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简谱图片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明清 - 关汉卿
关汉卿

关汉卿

关汉卿(1234年前-1300年左右),”汉卿“是字,号已斋(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今山西省运城)人,另有籍贯大都(今北京市)和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等说。元杂剧奠基人,“元曲四大家”之首,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部,现存18部,个别作品是否为他所作,无定论,最著名的是《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存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关汉卿塑造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为“曲圣”。
展开

人物生平

出身医户

关汉卿出生于金末,医户家庭的出身,生活条件明显优越于一般百姓,才使得他能在教育远未普及的封建社会,尤其是在一个连年战事、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有幸接受了教育,而且教育程度相对也比较高。元统一全国以后,按照关汉卿行医世家的出身,被政府编入”医户“,实际上是一个接近群众的普通下层医人,编剧和演出活动只不过是兼职和谋生的手段。

北漂大都

元代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商业中心,旅行家马可波罗描述了元大都的繁华景象,人口众多,华屋巨室列布,四方异域之人会聚,而且“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华美绝伦的城市 ,在世界上首屈一指。”

蒙古灭金以后,为了谋生,关汉卿来到大都,并开始专事戏剧活动。关汉卿高才风流,在大都生活的日子里,进娱乐场所从事杂剧创作活动,甚至亲自粉墨登场。他主持玉京书会时,和曲家王和卿、杨显之、费君祥、梁进之等等有较密切的交往,常在一起商酌文辞,评改作品;他留恋于勾栏瓦肆,与一些著名艺人也相当熟悉,他可能与戏曲家王实甫有一定关系,据说两人共同完成了杂剧《西厢记》,【中吕·普天乐】《崔张十六事》散曲可以为证。

流寓江南

元代,除大都外,南方的杭州、苏州、广州、泉州、扬州、镇江等地商业也十分发达。南宋亡国以后,大批北方剧作家和表演者为了谋生,纷纷南下。关汉卿也南下扬州、杭州等地,继续从事他的艺术活动,而南方的富庶繁华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杭州演出、游历后,曾以”普天下锦绣乡,寰海内风流地”之语盛赞杭州,描绘了这座城市的秀丽风光和繁华生活。扬州,中国古代风流才子,只要拉得上关系,总爱提上一提,关汉卿在这里见到了珠帘秀,并写下了《赠珠帘秀》:“十里扬州风物妍,出落着神仙”,才子佳人故事上演。并与朱帘秀弟子赛帘秀、燕山秀,以及侯耍俏、黑狗头,还有尊王和卿为“伯父”的顺时秀等杂剧演员相识。

文学成就

杂剧

主要内容

关汉卿

关汉卿杂剧涵盖面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到元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按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公案剧,揭露政治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触及尖锐的社会矛盾,歌颂了人民的反抗斗争。如《窦娥冤》《蝴蝶梦》《鲁斋郎》等。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窦娥冤》,被列入世界大悲剧之中,反映了人民的斗争精神,控诉社会黑暗。作品写了一个弱小无靠的寡妇窦娥,在贪官桃杌的迫害下,被诬为“药死公公”,斩首示众。窦娥的冤案有巨大的典型意义,作家以“人命关天关地”的高度社会责任感,提出了封建社会里“官吏每(们)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这个带普遍意义的问题,强烈地控诉了封建制度与民为敌、残民以逞的罪恶。

第二类婚姻爱情剧,主要是描写下层妇女的生活和斗争,突出她们在斗争中的勇敢和机智,肯定女性对于婚姻的自主选择。那些貌似强大的坏人,在聪明的对手面前,一个个被簸弄得象泄了气的皮球,因此作品也带有更多的喜剧意味。如《救风尘》《望江亭》《金线池》《调风月》《拜月亭》等。其中以《救风尘》为最有代表性。《救风尘》写宋引章与穷秀才安秀实相恋,后贪图财物嫁给富商周舍,结果被朝打暮骂,受尽苦楚。赵盼儿假意要嫁给周舍,设计救出了宋引章。宋引章嫁给安秀实。作品同情社会底层的和儒生,揭露了官商的虚伪残暴。

