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简谱图片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园艺 - 汪祖华(专家)
汪祖华(专家)

汪祖华(专家)

1924年12月26日 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县。1941-1945年 中央大学农学院园艺系学习。1947-1948年 宜兴高级农业学校教员。1948-1949年 《中国时报》编辑部校对。1949-1959年 南京市军管会农林组军事联络员。1950-1955年 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秘...
展开

个人简历

1924年12月26日 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县。

1941-1945年 中央大学农学院园艺系学习。

1947-1948年 宜兴高级农业学校教员。

1948-1949年 《中国时报》编辑部校对。

1949-1959年 南京市军管会农林组军事联络员。

汪祖华

1950-1955年 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秘书。

1956-1960年 苏联莫斯科季米里亚席夫农学院学习。

1961-1988年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秘书、副所长、所长;江苏省园艺学会理事长、中国园艺学会理事。

1988年9月10日 病逝于南京。

生平简介

汪祖华,又名汪翮驭,1924年12月26日生于安徽芜湖县,童年时父亲因病去世。他勉强读完小学后,以第一名的学绩考入县城五关中学,由于家境贫困,母亲忍痛让其姐妹中途辍学,以保证全家唯一的男孩完成学业。家境困窘,激发汪祖华从小发愤努力学习。上初中时,为减轻家庭负担,他与美术老师一起绘画卖画。他认为今后要负担家庭,赡养母亲及姐妹,最好的职业是开诊设医,济世抚民。因此,1941年秋,他赶赴南京,同时报考南京模范中学和中央大学,结果一试即中,仅初中毕业即被中央大学录取,就读医学专业。在医学院学习一年以后,他了解到学医时间长,家庭负担太重,而且当时抗战如火如荼,后方战区号召以实业救国、科学救国和农业救国。汪祖华认识到中国是农业国家,只有以农为本,才能振兴国家。所以从大学二年级起,他决定弃医从农,走农业救国之路,造福农民。1945年7月,汪祖华大学毕业后留校当助教。抗战胜利后,因内战又面临失业。为生计着想,他先到无锡的胡氏中学任教了半年,后又回到家乡芜湖,在一所小学教书。在此期间,受一些进步同学们的影响,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组织的外围活动,开始探寻真理,秘密阅读马克思主义的进步书籍,组织参加反内战的示威游行,并于1947年2月加入民主同盟。现实使他认识到社会弊病的根源,领悟到科学与民主的关系。为追求共产主义的理想,1947年6月,汪祖华由其学兄戴简默先生介绍,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走上了革命道路。

1948年下半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施大规模的战略进攻。为摸清敌人的内部情况,受地下党组织的委派,汪祖华到南京国民党国防部编办的《中国时报》编辑部任校对,利用工作之便,收集了大量情报,为南京的解放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南京解放后,他被调入南京市军管会农林接管组任军事联络员,具体接管国立中央农业科学试验所(江苏农业科学院前身)。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原国立中央农业科学试验所的基础上,成立了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汪祖华任所秘书兼党组成员。1955 年,国内选派部分优秀专业知识分子赴苏联留学,汪祖华于1956年夏到莫斯科季米里亚席夫农学院,进修生物学专业。1957年毛泽东主席访苏,亲切接见了留学生代表。毛主席的谆谆教诲,进一步激发汪祖华发愤学习、报效祖国的决心。1961 年,汪祖华获生物学副博士学位。1961年6月,汪祖华学成回国,回到原单位,此后历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秘书、副所长、所长。60年代,汪祖华接受了桃育种任务。他首先从桃种种质资源入手,对国内外现有品种进行系统的观察鉴定和整理分类,从中筛选出优异的种质资源作为亲本材料、配置组合、开展水蜜桃和黄桃新品种选育研究。正当汪祖华醉心于育种事业之际,“文化大革命”使他离开了科研岗位,先到“五七”干校劳动,后到南京老山林场,筹备实验室,开展微生物培养技术的研究及其在林果生产上的应用研究。1972年春,他调任普通中学从事教学行政工作,当教学工作取得一定进展时,他又被调回到久别的科研岗位,全面负责园艺所果树方面的科研工作,继续主持桃育种研究等。

主要论著

1 汪祖华.桃品种间杂交后代若干果实加工性状的遗传.园艺学报.1964 (1):11~16

2 汪祖华.桃原始材料的研究和利用罐桃品种与加工资料汇编.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1978

