉全国巡回演奏舒曼的所有作品;他曾经无数次写给克拉拉情书,却始终没有寄出去;他一直和克拉拉保持联系,时刻关心着对方的生活;1875年,他完成献给克拉拉的《C小调钢琴四重奏》,前后用了20年;他一生所创作的每一份乐谱手稿,都寄给克拉拉;他一生未婚。爱情爆发时如同洪水猛兽,势不可挡。但是,勃拉姆斯始终没有让自己爱欲浪涛漫过理智的大坝。他把这种思念全部用音乐表现。他说:“我最美好的旋律都来自克拉拉。”

约翰奈斯·勃拉姆斯 - 个人经典

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
卡洛斯·克莱伯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
作品简介:克莱伯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录的《第四交响曲》也许最能代表成熟的勃拉姆斯。其他版本,如:瓦尔特的CBS版保持了他一贯的抒情风格;克勒姆佩雷尔(EMI版)的抒情显得更为矜持,结构的把握中少了一些激动人心。其余几位大师的DG版都是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伯恩斯坦显得有些做作,快慢乐章的夸张对比增强了不必要的戏剧性;朱利尼速度太慢,有点儿绅士风度;伯姆又太简朴平淡,有点儿温吞水。同样用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录,但在克莱伯的手中像是换了一个样:一乐章在沉思中潜在着热情与力量,二乐章在严峻的外表中蕴含着温暖亲切,三乐章的狂暴夹杂着幽默,四乐章最为出色,那全奏的顿音强悍有力,斩钉截铁,表现一股不向命运低头的力量。

勃拉姆斯《学院节庆序曲》《悲剧序曲》
瓦尔特指挥哥伦比亚交响乐团
作品简介:《学院节庆序曲》作于1880年。当时,德国布雷斯劳大学授予勃拉姆斯哲学荣誉博士学位,勃拉姆斯

约翰奈斯·勃拉姆斯特作此曲以示答谢,勃拉姆斯自己称这部作品是“索贝(当时比利时血统的奥地利作曲家)风格的快乐的学生歌曲集锦”。作品中的几首主题,素材来自索贝的学生歌曲集。这部作品1881年1月4日首演于布雷斯劳大学,勃拉姆斯亲自指挥。《悲剧序曲》作于1880年,是《学院节庆序曲》的姐妹篇,勃拉姆斯当时给他的一个朋友写信说:“我不得不写一首悲剧序曲,以此来满足我忧郁的本性。”“两首曲子,一悲一喜。”这两部序曲,是音乐会经常演奏的曲目,瓦尔特指挥演录的这版CD,强调每一个细节,既有柔美的情调,又有深刻的内涵,非常符合勃拉姆斯的创作风格,被日本《唱片艺术》评为最佳名片。

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
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
作品简介:勃拉姆斯没能超越贝多芬,但比贝多芬有更多委婉的抒情和更为开阔的精神表现。他和他的时代格格不入,既不以瓦格纳的夸张、奢华为然,也不满意浪漫乐派的放浪形骸,而是以浪漫乐派坚实有力的交响乐形式,填满了古典主义的音乐框架,几乎可以认为,没有勃拉姆斯,浪漫乐派就没有交响音乐。《第二交响曲》是一首纯朴的田园抒情音诗,旋律清新、流畅,意境亲切、温馨,有一种女性化的柔美,自1877年首演以来,深得人们的赏识和喜爱。卡拉扬的诠释于细腻和透彻中带着含蓄,分寸感好,录音也极佳,DG公司出版的这张CD,属不多见的珍品名片。

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
加迪纳指挥蒙特威尔第合唱团、革命和浪漫交响乐团
作品简介:《德意志安魂曲》(女高音、男中音、合唱及乐队)作于1861-1868年,第二乐章实际作于1857年。这部安魂曲,因歌词选自路德的圣经德译本而不是罗马天主教仪式中所用的拉丁文,所以称为《德意志安魂曲》,共七个乐章。1867年12月在维也纳首演时只有一、二、三乐章。1868年4月在布雷门教堂第二次演出时增加了四、五、六乐章,一个月后,勃拉姆斯又在第五乐章里加进了女高音独唱《现在悲哀》,是为纪念他1865年死去的母亲。这张唱片的最大特色在于乐团以古乐器及按照当时维也纳式样演奏,因此速度虽比一般版本快,但并不因此而僵硬呆板,反倒显得更坚韧、有力和富于戏剧性,此处两位独唱及合唱团亦表现出色,被《企鹅唱片指南》评为三星带花名片。另外,瓦尔特指挥纽约爱乐乐团与威斯敏斯特唱诗班的演录版也很不错,值得一听。

约翰奈斯·勃拉姆斯 - 主要作品

勃拉姆斯重视奥地利民歌,曾作有九十余首改编曲。所作形式繁多的重奏曲,提高了室内乐的地位。此外,他还作有二百余首歌曲、四部交响曲、一批钢琴小品与主题变奏曲、协奏曲,其中以《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a小调小提琴、大提琴双协奏曲》最为著名。

(1)管弦乐作品:小夜曲2部,交响曲4部,钢琴协奏曲2首,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与大提琴协奏曲,《圣安东尼众赞歌主题变奏曲》、《学院节庆序曲》、《悲剧序曲》。

