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乡
人物履历
姓名:宦乡 生卒:[1909一1989]:祖父宦懋庸
人物生平
基本信息
一度赴英国留学,攻政治经济学,回国后,考入宜昌海关。 宦乡工文,善言谈交际,办事精明干练,富正义感。抗战工作 抗战军兴,赴江西第三战区政治部工作。 次年入《前线日报》社工作,以其广博学识和对时局的精辟见解,得到民官顾祝同信赖,不久升为副社长兼总编辑,报纸面目一新,发行量很快由7000份猛增至2万余份。宦乡坚持抗日、团结、进步的主张,写有大量宣传抗日和分析国内外军事、政治、经济形势的社论和专论。皖南事变后,多方努力从上饶集中营中救出一批共产党人进步人士,并安排部分人士至报社担任要职。同时采取多种办法,增辟栏目,刊登进步作家作品,针砭时政,宣传抗日救亡主张。《前线日报》因此著称于世。国民党特务欲取而代之,终因其学识渊博、精通英语、善于外交而无法下手。盟军官员至战区联络、视察,司令长官顾祝同均诸其随行翻译。反内战工作 抗战胜利后,因反对内战,主张和平、民主建国受到国民党特务监视,在即将发生危险的情况下,机智前往上海。后应聘任上海《文汇报》副主笔,同时为《文萃》、《周报》、《中192设》、《国讯》等进步刊物,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呼吁和平与民生。在其与报社同仁的的努力下,《文汇报》成为国民党统治区反映人民呼声的重要喉舌,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仇视。因此,《文汇报》于民国36年5月被上海警备司令部勒令停刊,宦乡也受到威胁和利诱。国民党当局愿给一笔关金让其出国,宦乡愤然拒绝,仍作自由撰稿人,继续战斗。通过两年多的斗争实践,加深对国民党本质的认识,看清美国以调处为掩护,支持国民党打内战的真面目,宦乡遂由一名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并于民国3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国 33年2月,取道香港,与郭沫若、李济探、梅兰芳等56人去东北解放区。天津解放后,《大公报》改组为《进步日报》,宦乡一度任主笔。不久,前往北平参与全国政协大会筹备工作,任筹备会副秘书长,参与起草共同纲领,任首届政协委员、副秘书长。解放初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宦乡任外交部欧非司司长,1954年出任中国驻英代办,1963年回国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兼政策研究室主任,随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出席第一、二次日内瓦会议,并参加申国和意大利建交淡判。宦乡根据国际形势变化,不失时机地提出研究报告。60年代初,提出执行独立自主、反对霸权主义的外交原则,得到周恩来总理首肯推行。“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 1975年 经周恩来总理提名复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出任中国驻欧洲共同体兼比利时和卢森堡大使。两年后回国,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国务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后易名中国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总干事、法学会会长、《世界经济导报》名誉社长等职。在其倡议下,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世界经济研究所和世界政治研究所合并为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并陆续组建美国研究所、日本研究所、西欧研究所和亚欧研究所。宦乡还为《中国国际法年刊》写发刊词,不断为《世界经济导报》提出建议。中英就香港前途问题谈判进入第二阶段期间,与钱俊瑞、于光远、张磐、古念良、许涤新等经济学专家赴港考察,广泛与港工商、经济、学术界人士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