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简谱图片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生物化学 - 侯祥川
侯祥川

侯祥川

侯祥川,营养学家。他毕生致力生物化学和营养学的研究,其突出成就是有关营养缺乏病的各种临床表现与防治的研究以及食物营养成分的研究。他首先在国内报告了核黄素缺乏的各种表现和治疗方法,主持研制了我军各兵种便于携带、储存、食用的口粮,编纂了一系列营养卫生学专著,对中国营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

侯祥川 - 生平概况

侯祥川,1899年12月13日生于广东揭阳的一个信奉基督教的家庭。其父曾任揭阳县新墟埠礼拜堂牧师,并先后任新墟埠小学、揭阳县小学、汕头市韦怀中学校长兼教员。侯祥川1906年入小学读书,1914年8月于韦怀中学毕业升入汕头华英书院(相当于高中和大学预科),1917年毕业。他在中学学习期间因学习成绩优秀曾获得学校和汕头市的奖励。

侯祥川为家中长子,另有两个弟弟和三个妹妹。侯家人口多,其父工资收入微薄,其母除料理家务外,还经常做些抽纱、绣花等手工劳动,以贴补家用。

受其父慈善救国思想的影响,侯祥川在少年时期就对灾难深重的劳苦大众寄予深切的同情。他看到国家缺少医药人才,尤其是农村乡镇的穷人有病得不到医治,便决心学习医药学。1917年8月他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理学院医预科。一年后,他又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于1924年毕业并取得美国纽约州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在校期间,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生活俭朴。他靠奖学金以及为校方抄写文书,向校内外籍教员推销手工艺品的收入,解决学习和生活的费用。1927年7月,他获得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奖学金,当年9月出国进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进修,1928年6月,获理学硕士学位,后转入美国滨士葛雅大学、美国海洋生物研究所、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为临时研究员。1929年初,侯祥川回国在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理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1930年7月晋升为副教授。1933年转入上海雷士德医学研究所生理学系任生物化学营养学研究员,专门从事营养方面的研究。1945—1948年,兼任南京中央卫生实验院营养研究所主任。1948—1949年,应美国营养基金会及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邀请,再次赴美国考察并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特约研究员。1948年,获联合国学术考察奖学金和美国威廉氏营养缺乏病预防基金奖学金,在美研究考察。侯祥川1949年初,回到上海,6月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兵团卫生部工作,后调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即今第二军医大学)任训练部副部长兼科学研究室主任,1955年升任科学研究部部长兼生物化学教研组主任教授。1958年调入军事医学科学院,任军队卫生、营养研究所研究员、军粮营养研究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侯祥川是1926年成立的中国生理学会和1946年成立的中国生化学会的创建人之一。1954年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正式成立,将生理科学各专业学会合并为中国生理科学会,他为常务理事。1979年,中国生化学会和中国营养学会相继重新成立,他都被选为名誉理事。1925年,他参加中华医学会;1936年,任中华医学会营养委员会秘书;1949年,曾任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会长;1953—1955年,任中华医学会医史学会秘书、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1926年,参加北京自然博物学会;1932年,任名誉执行秘书;1940年,任上海公共卫生学会会长;1981年,被聘为天津食品工业协会顾问。

侯祥川还曾参加多种国外的学术团体:1928年,参加美国实验生物学和医学学会;1930年,参加英国生物化学会,后为退休名誉会员,1948年,参加美国化学会和美国营养学会,后为营养学会退休名誉会员;1962年,被选参加美国纽约科学院;1977年,他被联合国大学聘请为“世界饥饿方案”顾问委员会委员;1980年,任国际营养科学联合会营养供给量专家委员会委员。

侯祥川多次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927年,在爱丁堡出席英国雷士德百年纪念大会;1928年,在安阿巴出席全美实验生物及医学大会;1934年,在南京出席远东热带医学大会,为营养组秘书;1935年,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出席国际生理学会;1937年,于万隆出席国际联盟远东农村卫生会议,为营养专门委员会委员;1938年,于河内出席远东热带医学会议,为营养组秘书;1948年,于璧瑶出席联合国远东鱼米营养会议;同年,在华盛顿出席国际热带医学及疟疾大会,为中国代表团团长并任该大会营养组主席;1979年,去东京参加联合国大学“世界饥饿方案”顾问委员会会议;1981年,参加在天津举行的国际营养学讨论会,并去美国圣地亚哥参加第十二届国际营养学大会,在“中国的食物和营养问题”工作会议上曾作中心发言。

侯祥川1951年在第二军医大学荣立一等功一次,1953年又于该校荣立三等功一次,1953年被评定为一级教授,1961年被国防部授予上校军衔。他1982年逝世于北京。

侯祥川

侯祥川 - 营养缺乏病

侯祥川一生致力于生物化学和营养学的研究,是中国最早从事现代营养学研究的著名学者之一,其突出的成就表现在营养缺乏病的临床研究上面。

侯祥川从1933年转入上海雷士德医学研究所开始,专门从事营养学方面的研究,那时他就开始注意营养缺乏病的防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深重的灾难。抗日战争时期,大批难民流离失所,一般民众的膳食质量都很差。因此,营养缺乏病患者,尤其是维生素缺乏病患者显著地增加。此间,侯祥川直接参加了对战争伤员和难民的伤病救治工作,通过临床观察大量的营养缺乏病例,进行研究分析并结合实验室的实验与治疗结果,确定了这些营养缺乏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同时还在国内外发表有关食物维生素与营养问题的论文100余篇。40年代初,他在国内首次报告了中国一般民众核黄素缺乏的各种症状及治疗方式与剂量。1949年冬,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沪部队大批指战员患“绣球风”(阴囊炎),久治不愈。后经侯祥川检查诊断为核黄素缺乏症,经补充核黄素治疗,大批患者很快痊愈。经他建议并担任技术指导,在华北部队中开展了大规模营养调查,发现部队对副食的选用和烹调方法以及烹调前的处理不当,是发生营养缺乏病的重要原因。在他指导下,为部队举办营养培训班,从而使营养缺乏病大为减少。