(2)合唱作品:《德意志安魂曲》、《里纳尔多》、《狂想曲》(女独、男合及乐队),《命运之歌》,《胜利之歌》。

(3)室内乐:可以说勃拉姆斯的室内乐不仅是他自己一生创作中最杰出的部分,而且也是整个室内乐发展历史中最精彩的部分。他的室内乐延续了从海顿到贝多芬的古典主义形式,而在内容上则是纯粹浪漫主义的,就这样,古典的韵味与浪漫的激情相碰撞,造就出了精美同时又有着深刻内在情感的作品。在所有音乐形式中,室内乐是最适合表现心灵深处世界的一种音乐形式,特别是对于浪漫主义时代孤独的古典主义者勃拉姆斯来说,也是对于在漫漫生命旅途上独守一生的勃拉姆斯来说,室内乐是表述自己独特的个性思想和记录自己诗意的情感世界的最好方式——忧郁而怀旧,同时又散发着甜美和光泽,这是他的室内乐给人的总体感觉,这些音乐每一部都是倾心之作,每一曲都是心灵之声,每一首都值得用心去聆听、用心去体验,因为它们是勃拉姆斯的生命的印痕。作品有弦乐六重奏2首,弦乐五重奏2首,弦乐四重奏3首,单簧管五重奏1首,钢琴五重奏1首,钢琴四重奏3首,钢琴三重奏3首,单簧管、大提琴、钢琴的三重奏1首,小提琴、圆号、钢琴的三重奏1首,小提琴奏鸣曲3首,大提琴奏鸣曲3首,单簧管奏鸣曲2首,竖笛五重奏一首。

(4)钢琴独奏曲:作为一名优秀的钢琴家,勃拉姆斯的钢琴作品并不多,可是几乎每一首都是精品。从他的第一首作品C大调奏鸣曲到最后的20首小品,可以说这一体裁贯穿了他的创作历程,也反映了他内心最封闭的一面。勃拉姆斯和肖邦,门德尔松,舒曼一样都是浪漫主义的钢琴作曲大师。而勃拉姆斯绝不同于肖邦的激情,门德尔松的灵气,舒曼的多情。他有他独特的个性。作品有奏鸣曲3首;变奏曲:(a)舒曼主题,(b)自作主题,(c)匈牙利主题,(d)帕格尼尼主题(两套);《亨德尔主题变奏与赋格曲》;两首狂想曲Op。79;3首间奏曲Op。117;随想曲;叙事曲。

(5)双钢琴作品:变奏曲:(a)舒曼主题,(b)海顿主题(两架钢琴);两架钢琴的奏鸣曲(即钢琴五重奏);《爱之歌圆舞曲》;《亲爱之歌圆舞曲》;《匈牙利舞曲》。

(6)管风琴曲:众赞歌前奏曲11首。

(7)歌曲:独唱歌曲近二百首,二重唱,德意志民歌改编曲。

(8)交响曲:勃拉姆斯的交响曲的构思之宏伟和规模之庞大,同他的先辈有很密切的联系:他的音乐戏剧性可说来自贝多芬,对民间歌曲、舞曲等体裁的兴趣显然效法于舒伯特,他个人热情的叙述音调,则使他更接近于舒曼。他继承贝多芬交响乐的传统,吸取了深刻的人道主义和热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着力表现时代的精神风貌和斗争生活,他的作品成为继贝多芬之后西欧交响音乐的杰出典范。如果同奥地利交响乐作曲家布鲁克纳相比较,布鲁克纳的九部交响曲好象都是从一个统一的结构派生出来的,而勃拉姆斯的四部交响曲却各有其不同的思想内容,各自形成一部独特的音乐戏剧:《第一交响曲》象史诗那般宏伟,可以看到贝多芬"从黑暗到光明"的构思的强烈影响;《第二交响曲》是风俗舞蹈性的抒情诗;《第三交响曲》是一曲悲壮的颂歌,但它的戏剧性的终曲却令人神迷心醉;而《第四交响曲》的戏剧性发展则几乎达到古典悲剧的境界。

勃拉姆斯代表作有:第一交响曲(风格与贝多芬的交响曲相似,被称为“贝十”)、第三交响曲(Op.68、90),小提琴协奏曲,双重协奏曲,#c小调钢琴连弹曲《匈牙利舞曲》第5号。

约翰奈斯·勃拉姆斯 - 作品简介

中文名称:布拉姆斯钢琴独奏作品
英文名称:BrahmsWorksforSoloPiano
资源类型:APE
版本:decca
发行时间:1996年
专辑歌手:JuliusKatchen
地区:英国
语言:其他
专辑介绍:约翰奈斯·勃拉姆斯(JohannesBrahms,一般简译为勃拉姆斯。1833.5.7-1897.4.3),德国作曲家。1833年5月7日出生于德国汉堡的一个一个职业乐师的家庭里。他童年生活十分贫困,7岁随父亲学钢琴,13岁便在酒店里为舞会弹伴奏,在剧院帮助父亲演奏。与此同时,为了多得报酬,他还写了不少沙龙音乐作品,包括多种舞曲、进行曲和管弦乐曲改编曲等。

约翰奈斯·勃拉姆斯 - 相关词条

艾萨克·斯特恩

弗里茨·克莱斯勒

弗特·格罗菲

查理·帕克

安东·德沃夏克

克劳迪奥·阿劳

乔治·博列特

乔治·比才

迈尔斯·戴维斯

平夏斯·祖克曼

迈克尔·拉宾

唐·库普曼

贾科莫·普契尼

莫里斯·安德烈

吉东·克雷默

拉维·香卡

更新日期:2024-12-04

免费下载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关于我们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pgdjz@qq.com

Copyright @ 2023-2024 www.pgdjz.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