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廖洪标(1936- ),男,广东省佛山市人,1936年10月生于广东佛山石湾。他出身陶艺世家,父亲廖作民和堂伯父廖坚均为民间时期石湾知名艺人,从小随父学艺,后又师从名家刘传学习陶艺。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石湾美术陶瓷厂高级工艺美术师、担任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和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会员、广东工艺美术学会理事。
工作履历
1951年小学毕业即随从父廖作民学艺,,深得家传,15岁所学作品已受到人们的关注。
1955年在石湾陶艺工艺合作社工作至今(1958年该社与他厂合并为石湾美术陶瓷厂),师从刘传学习陶艺,为该厂高级工艺美术师。
1958年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全国民间雕塑研究班进修学习。
1986年被评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
1993年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主要成就
廖洪标早年潜心钻研潘玉书、刘传的艺术手法,以作品《宋景诗》、《郑成功》崭露头角。当舆论推崇其作品与潘、刘无异,几可乱真时,廖洪标醒悟到必须要"以我为主,博取众长",于是下决心拉开距离,力求"在作品中即要体现地方特色,又要有作者自己的艺术特点。他在继承石湾传统陶塑气韵生动特点的同时,有意抛开常见的类似国画衣纹的流畅线条,吸收西洋雕塑块面结构的手法,强调体积感,创造了自己豪放泼辣、苍劲朴拙的艺术风格。中后期的作品《释迦牟尼》、《悟法禅宗》、《李逵》等突出陶泥的肌理,“强调以肌肉、筋络来强化人物的性格”,人物形象大气凛然,有一种震撼心弦的冲击力。他塑造的威武的关公、谐趣的济公、朴实的鱼翁,都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争相收藏。
为发挥其豪放写意的艺术风格,廖洪标创作的选题也独辟蹊径。他的《释迦牟尼》一反惯常表现成佛后的悠然自得、从容优雅,而刻画其修行时的坚忍不拔、刻苦刚毅,使作品的内涵更具新意。他以民间传说为题材的《叱石成羊》、《画龙点睛》,清新脱俗,别开生面。
廖洪标坚持兼收并蓄,洋为中用,塑造现代人物也得心应手。1968年至1969年他曾参加江西省八一纪念馆大型雕塑的创作。他的作品《丰年乐》、《白求恩》等造型朴实,形象鲜明。廖洪标夫人霍兰擅塑动物,他们伉俪联手创作的《牧鹿姑娘》、《千里走单骑》等作品,各展其长,相得益彰,成为艺坛佳话。
廖洪标诣熟陶瓷生产中有关泥、釉、火的技术,他有时亲自调配胎土和釉料的配方,以配合作品特定的造型,力求取得最佳的艺术效果,表现了他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
从事陶塑的研究和创作40多年来,在艺术实践中形成了写意、豪放的独特艺术风格。他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其中44件作品获奖,包括国家级奖14项、省级奖7项,其作品《济公》在1989年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新产品奖,《释迦牟尼坐像》获1990年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新产品一等奖、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奖、景德镇国际陶瓷精品大赛银杯奖。1990年,他个人所创作的作品销售约65万元。他的不少作品参加国际展览,如《画龙点睛》参加1983年联合国在菲律宾举办的技术为人民展览;作品《释迦牟尼坐像》《济公》参加1984年日本筑波国际博览会等。他的优秀作品《渔翁得利》等被中国工艺美术馆、香港艺术馆收藏。香港、澳门、台湾和新加坡、日本的报刊都报道、刊登他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