侯祥川 - 营养学专著

侯祥川一贯注重生物化学和营养学学术理论的研究与交流,曾在国内外发表有关论文200余篇,编著和翻译一系列营养学专著。他于1963年编著出版的《食物中毒》 、 《饮食与营养学》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首批营养学专著,为解决医学院对营养卫生学教材的急需,对推动中国营养学研究具有重要作用。他于1957年编著出版的《营养缺乏病纲要及图谱》是他多年从事营养研究的杰出成果,图谱中的大部分照片拍摄自他在抗日战争时期治疗的典型病例。此书引证的大量文献很多是他以往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这部著作成为中国50、60年代从事营养缺乏病治疗、研究和教学的重要参考材料。他于1964年主编的《营养学进展》 、70年代末主译的《营养学现代知识》及80年代组织编写的《临床营养学》都对中国营养学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侯祥川 - 军用口粮

侯祥川所从事过的研究领域很广,除在营养缺乏病的研究上取得突出的成就外,在食物营养成分的研究、消化生理的研究、中药药理的研究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成就。50年代末60年代初,他还主持开展了军用口粮的制备及效用的研究和辐照技术研究。他主持研究的各军兵种口粮,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食用、包装严密、耐储存,经现场试用得到满意结果。他还研究改进了舰艇远航食品的装备及失事情况下的备用口粮。这些成果均被有关部门采用,奠定了我军第一代口粮的基础。他是中国首先应用辐照技术研究保存食物的科学家。由他主持的实验证明,稻米和小麦面经Υ射线8万伦琴照射后,8种氨基酸无明显变化。大鼠、狗、猴吃了已照射的稻米,体重、血象、食物利用率等均无明显改变。用不同剂量照射的食品,经狗、猴、人几个月到一年的食用,未发现不良影响。

侯祥川 - 奋斗终生

侯祥川热爱祖国,追求进步。他青年时代曾参加五四运动。抗日战争时期,他支持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日斗争,为新四军购买医疗器械、药品,帮助训练医务人员。他支持儿子参加革命斗争,掩护地下工作人员,介绍亲友到解放区参加医疗救护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他放弃国外优裕条件,冲破各种阻挠,毅然回国迎接解放。

他热爱科学,为中国营养科学的振兴贡献了毕生精力。1981年,他虽年过八旬,仍赴美参加了第十二届国际营养学大会。为重新组建中国营养学会,他积极筹备,把不同部门的营养工作者团结起来,并发表文章,宣传营养工作的重要性,终于使该学会于同年恢复, 《营养学报》也得以复刊。1982年3月,他仍不顾年迈体衰,由沪赴津参加全军营养需要量学术讨论会并作了报告。会议期间,他因病住院,仍坚持审阅稿件,撰写论文。他在生命的最后一息,仍关心着中国营养科学事业的发展,把珍藏多年的3465册图书资料损献给军事医学科学院军队卫生研究所。

侯祥川学识渊博,治学严谨,乐于助人。他在国内以至国际营养学界都有崇高的声誉,但从不以权威、教授自居,对求教者无不热情帮助与鼓励。中国营养界不少知名专家学者都受益于他的教诲与帮助。他一生勤奋俭朴,存款3万余元。他逝世后,其子女根据他的遗愿将存款全部损赠给中国营养学会,设立了侯祥川基金,奖励营养学术和优秀营养工作者。侯祥川在中国现代营养和生物化学发展史上所做出的贡献将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

侯祥川 - 人物简介

1899年12月13日 生于广东揭阳。
1924年 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
1927—1928年 获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奖学金,赴加拿大和美国进修、访问,获理学硕士学位。
1928—1932年 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理学系助教、药理学系副教授。
1932—1948年 任上海雷士德医学研究所生物化学营养学研究员。
1945—1948年 兼任南京中央卫生实验院营养研究所主任。
1948—1949年 再次赴美考察并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特约研究员。
1949—1958年 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教授兼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训练部副部长、科研部部长。
1958—1982年 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军队卫生研究所研究员、军粮营养研究室主任、军队卫生研究所顾问。
1982年4月17日 病逝于天津。

侯祥川 - 主要论著

1 侯祥川,李德麟.饮食与营养学.上海:广协书局,1953.
2 侯祥川.食物中毒.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4.
3 侯祥川.营养缺乏病纲要及图谱.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
4 侯祥川.营养学进展.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6.
5 侯祥川.维生素B2缺乏症与食物处理及烹调的关系.人民军医,1952,2(4):1—8.
6 侯祥川.食物中枢问题.中华医学杂志,1954,40(3):224225.
7 侯祥川.食物维生素成分与烹调、储藏、加工等的影响.庆祝建国十周年医学成就论文集.上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485496.
8 侯祥川.小球藻营养效用问题.中华卫生杂志,1963,8(1):2934.
9 侯祥川.照射粮食的营养卫生研究.中国生理科学会第二届全国营养专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成都),1979:107.
10 侯祥川.中国营养学科的回顾与展望:近期营养研究的一些成就.营养学报,1982,4(4):287299.

更新日期:2024-12-24

免费下载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关于我们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pgdjz@qq.com

Copyright @ 2023-2024 www.pgdjz.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