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简谱图片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名人库 - 姚莹(清代)
姚莹(清代)

姚莹(清代)

姚莹(1785年11月8日-1853年1月24日),姚鼐侄孙,字石甫,号明叔,晚号展和,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桐城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也是清代最早睁眼看世界的知识分子之一。姚莹于嘉庆十二年(1807)中举,次年为进士,嘉庆二十一年至道光元年(1816~1821年),先后任福建平和、龙溪、台湾县知县和噶玛兰厅通判。道光十八(1838)年,姚莹出任台湾兵备道,在随后爆发的鸦片战争中,他与台湾总兵达洪阿一起,领导了台湾的抗英斗争,不断取得胜利,写下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敌、英勇抗战的光辉篇章。姚莹在文学上亦颇有成就。宗法桐城派文论,偏好散文,长于议论,主张文章必须“明道”、“言事”、“文与实俱茂”,为桐城派八大家之一。
展开

生平介绍

  姚莹,清代文学家。字石甫,号明叔,晚号展和;因以十幸名斋,又自号幸翁。安徽桐城人。乾隆五十年乙巳十月七日(1785年11月8日)诞生于安徽桐城县城内北后街祖宅内。从祖姚鼐,为桐城派古文主要创始人。姚莹从小好学,对书无所不窥,往往“博证精究,每有所作,不假思索,议论闳伟”,其“文章善持论,指陈时事利害,慷慨深切”。嘉庆十三年(1808年)中进士,次年招入粤督百龄幕府,当时海寇骚扰,日事招讨,因而得知海上事。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任福建平和县知县,办事干练,诛奸抑暴,“所至鸡犬不惊,民无扰攘,风俗一变”。次年,调任龙溪知县,无论贫富,秉公断狱,漳人大悦,被誉称“闽吏第一”。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春,调任台湾知县。道光元年(1821年)任噶玛兰通判。在任期间,他多方规划,建造城垣衙署,改筑仰山书院,大力鼓励人民开垦,兴利除弊,积极促进汉族人民与高山族人民的民族团结友好,对开发噶玛兰作了积极贡献,因而“深得士民心”,政声震一时。后来,因龙溪别案,受害革职,“台人大失望,群走道府乞留”。道光十一年(1831年)三月至京都,与龚自珍、魏源、张际亮、汤鹏等相交游,讲究经世之学,关注国计民生,时政利病。道光十二年(1832年)至十四年(1834年)间,任江苏武进、元和知县。当时,道光帝诏谕朝廷内外大臣举荐人才,姚莹为两江总督陶澍、江苏巡抚林则徐所器重,力荐朝廷,皆认为“可大用”。林则徐推荐姚莹的评语,尤为恳切。他说:姚莹“学问优长,所至于山川形势,民情利弊,无不悉心讲求,故能洞悉物情,遇事确有把握。前任闽省,闻其历著政声,自到江南,历试河工漕务,词讼听断,皆能办理裕如。武进士民,至今畏而爱之。”于是,升为高邮州知州,未赴任便调署淮南盐监掣同知。道光十六年(1836年),入都引见,道光帝“察其才,具明白谙练”,于次年授台湾兵备道,赏加按察使衔。姚莹上任台湾道之后,治绩颇佳。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他奉命严加镇守台湾。次年1841年8月,英船纳尔不达号攻击基隆,1842年1月英船阿恩号侵袭台湾大安港,均被姚莹所击沉,该战役通称大安之役(台湾通史)。该役,英军除多人阵亡外,并约有150名印度人,30名英国人被俘虏。同年5月,他奉清廷命令,除了含船长的9名英国军官之外,其餘119名俘虏均予斩杀(其餘病死监狱)。两个月后,於鸦片战争战败的清朝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英国为此向清朝追究斩俘之罪。隔年1843年,姚莹遂被清朝北京政府以「妄杀」被劾逮问,并将其流放四川。1845年他在对西康、西藏等地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写成《康輶纪行》,该书介绍了英法俄印历史地理情况,印度、尼泊尔、锡金入藏交通要道,以及喇嘛教、天主教、回教源流等问题。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姚莹因病回籍。道光三十年(1850年),清文宗即位,姚莹再次被起用,任湖北武昌盐法道,升广西按察使,署湖南按察使。咸丰三年(1853年)卒於任内。

文学成就

  在文学上,姚莹承袭家学,曾亲聆姚鼐教诲,名列所谓"姚门四弟子",为桐城派古文家。他论文继承桐城派的“义法”说,“才、学、识三者先立其本,然后讲求于格、律、声、色、神、理、气、味八者以为其用”,使文章“关世道而不害人心”(《复陆次山论文书》)。他的文章除阐释性理者外,包括论辨、序跋、赠序、书信、记传、杂文等,“举声音笑貌、性情心术、经济学问、志趣识见乃至家声境遇,靡不悉载以出”(方东树《石甫文钞题辞》)。又“善持论,指陈时事利病,慷慨深切”(姚浚昌语)。如《通论》、《再复座师赵笛楼先生书》等,于论政议事之中,渗透着自身的遭遇感慨和切愤深忧,激昂豪宕,文笔骏利而富于感情。

