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简谱图片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宇宙天文 - 贾逵(174—228)
贾逵(174—228)

贾逵(174—228)

贾逵(174—228)字梁道,河东襄陵人(今山西临汾东南)。他历仕曹操、曹丕、曹叡三世,文武兼备。祖父贾习,口授逵兵法数万言。逵少孤家贫,初为郡吏,守绛邑长。郭援攻,逵坚守,后城溃俘,以义众请免,计议据皮氏于郡守,得无败。除渑池令。曹操善逵,拜谏议大夫,与夏侯尚并掌军计。及曹操崩,贾逵主持葬礼,斥曹彰莽,曹丕即位,拜豫州刺史。躬勤于职,赐关内侯。征吴破吕范于洞浦,封阳里亭侯,加建威将军。开直道临江,明帝嘉之。太和二年伐吴,据夹口迎曹休,休得以生还。
展开

人物生平

坚守绛邑,败而不屈

  贾逵世为著姓,但少孤家贫,甚至冬天连棉裤也没有。有一次,他在妻兄柳孚家借宿,天亮后只好穿着柳孚的裤子走了。家境虽贫寒,而贾逵还是立志从军。他“戏弄常设部伍”,使他的祖父甚表奇异,说:“汝大必为将。”并向他口授兵法数万言。

  贾逵后来先是在河东郡担任郡吏,后又迁为了绛邑县长。当时,正是东汉末年群雄纷争,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时期。建安七年(202年),曹操再次进军官渡,北攻袁绍。不久,袁绍病死,袁绍的两个儿子跟曹军交战几次,都打了败仗。袁尚自封郭援为河东太守,派遣他与并州刺史高干,又联络南匈奴单于(当时南单于叫呼厨泉,住在平阳),三路兵马联合起来,在临近牵制曹军。郭援攻打河东,所经城邑攻无不克,唯绛邑有贾逵坚守,怎么也攻不下来。他就召南单于并军急攻。贾逵势单力孤,抵挡不住,城池即将被攻破。这时绛邑父老为避免城破后被屠杀,于是只得向郭援开城投降,承认其为新太守,但也与郭援有约定,就是不能杀害县长贾逵。郭援早闻贾逵盛名,慕其才而想收用他,于是派兵将他抓来。郭援见到贾逵后,要求贾逵向他这位新太守叩头,贾逵不仅不叩头,反而义正辞严地斥责说:“我只知道王府君(河东太守王邑)在本郡担任了多年郡守,却不知足下是什么来历。哪有国家长吏为贼寇叩头之理!”郭援老羞成怒,就下令将贾逵处死。绛邑的吏民听到消息后,都站在城上高喊:“你违背约定要杀我们的贤良官长,我们宁愿和他一起死!”郭援左右的人也深为贾逵的气节所感动,纷纷替他请命。郭援无可奈何,只得赦免贾逵。

  在此战争之前,有一次,贾逵经过皮氏(今山西河津)时,看到这里地形险要,曾说:“兵家争地,先据此者胜。”当绛邑城快要失守时,他先派偷偷地把印绶送还郡里,而且使人告知郡守要赶紧占据皮氏这座城。郭援攻下绛邑后,准备继续进兵。贾逵恐其先占领皮氏,于是以计策迷惑郭援谋士祝奥,郭援于是被拖延停留了七日。郡守听从了贾逵的意见,占领了皮氏城,才不至于全郡沦陷。

  后来,郭援将贾逵囚于壶关,放在一个土窖中,用车轮盖住窖口,并派人看守,准备适当时候再杀之。贾逵从窖中对看守者说:“这里难道没有一个有骨气的敢来动手,难道要让义士死在这土窖里面吗?”当时有一个姓祝的看守,与贾逵非亲非故,而听到这些话后,敬佩其处于危厄之中仍能坚守节操,于是晚上偷偷地把贾逵放出来,帮他却去掉了枷锁送他逃走。贾逵感恩,问其名,对方坚持不肯相告。直到郭援被打败后,贾逵才知道救他的人叫祝公道。后来此人因连坐要被斩首,贾逵用尽一切手段也无法相救,只好亲自为他服丧。曹军最终击败且斩杀了郭援。其后郡里举贾逵为茂才,被任命为渑池县令。

