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简谱图片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外交家 - 毕季龙
毕季龙

毕季龙

毕季龙:清末民初上海著名通俗小说家的三公子;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企业管理学院硕士;夫人曾是解放前活跃在东欧外交界的中共地下工作者;女弟是诗人,翻译家,亦曾有过外交生涯。 和唐明照一样,1979年6月上任的中国第二位联合国副秘书长毕季龙亦是一位在美国生活多年的资深外交家。他执掌拥有六七百名工作人员的联合国技术合作发展部长达6年之久,成绩卓著。  
展开

基本介绍

  中文名:毕季龙

  外文名:Bi Jilong

  性别:男

  民族:汉

  出生地:上海市人

毕季龙

  出生日期:1914

  逝世日期:2007年5月30日

  毕业院校:南京中央大学

  主要成就: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履历

  毕季龙(1914-2007)上海市人。1936年毕业于南京中央政治学校大学部财政系。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资源委员会专员、杭州英士大学教授。1948年获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研究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历任外交部外交政策委员会秘书,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秘书长处处长,外交部研究室专员、新闻司副司长、国际条法司副司长,联合国副秘书长。2007年5月30日在上海逝世,终年94岁。

  

生平

  家庭介绍

  毕季龙初到联合国总部主管技术合作发展部时,该部成立尚不到一年。他是一个艰苦的创业者。经过6年不同寻常的辛勤工作和不懈努力,技术合作发展部已是联合国一个向百余国家提供技术援助、派出大量专家和顾问为发展中国家培养大批技术人才、活跃在世界各个角落、受到第三世界国家普遍欢迎的重要部门了。

  贡献

  6年寒窗,毕季龙风尘仆仆,席不暇暖,奔波于亚、非、拉美各国。他乘工作之便访问了六七十个国家,足迹遍世界,由此得以结识成千上万的各界朋友,这对他开展工作无疑十分有利。除此之外,毕季龙还花了相当大的功夫熟悉了联合国这个“庞然大物”。联合国无疑是个官僚机构,知己知彼,方能胸有成竹,应付自如。为了使自己主管部门的属下克尽职守,严肃认真地工作,毕季龙秉公办事,以理服人,故职员多能心悦诚服。毕季龙在任后期,由于发达国家认捐金额减少,有些援助项目被迫取消,技术合作发展部也不得不裁减冗员。谁去谁留,这是一个非常微妙敏感的问题。但是由于毕平素倡导“静悄悄的工作”,注重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并打通关系,故而能迅速作出妥善安排,基本上做到人人满意。在这样来自“五湖四海”、职员国籍众多的复杂环境下,工作能做到如此水平,其协调平衡能力之高超,诚属一流!这自然得力于毕季龙数十年涉身新中国外交所得的丰富经验。

  家庭背景

  出生于1914年的毕季龙,系江苏仪征人氏,原名毕庆芳。毕季龙出身名门望族,乃祖毕畏三清末由部曹外放浙江候补道,后来又做了民国的官,周旋于军阀之间。毕家与晚清洋务派首领李鸿章及开发台湾颇有建树的淮军主将刘铭传(首任台湾巡抚)均属姻亲。毕家初居杭州候朝门,所建屋宇有一集句联:“圣代即今多雨露;故乡无此好湖山”。由此观之,毕老先生已看出风雨飘摇的清王朝气数已尽,早就做好在西子湖畔当寓公的打算了。

  毕季龙与其弟毕朔望(当时名庆杭)的童年前期是在杭州度过的。毕季龙的父亲毕振达,号几庵,笔名倚虹、淞鹰、清波、天狼、婆婆生等,以倚虹最为常用而著名。毕倚虹是清末民初上海滩无人不晓的小说家和报人。

