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简谱图片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小说作家 - 凤歌
凤歌

凤歌

凤歌,原名向麒钢,1977年8月出生于奉节县老城,毕业于四川大学,武侠小说作家,2006年12月,凭借《昆仑》一书荣获武侠图书界最高奖项——今古传奇武侠文学奖一等奖。多家媒体评论,这基本确立了他作为大陆新武侠小说领军人物的地位。代表作品《昆仑前传》、《昆仑》、《沧海》。
展开

凤歌 - 个人简介

凤歌,原名向麒钢,1977年8月出生于奉节县老城,今寄居江城武汉。1997年,考入四川大学学习行政管理,2001年大学毕业,做过记者、编辑等职位。2006年12月,凭借《昆仑》一书荣获武侠图书界最高奖项——今古传奇武侠文学奖一等奖。多家媒体评论,这基本确立了他作为大陆新武侠小说领军人物的地位。代表作品《昆仑前传》、《昆仑》、《沧海》。

凤歌 - 个人经历

对于孩提时的生活,凤歌只能在记忆里寻找。县图书馆是他最爱去的地方,上小学时他就在那里读完了四大名著。“县里去图书馆的人很少,周末经常就我一人。因实在冷清,有一天突然通知我图书馆关闭了,要我去还借阅的书。”

凤歌后来将读书的阵地转移到租书摊。每天放学后,他都到书摊看一两个钟头的书。冬天寒风刺骨,小手冻得红肿皲裂。妈妈心疼地为他打了一双毛线手套,但他嫌妨碍翻书页,经常不戴。后来将书租回家看,为了节省租金赶时间,经常等父母睡觉后,偷偷点起蜡烛看书,近视眼的度数就这样越来越深。

上了四川大学,凤歌的阅读更如鱼得水,同学们送给他一个绰号:“图书馆最后的守望者”。他读完了诸子百家、各类史记和近百部世界文学名著。“最喜欢的书是《红楼梦》和《追忆似水年华》,起码读了十几遍。”
1997年,凤歌从奉节中学毕业后,考进四川大学学习行政管理。选择这个专业,凤歌说,纯属遵从父命。父亲兢兢业业一辈子,连续当了四届县劳动局局长,后又被评为全国劳模,是奉节有史以来仅有的两个全国劳模之一。父亲希望凤歌将来能像他一样,做一个踏实工作的公务员。

“父命不可违,但学了四年的行政管理,我才发现自己不是块从政的料。”花了大量时间阅读各类书籍,凤歌的视野和胸襟已逐渐开阔。2001年大学毕业,凤歌拒绝了父母要他回老家做公务员的安排,决定留在成都找工作。几番周折,他干上了记者。

在等待报到的过程中,凤歌创作了自己的第一篇科幻小说《洗礼》。“当时仅仅是好玩,一边打电脑游戏,一边想写点文字,也不知道能不能写完。”小说大约3万字,初稿花了10天时间。凤歌先将小说贴到科幻论坛上,接着又将小说投到了《科幻世界》杂志社,就再没理会,继续玩他的《星际》、《帝国》、《仙剑》和《龙珠》等拿手游戏。两个月后,《科幻世界》刊登了他的处女作《洗礼》。上班半年后,国家整顿行业性报刊,凤歌所在的报社岌岌可危,人心涣散。对记者业务还没有熟悉,大学毕业才进入职场就遇到这样的问题,凤歌自然感到茫然。

唯一的消遣,就是写作。创作《洗礼》的过程,让凤歌认识到了自己的弱势。“写科幻小说太累,需要大量的科技素养作铺垫,而我是学文科的,这方面自然是缺陷。”但是,创作《洗礼》也让他发现了自己的长处———善于讲故事。于是,他开始扬长避短地创作武侠小说。记者做不下去了,凤歌只好到成都一家出版公司做编辑。期间,奉节老城拆迁,家人移民新城,百废待兴,父母催促他几次回家乡发展。“那时我隐隐见到了一线曙光,大脑里有了一个庞大的武侠小说构思,那就是百万字的《昆仑》。”