智敌叛军,屡获嘉赏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攻陷邺城,高干迫于形势而降曹,被命为并州刺史。建安十年(公元205年),曹操率军北上援救被乌桓围困于犷平的左度辽将军鲜于辅。归降不久高干趁机在并州反叛,并勾结河内人张晟、河东人卫固、弘农人张琰等,祸乱于崤山、渑水之间。贾逵起初不知张琰已谋叛,前去会见张琰。他在张琰处发觉了这一阴谋,想马上返回又难以脱身,于是急中生智,装作愿意同张琰一起反叛的样子,煞有介事地替张琰出谋献计,取得了张琰的信任。当时渑池县的临时治所在蠡城,城堑不固。贾逵以修筑城墙的名义从张琰那里借了一些军队。回到蠡城后,城中那些图谋反叛的人以为贾逵也已经反叛,因此都不避讳贾逵,结果被贾逵一个个捉起来斩杀。贾逵修好城堑,坚决与张琰对抗,直到张琰失败。

贾逵

  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曹操在壶关击败了高干,高干在逃亡途中被杀。这时,贾逵因为祖父服丧而辞去官职,服丧完毕后被司徒府辟为掾属,后又以议郎的身份兼任司隶校尉钟繇的参军。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曹操西征马超的时候,到了弘农,说:“这是西道之要塞啊。”就让贾逵担任了弘农太守。当时贾逵的好友河东郡计吏孙资被尚书令荀彧征召到许,他在丞相府(建安十三年曹操担任丞相)里向曹操推荐贾逵道:“贾逵昔日在绛邑,帅全县吏民与贼郭援交战,力尽而败,最后为贼所俘,但其志气不减,能坚持大义,脸上和言语中都没有流露出任何屈服的意思;他的忠言为大众所闻,他的壮烈节操在当世显赫,即使是古代的蔺相如怒发斥秦王、叔詹据鼎抗晋侯也未必超过贾逵的勇气。其才兼文武,确实是当今可堪大用之才。”曹操于是召见贾逵议事,见贾逵才德兼备,非常高兴,对左右说:“假使天下二千石(太守的代称)官员都能象贾逵这样,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贾逵在太守任上,有一次奉命征调兵役时,由于征调的人数不足,他怀疑是屯田都尉私藏逃亡的百姓,于是前往交涉。而屯田都尉认为自己不属弘农郡管辖,说话就很不恭敬,引起贾逵发怒,把屯田都尉抓起来治罪,打断了他的腿。贾逵因此犯罪而被免官。可是曹操仍然特别欣赏贾逵,不久后又任命他为丞相主簿。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孙权攻破皖城,庐江太守朱光被擒。曹操欲南征东吴,却正好赶上雨季,三军将士大部分都不愿意进军。曹操知道后恐有人要来劝谏,于是下令有谏者处死。贾逵与同寮三位主簿仍执意进谏,曹操大怒,问何人是发起者,贾逵承认,遂被曹操下狱。狱吏因他是丞相主簿,不敢上枷锁。贾逵对狱吏说:“赶快给我上枷锁。尊者(指曹操)怀疑我在他身边任职,会以此要挟你宽待于我,过一段时间他将遣人来视察。”狱吏于是给他上了枷锁。后来曹操果真遣人到狱中探视贾逵。后来曹操认为贾逵无恶意,恢复了其职位。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贾逵随曹操从长安出发,打算经斜谷(陕西省褒斜谷的北口)去征讨刘备,驰援汉中。他受命先到斜谷观察形势,途中遇到水衡都尉正督运数十车囚犯。他认为当时军情紧急,就命令处死其中最重要的一名囚犯,而将其余犯人全部放走。曹操得知此事,更加赞赏贾逵机智果断,就拜他为谏议大夫,与夏侯尚并掌军计。  

  处变不乱,拥立魏王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逝世于洛阳。贾逵以谏议大夫负责办理丧事。当时,魏王太子曹丕远在邺城,洛阳的军士民众颇苦于服劳役,军队因失去了统帅便骚动起来。有人主张把消息压住,暂不发丧。贾逵没有采纳这种意见,坚持派使者到各地去发丧,让内外官员都来吊丧。青州兵听说主帅已亡,敲着鼓一批批地走散了。大臣们认为应当马上禁止青州兵这种无视军纪的行为,不服从的就要治罪。贾逵认为魏王已殡,继嗣的新王还未拥立,此时最好还是对动乱进行安抚。于是说服了众大臣,并发给青州兵长檄公文,让他们凭着公文可以在回家的路上得到当地官员提供的粮食关照。如此一来,一场骚动才被平息下去。可是,曹丕还没到,曹丕的兄弟、鄢陵侯行越骑将军曹彰倒先带着兵马从长安赶来洛阳,意欲抢夺其兄的继承王位的权利。他问贾逵:“先王的玺绶在哪里?”贾逵很严厉地回答说:“太子在邺,国有储副。先王的玺绶不是君侯你该问的!”说得曹彰无言以对,不敢再争。就这样,贾逵和在洛阳的文武百官把曹操的遗体入殓,然后与夏侯尚将之送还邺城,由太子曹丕主丧,并奉诏迎曹丕为魏王、丞相,领冀州牧。

