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简谱图片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航空 - 魏钟铨
魏钟铨

魏钟铨

魏钟铨,遥感卫星一号总设计师魏钟铨是一位卫星专家,他在20世纪50年代在复旦大学读书时,就涉及卫星领域,以后几十年一直与卫星打交道,是我国第一代卫星的研制者。他把一生的心智都奉献给了在太空中闪耀的中国星。
展开

基本内容

  魏钟铨一生只干过卫星型号设计这一件事,他为此投入了一生的心血。2006年4月27日发射成功的遥感卫星一号,是作为总设计师的魏钟铨干了一辈子卫星历程中的又一件大喜事。

  魏钟铨将自己的心血和智慧都用在了卫星研制中,并在这一领域卓有建树。他认为,干卫星型号,这一辈子值了!

年轻有为崭露头角

  复旦大学,我国著名的高等学府,陈望道、苏步青、谈家桢、谢希德……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人大师,一个个著作等身的学术泰斗,其学术生涯都在这里度过。对于莘莘学子来说,能考进复旦大学,做一个复旦学子,从而能经常仰头聆听大师的教诲、接受大师的熏陶、感受大师的人格魅力、学习大师的为人师表,那是何等的幸事!魏钟铨天资聪颖,小时候读书成绩就特别好,小学五年级时还跳了一级,直接进入了上海南洋模范中学。虽然他在班级里年龄是最小的,但成绩却是最优秀的,大学一二年级时,他的门门功课都是满分。魏钟铨至今一直还记得中学里的数学老师。老师诱导他:数学是基础,是工具,今后到社会上,干什么都需要数学;凡是数学学得好的人,逻辑思维严谨,推理演绎正确;搞自然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的人尤其需要掌握好数学。老师的循循善诱,使他开始爱上了数学,并将研究和演算数学作为生活的一大乐趣。他一直都牢记着老师的教诲,若要在数学领域有所建树,就一定要考进复旦大学,因为那里是产生数学大师的摇篮,是国内数学研究水平最高的高等学府之一。从那时起,魏钟铨有了一个朦胧的梦想——争取考进复旦大学,做像苏步青那样的数学大师。

  他没有辜负父母和老师的殷切期望,如愿以偿地进了梦寐以求的复旦大学。从此,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一直在激励着他,鼓舞着他,鞭策着他,成为他一生前进的动力和努力的方向。

  魏钟铨在复旦大学读大四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就开始涉及有关卫星的理论。1958年,毛主席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领袖的号召对他以后的人生选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魏钟铨

  1958年,魏钟铨从复旦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位于北京中关村的中国科学院电子所。工作中,他凭着扎实的数学功底,凭着年轻气盛,敢于向权威挑战。他在从事微弱信号检测研究时,从理论上独立证明了梳齿滤波、同步积累和相关接收不能重复使用的等价性。那时,魏钟铨年仅21岁。他的这一研究成果,得到了当时指导他的苏联专家的赞赏,认为他的研究成果不同一般,是与国外同步进行的,是国内先进水平。1959年,魏钟铨被中科院推选参加全国群英会。当时参加这次盛会的全国科技界代表共有20人,其中有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和学术泰斗。周总理在接见科学界代表时一边与熟悉的专家、学者握手,一边看着名单。当魏钟铨走过来时,周总理笑着说,还有一个更年轻的。周总理勉励他要继续努力,不骄不躁,取得更大成绩。

  群英会后,他的劲头更足了,信心更强了,开始投身数字计算机研究。那时,对于许多人来说,数字计算机还是很陌生的东西。由于我国的工业基础薄弱,小型电子元器件在我国几乎是个空白。所内那台专用数字计算机是他经多年研制用电子管装配出来的,因此体积庞大。魏钟铨就是用这台电子管计算机,实现了数字式相关接收器的功能,进一步验证了梳齿滤波、同步积累和相关接收不能重复使用理论的正确性。这台计算机搞出来后,被列为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为此,1964年魏钟铨被中科院评为中科院系统先进工作者。

  1961年,魏钟铨光荣出席了中国共青团九大,并被选为主席团成员,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此时魏钟铨的人生旅途是顺利的,他有着满腔的报国热情,有着朴素的阶级感情,有着使不完的创新劲头,只想多出科技成果,把自己的全部知识和智慧献给祖国和人民。

  1965年1月,党中央决定我国自主研制卫星后,中科院召开了专题会议,就中科院如何搞人造卫星、搞什么样的人造卫星,以及卫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就在这次会议上,魏钟铨被确定协助我国著名测控专家陈芳允负责卫星地面观测系统的方案论证工作。魏钟铨还清楚地记得,中科院卫星工程启动后不久,“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为了不影响卫星的研制工作,周总理亲自决定卫星研制群体停止“四大”,坚持正面教育。正是由于周总理的干预和保护,我国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才没有受到冲击和破坏,从而保证了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

  遗憾的是,魏钟铨在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之前奉命调到上海,加强刚刚起步的上海机电二局的卫星研制力量,参与技术试验卫星的研制工作。

科学工作追求卓越

  20世纪80年代,魏钟铨转到了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研制线上,并担任该星的总设计师。风云二号卫星是一颗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技术含量很高,当今世界上能够自主研制这类卫星的国家只有少数几个。