第三类历史剧,通过塑造英雄人物形象,歌颂英雄,赋予英雄人物以拯救苍生的使命,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黑暗的批判和对英雄再世的渴望。如《单刀会》《西蜀梦》。以《单刀会》的成就最为突出,取材于《三国志·鲁肃传》,写吴国名臣鲁肃为了索取荆州,设宴邀请关羽,关羽单刀赴会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大义凛然、无所畏惧的英雄形象。关汉卿的这些历史剧来源于史传,但又超越史传。他创作的立足点不在于再现历史的真实,而是借历史题材融进大量的现实内容,着重体现历史剧创作的时代精神和戏剧文字的基本特征,这便是关汉卿的历史剧的精华所在。在这些历史剧中,关汉卿赞美正义的事业,歌颂英雄的业绩,表现了一个正直戏剧家的爱憎感情,这和他在其他剧作里所体现的精神是一致的。

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关汉卿以农民阶级的立场来批判封建统治者,对黄巢和梁山泊农民起义的看法依然摆脱不了传统的偏见;某些剧作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如《陈母教子》;有些作品存在着勾栏调笑作风,流露了低级庸俗的情趣。特别要指出的是关剧对清官、“王法”充满幻想。靠清官、“王法”来主持公道,昭雪民冤,虽然也表现了作家的正义感,但这只不过是一种社会改良主义的幻想,不可能是医治社会弊病的灵丹妙药。

艺术特色

关剧是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的一个高峰。关汉卿娴熟地运用元代杂剧的形式,在塑造人物形象、处理戏剧冲突、运用戏曲语言诸方面均有杰出的成就。

1. 关汉卿的剧作把塑造正面主人公放在首要的地位。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没有一个戏曲家象关汉卿那样塑造出如此众多而又鲜明的艺术形象。如同是,赵盼儿、宋引章、杜蕊娘、谢天香等各具不同的个性。同在鲁斋郎的压迫下,都有着妻子被掠占的不幸遭遇,但中级官吏张珪和工匠李四对事件的态度就截然不同。

2. 在处理戏剧冲突方面,关汉卿善于提炼激动人心的戏剧情节。有善良无辜的寡妇被屈斩而天地变色的奇迹;有单枪匹马慑伏敌人的英雄业绩;有忍痛送妻子去让权豪霸占的丈夫;有让亲生儿子偿命而保存前妻儿子的母亲;有被所爱的人抛弃而被迫为他去说亲的婢女。这些情节看来既富有传奇色彩,又都是扎根在深厚的现实土壤里的。

关剧的戏剧冲突还表现在它的过场戏简洁,戏剧场面随步换形,富于变化。这样处理戏剧场面,摇曳多姿,变化莫测,出观众意想之外,又在人物情理之中,效果十分强烈。

3. 关汉卿是一位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他汲取大量民间生动的语言,熔铸精美的古典诗词,创造出一种生动流畅、本色当行的语言风格。他是元曲中本色派的杰出代表,真正做到了"人习其方言,事肖其本色。境无旁溢,语无外假"。

关剧语言的本色风格表现:人物语言的性格化上,曲白酷肖人物声口,符合人物身份;作者不务新巧,不事雕琢藻绘,创造了一种富有特色的通俗、流畅、生动的语言风格。

关汉卿是一位熟悉舞台艺术的戏曲家,他的戏曲语言既本色又当行,具有“入耳消融”的特点,没有艰深晦涩的毛病。不像明清时期有些文人剧作,搬弄典故、爱掉书袋。关剧在词曲念白的安排上也恰到好处,曲白相生,自然熨贴,不愧是当时戏曲家中一位“总编修师首”的人物。

散曲

汉卿散曲,今存约49首,(一说57),描绘都市的繁华与艺人的生活,羁旅行役与离愁别绪,以及自抒抱负的述志遣兴。

主要内容

1. 描绘都市繁华与艺人生活。〔南吕一枝花〕《杭州景》与〔南吕一枝花〕《赠朱帘秀》二散套,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宋元时期杭州的景象。“百十里街衢整齐,万余家楼阁参差,并无半答儿闲田地。”正是:“水秀山奇,都市繁阜,人烟辏集,勾栏瓦舍星罗棋布,艺伎伶人大显身手。看了这壁觑了那壁,纵有丹青下不得笔。”