  魏王曹丕对贾逵感恩戴德,即王位后先任贾逵为魏王国都城邺县县令,后迁为魏郡太守。贾逵在还未往郡府赴任前,魏郡府官属听闻贾逵即将担任为郡守,都提前来到贾逵府邸门外。贾逵领着迁书出门后,郡属官员全部挡在门外,在贾逵的车下参拜。贾逵制止道:“等我到达治所郡府正式上任后再拜不迟,现在不应该这么做!”贾逵曾受别人牵连而要被治罪,曹丕说道:“晋国贤大夫叔向的不朽功勋使得他传到十世的后代还能得到宽宥,何况贾逵的功德就是他自身所立的呢?”于是赦免了贾逵。

  同年六月,曹丕亲自率领大军队南下,假意准备征讨东吴(实则是勒兵四处巡游,为代汉称帝造势)。贾逵随军再次就任丞相主簿祭酒。大军向南到达黎阳,军士渡河时毫无秩序地争先恐后,贾逵立即斩杀了违反军纪的数人,秩序才得以恢复。到达曹氏故乡谯县后,曹丕任命贾逵为豫州刺史。

  治州有方,政声卓著  

  当时天下刚安定不久,州郡的法纪松弛。贾逵认为“现今地方长吏轻视法令,盗贼肆无忌惮的为祸一方,州里明知却而不加以纠正,天下人又能从哪里得到公正”,豫州兵曹从事在前任刺史时请假,贾逵到任官数月后才回来就职;贾逵于是借此事拷问追究州中徇私放纵、不按法令办事的二千石以下(即太守以下)官员,将他们全部弹劾罢免。贾逵在任豫州刺史期间,革新吏治,锄强抑暴,兴利除弊,政声卓著。曹丕嘉奖道:“贾逵是个真正的刺史!”同时布告天下,要求各州效仿豫州的治理措施,并封贾逵为关内侯。

  豫州南部与东吴接壤, 贾逵在边境设置哨兵,修缮铠甲武器,为防守边境做好准备,使敌军不敢进犯。贾逵在外修军旅同时,也不忘内治民事。 贾逵在境内断山蓄水,建造了小弋阳陂,又疏通运渠二百余里,人称“贾侯渠”。他缮甲兵,加强战备,使东吴不敢侵犯。

  黄初六年(公元225年),征东大将军曹休都督张辽、贾逵诸将进攻东吴,乘吴军遇暴风击破吕范的部队,战后获进封阳里亭侯,加建威将军。

  太和元年(公元227年),魏明帝曹睿继位,增加贾逵食邑二百户,并前共四百户。当时,孙权在豫州正南方的东关(即濡须口)驻有大军,离长江仅四百余里。每次东吴入侵,总是西从江夏出击,东从庐江进犯。魏征东吴,也是东从淮水(东线)、西从沔水(西线)南下。而处在东西之中的豫州军队一般不参与征伐,只是零零散散驻扎在汝南、弋阳诸郡,守境自保而已。所以孙权在豫州南部的地盘无战事之虞,因此东、西边境有战事,吴军可以合兵一处全力抗击,丝毫不用担忧(中线)豫州战场。贾逵分析了这个形势,认为应该建一条河道由豫州直道长江,大军可从豫州进发攻打东吴的东关。那时,若孙权自守东关,则可另遣军队东西出击,孙权的东西两线就得不到救援;若东西线可以攻下,则东关就成为东西夹击的孤立据点,也就唾手可得了。同时他又将军队移驻潦口,上陈进攻的计策,曹睿都十分满意。

