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简谱图片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植物学家 - 杨洪祖
杨洪祖

杨洪祖

杨洪祖,薯类专家,中国薯类作物育种的开拓者。他成功地引进、鉴定和大面积推广了甘薯品种“南瑞苕”,选育出高抗晚疫病的马铃薯品种“巫峡”以及其它甘薯、马铃薯品种,为中国薯类作物研究和生产发展做出了贡献。
展开

杨洪祖 - 人物简历

1911年3月20日 生于四川省德阳县(今德阳市)。
1936年7月 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园艺系获农学士学位。
1936年11月1938年 夏任四川省稻麦改进所技佐。
1938—1940年1月 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院进修,获科学硕士学位。
1940—1942年 任四川农科所粮食作物组技正。
1943—1949年 任中央农业试验所技正,并曾兼任华西协会大学理学院、四川大学农学院、铭贤农工学院教授。
1950—1952年 任西南农林部四川农业实验所粮食组副主任。
1953—1964年 任四川省农科所副总农技师兼粮作组副主任。
1965—1988年 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研究员。
1988年 任中国作物学会甘薯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马铃薯专业委员会顾问。

杨洪祖 - 生平概况

杨洪祖,字纯夫,四川成都市人。1911年3月20出生于四川省德阳县(今德阳市),本姓黄,后过继到舅父家,改名杨鸿祖(文化大革命中将“鸿”简化“洪”)。13岁前由家庭教师教授国语、英语和算术等课程。1925年秋进入初中学习。1928年考入成都大学理预科,1930年转入天津南开大学理预科。1932年考入南京金陵大学理学院选读医预科。后又转入农学院攻读园艺系。在园艺系的4个专业中,他对果树最感兴趣。因为四川盛产柑桔,但品种不良,学成后可以对家乡果树生产做出贡献。为了学好本专业,他选择了有关基础学科——植物专业作为辅系。

1978年,他被恢复了副所长职务。1980年以来,他承担了“六五”四川省甘薯攻关组组长、七五攻关领导小组顾问,国家科委六五攻关甘薯、马铃薯项目专家组成员,四川省科技干部技术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科委技术顾问团农业组顾问等10余个职务。虽然这时他已年逾古稀,又身患多种慢性病,但是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为了夺回失去的时间,他忠于职守,任劳任怨地加倍努力工作。白天处理日常事务,晚上加班撰写论著,审阅试验报告和他人的论文、译文。在审阅中他一丝不苟,字字推敲,遇有可疑数据都要亲自核算一番,尽量做到准确无误。

杨洪祖的经历坎坷,但他能够正确对待,始终对中国共产党坚贞不渝,对社会主义道路坚信不移,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终于在1984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多年的夙愿。如今他更加珍惜那晚霞天边火红的余晖,只争朝夕地为自己奋斗的美好事业,继续地默默奉献。

杨洪祖 - 薯类研究

1936年夏,他从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园艺系毕业,通过《人工授粉对西洋梨结实率的影响》的论文答辩获得学士学位,经管家骥博士推荐到四川省稻麦改进所工作,任技佐。到任后杨允奎所长指派他负责四川省甘薯和马铃薯的科研工作。当时求职不易,专业对口更难。为了不失去工作机会,他只好放弃自己喜爱的专业而接受了这项任务。万事开头难,一切都得从零开始。他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到全省甘薯农家品种143个,经过试验从中选出产量较高的“广东苕”的“绿叶洋红”两个甘薯品种和“彭县大白芋”马铃薯品种,供生产上种植。

在四川稻麦改进所工作期间,他曾一度担任所长室秘书,协助处理国内外业务信件。几月后,他感到自己不适合长期做办公室文牍工作,坚决要求重返科研岗位,继续研读果树专业,于是向美国加州大学申请入学,并获得校方批准。然而正当他准备赴美深造时,著名水稻专家赵连芳来成都筹建四川省农业改进所,得知他即将去美国攻读果树专业,便动员他继续进修薯类作物。于是他便改向以马铃薯育种著称的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生院申请入学。从此开始与甘薯、马铃薯结下了不解之缘。