2. 关汉卿描绘男女离愁别绪的散曲,写得十分动人。感情丰富而深沉,没有矫揉造作的虚假成分,一扫委靡纤弱的曲风,所谓“以健笔写柔情”,是这部分作品的特色。

3. 自写身世、抒发胸怀抱负。〔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套数写得诙谐老辣,笔力横肆,充满自负、自嘲、自乐的情趣,是研究关汉卿生平思想的重要依据,也是元代散曲中不可多得的名篇。如【南吕一枝花】等,描写了一个勾栏艺术家的生活境遇,抒发了一个平民戏剧家的伟大抱负:永远和社会底层的烟花艺伎与书会才人一道,不怕压迫折挠,奋战不息,至死方休。这些堂堂正正的思想与抱负,是用极俏皮诙谐、佯狂玩世的文字来表现的,真是神韵独具,妙趣横生,活脱脱显现了一个多才多艺的戏剧家的韧性战斗精神。

艺术特色

关汉卿的散曲,内容丰富多彩,格调清新刚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写男女恋情的作品最多,对妇女心理的刻划细致入微,写离愁别恨则真切动人;风格豪放,曲词泼辣风趣;语言通俗而口语化,生动自然,很能表现曲的本色;喜用白描手法,善于写景,所用比喻,形象生动。

地位

关汉卿是中国文学史和戏剧史上一位伟大的作家,他一生创作了许多杂剧和散曲,成就卓越。他的剧作为元杂剧的繁荣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元代杂剧的奠基人。

他在生时就是戏曲界的领袖人物,《录鬼簿》中贾仲明吊词说他是“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姓名香四大神物”。从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明代何良俊的《四友斋丛说》到近代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都把他列为“元曲四大家”之首。著名的杂剧作家高文秀被称为“小汉卿”,杭州名作家沈和甫被称为“蛮子汉卿”,可见关汉卿在当时就已享有崇高的地位。

《窦娥冤》“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 ,是中国古典悲剧的典范;他的喜剧轻松、风趣、幽默,是后代喜剧的楷模。他的杂剧无论在艺术构思、戏剧冲突、人物塑造、语言运用等许多方面,都为后世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艺术经验。他的许多杂剧经过改编一直在舞台上演出,为人民所喜爱,给人以强烈的美的享受。

他的作品丰富了世界艺术宝库,早在一百多年前,他的《窦娥冤》等作品已被翻译介绍到欧洲,已成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关汉卿的研究工作受到高度重视,出版了他的戏曲全集和多本研究专著。1958年,关汉卿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提名为“世界文化名人”,北京隆重举行了关汉卿戏剧活动700年纪念大会。

人物评价

国内评价

自称:“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 粒铜豌豆”。

元代

钟嗣成: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帅首,捻杂剧班头。

熊梦祥: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是时文 翰晦盲,不能独振,淹于辞章 者久矣。

贾仲明:珠矶语唾自然溜,金玉词源即便有,玲珑肺腑天生就。风月情,武惯熟,姓名香四大神州,驱梨 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