不念旧恶,力挽狂澜

  太和二年(公元228年),东吴的鄱阳太守周鲂按照吴王孙权的主意,佯称得罪了吴王,要弃吴投魏。他跟大司马兼扬州牧曹休私通消息,约他发兵去接收鄱阳郡。曹休中计,上书请求获准后便率领骑兵步兵共十万名往皖县(今安徽省潜山县)去接应周鲂。曹休从寿春发兵以后,魏明帝又派贾逵督前将军满宠、东莞太守胡质等四支军队由西阳直攻东关、司马懿领兵进攻江陵。贾逵至五将山时,曹休已经孤军深入吴地。尚书蒋济向魏明帝表示驻守上游的吴将朱然可能会从曹休后方袭击,吴军随时会东进切断曹休退路,建议派兵救援曹休。魏明帝诏司马懿停止前进,让贾逵东进与曹休合兵一处。贾逵料到东吴在东关没有防备,一定是将军队集中在皖城,曹休孤军深入必败无疑。于是,部署诸将,水陆并进。行了二百多里,抓到一个东吴兵,经盘问,才知道曹休的军队果然已经战败。

  原来,孙权早就亲自到了皖城,拜陆逊为大都督,朱桓、全琮为左、右都督,各带三万人马,三面埋伏。曹休的兵马进至石亭一带时,就立即被吴军包围。曹休遭遇突然袭击,一时不知所措,交战不利后便慌忙退兵,吴军在其后追亡逐北,斩杀魏军万余,缴获军械车马无数。曹休退至夹石,发现夹石西北的退路已被孙权阻断。此时,东南有追兵,西北无退路,曹休军士卒叛逃,丢弃甲兵与辎重甚多,几乎将要全军覆没。

  贾逵军既已闻知曹休兵败,而且孙权正在遣兵截断夹石。部下的将士大多不敢下决心前往救援,也有人表示不应该再深入犯险,最好等待后面的援军到来。贾逵说道:“大司马兵败于外,路绝于内,进不能战,退不能还,危在旦夕。东吴知道后面没有接应的军队,才敢大胆地追上来。现在我们疾速前进,出其不意地赶到夹石,突然打过去,这就是所谓先人以夺其心,东吴看见我军必然退兵。如果坐待援军到来时,东吴已经将把险路全部断绝,到那时兵马再多又有何用呢?”于是,他指挥军队备道兼程。到了夹石附近,他命士兵在山口要道上竖起了很多旗子,并留少数士兵不停地打鼓,作为疑兵,然后亲率大队人马迎战吴军。吴军以为魏国救援大军已至,于是迅速撤离战场。贾逵占领夹石以后,又拿出粮食和军资供应曹休的军队,使曹休得以重新整顿队伍,退回扬州。

  曹休得到救援后,埋怨贾逵救援太迟,于是当场呵责贾逵,以大司马的名义敕令豫州刺史贾逵帮他捡拾弃仗。贾逵认为自己心中无愧,于是对曹休说:“本是为国家担任豫州刺史,不是来此为大司马拾捡弃仗的。”乃独自引军退还。随后贾逵与曹休互相上表弹劾对方,魏明帝虽知道贾逵为人正直,但仍然必须倚仗身为宗室重臣的曹休,于是判定二人都没有过错。在此之前,曹休仗着自己是朝廷宗室,一向瞧不起贾逵。魏文帝曹丕曾想授予贾逵符节,曹休从中作梗,说道:“贾逵性情刚烈,一向轻视诸将,这种人不可都督一方。”曹丕于是打消了重用贾逵的念头。此次石亭之战,如果没有贾逵的及时救援,曹休肯定全军覆没,贾逵不记前嫌,奋力相救,深受时人赞誉。

  同年,贾逵逝于任上,年五十五岁,谥肃侯。他一生忠于曹魏,重病中还对左右的人说:“我受国厚恩,恨不斩孙权以下见先帝。丧事一概不得有所修作。”豫州吏民为了追思他,专门刻石立祠。青龙年间,魏明帝东征,乘辇入贾逵祠,颁发诏令说:“昨过项,见贾逵碑像,念之怆然。古人有言,患名之不立,不患年之不长。逵存有忠勋,没而见思,可谓死而不朽者矣。其面告天下,以劝将来。”史书《三国志》中将汉末扬州刺史刘馥、兖州刺史司马朗、扬州刺史温恢、并州刺史梁习、豫州刺史贾逵、凉州刺史张既(曾为雍州刺史)等六人合为一传。此六位刺史被陈寿评为当时所有州刺史中“精达事机,威恩兼著,故能肃齐万里”的典范。