2002年,凤歌开始创作第一部武侠小说———《昆仑前传-铁血天骄》,以金庸《神雕侠侣》中提及的“钓鱼城之战”为背景展开,“纯粹为了娱乐、搞笑,以游戏的态度开始写作。”因此,写作的进度非常缓慢,“高兴了写一点,传到网上,不高兴了就不写。对小说中的故事也无整体概念,想到什么写什么。”这样持续了三四个月,《铁血天骄》完成,有十几万字。

但《铁血天骄》在网上的反响出奇火爆,引起了武汉《今古传奇》杂志的关注。在应邀参加了该杂志组织的“华山论剑”笔会后,2003年2月《今古传奇(武侠版)》正式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希望他过去做编辑。1个月后,凤歌带着他未完成的《昆仑》,第一次走出夔门。

2005年初,110万字的《昆仑》开始在《今古传奇(武侠版)》连载,到年底结束时,每期杂志的发行量增长了约15万册,几乎翻番。同年10月,全套6册的《昆仑》在北京出版,截至去年底,总印数达80万套。《昆仑》甫一问世,便洛阳纸贵,凤歌被“凤迷”们尊称为“凤大”,书中主角梁萧的生死悬念成为网上讨论的热烈话题,还有不少女读者为书中缠绵悱恻的爱情潸然泪下。

一部《昆仑》,凤歌共耗时三年。“有70多万字是在成都写的,后30多万字在武汉完成。我一般是晚上10点开始动笔,一直写到凌晨三四点钟,每天平均写两三千字,”凤歌不嗜烟酒,每晚全靠两杯咖啡提神。

靠《昆仑》的稿费和版税收入,前年凤歌在成都二环附近购置了一套新房,价值40余万。从杂志副主编升职为主编。《昆仑》使得凤歌基本确立了大陆新武侠领军人物的地位,《沧海》则是凤歌全面超越《昆仑》的新作,是凤歌构建的“山海经”系列第二部,“山”是《昆仑》,“海”是《沧海》。《沧海》的出版是大陆新武侠出版的大事件。《沧海Ⅰ》、《沧海Ⅱ》上市一个月销量即突破10万,稳居各网上书店销售排行榜。《沧海Ⅲ》又将在全国火爆上市。

凤歌 - 专家点评

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对中华读书报说:“大概从2000年开始,武侠小说创作突然有一个新趋向,涌现了一批20岁上下的年轻人。为避免与港台新武侠重复,它被定名为‘大陆新武侠小说’。”他认为,新武侠小说创作未必要超过前人,而是要另辟蹊径。这些作者多属自发型,且文化素质较高,与港台新武侠的整体创作队伍相比,质量很高。因为他们“站在前人的肩头”,有自己的优长。影响他们的既有金庸,又有西方文学。

在西南师大教授韩云波的印象中,新武侠小说最早出现于期刊和网络。专门刊登武侠的期刊目前发行量达到几百万册,几十种新武侠图书陆续出版。其中有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的“中国新武侠典藏书系”(首批4本:《小椴作品》、《步非烟作品》、《小非作品》和《杨叛作品》),以及北方文艺出版社的一套“武侠新力量排行榜”。
韩云波认为,新武侠主流创作队伍有三大特点:

一,高学历:大学生、硕士生很多,相当多是博士;二,年轻化:基本上是“70后”,60年代出生的都很少;三,专业或职业多为理工科:比如沧月学的是建筑学,力端北大毕业后在深圳银行工作,沈璎璎则是天坛医院的医学博士。

新武侠在2005年出现出版热潮,一直持续至今。《今古传奇?武侠版》杂志荣获了全国期刊百强,很多作者备受关注,被称为金古黄梁温下的小椴专门从事武侠小说创作,小非被称为“青春武侠第一人”,沧月则被称为少女武侠宗师,有“大陆新武侠宗师”之称的凤歌去年曾凭借有120万字的《昆仑》领军大陆新武侠阅读潮流,事隔一年后,凤歌又携新作《沧海》(山海经系列第二部)与广大读者见面。与此同时,研究金庸的孔庆东教授开始研究这一群新武侠作者,西南师大的韩云波教授也提出了相关理论。