1938年他在美以植物遗传系为主系、园艺系为辅系攻读硕士学位。他的导师是国际著名的遗传育种学家海斯博士和著名的马铃薯育种家克兰茨博士。他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遗传育种基础理论学习和甘薯、马铃薯育种的研究。杨洪祖深知留美深造机会难得,因此学习特别勤奋刻苦,从不虚度光阴。除上课、吃饭和睡觉外,其余时间几乎全在图书馆和研究生学习室度过,直到深夜一二点钟才回室就寝。1939年夏天他随导师克兰茨到明尼苏达州北部的苏必里尔湖畔的马铃薯杂交育种场整整实习了一个生长季,得到导师的具体指导,使他在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上获益良多。

1939年底,他顺利地通过了题为《马铃薯实生苗家系在温室条件下及在大田情况下反应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论文答辨,获科学硕士学位。由于出国前深感进行薯类作物育种最大的困难是不能自然开花,不能通过杂交手段创造新品种,因此非常重视学习和掌握有关薯类开花结实习性及其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等基本知识。为了全面系统地掌握薯类育种技术,归国前又专程到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向著名的薯类遗传育种家米勒博士学习人工促进甘薯开花结实的理论和技术。然后随身携带着高产、质优的美国农家甘薯品种“南瑞苕”和“普利苕”,途经香港、越南辗转回国。

杨洪祖 - 研究成果

杨洪祖1940年初回国后在四川省农业改进所任技正,继续从事甘薯、马铃薯研究。从那时起,半个世纪以来,他带领薯类科技人员在漫长而艰难的科学道路上不断开拓前进。先后通过引种驯化、系统选择和杂交育种为生产上提供甘薯、马铃薯品种共30多个。其中对生产贡献最大的是引种驯化、鉴定和推广了甘薯品种“南瑞苕”和马铃薯品种“巫峡”,其次育成了甘薯品种“川薯27”、“胜南”和抗晚疫病和耐退化的马铃薯“292—20”、“376—85”、“二季早”等,用于生产和育种研究。

他于1940年首先把人工促进甘薯开花结实技术用于育种实践获得了成功,并于1943年以《促进甘薯开花结实之初步报告》为题在国内发表,这是中国第一篇关于甘薯有性杂交的论文,为国内早期开展甘薯有性杂交育种提供了手段。同时他对从美国引进的甘薯品种“南瑞苕”进行了驯化栽培和鉴定比较。经1941—1943年在成都、绵阳、泸州、合川、达县等地试验,该品种表现最好,比当地对照品种增产一倍左右。

1944年起即在全省示范、推广。为使良种尽快在生产上扩大应用,他一面撰写《甘薯良种南瑞苕》、《甘薯贮藏》等文章进行宣传;一面组织有关单位的科技人员到现场观摩。由于国民党政府根本不关心农业,“南瑞苕”的种植一直停留在农民自由交换的过程,推广面积不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的愿望实现了。1950年在西南农业部的宣传、组织下,“南瑞苕”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成为50年代四川甘薯生产上栽培面积最大的主栽品种,年最大栽培面积达1312万亩;在西南各省和长江下游地区也有一定的分布。美国康乃尔大学教授、著名的作物育种家洛夫了解这个情况后认为,“中国引种南瑞苕的成就在世界作物引种史上是罕见的。”

1943—1946年间,他先后从美国引进马铃薯品种“火玛”、“西北果”、“红纹白”以及一些杂交组合的种子。经成都种植观察、培育、鉴定,于1947年育成了“292—20”。该品种在50年代初由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引去试种,因其丰产性好、耐病毒病和高抗晚疫病,正符合该地区的需要,因而在黑龙江省大面积推广,后又扩大到内蒙古自治区及山西雁北地区,在这一带薯区年均种植面积约300万亩。“292—20”也是公认的最佳杂交亲本之一,全国马铃薯育种单位利用它育成的品种和种质达30多个。

