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桂荣(1933.6-)。空间技术专家。福建省莆田县人。1956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1963年前苏联科学院研究生毕业,获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历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卫星总设计师、国家863计划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等职。现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空间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工作。在航天器热控制方面,负责完成了我国多种人造卫星的热控制任务,并在航天器热控制理论、方法和技术方面作出系统和创造性的成就。卫星总体方面,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领导完成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和多颗返回式卫星的研制和飞行工作,为国家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曾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领导863计划航天领域工作成绩优秀,获突出贡献奖。共发表论文70多篇,专著4册。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闵桂荣 - 资料
姓名:闵桂荣
英文名:minguirong
性别:男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原籍:福建省(莆田县)
出生年月:闵桂荣(1933.6-)
职位:历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卫星总设计师、国家863计划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等职。现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
学位:博士
专业:工程热物理学及空间技术
闵桂荣 - 简介
工程热物理学及空间技术专家。福建莆田人。1956年毕业于南京工院。1963年获苏联科学院动力研究所副博士学位。1992年被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4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从60年代起,长期从事空间技术工作。开创了空间热物理分支学科,解决了中国各类人造卫星的热控制等一系列科学技术问题,创造性地完成各次飞行任务。80年代,领导和主持了中国摄影定位卫星总体的研究和发展工作,以及返回式卫星微重力搭载试验的总体工作,完成空间飞行任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90年代,主持国家863计划航天领域工作,完成了大量创新科研成果。199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工程热物理与空间技术专家,中国航天器热控制技术学科创建人之一。
1933年出生于福建莆田。1952年毕业于莆田市第一中学,1956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1963年苏联科学院动力研究所热物理学研究生毕业,获苏联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20世纪60年代起,长期从事空间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工作。在航天器热控制方面,负责完成了我国多种人造卫星的热控制任务,并在航天器热控制理论、方法和技术方面做出系统和创造性的成就。在卫星总体研制方面,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参与领导完成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和多颗返回式卫星的研制和飞行工作。20世纪90年代,担任国家“863计划”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组织领导我国未来航天创新技术的研究工作,完成了大量创新科研成果。
闵桂荣 - 荣誉
历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热控制研究室主任、空间飞行器总体部主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卫星系列总设计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等职。曾任全国政协第八、第九届委员,中国科协第三、第四、第五届常委。