      姚莹赞许汉乐府民歌“皆人情天籁,无假修饰,最有兴观群怨之旨”(《谣变序》),以"风之过箫"(《后湘诗集自叙》)自喻己诗。他的诗大都是写自身感受,或吟咏性情和山水风物,或抒发宦途摧挫之感,忧时悯民之怀。诗风以盛唐为宗,兼有汉魏古诗的影响。

      姚莹宗法桐城派文论,偏好散文,长于议论,指陈时事,慷慨深切;记叙文、传记文,叙事清楚,感情丰富。主张文章必须“明道”、“言事”、“文与实俱茂”,被称为桐城派八大家之一。他崇尚程朱理学。但其“耽性理,兼怀济世”(《论心罪檄文》),做官清廉自守,注意时务,有政声,也有一些有关实际政事的著述,陆以□说他"负经济之学,尤长于论兵"(《冷庐杂识》卷三)。著有《东溟文集》、《东溟奏稿》、《后湘诗集》、《东槎纪略》、《康輶纪行》等,其著作辑为《中复堂全集》13 种98卷。其中《寸阴丛录》、《东溟文集》等著作,均以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为重,有感而发,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宗教、天文、地理诸方面,博而不杂,中心突出,笃实有力,文采斐然,足称“载道”之文。文中所表达的政治见解,皆有独到之处,表现出“义有所不安,命有所当受”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献身国家民族的可贵品质。

保卫台湾

 指挥若定,力撑台湾危局

姚莹

   姚莹是鸦片战争时期,领导台湾军民英勇抵抗英军侵略的著名爱国官员。他与林则徐、魏源,同是当时主张睁眼看世界,学习西方国家近代科学技术以抵抗外来侵略的代表人物。

  1840年6月,英军封锁广州洋面,发动了鸦片战争。顿时,整个东南沿海都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之下。台湾作为中国东南要区,自然是英军觊觎的重要目标。战争爆发之前,英军就不断派人到台湾岛内了解情况,并经常抓捕渔民询问港口内部的情况。随着战局的发展,台湾形势也越来越严峻,1841年8月厦门陷落,台湾的主要物资供应线被切断,台湾岛内更是人心浮动;同时,英军军舰进犯台湾,来势汹汹。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姚莹和总兵达洪阿同心协力,积极筹防,同时在战争中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为台湾保卫战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加紧训练军队。姚莹治军“务在简、严”,即“究其大端,不责苛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真正做到了令行禁止,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在抗英斗争中,台湾守军同仇敌忾,英勇战斗,给英军以沉重的打击。

  改善武器装备,添置军事设施。鸦片战争爆发后,姚莹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台湾防务。如制造巨舰以利于海战;勘测各个港口的深度,因地制宜进行设防;在各个港口增设炮位,加固原有的炮台;将在福州新近铸的6000斤大炮和8000斤大炮,调来一批以增加台湾的作战能力,多置火器,教士兵应用。这些措施增强了守军的作战能力,在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斗争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在道光二十一(1841)年8月的战斗中,就是8000斤和6000斤两门巨炮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打断了英军的桅杆,从而迫使其撤退后触礁沉没。