  1911年,他随清外务部员陈思梓赴新加坡领事馆任职(陈为领事,毕为随员)。岂料行至沪上,武昌起义爆发,两人便滞留上海。未几,陈回苏州,毕入中国公学攻法政,其实每星期至多只到三天,然每逢考试必名列榜首。因得章太炎高足黄季刚亲授,旧学功底颇深。中国公学肄业后,风神俊逸、吐属清新的毕倚虹与中国近代赫赫有名的白话通俗小说家、“鸳鸯蝴蝶派”健将包天笑订交。包的蒙师即是陈思梓,时适任《时报》主编。稍后,由包推荐,毕便踏进《时报》社,开始了他的报人生涯。先编外埠新闻,嗣后办副刊,开始通俗小说创作。

  

社会对其父亲的评价

  近人孙东吴称:“清末民初的社会小说,《孽海花》外,当推《人间地狱》可屈一指。”此脍炙人口、黄浦滩上传颂一时的《人间地狱》即出自毕倚虹之手。连袁世凯的那位才华横溢、风流倜傥的公子袁寒云亦击节称赏,赞不绝口:“今世为小说家言者众矣,坊肆之间,汗牛充栋,其能与古人相颌顽者,鲜有见焉。昔予读《春明逐客》(引按:毕倚虹之《十年回首》)一书,辄叹为非近代所易有,而响往其人。……比者,逐客又草两说部,一曰《人间地狱》,多述其经行事,间及交游嘉话,其结构衍叙,有《儒林外史》、《品花宝鉴》、《红楼梦》、《花月痕》四书之长。一曰《黑暗上海》,则是上海近时之罪恶史也,可与李伯元之《官场现形记》,我佛山人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并传,视之《十年回首》,益精健矣。”毕倚虹章回小说之回目绮思妙想,遣词造句,文采斐然,“极辞里花飞,行间蝶舞之妙”(郑逸梅语),引人入胜,耐人寻味,皆得之于深厚的旧学造诣。书中人物,“妙在写实,每写一人,尤能曲写其口吻行动,至于一一逼肖,掩卷以思,即党其人跃然纸上,栩栩欲活”(周瘦鹃语)。

  不仅如此,这位风流才子还创办了中国第一本电影杂志《银灯》。还要特别指出的是,20年代中期,上海掀起画报高潮,其滥觞即为毕倚虹创办之《上海画报》。该刊曾载毕倚虹《约翰潮》一文,支持圣约翰大学学生的爱国运动。可叹而可悲的是,毕倚虹终因沉湎声色,流连于风月场中,不能自拔,为旧社会污淖所吞没,无可奈何地搁下了那支风靡一时的神来之笔。英年早逝,抛下一班儿女,遂由旧友代为料理后事。

  

童年

  毕季龙长兄毕庆昌已在读中学,及长攻地质学,后去台在地质部门任职。次兄毕庆康由“鸳鸯蝴蝶派”作家陈蝶仙(天虚我生)保荐进上海银行做练习生,后赴南洋经商,为曼谷一华侨富商所欣赏,招为快婿。毕季龙本人因叔父毕介青无嗣,过继为子。毕介青久居扬州,温文尔雅,拘谨寡语。笔者有幸在北京毕季龙寓所拜谒他们伉俪。毕老举止儒雅,谈吐谨慎,每每再三斟酌。抑或是自小随叔父长大,性格受其影响吧?毕季龙的小弟毕朔望也当过外交官,又是诗人,离休后至今仍是中国笔会中心书记、外交学院教授。

  

毕业后

  毕季龙1936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财政系,一直从事经济工作。曾任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科员、重庆炼钢厂会计课课长、电化冶炼厂会计处长、资源委员会专员,后来入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企业管理学院攻读工商管理和经济,于1948年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在美期间,毕季龙担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驻美物资供应处稽核主任、中国轮船公司驻纽约会计主任等重要职务。

  