1986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曾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两次被评为航天工业部劳动模范,并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航天科技基金奖等多项表彰。因在国家“863计划”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两次被国家科技部、总装备部联合表彰。结缘航天唱起《东方红》 。年努力 取得丰硕成果
1979年,当闵桂荣率领空间热物理代表团赴美参加美国宇航学会热物理年会时,他的大会报告让西方专家吓了一跳。偌大的饭店里,因为中国代表团所做的报告产生轰动效应,其他两个会议竟然暂停了下来。这是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首次在国际会议上进行高水平的航天学术报告。与会的国外专家这才发现,先进的热管、百叶窗等热控技术在中国卫星上的应用竟然比欧洲、日本早了十年。
1980,1991年闵桂荣两次获航天工业部劳动模范称号;1986年,被国家人事部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88年,获国防科工委颁发的荣誉奖;1985,1990年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为主要获奖人);199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7,2001年,获国家“863”计划突出贡献奖。此外,闵桂荣还先后发表科技论文60多篇,刊登和发表在国内外重要刊物或学术会议上,还出版 《航天器控制》 、 《宇航技术工程手册》 、 《卫星热控技术》等书籍。
面对诸多荣誉和光环,闵桂荣说:“与前景无限的航天事业相比,这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还要长期不懈地努力,为中国人民,也为全世界人类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1970年春天的一个晚上,浩瀚的宇宙中,一颗中国人自己制造的卫星从天边缓缓划过,而且那还是一颗会唱歌的星。37岁的闵桂荣和着来自天上、但却发自内心的音乐,唱起了那首《东方红》。
就在《东方红》太空唱响的7年前,年仅30岁的闵桂荣拿下了苏联科学院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刚完成学位答辩,闵桂荣就归心似箭,马上收拾行囊,返回阔别三年半的祖国。回国后,闵桂荣被国家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承担航空发动机传热问题的研究工作。那时的他或许没有想到,自己竟会和卫星打上交道,并且一辈子与之如影相随。
闵桂荣 - 经历
1965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关键技术攻关全面展开。那一年,既没学过也没干过人造卫星技术,只在展览会上见过人造卫星模型的闵桂荣,领命于中国科学院力学所领导钱学森、杨刚毅——立即组建一个新的卫星研究室,承担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有关热控制技术的研制任务。
说起来,闵桂荣在这个研究室里年龄最长——32岁,学历最高——副博士。他带领一批平均年龄不到25岁的年轻人,从零开始,向太空进军。那时,毛泽东主席所说的“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话语,激发了科技工作者为新中国争光的勇气和信心。
上第一课,年轻的闵桂荣就把比他更年轻的研究人员拉到北京天文馆去参观。太阳 、卫星 、地球 ,到底是什么样的运动关系,他们从最基本的知识琢磨起,边学边干。的确很难想象,中国的卫星研制者竟是从参观天文馆入手,开始挑战卫星的。但令国外同行更为吃惊的是,“东方红”卫星的水平如此之高。它的重量超过美、苏、日、法4个国家首颗卫星的总和。闵桂荣说,这是中国的重量,中国科学家的重量。
闵桂荣 - 科研
白手起家让世界震惊
在中国卫星事业发展刚刚起步时,人造卫星的热控制是一门新技术。闵桂荣和他的同事们白手起家,依靠自力更生,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卫星研制之路,让世界为之震惊。
1979年,当闵桂荣率领空间热物理代表团赴美参加美国宇航学会热物理年会时,他的大会报告让西方专家吓了一跳。偌大的饭店里,因为中国代表团所做报告产生轰动效应,其他两个会议竟然暂停了下来。这是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首次在国际会议上进行高水平的航天学术报告。与会的国外专家这才发现,先进的热管、百叶窗等热控技术在中国卫星上的应用竟然比欧洲、日本早了十年。
早期国外卫星由于热设计不周,在太空运行时卫星就像患上感冒,经常出现过热或过冷现象,最终导致卫星飞行失败。谁能想象,当国外利用大型电子计算机和高水平的太阳模拟器进行复杂的热试验、热计算时,中国的卫星研制者在创业的早期依靠手摇计算机、算盘和计算尺,完成了复杂的轨道、热流和温度计算。