1947年,杨洪祖又一次从美国农部引进马铃薯中间材料“B76—43”及“B76—16”在成都进行培育、鉴定,于1951年春发现它在田间晚疫病流行的情况下表现免疫。翌年,四川万县地区巫山县晚疫病流行,造成当地严重春荒。为解决川东马铃薯生产上这一灾害,他应西南农业科学研究所和万县地区农业局的要求,向该地区提供了包括“B76—43”在内的三个抗晚疫病材料,并同植保系有关人员一道前往鉴定、决选。其中,“B76—43”表现高产和受当地群众欢迎,并由当地群众定名为“巫峡”予以推广。这是中国马铃薯栽培史上第一个对晚疫病表现免疫的优良品种。为使该品种尽快用于生产,为山区农民排忧解难,杨洪祖不辞辛劳与同志们一道跋山涉水深入贫困山区蹲点数月,使该品种在川东和毗邻的鄂西薯区迅速推广,后又发展到重庆市郊、陕西商洛和汉中一带,为南方马铃薯生产做出了贡献。为表彰这一功绩,四川省人民政府在1956年授予他先进工作者的称号。

1951年至文化大革命前,杨洪祖在四川省农科所作物育种系任副主任、副总农技师,分管薯作研究室。在他指导下,甘薯组科研人员从“台农27”放任后代和“南瑞苕与胜利百号”、“华北117与巫山湖南苕”、“胜利百号与普利苕”、“标心红与小白藤”等杂交组合后代中育成了“红旗4号”、“573—13”、“红皮早”、“早丰”、“618—25”等品种;通过引种鉴定推广了“胜利百号”、“五魁好”、“华北52—45”、“湘农黄皮”、“58—811”等品种,均投放生产应用。

1971年后,杨洪祖恢复了业务工作,因无行政事务羁身,可以用更多时间与同志们一道参加育种工作。通过1972年用“南瑞苕”与“美国红”杂交和以后的培育、鉴定、选择,于1980年育成了高产、适应性广的甘薯品种“川薯27”。该品种获得1983年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每年栽培面积均在200万亩以上,1988年高达463万亩,十年累计种植2400万亩左右,增产原粮5.75亿公斤。1977年他又以“南瑞苕”与“胜利百号”组配杂交,终于从中选出品质与“南瑞苕”相近、耐肥力特强,产量潜力大的食、粉兼用品种“胜南”,并获得1989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鉴于杨洪祖在薯类事业上做出了重要贡献,1964年他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78年当选中国作物学会第二届理事, 《作物学报》编委;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79年12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杨洪祖 - 人才培养

在学术上,杨洪祖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从不人云亦云。只要他认准了的,即使处在不利的情况下,也要保留自己的观点而不迁就让步。因为他坚持“是非之事,要让实践来证实。”文化大革命中,虽然遭到不公正的待遇,身心受到摧残,他仍忍辱负重,毫不泄气,白天认真参加劳动,晚上照常阅读技术资料。那一时期,社会上出现一股“标新立异”之风,把“利用薯拐子代替薯块作种”、“甘薯茎尖越冬育苗”、“结籽红苕”等问题,当作“新生事物”加以宣扬。对此,杨洪祖均能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应用自己所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冷静地加以科学分析,最后认为,这些措施利少弊多,不宜在生产上应用。实际上,这些所谓的“新生事物”,都是县花一现,经不住考验的。

在培养人才方面,杨洪祖是既严格要求又满腔热情。50多年来经他指导、培养成长的助手不下30余人。如已故的薯类专家洪用林、张必泰就曾经当过他的助手。对于新来的科技人员总要先讲授一些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介绍研究概况和发展方向。涉及操作技术时,他都不厌其烦地进行示范、讲解、直至能独立操作为止。为让助手们尽快成长,他还专门安排时间系统传授如何收集、查阅文献,整理分析数据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学术论文等。

杨洪祖

更新日期:2024-11-21

免费下载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关于我们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pgdjz@qq.com

Copyright @ 2023-2024 www.pgdjz.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