贯云石:关汉卿、庚吉甫造语妖娇,适如少女临杯,使人不忍对殊。

杨维祯:其于声文,缀于君臣、夫妇、仙释氏之典故,以警人视听,使痴儿女知有古今美恶成败之观 〔劝」惩,则出于关、庚氏传奇之变。

郝经:《青楼集.序》中评说关汉卿云:不屑仕进,乃嘲风弄月,留连光景。

陶宗仪:高才风流人也。

明代

朱权:关汉卿之词,如琼筵醉客。观其词语,乃可上可下之才。

刘揖:至元、金、辽之世,则变而为今乐府。其词擅场者,如关汉卿,庚吉甫、贯酸斋、马昂夫诸作,体 虽异而宫商相宜,此可被于弦竹者也。

何良俊:关之词激厉而少蕴籍,白颇简淡,所欠者俊语,当以郑为第一。

孟称舜:汉卿曲如繁弦促调,风雨骤 集,读之音觉韵冷冷,不离耳上,所以称为大家。

清代

凌廷堪:时人解道汉卿词,关、马新声竞一时。振鬣长鸣惊万马,雄才端 合让东篱。

张汉:灵均之为声也,以骚;子云之为声也,以赋;少陵之为声也,以诗。……迨骚、赋、诗一变而为乐 府,而关汉卿之流作焉。

吴梅:尝谓元人剧词,约分三类:喜豪放者学关卿,工研炼者宗实甫,尚轻俊者号东篱。

王国维:一无依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为元人第一。

媒体评价

《法国拉鲁斯大百科全书》:关汉卿为第一流的伟大戏剧大 家。

《日本世界大百科事典》:关汉卿塑 造人物的手法是创新的,独特的,尤其成功的是他对女性心理的描述。 关汉卿的剧作通 过演员表演技巧所展现出的人物性格,都十分具有活 力,所以它们对于元代戏剧的兴盛发达起到极 大的推进作用。

《英国大不列颠大百科全书》:称关汉卿是创作了 60 多种戏剧作品的第一位有成就的著名戏剧大家。

《苏联大百科全书》:戏剧在元代文学中占主导地位,著名戏剧家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 的《汉宫秋》、 白朴的《梧桐雨》,代表着元代戏曲艺术发展的高峰。

越南《文学辞典》:关汉卿是中国元朝著名的戏剧家,大都人。

后世纪念

故里遗迹

相传在今河北省安国市关汉卿故里伍仁村西北角为关宅遗址,俗称"关家园",面积九亩九分。另有关家渡、关家桥、普救寺等遗址,现存"蒲水威观"石匾,传为关汉卿手迹。其轶事传闻在故里世代相传,老幼引以自豪。

在今河北省安国市关汉卿故里伍仁村东北500米处,有关氏陵墓。坟墓原长4米,宽3米,高1.5米,东南-西北向。1958年,全国剧协主席田汉视察后,国家拨款修成砖墓。1986年县政府拨款重修。现为直径10米,高3米的砖基大墓,四周遍植松柏,墓前树碑,碑阳为“伟大戏剧家关汉卿之墓”。

院馆场所

关汉卿纪念馆位于河北省安国市药王庙北侧,由原关汉卿文物展室发展而成。大门上额横匾《关汉卿纪念馆》为原国家政协副主席王任重题写。 馆内陈列内容有三部分组成:关汉卿生平事迹和有关文物;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关汉卿及其作品研究评论的书刊;挂展全国知名人士的题字绘画。

2016年,保定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关汉卿大剧院和保定市博物馆力争年底投入使用。

相关活动

1957年10月28日,世界和平理事会常务会议通过了1958年纪念的世界文化名人名单,中国戏剧家关汉卿(戏剧活动七百年)在列。

1958年6月28日,为纪念关汉卿戏剧创作700年,邮电部发行了一套纪念邮票,反映了这位伟大剧作家的形象及其主要剧作。邮票的第二图是关汉卿的画像,第一、三图选用了关汉卿的代表剧“蝴蝶梦”与“望江亭”作为图案。

1958年,在世界范围纪念关汉卿从事戏剧创作700年活动中,前苏联也组织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发行了一枚《关汉卿像》的纪念邮票。

1958年,作为世界文化名人,北京曾为关汉卿举办过“关汉卿戏剧创作700周年纪念大会”,开国元勋陈毅为大会题词。同年出版的《关汉卿戏曲集》收入他的18个剧本;《大戏剧家关汉卿杰作选》收入6个剧本;《关汉卿戏曲选》收入8个剧本,小令、散曲若干。

1989年,中国人民银行于发行了一枚《关汉卿像》精制银币,以纪念这位在中国戏曲史上作出杰出贡献的戏曲家。其正面图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并刊国名、年号;背面图案为关汉卿造像,背景饰以其两部戏曲著作《感天动地窦娥冤》和《望江亭中秋切鲙》,环刊关汉卿、生卒年份字样,并刊面额。