尽管外国文献少之又少,国内技术几乎是张白纸,设备也十分落后,闵桂荣还是发挥才智,主持并研究制定了卫星热平衡试验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并提出了卫星热平衡方程积分关系式。他和同事们开辟的航天热控制这门新技术,不仅成功地解决了我国早期各种卫星的温度控制问题,而且为以后研制多种人造卫星提供了技术基础,并使中国热控制技术水平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总设计师幸福乐心里
中国卫星事业从1971年至1984年进入全面攻关阶段。而对航天器热控制技术一往情深的闵桂荣,在中国卫星事业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被推到了领导岗位,开始了与中国卫星共同成熟进步的新征程。
1975年,闵桂荣担任起卫星总体部的领导职务,负责返回式卫星总体设计工作。那时,准确入轨、正常运行和毫无差错地回收,是闵桂荣心中的“卫星三部曲”。当年11月,返回式卫星首次发射成功。卫星入轨飞行三天后按计划返回祖国大地,并首次带回珍贵的空间遥感照片。捧着这些照片,一向平和、内向的闵桂荣激动不已。此时,他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中国卫星“加速度”的发展。
但是,前进总需要摸索。这颗卫星在返回防热、落点精度等方面暴露出的技术问题不尽如人意。为改进设计,做好后两颗返回式卫星的研制工作,闵桂荣和同事们累得“为伊消得人憔悴”。此时,唐山大地震的突然爆发,犹如雪上加霜。余震未消,卫星研制者们就因进度紧、任务重,不顾安危走进车间和实验室,还是那股干“东方红”的劲头。当再赴发射场时,飞行试验终于取得圆满成功,中国由此而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有回收卫星能力和技术的国家。
1983年,闵桂荣被任命为我国新一代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他领导队伍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确保完成了多颗卫星的飞行任务,卫星带回了许多极为珍贵的高精度遥感照片。虽然嘴里没有说,但当看到这些照片时,闵桂荣心里还是觉得很幸福。1991年,时任“863”计划航天领域首席科学家的闵桂荣院士,就提出中国也要搞月球卫星的建议,推动成立了“863”月球探测课题组。
角色转换亮出新思路
志趣一向在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工作上的闵桂荣,1985年被航天工业部任命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在中国卫星事业的发展中担任起新的角色。这一时期,在邓小平同志亲切关怀下,中国卫星事业继续蓬勃发展,并走出国门。
1987年7月,党中央邀请全国科技界各领域14位中年科技专家及夫人到北戴河休息两周,闵桂荣也在受邀之列。7月24日上午,80多岁的小平同志步履稳健地出现在大家眼前,并与大家一一亲切握手。当国防科工委主任丁衡高介绍闵桂荣是研制人造卫星的专家时,小平同志听了显得很高兴,并说:“人造卫星,好!好!”随后,他与闵桂荣亲切握手并合影留念。在这次接见中,小平同志高度评价了科技界的成就,他说:“对你们在各自领域中间做出的卓越贡献,国家感谢你们,党感谢你们,人民感谢你们。对今天不在场的许许多多在科学技术领域里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国家感谢他们,党感谢他们,人民感谢他们。”小平同志的鼓励,化作了闵桂荣前进的动力。身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领导,他积极将自己历练成一名优秀的管理专家。当卫星研制面临经费困难时,他强调航天技术是立院之本,困难再大,也要集中精力搞航天技术;当国防科技面临体制改革时,他又适时提出了“以天为本,天地结合,走向世界”的新的发展战略。在这一时期,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共成功研制发射了12颗人造卫星,空间技术也日益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发挥积极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开始为其他国家在返回式卫星上进行微重力搭载试验,并与巴西签定了合作研制中巴资源卫星的计划,中国卫星技术首次走向世界。
闵桂荣 - 爱国情怀
与中国卫星相伴一生的闵桂荣,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见证了中国卫星事业发展的全过程。无论是经历诞生时的奋斗,还是发展时的跨越,“中国”两个字都深深地印刻在闵桂荣的骨子里。这种志向从青少年开始,就扎根在闵桂荣的心灵里。
出生在福建省莆田县一个贫民家庭的闵桂荣,3岁时就被父母忍痛卖给别人做儿子。7岁那年,闵桂荣眼睁睁地见到自己的养父病重,却无钱医治,在日寇飞机的轰炸声中病逝,旧中国民不聊生的苦难生活激发了少年闵桂荣的爱国情怀。