  风云二号卫星是一颗有着曲折研制经历的卫星。魏钟铨和他的团队历经数年,于1994年将第一颗风云二号卫星研制成功,可就在卫星即将发射的前夕,意外的情况发生了:卫星肼燃料泄漏,突然起火燃烧,发射暂时中止了。魏钟铨和科技人员没有被困难所吓倒,也没有被挫折压垮,他和大家在一起分析事故原因,以便准确判定故障部位,有针对性地采取技术措施,同时吸取教训,确保后续星不再犯同样的错误。魏钟铨又和大家投入到了第二颗风云二号卫星的研制工作中。经过3年的努力拼搏,终于在1997年6月12日,将我国第一颗静止气象卫星送入距离地球36000公里的赤道上空,为我国和亚洲周边国家地区的气象预报、云图发送以及防灾减灾等作出了重要贡献。

  干了一辈子卫星的魏钟铨对失败与成功有着深深的感触:对于航天人来说,失败是令人痛心的,但科学试验总会有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关键是我们要树立必胜的信心,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深刻认识其中的原因和深层次的东西,进一步吃透技术,举一反三,为以后每一次成功打下扎实的基础。

  对卫星的质量要求,魏钟铨坚持一条:严上加严。首颗风云二号卫星之所以会失利,讲到底,一是没有充分认识到它的研制规律;二是在产品质量把关上还有漏洞和死角。因此,魏钟铨时常提醒大家,卫星质量,不容含糊,稍有疏忽,后患无穷。

  卫星是科技含量很高的产品,要确保卫星在天上长时间和高可靠地运行,必须在研制全过程中严格把住每一个质量关。当魏钟铨又担起遥感一号卫星总设计师的重担时,他把质量看作研制工作中的头等大事。对于涉及卫星质量的问题,魏钟铨坚持原则,毫不含糊,决不放过一丝隐患。

  2006年3月3日,遥感卫星一号首发星已装上了火车专列整装待发。但在出发前3小时,突然发现专列车厢里载荷舱包装箱的两只空调在开启过程中温控不一致,其中一只制热效率偏低。

  空调是一个在旅途中保护卫星的重要辅助设备。早春三月的太原,气候依然很冷,如果靠单只空调运行,途中这只空调一旦失效,卫星就失去了低温保护,很难安全运抵目的地。这时,进基地的试验队员已经陆续到达,欢送的各级领导也来了,出发仪式即将举行,火车编组已经完成,汽笛即将拉响……

  非常时刻,必须有非常措施。研究院领导和“两总”作出果断决策:为确保卫星质量,推迟一天出发,将产品卸车返回总装厂房,派人连夜联系空调生产厂家,对出问题的空调进行更换。一次可能危及卫星质量和安全的隐患终于被排除了。

  就在发射遥感卫星一号期间,魏钟铨又碰上了某系列元器件的质量问题。他们接到通知,说是别的卫星研制单位发现了这种元器件存在质量隐患。某系列元器件在卫星上应用比较广泛,万一到天上出了质量问题那可是非同小可的事情。于是,魏钟铨和研制人员对应用在遥感卫星一号上的这种元器件的质量进行了严格检查和试验,但没有发现质量隐患。为了向上级领导汇报这一结论,魏钟铨连夜从太原坐车,凌晨赶到北京。上午向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等领导汇报后,于当天又赶回太原。为了抓紧卫星发射前的分分秒秒,他在20小时内整整坐了1000多公里路的车。

  他的心里始终装着卫星,装着责任和使命,从不敢怠慢、放松。因为对于型号老总来说,责任太重,压力太大,必须全力以赴、全神贯注,认真再认真。

钟情卫星无悔选择

  人的一生中,称得上辉煌的事情肯定不会很多,有一两件足矣。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遥感卫星一号,是魏钟铨晚年担任总设计师的一个国家重点型号,历经7年,于2006年4月27日在太原基地发射成功,可以算得上是一件辉煌之事。

  让他感到欣慰的是,该卫星是我国第一颗自主研制的全天候、全天时遥感卫星,创下了国内同类卫星技术水平上的许多新高。遥感卫星一号的发射成功和在轨运行,标志着我国卫星遥感技术上了一个新台阶。卫星用户给予的评价是:首星成功,实属不易。该卫星的研制是一项创新工程,填补了该技术的国内空白,并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卫星升空后各个系统工作正常,性能稳定,星地一体化指标和卫星指标均满足或优于原设计指标。在该卫星试运行期间,它首先发现了今年首次台风“珍珠”的踪迹。

  同年7月27日,是卫星正常运行整整3个月的日子。这天,魏钟铨异常兴奋,因为卫星的正式交付仪式在北京举行。仪式上,用户方领导紧紧握着他的手。所有的肯定、赞誉和勉励,都在这紧紧的握手之中。

  遥感卫星一号首星成功以后,他又担任了又一个新型号卫星的工程总师。目标是新的,挑战也是新的,魏钟铨马不停蹄,越干越欢。

  一生干好一件事,一般常人都很难做到,要耐得住寂寞,要远离浮躁,要淡泊名利,要几十年如一日;要使劲地钻进去,苦思冥想,正确决策,敢于承担责任;要有顶住巨大压力的心理承受力,“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信条如泰山压顶,但却不能弯腰。这一切,魏钟铨似乎都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完美。

  即将迈入古稀之年的他,此刻仿佛站在人生的峰巅,看浮云飞去,看雾霭消散,看虹霓褪色。回首往事,他感到干好了卫星型号这一件事,对得起自己一生不懈的追求,对得起祖国对他的教育和培养。

  曾经面对鲜花,曾经面对掌声,曾经面对赞誉。他欣然,他释然,他欣慰,他无悔。但这些都如过眼云烟,而永远不失的是留恋、是追求、是梦想。他所留恋的是他干了一辈子的一件事——造星。

  他的一生情系卫星、伴随卫星。他时常在梦里,与卫星一同遨游灿烂的星空。

更新日期:2024-11-21

免费下载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关于我们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pgdjz@qq.com

Copyright @ 2023-2024 www.pgdjz.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