回国后

  毕季龙于1950年回到祖国,任外交部政策委员会秘书。次年7月朝鲜板门店停战谈判正式开始,毕季龙随李克农领导的谈判工作班子抵朝。在这个班子中有后来担任外交部长的乔冠华,以及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经济系的哈佛大学哲学博士浦山(我国著名外事口译翻译家、前副外长浦寿昌的胞弟)等。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下设参谋处、秘书处等机构。毕季龙先后任参谋处长和秘书处长。从开城归来,毕季龙任外交部研究室研究员。此后近十年间,毕季龙还先后担任外交部新闻司专员、副司长。

  1961年,他作为中国代表团的新闻官员,随陈毅外交部长参加过第二次日内瓦会议。毕就任联合国副秘书长前是外交部国际条约法律司副司长,多次参加联合国的有关会议。

  

妻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毕季龙夫人胡济邦,她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外交家和名记者。 1911年生于浙江永康古山镇的胡济邦女士在大学和夫君是不同届的校友,她早毕季龙一年进南京中央大学。1931年南京“珍珠桥惨案”发生时,早已加入反帝大同盟的胡济邦是“护校委员会”13名委员之一。入党后经人介绍进国民政府外交部,旋被派往莫斯科中国使馆任随员、新闻秘书,这在半个世纪以前是极为鲜见的。

  解放后,胡济邦参加了新中国外交部的筹建工作,她给很多将军大使的夫人上过课。在家乡接受了一位善良的守寡校长的英语启蒙后,堪称语言天才的胡济邦先后掌握了英、法、俄、日、匈、拉丁等语。二次大战时,她自始至终都在苏联,参加了战时及战后在莫斯科举行的各种重要国际会议,采访过斯大林、罗斯福、杜鲁门、张伯伦、邱吉尔、戴高乐、铁托、卡达尔等一大批世界风云人物。胡济邦于1956年调《人民日报》任记者(解放初期她就不断在《人民日报》等报发表各种国际述评和通讯),还曾担任全国记协国际联络部部长。1979年至1985年毕季龙出任联合国副秘书长时,胡济邦也到了美国纽约,担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和毕季龙一样,她的足迹也遍及数十国,其一生不少时间在国外度过。

故乡情结

  《一代小说名家毕倚虹》简历,使我不禁回忆起毕倚虹老伯的哲嗣我敬爱的毕季龙学长。学长原名毕庆芳,祖籍仪征,家住扬州,1913年生。上个世纪30年代,我们同在江苏省立扬州中学高中部就读,相处过从甚密。我知道他受其父倚虹公影响,家学渊博;学生时期,即才气过人,下笔千言。当时正值“九·一八”和“一·二八”事变后,他和扬州进步青年学生一道,直接投身于抗日民族解放斗争大洪流中,遂改名“毕季龙”。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毕季龙学长于1977年起出任联合国副秘书长8年,主管技术合作促进发展部。因工作关系,曾视察和访问过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执行的技术援助项目每年均超过1.4亿美元,对于一百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三千多个技术援助项目。

其他相关

  1982年8月12日至14日,他以联合国副秘书长的身份,前来扬州地区进行工作访问,夫人胡济邦偕行。这是他50年来第一次重返扬州。半个世纪过去,弹指一挥间,毕季龙学长于工作之暇,于13日晚特抽出时间,邀约老同学及家属假座西园宾馆联欢。到会者有曹侃、龚玉麟、汤庆钊夫妇、曹寅亮(外出)夫人余燕端,我和老伴盛如及儿子李孟星等人。我们全体作东,宴请毕季龙、胡济邦贤伉俪。席间,毕季龙学长谈起:“在扬州读中学时,所知极少,彼时对当时扬州社会之落后、封建、压迫,深为反感,其后逐渐能从唯物观点估价,乃对纯真的青年同学,美丽的绿杨城郭,情感增深。”接着他并阐述:“为扬兄和盛如姐的令尊大人事迹(按:指“矿业先驱李寿铨”和“海军先烈盛白沙”),亦正说明当年一片灰暗的古城,同样有可泣可歌可钦可颂的光辉篇页。”

更新日期:2024-12-25

免费下载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关于我们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pgdjz@qq.com

Copyright @ 2023-2024 www.pgdjz.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