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简谱图片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中国上古 - 女喜
女喜

女喜

女喜,又做女嬉。是中国上古神话人物中鲧的妻子,大禹的母亲。《史记索隐·五帝本纪第一》曰:“禹母女喜吞意坎而生禹,因姓拟氏。”《太平御览》引《帝王世纪》载:禹母修己生禹时难产,裂开了胸才生出禹。《章句》说:禹母修己剥裂了背生禹。众多历史记载证明了一个事实,女喜生大禹的时候遭遇难产。禹的父亲鲧在禹很小的时候就因为治水不善而被舜处死,女喜就独自一人担负起扶养和教育儿子大禹的重担。
展开

女喜 - 历史记载

女喜,上古时代羌族部落首领的女儿。自从黄帝派他的二儿子昌意居于洛水以来,中原的华夏文明和西南的少数民族文明一直都是通过联姻的方式来实现文化融合的。昌意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子颛顼。颛顼继续了黄帝的策略,而女喜也就嫁给颛顼的儿子鲧。最早记载女喜的晋代《竹书纪年》:“帝禹夏后氏。母曰女喜。女喜背剖而生禹于石纽。”《史记·六国年表》中指出:“禹兴于西羌”。但同书《夏本纪》所列黄帝到鲧禹的世系,和《五帝本纪》关于鲧的祖父昌意居于若水,娶蜀山氏女为妻的记载,却又明确传达出这样的信息:中原文明通过一百多年的时间,用联姻的方式融合了西羌少数民族文明。女喜西羌部落望距若水不远。而若水即今四川西部的雅砻江。

女喜 - 裂背生禹

女喜是原始社会末,奴隶社会初期的时代人物。那个时代女性地位正急速的下滑之中。在《史记》有提到过的那个时期的女性不足20位。而女喜却多次提到,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她是大禹的母亲,中国第一个奴隶王朝夏朝开国君主启的祖母。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很奇特的:裂背生禹的传说了。

《石纽停云》诗云:“烟萝绕处石,高出群峰数万层;山色不随风雨变,往来时看五云升。”与石纽山隔江相望的崖壁上有摩崖阴刻楷书“甘泉”二字。旁有泉池,池水清澈,冬温夏凉,四季不断。据记载:“禹母暮汲石纽山下泉,水中得月精如鸡子,爱而含之,不觉而吞,遂有娠,十四月,生夏禹。”《淮南子》记载:“禹母吞惹致口而生禹,故夏姓曰奴回。万母吞燕卵而生焉回,故殷姓曰子回。禹母吞惹蚊,禹母咽燕卵,与兔吭毫同实也。禹焉之母生,宜皆从口,不当阅背。”

夏禹母曰:巳山行见流星贯昴梦接意感。又吞神珠背剖而生禹於石(一云胸折而生)。又曰:涂山氏初禹治洪水通,辕山化为熊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声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作熊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

据清人严可均辑录的《全上古三代文》(卷15,《古逸·归藏》),“鲧殛死,三岁不腐,副之以吴刀,是用出禹。”“吴刀”,据说是当时最为锋利的一种刀具,禹就是在吴刀这种原始手术器具的帮助下,剖腹生产成功。

“背剖”、“胸坼”可以看成是是古人对“剖腹产”的不同理解。但不论是背部取出,还是从取出,都可以证明,禹确实不是正常分娩产生的。司马迁所著《史记》,也采信了这种观点。一个伟大的母亲总有她的伟大之处,刳儿坪至今还留有禹母生子后抱儿坐躺的痕迹,至于当时的情景,只有那些千年的树木知道了。刳儿坪下大小十余潭相串为一体的连池中最后一个便是洗儿池,它是一个装着清水的大石窝,作为禹母洗儿的地方,池水至今仍如血般鲜红。与之相连的则是禹母池,水清澈见底,波光银银,相传禹母生下大禹后,已浑身疲惫,便放禹石上,到池中洗澡,让清凉的水清爽了自己的身心,这让我想到了一幅绝美的画,圣洁的母体泡在洁净的水里,阳光融融,百鸟歌唱,天地人就那么融为了一体。

女喜 - 禹母教子

川西蓥华山后山九联坪的天池(又称禹母池),住着一位美丽善良的妇女,她早年丧夫,独自一人担负起扶养和教育儿子的重担,还要放牧青牛,为子承父志奠定坚实的基础。她就是洪荒时代治水勇士崇伯鲧的妻子女喜,天下人人皆知的禹母。

一日,禹母见自己的儿子大禹长到一十六岁,身高九尺,虎鼻下张着一张光形的嘴,露出两颗大门牙,更神奇的是,耳朵上各有三个小孔,能听百里之外的声音。禹母见此心里感到高兴,便把大禹叫到面前道:“儿呀,为娘见你已经长大成人,不得不把你父亲之事告诉你了。”