  团练乡勇,使之协防。鸦片战争爆发后不久,姚莹立即驰赴北部,督察防堵事宜,并沿途召见耆老、士绅,使之团练乡勇。“每庄自一、二百名至七、八百名,通计四县二厅,团练壮勇13000多人,一旦有警,半以守庄,半听调用。”当时5个比较大的口岸共用防卫士兵3481人,屯丁200人,而调用的协防乡勇数量则为2160人,水勇520人,和正规军的数量相差无几。这还没有包括那些没有被调用的乡勇。到了道光二十二(1842年),各地所练乡勇已经达到了47000余人,数量上远远超过了正规军。而且,这些乡勇平时不领经费,仅在战时调用才拨给口粮。对于军饷本来就缺乏的台湾来说,这种寓兵于民的做法无疑收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收养游民,稳定后方。台湾游民素多,成为社会不稳的重要因素。历史上许多树旗滋事、趁机抢劫的事件大都是游民所为。姚莹一直比较注意解决游民问题,任台湾道不久,就提出了收养游民的问题,要求将他们编入各庄保甲,由各庄的总理、董事进行约束,“无事则使巡守田园,有事则逐捕盗贼。”这一政策取得了相当的效果,与以前相比,游民滋事的数量明显减少。鸦片战争爆发后,姚莹收养游民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他在《会商台湾夷务》中说:“水师兵少,不敷分拨,必须多募乡勇,既得防夷之用,又可收养游手,消其不靖之心。”这些游民大多被编入乡勇,直接补充了军事力量。对于抗英斗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部分游民趁抗英斗争期间制造混乱,抢劫财物的行为,姚莹则给予坚决的打击,以保证后方的稳定。道光二十一(1841年)9月11日,北路嘉义地方发生了游民暴动。他们数十成群,向铺户强借银钱,并于15日黎明攻击官员寓所,杀死兵丁。总兵达洪阿迅速带领兵丁平定了这次骚乱。然而北部刚刚平息,又有游民在凤山县竖旗滋事,杀死民人祭旗,并攻击汛地。姚莹迅速调兵缉拿,很快击溃了这一股势力,稳定了形势,从而保证了抗英斗争的顺利进行。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竖旗事件有很多是和英国侵略者相互关联的,有部分流民被英国人收买,到台湾作内应,配合英军进攻台湾。据英国俘虏自己交代,英军司令璞鼎查曾给汉奸番银90000元、纹银6000两,“来台购买奸民”。自道光二十一(1841)年以后,政府缉捕的人员中有很多是这类人。因此,对流民竖旗滋事的打击和打击汉奸、抗击外国侵略者紧密结合,事实上构成了整个抗英斗争的一部分。

  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鸦片战争中,中国方面明显处于劣势,无论在武器装备和整体作战能力上均是如此。所以姚莹采取了比较灵活的战略。一方面,他坚决反对坚壁清野,撤往内山的做法,而是坚持大小口兼顾,以大口为主的原则。另一方面,“以夷炮猛烈”,故“不与海上争锋”,而是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待到其登岸以后再利用险要的地形进行伏击,因此在几次战斗中,均以较小的代价,取得了胜利。道光二十一(1841)年8月,英国军舰进入鸡笼港,对二沙湾炮台连发两炮,打坏兵房一间。参将邱镇功督率军队,以大炮轰击英国军舰,将其桅杆打断,英军被迫撤退,慌乱之中撞上了礁石,船被撞破,英军纷纷落水,邱镇功诸人率军分路追杀,取得了胜利。这一战计斩英军32人,俘获133人,大炮10门,以及图册等物。同年九月初五,又有英军三桅船1艘,在鸡笼口外停泊,初挂红旗,继换白旗,并放舢板船入口,声言要索回以前被俘获的英军,每名愿付银洋100元。见到岸上没有回应,于9月13日闯入口门,直扑二沙湾炮台,大炮齐发,同时在三沙湾强行登陆。守军迅速发炮轰击打死英军2名,其余英军见岸上戒备森严,不敢再继续进攻,仓皇而退。

  英国两次失利后,于道光二十二(1842)年正月二十六日派军舰3艘到台湾外洋“见机行事”。30日,有一艘英国军舰“随带夹板船4只”,准备在大安港进入口门,护北路副将邱镇功、北路营游击安定邦等人前往堵御。英军见防守严密,于是退往外洋。此时守军雇募的渔夫周梓,以土音向英舰上的汉奸打招呼,将他们诱入土地公港搁浅,然后岸上大炮齐发,将英舰击破。此次计俘获英军49人,汉奸5人,取得了比较大的胜利。随后英军又于二三月间,派船只到台湾,不过没有直接进攻,只在外洋窥探。台湾守军严加防范,英舰见无机可乘,始行退去。台湾保卫战以中国军民的胜利告终。这也是鸦片战争中中国军队取得的唯一胜利。在当时来说,确实是一个奇迹。姚莹以实际行动维护了我们这个泱泱大国的尊严,在中国近代反抗外敌入侵史上写下了光照千古的辉煌篇章,并将永远闪烁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

因功罹祸,不改赤子之心

       台湾抗英斗争的胜利令中国军民士气大振,道光帝也称赞这几次战斗说“可称大快人心”。特赐姚莹花翎,兼二品冠服,“以旌其功”。然而,台湾抗英斗争的成功却使部分投降派大臣、特别是直接参加了鸦片战争的投降派大臣如鲠在喉。在战争中,闽浙诸地均丧师失地,独有台湾地区取得了胜利,“镇道受赏而督抚无功,有以小加大之嫌。”且台湾“屡邀上赏,已犯独醒之戒”。姚莹等人“早已为中外大臣所嫉”。同时,英国侵略者也对他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后快。

