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秀石
黎秀石 - 人物简介
黎秀石于1914年1月生于南海丹灶海边坊器家,籍贯广东南海丹灶,1935年毕业于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解放前曾在《大公报》等报刊和通讯社任编辑、记者、译员、驻国外办事处特派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担任过《大公报》战地记者,见证和采访了日本投降的全过程。1950年10月,黎秀石从英国回到祖国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广州市培正中学、中央广播事业局工作,1961年起在北京广播学院外语系任教, 1978年调进中山大学外语系任教,曾任英语专业教研室主任。1986年2月退休。
黎秀石 - 人物生平
黎秀石是广东省南海市人,一九三五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新闻系,先后在《广州英文日报》、香港《士蔑西报》、英国合众社香港分社、桂林《大公报》、重庆《大公报》工作,满腔热情地报道了各地的抗日情况。
一九四五年一月,正当世界反法西斯盟军与德意日法西斯军队大决战的时刻,三十一岁的黎秀石吻别爱妻和未满周岁的儿子,远离祖国,赴缅甸、印度洋、太平洋等战区采访盟军反击日军的战况。
八月十四日,日本天皇在面临全国毁灭的情况下,不得不接受《波茨坦公告》 ,向日本国民颁布《终战诏书》。黎秀石与一些英美记者冒着被日本人杀害的危险,于八月二十七日乘盟军舰队的小摩托艇在日本东京登陆,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战胜者的姿态踏上日本国土的第一位中国人。
九月二日,黎秀石与世界其他二十年个国家二百八十名记者一起,在东京变「密苏里号」军舰上采访日本投降签字仪式。他怀着万分兴奋的心情亲眼看到日本外相重光葵、陆军参谋长梅津美治郎分别代表日本国政府、日军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目睹了中国全权代表徐永昌将军以及美、英、苏、法、澳、新、加、荷等国的代表在受降书上签字。他站在军舰的第二层甲板上,正对着放在主甲板上的签字桌上,相距约十六米,居高临下,用照相机把日本投降和盟国受降的扣人心弦的历史性镜头一一拍摄下来。当天,黎秀石满怀激情撰写文稿,拍发电讯,向饱受日本帝国主义蹂躏的同胞报告这一振奋人心的特大喜讯。抗战胜利后,黎秀石作为《大公报》重庆、上海、天津、香港等四馆驻伦敦特派员,负责采访欧洲新闻。
新中国成立后,黎秀石毅然携带家眷,从伦敦返回祖国。他先后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广播学院、中山大学外语学院等工作,为国家培育了大批人才。他编撰的《英美报刊选读》,成为全国高等学校广泛使用的外语教科书,至今已重版多次。
70年代后期,老人回到广州,被中山大学英语系聘用,从此当起了老师。他开设了英美报刊选读等课程,编著过一本颇有影响力的书《英美报刊选读》 。这位当年的名记者是这样评价自己的教书历程:“这也算是我的新闻道路的一种延续。”
黎秀石 - 战地生涯
黎秀石,1914年1月出生于广东南海县丹灶乡。他的祖父曾漂洋过海到美国打工,在美国学会了摄影,回到广州后开了一家照相馆,黎秀石称那是广州第一家照相馆。他的外祖父也在美国打过工,后来信了耶稣,当上牧师回到广东各地传道。他的父亲毕业于香港的西医学校。
1931年,黎秀石满怀希望北上求学,他考入燕京大学,父母希望他也读医学科,但他读完一年预科后即转到新闻学院。在这里,他接受了严格的新闻训练。燕京新闻学院当年名师如云,黎秀石的老师包括:系主任王宪超,第一个报道孙中山去世的记者;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著名的《西行漫记》的作者、英国人田必烈;《泰晤士报》驻北平记者、胡政之《大公报》创办人之一,长期主政该报。