历史评价

  ·曹操:使天下二千石悉如贾逵,吾何忧? 《三国志·魏书十五》

  ·曹丕:逵真刺史矣。 《三国志·魏书十五》

  ·曹休:逵性刚,素侮易诸将,不可为督。 《三国志·魏书十五》

  ·曹叡:逵存有忠勋,没而见思,可谓死而不朽者矣。 《三国志·魏书十五》

  ·曹髦:逵没有遗爱,历世见祠。追闻风烈,朕甚嘉之。昔先帝东征,亦幸于此,亲发德音,褒扬逵美,徘徊之心,益有慨然!夫礼贤之义,或扫其坟墓,或脩其门闾,所以崇敬也。其扫除祠堂,有穿漏者补治之。 《三国志·魏书十五》

  ·陈寿:此皆其流称誉有名实者也。咸精达事机,威恩兼著,故能肃齐万里,见述于后也。 《三国志·魏书十五》

  ·魏略:逵世为著姓,少孤家贫,冬常无袴,过其妻兄柳孚宿,其明无何,著孚袴去,故时人谓之通健。

  ·孙资: 逵在绛邑,帅厉吏民,与贼郭援交战,力尽而败,为贼所俘,挺然直志,颜辞不屈;忠言闻于大众,烈节显于当时,虽古之直发、据鼎,罔以加也。其才兼文武,诚时之利用。 《孙资别传》

  ·习凿齿:夫贤人者,外身虚己,内以下物,嫌忌之名,何由而生乎?有嫌忌之名者,必与物为对,存胜负于己身者也。若以其私憾败国殄民,彼虽倾覆,于我何利?我苟无利,乘之曷为?以是称说,臧获之心耳。今忍其私忿而急彼之忧,冒难犯危而免之于害,使功显于明君,惠施于百姓,身登于君子之涂,义愧于敌人之心,虽豺虎犹将不觉所复,而况于曹休乎?然则济彼之危,所以成我之胜,不计宿憾,所以服彼之心,公义既成,私利亦弘,可谓善争矣。在于未能忘胜之流,不由于此而能济胜者,未之有也。 《习凿齿》

  ·魏书:休犹挟前意,欲以后期罪逵,逵终无言,时人益以此多逵。 《魏书》

  ·贾习:汝大必为将率。大司马也。

历史年表

公元202年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初,贾逵路过皮氏,自言自语:“两军交战,先占此者为胜。”郭援之攻河东,所经城邑皆下,独时为绛长的贾逵坚守,攻之不拔,乃召单于并军急攻之。城将溃,贾逵自知必败,遣人间行送印绶归郡,通知他们,急据皮氏。城破,绛城父老要求郭援不要杀害贾逵。郭援亦闻其名,欲为己用,以兵胁迫使其下拜。贾逵大骂:“哪有国家长吏向乱臣贼子下拜的规矩!”郭援怒,将斩。吏民登城请命:“违约杀我贤君,我们宁愿和他一起死!”遂得免,囚于壶关。

公元205年

  建安十年,公元205年。高干反,张琰将举兵以应之。贾逵不知其谋,往见张琰。闻变起,乃为之画计,如与同谋者,张琰信之。时县寄治蠡城,城堑不固,贾逵求兵修缮城池。时诸欲为乱者皆不隐其谋,故逵得尽诛之。遂筑成据守。张琰败,以丧祖父去官,司徒辟为掾,以议郎参司隶军事。

公元211年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曹操征马超,至弘农,曰“此西道之要害”,以贾逵领弘农太守。召见计事,大悦之,谓左右曰:“使天下二千石的官吏,悉如贾逵,吾何忧?”其后发兵,贾逵疑屯田都尉藏匿逃亡的百姓。都尉自以不属郡,言语颇为放肆。贾逵怒,将其收押,数以罪,打断双腿,且因罪辞官。因曹操素爱贾逵,为丞相主簿。

公元214年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孙权破皖城,禽庐江太守朱光。曹操大怒,欲征吴而大霖雨,三军多不愿行。曹操知其然,恐有人劝谏,乃传令曰:“有谏者死。”贾逵依旧冒死劝谏,曹操怒,将其收押。后军还,以贾逵无恶意,使其官复原职。

公元219年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征刘备,先遣贾逵至斜谷观形势。道逢水衡,载囚犯数十车,贾逵以军事急,留下一个重犯,其余皆放走。曹操很高兴,拜谏议大夫,与夏侯尚并掌军计。