        1842年中英签定了《南京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之后不久,英军向中国方面提出,要求释放在战争中被台湾军民俘获的士兵。但是,在战争结束之前,除了9个英军头目之外,其余的英军战俘已在道光帝的同意下被“就地正法”了。英军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就向清政府提出交涉,谎称这些俘虏本系难民,因商船在台湾海峡遭遇台风,漂流至台湾,却被台湾镇道当作官兵杀害,以冒功请赏。英国公使璞鼎查坚决要求将台湾镇道“去官正法”,否则的话,“将奏明我国君主,非惟伤及二国和好之气,诚恐难保无致干戈再起。”进行战争威胁。

  姚莹对于英国公使的上述说法进行了义正辞严的驳斥,他指出:一,这些英军被俘时台湾海峡并无台风,因此遭风之说完全是无稽之谈。二,在1842年大安之役中俘获的英国船只上发现了浙江宁波镇海营中的军器、绿营旗帜和署为“温州镇左营守备”所造附近山形水势图一本。可以说明此船曾参与过这些侵略中国沿海的战役。三,英国船上设有炮台,“打仗胜则称为兵船,以耀其武,败则指为商船,以讳其短。”而并非如璞鼎查所称仅是商船。因此,姚莹认为,英国公使的说法俱是捏造,仅仅是为诬陷、打击台湾抗战军民提供口实而已。但是这些辩解并没有阻止投降派官员将姚莹罗织成狱。事发之后,“江、广、闽、粤四省大帅……弹章相继,或日为书,偏布京师,曰u2018不杀镇道,无以谢夷,以坚和约u2019。”清政府令闽督怡良到台湾调查此事。怡良“成见早定,不容陈辩”,没有经过调查,立即将姚莹、达洪阿革职查办,“以其所闻于夷人者令镇道俱对”。在这种情况下,姚莹有口难辩,终于被煅炼成狱。对此,姚莹在一首诗中写道:“海外功名泡影如,群公网岂漏游鱼。”表达了他的无奈之情。姚莹含冤下狱,道光帝是知道其中隐情的。当时处决俘虏的命令就是他下的。因此在见到姚莹下狱以后所写的“供辞”时说:“台湾事,朕已知之,毋庸阅也。”但是经过了鸦片战争之后,他早已被英国侵略者吓破了胆,根本不敢违背英国人的意愿。最后还是作出了荒唐的决定,将姚莹下狱。

  但是,姚莹的遭遇却激起了主战派爱国人士和台湾人民愤怒。怡良到台将姚莹及达洪阿逮问入京时,就有“精兵数千人攘臂呶呼,其势汹汹,”几乎激成兵变。后经劝导,众人才“痛哭投戈而罢”。不久,“士民复千百为群,日匍伏于大府行署,纷纷佥申诉者,凡数十起。”及至姚莹下狱,“台谏诸公纷纷上书言台湾事”,“争为颂冤”。在各方压力下,道光帝不得不将姚莹“赦免”出狱。但是为了使英国人清满意,将他“以同知直隶州知州,发四川效用”。尽管这样,投降派官员犹不满足,后来又令其“使乍雅”,“出西藏治狱”,“往返六七千里,道经绝漠。”让他受尽了折磨。

  对于这种遭遇,姚莹却安之若素。虽“两次奉使往返万里,冰山雪窖中,崎岖备至,”却能“处之如恬,途中诵读吟咏不辍。”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一时期,他系统地考察了所经地区的山川、地形和风土人情,同时,对“西洋各国情节及诸教源流,尤深致意焉。”根据这些资料,写成了《康经行》15卷,并附图一卷。他在书中提出,要抵抗西方侵略者,必须要学习他们的自然科学技术,并要进一步了解他们的情况。他在书中还特别提醒人们要防范英国侵略者对西藏进行侵略。这部书和魏源的《海国图志》、徐继畲《瀛环志略》一起,开启了中国早期近代思想启蒙的先河。同时,姚莹那种虽处江湖之险远,却仍系心于国家之忧患的拳拳赤子之心,足以垂范后人。

乱世英雄

      姚莹所处的时代,正是旧中国走向衰落的年代,西方列强争相侵略、欺凌和压迫中国。1840年-1842年,英国殖民主义者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一次战争,即鸦片战争。姚莹出任台湾兵备道正值这个期间,大环境是相当不利的。而姚能紧紧依靠当地军民,起而英勇奋战,并取得了抗击英军的重大胜利,实在难能可贵。这是姚莹守土保民、爱国爱台精神的体现,是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不屈不挠的民族正气的体现。姚莹不过是中国政府无数守土保台官吏中的一个。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中国人民同命运共呼吸,为了保卫台湾和发展台湾,不知付出了多少血汗。台湾与大陆,血脉相连,祸福相连,“爱台湾”和“爱祖国”从来就是统一和一致的,这在姚莹身上有完整的体现。

更新日期:2024-12-04

免费下载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关于我们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pgdjz@qq.com

Copyright @ 2023-2024 www.pgdjz.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