轶事典故

嘲谑

元曲作家王和卿生性诙谐,常常和关汉卿互相嘲谑,而关汉卿往往落下风。王和卿去世以后,鼻涕长流。关汉卿去吊唁他,旁人告诉他王和卿是坐化的。关汉卿问鼻涕是怎么回事;旁人委婉地说是玉筋。关汉卿不以为然地笑道:我说你们不知道吧,这是嗓。那时把六畜劳伤,鼻中流出的脓水叫做嗓;也把喜欢中伤刻薄他人叫做嗓。关汉卿在朋友死后还如此戏谑,略显刻薄地暗示王和卿的为人与病情,颇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似乎一切事情,包括生死,在他看来,都不再有庄严感,也少见悲戚。而这种放浪不羁,幽默洒脱,在他的剧作中更是常常表现。

绯闻

珠帘秀是艺名,她本姓朱,河南洛阳人,是当时最著名的杂剧女演员,所谓“杂剧当今独步”,艺术造诣极高,不仅花旦等女性角色都能扮,甚至还可以女扮男装。姿色虽说不是倾城倾国,甚至稍微有些驼背,但风姿绰约、能诗善曲、歌喉清婉,在大都不知有多少才子文人为之倾倒。比珠帘秀年长20岁的卢挚,曾写过一首《醉赠乐府珠帘秀》:“系行舟谁遣卿卿。爱林下风姿,云外歌声。宝髻堆云、冰弦散雨,总是才情。恰绿树南薰晚晴,险些儿羞煞啼莺。客散邮亭,楚调将成醉梦初醒。”在一次分别中,卢挚还写道:“才欢悦,早间别,痛煞煞好难割舍。画船儿载将春去也,空留下半江明月。”珠帘秀也作答:“山无数,烟万缕,憔悴煞玉堂人物。倚篷窗一身儿活受苦,恨不得随大江东去。”

关汉卿和珠帘秀的“绯闻”,也是因为一首赠曲。南宋灭亡以后,大批北方剧作家和表演者南下。珠帘秀到了扬州,巡回演出于江淮一带。关汉卿就是在那里和她相见。一个是砚田笔耕,佳作频出的戏曲巨匠;一个是技压群芳,独步当今的表演明星,自然会惺惺相惜。关汉卿专门写了一首散曲赠给珠帘秀,里面夸赞道:“碧玲珑掩映着湘妃面,没福怎能够相见。十里扬州风物妍,出落着神仙。”但是,珠帘秀虽然与关汉卿等文人过从甚密,具体关系却不得而知。她年纪大了之后开山授徒,被尊称为“朱娘娘”。她的弟子赛帘秀和燕山秀都是很有名的女演员。有材料说,珠帘秀后来嫁给了一个风流道士,过得并不幸福。

棺泣

(关)汉卿,元时祁之伍仁村人也。高才博学而艰于遇,因取《会真记》作《西厢》以寄愤,脱稿未完而死。棺中每作哭涕之声。状元董君章往吊,异之,乃捡遗稿,得《西厢记》十六出,曰:‘所以哭者,为此耳,吾为子续之,’ 携去,而哭声遂息,续后四出以行于世,此言虽云无稽,然伍仁村旁有高基一所,相传为汉卿故宅。……至今竖子庸夫犹能道其遗事。

艺术形象

戏剧形象

1958年,为纪念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田汉创作的12场话剧《关汉卿》,全剧以《窦娥冤》的写作和上演为线索来展开矛盾冲突,塑造了元代战斗的戏剧家关汉卿的艺术形象。第一次在现代舞台上展现关汉卿与珠帘秀的爱情故事,将珠帘秀塑造成胆识不凡、刚烈正直的侠女式艺妓。

1958年11月,广东粤剧院成立,马师曾被任命为院长,演出根据田汉同名话剧改编的粤剧《关汉卿》,于年底到武汉为中共八届六中全会作专场演出,其中关汉卿一角由马师曾饰演。

2007年,北方昆曲剧院推出王新纪、王仲德编剧的新编大型昆剧《关汉卿》,这一版的女主角当仁不让是珠帘秀,比起田汉版的珠帘秀,新版珠帘秀温柔妩媚许多。在剧中,珠帘秀视演戏为生命,终撕去脱籍文书,与卸去官职的关汉卿重返舞台。