公元220年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崩洛阳,贾逵典丧事。时太子曹丕在邺,鄢陵侯曹彰前来奔丧,问贾逵先王玉玺所在。贾逵正色曰:“太子在邺,国有储君。先王印绶的事情不是你该问的。”遂奉梓宫还邺。

  延康元年,公元220年。魏文帝曹丕即王位,以邺县户数万在都下,多不法,乃以逵为邺令。月余,迁魏郡太守。

  黄初元年,公元220年。与诸将并征吴,破吕范于洞浦,进封阳里亭侯,加建威将军。

公元226年

  黄初七年,公元226年。魏明帝曹叡即位,增邑二百户,并前四百户。当时孙权在东关,处在宇宙南边,离江四百里。每每西从江夏,东由庐江进犯。国家征伐,也由淮、沔。当时豫州军在项、汝南和弋阳守境。孙权无北方之忧,东西有急,并军相救,所以很少战败。贾逵以为应该开一条直路临江,让孙权不能兼顾两个方向,那样东关就可以据为己有了。魏明帝善之。

公元228年

  太和二年,公元228年。使贾逵督前将军满宠、东莞太守胡质等四军,从西阳直向东关;曹休从皖,司马懿从江陵。时曹休中周鲂之计,引军深入。贾逵料定曹休必败,又捉得敌兵,得知孙权遣人至夹石断军归路,诸将不知所措,欲待援军。贾逵说:“曹休军败于外,而我们被困于内。进不能战,退不能还,此关系到全军上下的生死存亡,来不及终日思考。敌军以为我们没有后援,才做此打算。今疾进,出其不意,这就是所谓的先发制人,乱其军心。敌见我,必走。若等待援军,敌人以据险而守,即使兵多,又有什么用呢!”遂兼道进军,多设旌旗以为疑兵。敌见贾逵军,果退。又拿出粮食和军资供应曹休败军,使其得以重整顿队伍,退回扬州。同年,贾逵病笃,谓左右曰:“受国厚恩,恨不斩孙权以下见先帝。丧事一不得有所修作。”薨,谥曰肃候。

家族

  祖父  

  ·贾习

妻子

  ·柳氏,柳孚之妹。西晋时获封鲁国太夫人。

儿子

  ·贾充,嗣子,助司马家族篡曹魏,日后成晋朝的开国元勋、权臣。在晋官至司空、太尉。

  ·贾混,贾充弟弟,西晋封永平侯,历任宗正卿、镇军将军,领城门校尉,加侍中。

孙儿

  ·贾黎民,三岁时因郭槐杀了他信任的乳娘而发病早死。

  ·贾褒,贾充及李氏的长女,一名荃。嫁齐王司马攸。

  ·贾裕,贾充及李氏的次女,一名浚。

  ·贾南风,贾充与郭槐所生,嫁司马衷,后被立为皇后。

  ·贾午,贾充幼女,嫁韩寿。

  ·贾彝,贾充侄子,西晋黄门郎。

  ·贾遵,贾充侄子,西晋黄门郎。

  ·贾模,贾充侄子,西晋官至侍中、加光禄大夫。后被贾后逼害。

简明演义传记

  曹操寿终,曹彰提兵奔丧,贾逵斥曹彰莽归。东吴周鲂诈降曹休,贾逵协同曹休出兵,建议曹休慎重进兵。曹休大怒,要斩贾逵,众将苦告求情,贾逵得以免死。曹休孤军深入,被东吴大都督陆逊大败,贾逵领兵接应,曹休才得以生还。