女喜

大禹早就想知道自己父亲的一切,便迫不及待地道:“母亲请讲,孩儿洗耳恭听。”于是,禹母如数家珍地讲起了禹父的故事……。

禹父崇伯鲧是颛顼之子,黄帝的重孙。早年封在广柔之地,他身高一丈二尺,眼如铜铃,口大如盆,力大胜牛,勇猛异常。但有勇无谋,天帝派他治理天下洪水,他偏听奸臣相繇的谗言,动用了天下大量的人力财力,把人民赖以生存的、有限的土地用来筑堤堵水。治水九年,洪水泛滥成灾,冲垮堤埂,让洪水横冲直闯。不但没有把洪水治服,反而比未治理以前受灾更大。多少人的生命被洪水吞没,多少良田被洪水洗劫。天帝见情,龙颜大怒,降旨将崇伯鲧处斩。崇伯鲧自疚治水无方,其罪当诛,便伏在地上,引颈就刑,死于羽山。

禹母停了停话语道:“儿呀,你说句公正话吧,你父亲该不该处以斩刑”大禹思索片刻答道:“母亲,依儿之见,父亲该处斩!因为父亲采取堵水的办法,淹死了数不尽的生灵啊。”“儿呀,这就叫怪人不知理,知理不怪人。如果你父亲不听信谗言,也不至于处斩。”禹母激动地道:“但,你父亲未完成治水的大业,你一定要继承父志去完成,才对得起天下的百姓!”大禹闻言,双膝跪地道:“孩儿谨遵母命。”

大禹听从母命,以人类生存为怀,不怨其父杀头之事感动了当地的土地爷。才有“山神荐大禹”的传说。

女喜 - 旅游

大禹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朝代——夏王朝的开创者,“大禹治水”的故事妇孺皆知,耳熟能详,且闻名中外。史载大禹的故乡,就在汶川刳儿坪。《史记·六国年表》说“禹兴于西羌”。《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也说大禹“家于西羌,地曰石纽。石纽,在蜀西川也”。《艺文类聚》卷11与《太平御览》卷82引皇甫谧《帝王世纪》说:“伯禹夏后氏,女喜也,生于石纽,……长于西羌,西羌夷也。”谯周《蜀本纪》说:“禹本汶山广柔县人也,生于石纽”。《水经注》广柔县说:“县有石纽乡,禹所生也”。据清嘉庆《汶志纪略》记载,广柔废县在咐县城(威州)西南72里的大邑坪,自汉至晋皆然,清初尚存遗址。直至今日,仍有不少于禹母女喜相关的遗址。

刳儿坪:历代汉文古籍都说“禹生石纽,其地名刳儿坪”。作为大禹故里,曾建有供人凭吊的禹庙、洗儿池、禹穴、圣母祠、圣母塔、禹迹石纹等以及许多石刻。至今虽庙宇已无存,但经风雨剥蚀而存的石刻仍可说明当年的辉煌。

洗儿池:禹穴左侧300米瀑布下,见方丈余,池水清澈透明,池底斑斑红色石块,相传为禹母生禹,到此处洗涤,血水染红了池水浸红岩石所致。

血红草:在禹穴与洗儿池间小道上,有一簇四季旺盛血红色茅草。相传禹母生禹后去洗儿池时曾在此坐下休息,滴血染红茅草,故从此草从血红如初。

圣母祠:原位于石纽山上千坦之处,又名圣启祠,年久失修。后当地乡绅重建于山麓,占地亩余,为穿斗式木石结构建筑,青瓦飞檐。祠殿中塑圣母像,圣母端坐于台上,头缠纱帕,身着羌服,肩饰“缸钵花披”,脚穿“云云鞋”,栩栩如生。

圣母塔:飞沙关悬崖陡壁上有一米见方的“大禹王故里”石刻,在其山坳平地处有二座塔,为圣母塔,又名双镇塔,现残存7米高的塔座。

三星堆:在三星堆众多出土的神像面具中,唯一的女神头像是“女喜”禹母。三星堆女神头像,就是中华民族的“人母”、乃至世界人类的“人母”——“女喜”禹母神像。在原始社会末期的父系氏族社会的环境下能以女性的身份而被各类史书记载并成为在三星堆遗址神像面具中唯一一个女性头像,这点和大禹父亲早亡,由母亲抚养教育成人有很大关系。

震后古禹遗址
汶川就是传说中的大禹故里。但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川蜀大地上诸多沉积千年的人文历史古迹遭遇了一场大劫难,著名世界文化遗产地都江堰、青城山、武侯祠、杜甫草堂、王建墓、三苏祠等名胜古迹全都伤痕累累。而和古禹遗址相关的建筑更是因为时代远久而损失惨重。

据2008年5月24日国家文物总局报告称:震中北川的古禹遗址几乎无一保留。大禹庙倒塌、禹里倒塌,什邡的禹母祠倒塌,李冰陵园倒塌,大王庙倒塌、二王庙倒塌。

女喜 - 相关词条

《水经注》 汶川大地震 黄帝 大禹
若水 《史记·六国年表》 嫘祖 颛顼
《青牛沱记》 大禹庙

女喜 - 参考资料

1,http://verykin.blog.sohu.com/88400135.html

2,http://boke.qust.edu.cn/17294/viewspace-5436.html

3,http://earthquake.pixhk.com/discuz/archiver/tid-199.html

4,http://www.weiweikl.com/ZHWM30.htm

5,http://www.zgsf.com.cn/archiver/tid-20293.html

更新日期:2024-11-21

免费下载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关于我们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pgdjz@qq.com

Copyright @ 2023-2024 www.pgdjz.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