这些老师中,斯诺对他的影响最大。斯诺22岁来到中国,这里本是他周游世界计划中的一站,但他在这里一呆就是13年,从一个默默无闻的青年成长为颇有国际影响的记者,他撰写的远东新闻很受美国读者欢迎。他在燕大开设“特写的写作”课。斯诺告诫黎秀石:无论采访或写作,必须实事求是,不能作假,报人的责任重大。“Fact is fact , view is view(事实就是事实,观点就是观点)”黎秀石晚年对斯诺的这句话记忆犹新。
在燕京大学,除了新闻系各门功课外,他还读了中外历史、国际政治、国际法、经济学以及英文、日文等语言课,为今后当报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燕京大学毕业后,黎秀石回到广州,在《广州英文日报》当记者。几个月后,他因患肺结核病回北京西山疗养院疗养。“七·七”事变以后,他乘最后一列南下火车回到广东,在香港《士蔑晚报》和美国合众国际社香港分社当过记者。珍珠港事件后,香港沦陷,黎秀石又逃回家乡丹灶。
不久,他到达桂林,进入著名的《大公报》桂林版做编辑。1944年8月,广西沦陷,《大公报》桂林版停刊。桂林版停刊前夕,重庆总馆的总经理胡政之打电话到桂林馆,指示疏散职工事宜,他问到黎秀石愿不愿去缅甸当战地记者。黎秀石当时毫无思想准备,但他不加考虑当即答复:我去!他甚至没有同妻子商量一声,那时他们有一个三个月大的孩子。黎秀石事后认为,是历次逃难的积怨使他毅然答应了胡政之的要求。就这样,1945年1月,黎秀石开始了自己战地记者的生涯,他乘美军的运输机从昆明绕过缅甸飞抵加尔各答,那是英将蒙巴顿为主帅的东南亚盟军总部所在地。
黎秀石 - 人物成就
抗战期间,他作为盟军太平洋战场上的随军记者,写过一百多篇战地报道;在1945年“密苏里号”上见证日军投降仪式的数名中国记者中,他是惟一在世的一个。
黎秀石当年曾是穿梭在战地第一线的《大公报》著名记者。30年代初期,黎秀石考入燕京大学。一年后,他放弃医学科,转到新闻学院。在这里,他接受了严格的新闻训练,著名记者、《西行漫记》的作者斯诺先生此时正好在该校任教。“Fact is fact,view is view.(事实就是事实,观点就是观点)” 回忆早年,黎秀石挥动手臂,一字一顿地说,这是斯诺教给他的新闻观:“记者告诉读者的,应该是真实有用的事实,不能渗透个人观点在里面,不能用你的看法左右读者。”
黎秀石的整个青年时代,在日寇的侵华战争中度过。颇有爱国情操的他,先在香港加入了美国合众社做记者,日本入侵香港后返回内地,进入著名的《大公报》桂林版做编辑工作。1944年8月,广西沦陷,桂林版停刊。次年1月,著名报人、《大公报》主事人胡政之通知他:“你想不想去缅甸,到盟军做战地记者?”他没有同妻子商量就答应了,妻子也没有拖他后腿,而那时他们有一个三个月大的孩子。
在缅甸的几个月里,黎秀石共向国内发回了一百多篇文章,《解放瓦城之路》、《斯威堡的华侨》、《仰光解放》、《血泪斑斑话缅甸》等,其中很多是在密林或山洞中完成的。1945年9月2日,黎秀石亲眼见证了历史性的一刻:作为同盟国军队的一名军事记者,他和三名中国同行一起,受邀登上美军“密苏里”号,参加报道由美军麦克阿瑟上将主持的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 1[MP4]2025 不要你的红包发财发福中国年 小哈尼Viki Miko晓倩 JaniceOfficia2024-12-15
- 2[MP4]2025新年歌新年歌儿大家唱Nick钟盛忠 Stella钟晓玉 Officia2024-12-15
- 3[MP4]Erva da Jamaica - Live in Indian Spirit - Germany2024-12-15
- 4[MP4]Neelix - Bang Bang (Sighter Remix - Official Music Video)2024-12-15
- 5[MP4]超嗨串烧BEAUZ - PSY POP _ HARD TECHNO DJ SET Borderland Festival Malaysia2024-12-15
- 6[MP4]2025 黄铭德尾尾庙宇朝拜一家大小2024-12-15
- 7[MP4]2025新年歌同欢共乐Nick钟盛忠 Stella钟晓玉 feat巧千金 Joanne Miko Official2024-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