《三国志·贾逵传》

  贾逵字梁道,河东襄陵人也。自为儿童,戏弄常设部伍,祖父习异之,曰:“汝大必为将率。”口授兵法数万言。魏略曰:逵世为著姓,少孤家贫,冬常无袴,过其妻兄柳孚宿,其明无何,著孚袴去,故时人谓之通健。初为郡吏,守绛邑长。郭援之攻河东,所经城邑皆下,逵坚守,援攻之不拔,乃召单于并军急攻之。城将溃,绛父老与援要,不害逵。绛人既溃,援闻逵名,欲使为将,以兵劫之,逵不动。左右引逵使叩头,逵叱之曰:“安有国家长吏为贼叩头!”援怒,将斩之。绛吏民闻将杀逵,皆乘城呼曰:“负要杀我贤君,宁俱死耳!”左右义逵,多为请,遂得免。魏略曰:援捕得逵,逵不肯拜,谓援曰:“王府君临郡积年,不知足下曷为者也?”援怒曰:“促斩之。”诸将覆护,乃囚於壶关,闭著土窖中,以车轮盖上,使人固守。方将杀之,逵从窖中谓守者曰:“此间无健儿邪,而当使义士死此中乎?”时有祝公道者,与逵非故人,而适闻其言,怜其守正危厄,乃夜盗往引出,折械遣去,不语其姓名。初,逵过皮氏,曰:“争地先据者胜。”及围怎,知不免,乃使人间行送印绶归郡,且曰“急据皮氏”。援既并绛众,将进兵。逵恐其先得皮氏,乃以他计疑援谋人祝奥,援由是留七日。郡从逵言,故得无败。孙资别传曰:资举河东计吏,到许,荐於相府曰:“逵在绛邑,帅厉吏民,与贼郭援交战,力尽而败,为贼所俘,挺然直志,颜辞不屈;忠言闻於大众,烈节显於当时,虽古之直发、据鼎,罔以加也。其才兼文武,诚时之利用。”魏略曰:郭援破后,逵乃知前出己者为祝公道。公道,河南人也。后坐他事,当伏法。逵救之,力不能解,为之改服焉。

  后举茂才,除渑池令。高干之反,张琰将举兵以应之。逵不知其谋,往见琰。闻变起,欲还,恐见执,乃为琰画计,如与同谋者,琰信之。时县寄治蠡城,城堑不固,逵从琰求兵脩城。诸欲为乱者皆不隐其谋,故逵得尽诛之。遂脩城拒琰。琰败,逵以丧祖父去官,司徒辟为掾,以议郎参司隶军事。太祖征马超,至弘农,曰“此西道之要”,以逵领弘农太守。召见计事,大悦之,谓左右曰:“使天下二千石悉如贾逵,吾何忧?”其后发兵,逵疑屯田都尉藏亡民。都尉自以不属郡,言语不顺。逵怒,收之,数以罪,挝折脚,坐免。然太祖心善逵,以为丞相主簿。魏略曰:太祖欲征吴而大霖雨,三军多不原行。太祖知其然,恐外有谏者,教曰:“今孤戒严,未知所之,有谏者死。”逵受教,谓其同寮三主簿曰:“今实不可出,而教如此,不可不谏也。”乃建谏草以示三人,三人不获已,皆署名,入白事。太祖怒,收逵等。当送狱,取造意者,逵即言“我造意”,遂走诣狱。狱吏以逵主簿也,不即著械。谓狱吏曰:“促械我。尊者且疑我在近职,求缓於卿,今将遣人来察我。”逵著械适讫,而太祖果遣家中人就狱视逵。既而教曰:“逵无恶意,原复其职。”始,逵为诸生,略览大义,取其可用。最好春秋左传,及为牧守,常自课读之,月常一遍。逵前在弘农,与典农校尉争公事,不得理,乃发愤生瘿,后所病稍大,自启原欲令医割之。太祖惜逵忠,恐其不活,教“谢主簿,吾闻’十人割瘿九人死’”。逵犹行其意,而瘿愈大。逵本名衢,后改为逵。太祖征刘备,先遣逵至斜谷观形势。道逢水衡,载囚人数十车,逵以军事急,辄竟重者一人,皆放其馀。太祖善之,拜谏议大夫,与夏侯尚并掌军计。太祖崩洛阳,逵典丧事。魏略曰:时太子在邺,鄢陵侯未到,士民颇苦劳役,又有疾疠,於是军中骚动。群寮恐天下有变,欲不发丧。逵建议为不可秘,乃发哀,令内外皆入临,临讫,各安叙不得动。而青州军擅击鼓相引去。众人以为宜禁止之,不从者讨之。逵以为“方大丧在殡,嗣王未立,宜因而抚之”。乃为作长檄,告所在给其廪食。时鄢陵侯彰行越骑将军,从长安来赴,问逵先王玺绶所在。逵正色曰:“太子在邺,国有储副。先王玺绶,非君侯所宜问也。”遂奉梓宫还邺。