2017年8月22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新排话剧《关汉卿》剧组举行媒体见面会。作为中国话剧诞辰110周年的献礼之作,《关汉卿》无疑是北京人艺下半年的重头戏。该剧由唐烨担任导演,演员王斑出任关汉卿一角,他的挚友朱帘秀则由演员于明加担纲。

影视形象

1958年,出品了粤剧同名电影《关汉卿》。

2001年,电视剧《关汉卿传奇》上映,其中于荣光饰演关汉卿一角。

后世影响

研究机构

中国关汉卿研究会 :1988年10月,在河北安国召开了第三届全国古代戏曲学术讨论会及关汉卿创作730周年纪念大会,其间并成立了中国关汉卿研究会。

保定市关汉卿研究会:保定市关汉卿研究工作者自愿组成,属地方性学术性非营利社会团体,将组织开展有关关汉卿的学术研究与交流,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对关汉卿的研究成果举办讲座,发掘整理关汉卿戏剧作品,编辑出版关汉卿研究的理论期刊和理论专集内刊。

研究专著

关汉卿:《关汉卿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乔忠延:《关汉卿传》,北岳文艺出版社,2015。

霍松林:《关汉卿作品赏析集》,巴蜀书社,1990。

李汉秋:《关汉卿名剧赏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2010年。

李占鹏:《 关汉卿评传》, 南京大学出版社 , 2000年。

赵建坤:《关汉卿研究学术史》,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

英国:威廉·多尔拜博士的《关汉卿及其作品面面观》

日本:波多野太郎合著的《关汉卿现存杂剧研究》

中国戏剧家协会:《关汉卿研究参考资料集》,中国戏剧家协会,1957。

谭正璧:《元代戏剧家关汉卿》,上海文化出版社,1957。

古典文学出版社编辑部:《关汉卿研究论文集》,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

中国戏剧出版社:《关汉卿研究》(第一、二辑),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

人民文学编辑部:《关汉卿戏曲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吴晓铃等编校:《关汉卿戏曲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

古典文学出版社:《关汉卿研究论文集成》,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

野马:《元代戏剧家关汉卿》,湖南人民出版社,1958。

野马:《关汉卿的生平及其作品》,湖南人民出版社,1958。

杨荫浏,曹安和编:《关汉卿戏剧乐谱》,音乐出版社,1959。

卢元骏:《 关汉卿考述》,台湾正中书局,1960。

梁沛锦:《关汉卿研究论文集成》,香港潜文堂,1969。

张友弯等:《关汉卿杂居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徐子方:《关汉卿研究》,文津出版社,1983 。

李汉秋:《关汉卿研究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王钢辑 关汉卿研究资料汇考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8。

张月中,卢彬主编:《关汉卿新论》,花山文艺出版社,1989。

张月中:《关汉卿研究精华》,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

曾永义主编:《关汉卿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文建会出版1994。

杨宪益戴乃迭:《关汉卿杂剧选》,外文出版社,2001。

林喦:《关汉卿新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4年。

黄仕忠译注:《关汉卿杂剧选译 》,凤凰出版社,2011。

谢美生:《悠悠写戏情—关汉卿传》,东方出版社 ,2013.