青年闵桂荣寻求着自己报效国家的契合点。此时,列宁的一句名言对闵桂荣产生至深影响,这就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社会应该是“苏维埃政权加电气化”。闵桂荣认为,国家应该是劳动人民掌握政权,并且高度现代化生产的社会。新中国解放后,劳动人民虽已掌握政权,但是国家并不富强,还在遭受列强欺侮。因此,祖国需要千千万万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中国一定要富强起来,中华民族在世界上一定要有自己的地位。”正是这样的动力,推动着闵桂荣把自己的一生融入到祖国的航天事业之中。
作为中国资深的卫星专家,1993年,闵桂荣被委任为国家“863计划”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领导和组织了我国未来航天高技术的预先研究工作。他一直希望能够将心中的这团爱国之火继续燃烧。
对于中国卫星事业未来的发展,闵桂荣认为,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仍然是中国航天在21世纪初发展的重点。中国要大力推动航天产业化进程,只有在全球市场中争得应有的份额,才能拥有一席之地。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也是他对与之相伴了一辈子的中国卫星事业最大的希望。
闵桂荣 - 人生观
价值理论
人生过得要有价值,金钱、名利都如过眼云烟。在闵桂荣的人生价值论中,境界与精神是他最为强调的。不论是教育子女,还是为人处事,闵桂荣总爱说:“一个人要有精神面貌。”因此,闵桂荣的腰板总是挺得直直的,这骨子里的“价值”才是他追求的真正价值。
压力最大
1988年、1990年,风云一号A星和B星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时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的闵桂荣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从未进过医院的他,也被“请”了进去。闵桂荣说,航天事业就是这样,有成功,也会有痛苦,面对压力,从容应对,才是最好的良药。
变了轨道
从小在绘画和音乐上,闵桂荣就显示出天赋。学生时代的他,拉过胡琴,广东音乐《良宵》曾是他的拿手好戏,在苏联留学时,闵桂荣还是民族乐队的积极分子。画国画,画花鸟,曾是他的灵感所至。可闵桂荣说,自从进了航天,他的“天赋”也就变了轨道,业余爱好全都成了“过去完成时”。
健康秘诀
闵桂荣具有学者风范。平和、内向的他,喜欢思考,遇事不急。这种以柔克刚的方法,使他保持着良好的心态。现在,每天走两公里路,闲暇时陪感情甚笃的老伴采购,都是他的健康之道。而闵桂荣认为,最重要的健康秘诀就是和年轻人多沟通,从中汲取新鲜的“空气”。
闵桂荣说,人生过得要有价值,境界与精神是最为重要的,金钱、名利都如过眼云烟。不论是教育子女,还是为人处事,他总爱强调:“一个人要有精神面貌。”一生与航天事业为伴的闵桂荣,凭借着一股钻研的冲劲取得了众多丰硕成果,也赢得了国内外航天业人士的赞誉。
闵桂荣 - 相关词条
天文卫星 | 通信卫星 | 气象卫星 | 航天测控网 |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 中国国家航天局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 航天动力学 |
空间电子学 | 空间生命科学 | 太阳同步轨道 | 地球同步轨道 |
太空行走 | 超重 | 航天食品 | 航天相机 |
宇航服 | 嫦娥工程 | 神舟三号 | 神舟四号 |
神舟六号 | 东方红一号 | 神舟二号 | 翟志刚 |
闵桂荣 - 参考资料
1、http://scitech.people.com.cn/GB/25509/99037/130918/130923/7608349.html (科技人民网)
2、http://www.jskx.org.cn/new/docview.aspx?id=453071293 (江苏公众科技网)
3、http://minguirong.edubasis.cn/ (闵桂荣)
4、http://www.bioon.com/popular/scientist/41642.shtml (生物谷科普知识频道)
- 1[MP4]2025 不要你的红包发财发福中国年 小哈尼Viki Miko晓倩 JaniceOfficia2024-12-15
- 2[MP4]2025新年歌新年歌儿大家唱Nick钟盛忠 Stella钟晓玉 Officia2024-12-15
- 3[MP4]Erva da Jamaica - Live in Indian Spirit - Germany2024-12-15
- 4[MP4]Neelix - Bang Bang (Sighter Remix - Official Music Video)2024-12-15
- 5[MP4]超嗨串烧BEAUZ - PSY POP _ HARD TECHNO DJ SET Borderland Festival Malaysia2024-12-15
- 6[MP4]2025 黄铭德尾尾庙宇朝拜一家大小2024-12-15
- 7[MP4]2025新年歌同欢共乐Nick钟盛忠 Stella钟晓玉 feat巧千金 Joanne Miko Official2024-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