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简谱图片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学生 - 李毓棠
李毓棠

李毓棠

  李毓棠,(1901—1960),山西党团组织最早的负责人之一,字艾亭,后改为叔荫,又名东来,山西忻县(今忻州市忻府区)温村乡王家庄村人。
展开

简介

  李毓棠,太原省立一中学生,山西著名的学生运动领袖,中共山西党团组织的创建人之一,1924年为太原党小组成员之一担任组长,是太原第一个中共党小组负责人.。

  1900年出生在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父亲、祖父几代都是靠开作坊,农兼商等辛勤劳动,成为全村的富户之一。李毓棠依靠家庭优越的经济条件,在村里读完小学后,于1917年在忻县中学旁听一段时间后,于1918年7月便考入省府当时有名望的中学——山西省立第一中学旧制中等科第20班。

  1924年5月,在中共北京区委执行委员高君宇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一个党组织——太原小组成立,李毓棠任组长。1925年任中共太原支部成员,并于10月被派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回国后,1928年霍州会议期间受到左倾路线排斥,同年被捕入狱,1931年出狱后与党组织失去联系而自行脱党。1960年病逝于太原。

生平

  李在省立第一中学读书期间,正值新思想,新文化运动活跃时期,共产主义思想传播很快。他接受了进步思想,在北京五四运动的推动下,于1919年8月,他和王振翼、贺昌同学,在高君宇的具体帮助下,创办了山西第一份进步刊物——《平民周刊》。这个刊物在创办之初,即宣布它的宗旨是“抱定为人民奋斗之宗旨,不断以山西实况报告世界,代人民呼号,且不断地将世界新思潮输入娘子关内,供给晋民以奋斗有效的经验。”这个刊物在传播马列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和推动山西党组织创建方面,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921年5月1日,高君宇受陈独秀的委托组建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8名团员全部是学生,有省立一中的王振翼、李毓棠等。1922年7月,李毓棠由省立第一中学考入山西省立法政专门学校。9月接替贺昌担任太原团地委书记。1923年1月贺昌调任团中央执行委员和经济部主任后,李毓棠再次担任太原团地委书记。8月参加了南京召开的全国第二次团代会前,路经北京时,由高君宇、王振翼介绍由团转党,成为忻县籍的第一个中共党员。

李毓棠

    全国第二次团代表大会上曾经赞扬说:“太原是唯一的与中央有较密切关系的地方团,此点值的大家赞许,与工人运动亦颇努力。”(见团“二大”关于中央执委会报告的决议案)。李毓棠回太原后,在团组织内传达了实行国共合作,社青团员可以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精神。但是,当时由于条件不成熟,没有具体落实。10月,因为领导全市学生反对曹锟贿选总统游行示威而被校方开除,从此失学。10月起不再担任团地委书记,改任团中央巡视员。 

   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后,为适应国共合作的新局面,李大钊同志派高君宇秘密回到太原,第一,在山西建立共产党组织;第二,具体筹划国共合作。5月,高君宇在太原团组织的协助下,发展了团地委秘书(书记)潘恩溥(潘泽卿)、组织部主任张叔平(张秉铨)、宣传部主任张堉麟、法政专门学校团支部书记侯捷庵(侯士敏)入党,与李毓棠5人组成党小组。由李毓棠担任组长。1925年2月中共太原支部成立,张叔平任书记,李毓棠为支部委员。高君宇在帮助建立太原党组织时带来了一份(旅莫支部会议)由李毓棠保管。新成立的太原党支部就以旅莫支部为榜样,召开党员会议,严格组织生活,定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到工厂中参加工人运动,在革命斗争中经受锻炼和考验。

  为了达到国共合作的目的,高君宇利用他与山西国民党负责人苗培成、韩克温、梁宪达等山西同乡、北京大学同学的关系,进行了在山西实现国共合作的谈判。

  当时,侯士敏他们几个人,向高君宇汇报山西形势的时候,着重介绍了早在高君宇这次来山西之前,国民党右派分子苗培成、韩克温等,已经从北京返回太原。他们以“平民中学”为据点,拉帮结派,发展国民党员。同时印发《太原晓报》,大肆鼓吹反共,叫嚣预防赤化。

  1925年九十月间,党派李毓棠与潘恩溥、王占京等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两年,学到了苏联人民革命的经验,回国后接受了更为艰巨的任务,先后在西安、陕北、河北井陉等地搞党的地下工作。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受左倾路线的影响,党组织决定让他回忻县老家暂时隐蔽。他回到王家庄后,闭门不出,连乡亲们也很少往来。一向活跃的他,这时变得沉闷寡欲,整天拿着个小烟袋,为中国革命的前途苦苦思索。

  1928年春天,太原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李毓棠的行踪被敌人侦知。在某一天的晚上,阎锡山派兵突然来到忻县王家庄村,把李毓棠的住所严密包围,他即被抓捕到太原,囚于阎锡山的太原“模范监狱”。两年后,在他的哥哥李丹亭(在阎锡山的教育厅任职)的活动下,于1931年获释出狱,出狱后与中共党组织失去联系,随即自行脱离了组织关系。

     1931年从太原回家后,李毓棠先在奇村小学任教,改名叔荫,后调入忻县城内实验小学任教。教学中不苟言笑,见地独特,广征博引,说话干脆有力,并有一手好的书法,颇受师生们的赞誉。

  抗战初期,李毓棠曾任西忻县抗日政府督学、科长。1939年阎锡山发动“晋西事变”后,在河曲保安二十一团任干事。1940年携妻子儿女到晋西隰县居住。在这个期间,任第二战区天才军官学校教官。1942年任阎锡山总参事室参事。第二年又转入文教战线,于进山中学任教。

  全国解放后,李毓棠于1950年担任太原五中校长,并历任太原市各界代表会议代表、中苏友好协会太原分会副理事长、市教育工会委员、市政协秘书长、副主席等。1960年6月21日,因患食道癌逝世于太原,享年60岁。

更新日期:2024-12-24

免费下载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关于我们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pgdjz@qq.com

Copyright @ 2023-2024 www.pgdjz.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