威廉(英国):《关汉卿及其作品面面观》。

波多野太郎(日本):《关汉卿现存杂剧研究》。

钟雯(美国):《窦娥冤:研究与翻译》,1975 年。

人物争议

生卒考证

邾经的《青楼集·序》、蒋一葵的《尧山堂外纪》等多部重要的文献都曾经记载关汉卿为金之遗民,故郑振铎等认为:关汉卿生于金亡之前,金亡时他已达出仕年龄,故为金之遗民。但胡适对于遗民之说却有别解,他认为关氏生年不会在13世纪20年代之前,王季思也认为其生年应该在13世纪20年代中期或以后。金亡时,他还是个孩子,不必称为遗民。另外,孙楷第等人认为关氏生于金亡之后元统一之前的蒙古时代,即1241—1250年左右。对关氏卒年的考证,学者们大都认为是1300年左右。主要依据有二:其一是钟嗣成的《录鬼簿》,此书成于1300年,钟氏将其列为“前辈已死名公才人”之首位,可见此时关氏已卒。其二是关汉卿有散曲《大德歌》,研究者一般认为《大德歌》得名于元成宗年号,因此关氏的卒年应在1297年元成宗改元大德之后,但也有研究者持有异议,如赵万里认为关氏卒于1280年左右,而孙楷第认为关氏生卒年当为1320—1324年左右。此外,冯沅君、黄天骥等认为金元时期有两个关汉卿,一个是解州人,年代较早,曾染指于曲;一个是大都人,年代较晚,即我们所说的伟大的杂剧作家。

综合学者现在的研究,关汉卿出生于金末(1234年前),卒于元成宗大德之后,即1300年左右。

籍贯争议

“大都”说,也称“燕人”。此说据元人熊自得《析津志·名宦》:“关一斋,字汉卿。燕人。“赵万里,么书仪等学者从考证《析津志》入手,认为《析津志》是最古老的北京志书,其修纂者又是元人,其小传出自梁有之手,而梁有与熊自得熟识,其传极为可信。

“解州”说。此说主要根据元人朱右《元史补遗》所载:“关汉卿,解州人,工乐府,著北曲六十本。”王季思、常林炎还注意到“汉卿在《单刀会》中把关羽的形象塑造得如此雄伟,至少可以助证他以祖籍解州自豪。”王雪樵从关汉卿作品的语言中发现了山西运城一带(古解州)所特有的方言,这个事实为“解州说”增添了砝码。

“祁州”说。此说据清乾隆二十年修订的《祁州志》卷八《关汉卿故里》记载:“汉卿,元时祁之伍仁村人也(按:伍仁村,今河北安国县伍仁村),”杨国瑞等从此说。1987年4月23日,河北安国县举行了“伟大戏剧家关汉卿墓碑揭幕仪式”,并召开关汉卿研究座谈会,会上专家们经过讨论肯定了祁州说的可能性。

"调和"说。如刘大杰、张月中等认为祁州说和大都说并无二异,因为元大都可以泛指整个中书省,包括今河北、山东、山西等地,祁州在今河北,去大都极近,统属于广义的大都。常林炎也指出:“关汉卿,祁州伍仁村人,祖籍解州,重要的戏剧活动在大都,最后回到伍仁村故里,便终于此。”

职业讹载

为官

《录鬼簿》记载:“关汉卿,大都人。太医院尹。号己斋叟。”另明代蒋一葵《尧山堂外纪》说关氏“金末为太医院尹,金亡不仕。任”太医院尹“,但仕于金或仕于元未有定论,考查金元两史《百官志》都不见此职名,元代《世医得效方》卷首列有太医院24 个官职,其中也无“院尹”。按元代户籍制度,百姓划分为若干“户”,其中就有”医户“,可能是“医户”误作“太医院尹”,

医户

蔡美彪先生发现明抄《说集》本和孟称舜刊《酹江集》附录的《录鬼簿》里原来把“太医院尹”都写成“太医院户”,这个疑团似乎始归冰释。因为太医院户是元朝特殊的户口制度下的名称,即所谓医户,而“户”之与“尹”可能是形似致误的。再从《窦娥冤》中用“行医有斟酌,下药依本草,死的医不活,活的医死了”语句来判断,关汉卿对医生职业也相当熟悉。随着关汉卿影响的逐渐扩大,国外学者也颇关注关汉卿职业问题,如日本学者金文京《关汉卿身世考》分析了关汉卿作为太医院出身的意义及其时代背景,详细考证了关汉卿从医的可能性。郑振铎等研究者据此推测关汉卿可能是个“接近群众的普通下层医人”。

优谏

依据元代杨维桢云:“大金优谏关卿在,伊尹扶汤进剧编。””优谏“,即以歌舞或俳谐为手段,对当权者委婉地实施讽谏的娱乐活动。

更新日期:2024-11-23

免费下载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关于我们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pgdjz@qq.com

Copyright @ 2023-2024 www.pgdjz.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