3 汪祖华,汤秀莲,郭洪.桃极早熟品种雨花露的选育.江苏农业科学.1982(2):38~40

4 汪祖华.桃.中国果树栽培学.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

5 汪祖华.匈牙利桃的生产和科研概况.中国果树.1988(2):60~63

6 汪祖华,陆振翔,周建涛.桃品种.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

7 汪祖华,周建涛.桃种质的亲缘演化关系研究——花粉形态分析.园艺学报.1990,17(3):161~168

技术成就

有目的地开展桃的杂交育种,国外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而中国在60年代以前还没有这方面的工作。60年代初,汪祖华留苏回国后开始进行桃杂交育种研究。在此以前,中国桃生产上的早熟品种,在6月下旬才开始成熟,多为地方硬肉桃品种,果实以小、硬为主;而中熟品种主要是日本品种白凤和大久保,品种单一,成熟期集中,且因栽培管理水平不高,果实偏小;至于晚熟品种,大多是地方良种如白花水蜜、肥城桃、奉化玉露、深州水蜜等,这些品种长期在某一地方栽培,区域性强,对气候、土壤等因素要求严格,故面积不大。针对这些问题,汪祖华首先确定以选育早熟品种为突破口,提出集早熟、优质、大果型于一体的育种目标,在亲本组合选配上,他灵活地应用了桃性状遗传理论,以晚熟品种为母本,早熟品种为父本进行杂交,充分利用杂交亲本间差异大、杂交后代超亲变异多的规律,成功选育出一批成熟期早、优质、果型大的水蜜桃新品种,如雨花蜜、朝霞、雪香露、白香露等新品种。这些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后,使桃果实成熟期由原来的6月下旬提前至6月中旬,彻底改变了硬肉桃为主的早熟品种格局,其中雨花露品种成为早熟主栽品种,遍布大江南北,荣获1982年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

为进一步提早品种成熟期,汪祖华在国内较早地利用种胚培养技术,将雨花露实生种在种胚未退化之前,进行组织培养,从中选育出成熟期比亲本早20天的品种早花露,果实生长期缩短至55~58天,使桃果实在5月下旬即能上市。同时为缩短桃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汪祖华还改进了杂交授粉和培育杂种实生苗的方法,使杂种后代数量短期内迅速增加,并利用同工酶等生化指标,进行杂交后代的早期鉴定,使桃的育种周期缩短了3~5年。在早熟桃育种取得突破以后,汪祖华又开始进行不同成熟期配套新品种的选育,选配不同亲本的杂交组合。历经20余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培育出霞晖系列、朝晖、新白花、晚硕蜜等成熟期配套的水蜜桃新品种。随着新中国食品工业的兴起,罐桃加工也蓬勃发展,对罐藏黄桃原料需求甚多,但当初生产上并无专用罐藏加工品种。因此,在开展鲜食桃育种的同时,汪祖华注重罐藏加工品种的选育。当时可供选择的原始材料较少,育种目标不甚明确,因而育种进展缓慢。至70年代,明确了以选育黄肉、无红色素、不溶质、粘核、适应性强为育种目标。据此,汪祖华选择当时生产上为数不多的几个黄肉、不溶质、适应性差的欧洲传统品种菲利浦、塔斯康与黄肉溶质、离核、适应性强的爱保太、西洋黄肉等品种,进行杂交,选出了介于双亲中间类型,基本上符合制罐要求,适应性较好的金丰、金橙两个新品种,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罐桃工业大发展时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罐藏黄桃栽培面积的迅速扩大,出现成熟期过分集中的问题。70年代末,汪祖华会同国内数家科研单位,开始了第二阶段的罐藏桃育种,目标是选育早、中、晚成熟配套的优良品种。当时,可供选择的亲本材料除了国内较多的杂交优良品种(系),还有从国外引进的优良罐藏黄桃品种。“六五”期间,选育出11个不同成熟期的优良罐藏桃新品种(系),如金旭、金晖、金莹、金艳等,这些新品种(系)适应性强,丰产性强,品质好,加工期亦由原来的20天延长至60天,该研究成果于1986年受到国家计划委员会、经济委员会、科划委员会和财政部的联合表彰,并于1992年荣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 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参考资料

[1] 中国数字科技馆 http://www.cdstm.cn/zhuanlue/persondetails.jsppersonid=181540

更新日期:2024-12-24

免费下载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关于我们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pgdjz@qq.com

Copyright @ 2023-2024 www.pgdjz.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