  文帝即王位,以邺县户数万在都下,多不法,乃以逵为邺令。月馀,迁魏郡太守。魏略曰:初,魏郡官属颇以公事期会有所急切,会闻逵当为郡,举府皆诣县门外。及迁书到,逵出门,而郡官属悉当门,谒逵於车下。逵抵掌曰:“诣治所,何宜如是!”大军出征,复为丞相主簿祭酒。逵尝坐人为罪,王曰:“叔向犹十世宥之,况逵功德亲在其身乎?”从至黎阳,津渡者乱行,逵斩之,乃整。至谯,以逵为豫州刺史。魏略曰:逵为豫州。逵进曰:“臣守天门,出入六年,天门始开,而臣在外。唯殿下为兆民计,无违天人之望。”是时天下初复,州郡多不摄。逵曰:“州本以御史出监诸郡,以六条诏书察长吏二千石已下,故其状皆言严能鹰扬有督察之才,不言安静宽仁有恺悌之德也。今长吏慢法,盗贼公行,州知而不纠,天下复何取正乎?”兵曹从事受前刺史假,逵到官数月,乃还;考竟其二千石以下阿纵不如法者,皆举奏免之。帝曰:“逵真刺史矣。”布告天下,当以豫州为法。赐爵关内侯。

  州南与吴接,逵明斥候,缮甲兵,为守战之备,贼不敢犯。外修军旅,内治民事,遏鄢、汝,造新陂,又断山溜长溪水,造小弋阳陂,又通运渠二百馀里,所谓贾侯渠者也。黄初中,与诸将并征吴,破吕范於洞浦,进封阳里亭侯,加建威将军。明帝即位,增邑二百户,并前四百户。时孙权在东关,当豫州南,去江四百馀里。每出兵为寇,辄西从江夏,东从庐江。国家征伐,亦由淮、沔。是时州军在项,汝南、弋阳诸郡,守境而已。权无北方之虞,东西有急,并军相救,故常少败。逵以为宜开直道临江,若权自守,则二方无救;若二方无救,则东关可取。乃移屯潦口,陈攻取之计,帝善之。

  吴将张婴、王崇率众降。太和二年,帝使逵督前将军满宠、东莞太守胡质等四军,从西阳直向东关,曹休从皖,司马宣王从江陵。逵至五将山,休更表贼有请降者,求深入应之。诏宣王驻军,逵东与休合进。逵度贼无东关之备,必并军於皖;休深入与贼战,必败。乃部署诸将,水陆并进,行二百里,得生贼,言休战败,权遣兵断夹石。诸将不知所出,或欲待后军。逵曰:“休兵败於外,路绝於内,进不能战,退不得还,安危之机,不及终日。贼以军无后继,故至此;今疾进,出其不意,此所谓先人以夺其心也,贼见吾兵必走。若待后军,贼已断险,兵虽多何益!”乃兼道进军,多设旗鼓为疑兵,贼见逵军,遂退。逵据夹石,以兵粮给休,休军乃振。初,逵与休不善。黄初中,文帝欲假逵节,休曰:“逵性刚,素侮易诸将,不可为督。”帝乃止。及夹石之败,微逵,休军几无救也。魏略曰:休怨逵进迟,乃呵责逵,遂使主者敕豫州刺史往拾弃仗。逵恃心直,谓休曰:“本为国家作豫州刺史,不来相为拾弃仗也。”乃引军还。遂与休更相表奏,朝廷虽知逵直,犹以休为宗室任重,两无所非也。魏书云:休犹挟前意,欲以后期罪逵,逵终无言,时人益以此多逵。习凿齿曰:夫贤人者,外身虚己,内以下物,嫌忌之名,何由而生乎?有嫌忌之名者,必与物为对,存胜负於己身者也。若以其私憾败国殄民,彼虽倾覆,於我何利?我苟无利,乘之曷为?以是称说,臧获之心耳。今忍其私忿而急彼之忧,冒难犯危而免之於害,使功显於明君,惠施於百姓,身登於君子之涂,义愧於敌人之心,虽豺虎犹将不觉所复,而况於曹休乎?然则济彼之危,所以成我之胜,不计宿憾,所以服彼之心,公义既成,私利亦弘,可谓善争矣。在於未能忘胜之流,不由於此而能济胜者,未之有也。

  会病笃,谓左右曰:“受国厚恩,恨不斩孙权以下见先帝。丧事一不得有所脩作。”薨,谥曰肃侯。

  

更新日期:2024-12-24

免费下载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关于我们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pgdjz@qq.com

Copyright @ 2023-2024 www.pgdjz.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