5年的时间不算短,回首被“热捧”的武侠写作者和代表作品,孔庆东所说“当前的新武侠创作总体上五彩缤纷”确为精当,他认为大陆新武侠小说大致可分两派,一为传统派,模仿金庸、梁羽生,如凤歌,模仿金庸可谓到一流;一为学习西方的,奇幻作品较多,不像港台新武侠那样注重历史,对历史的阐述更有现代性。

各路作品的表现内容也是各有特色的。小椴的《洛阳女儿行》、时未寒的《换日箭》讲述江湖恩怨,沧月的《镜?双城》、优客李玲的《红颜四大名捕》、步非烟的《曼荼罗》、沈璎璎的《逝雪》写江湖女侠,蓝莲花的《千帐灯》和《风烟引》,以及萧如瑟的《如梦令》,写武林中人的儿女情长,小非的《游侠秀秀》、何员外的《何乐不为》、韩寒的《长安乱》则试图重建自己的江湖。韩寒自称,自己的优势在于没看过金庸、古龙的小说。这批人将自己旺盛的创作力投入创作中去,因为心中无所顾忌反而别有滋味。

作品题材也丰富多样。《昆仑》以宋末元初为历史背景,通过主人公梁萧的传奇经历,给读者展开了一幅气势磅礴的江湖画卷。萧鼎的《诛仙》之所以大热,其实更多得益于近年来风靡网络的玄幻小说的一波又一波的攻势。它能在众多的奇幻小说中脱颖而出,实在是因为其作为“武侠小说”的坚实质地。小椴作品很好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武侠小说中的侠义精神,其情节背后潜伏着人性以及社会规范下人的抗争这样的大主题。步非烟的文化背景取自佛教和印度教,有着典型的泛东方文化色彩,这使看习惯了中国传统武侠中国道统的读者耳目一新。杨叛由一篇《死香煞》奠定了他新武侠的代表作家地位。这篇带有强烈悬疑色彩的作品让读者再一次领略到古龙当年创下的武侠悬疑的魅力。但他的文风又有更多凌厉之处,在力量上比古龙作品要突出。小非的《游侠秀秀》在某种意义上说颠覆了中国传统武侠概念,滑稽搞笑,幽默风趣,在小非笔下,江湖不再是充满血腥充满杀戮的,取而代之的江湖是一个充满谐趣的世界。每一次文学文化的高潮,都必然会有标志性事件出现。1994年,人们对金庸小说“文学大师”和“文学革命”的评价,已经成为中国大陆武侠文化高潮的标志。10年之后的2005年,凤歌《昆仑》的连载和出版,则无疑是包含着观念与技巧巨大创新的武侠新高潮的标志性事件。

韩云波认为,这一代人“文革”后才有记忆,思想观念与上代人完全不同,成长的文化氛围也不同,而媒介的变化也会影响人的思维方式:我们用笔写作,他们用电脑;我们主要看纸质媒体,他们依赖电子媒体,各有通行的语言方式。

他在评价新武侠小说的成就和不足时说:“成绩就是多元繁荣,形成了一种宏大的局面。不足有三点:一是受网络游戏影响而形成的设定性,欲先有框架,模式老套;二是一些作者成名太早,沉溺于良好的自我感觉,不去思考是否抛弃过去,最终有些作者可能昙花一现;三是商业层面的操作导致作者的浮躁情绪。很多武侠小说的出版是文化公司在操作,他们必须适应市场。这三个问题使得大陆新武侠潜伏着重重危机。”韩云波说,最初几年,他是以发掘优点为主,对新生事物不棒杀,但从今年开始,他认为新武侠已形成一定气候,因而才站在更高的层面上要求作者。

要改变这些问题,韩云波认为有三个方面需要强调:一是作者对自己人生经历必须有所反思;二是加强哲学思考;三是要有敬业精神,也就是不断追求完满的敬业精神。小椴正在将忏悔精神引入武侠,这种追求值得肯定。
孔庆东认为,创作新武侠小说的大部分作者,现在是靠学问,靠想象,靠才情。凤歌用古代数学知识,想象力、语言都好,但人生阅历不够,缺乏跟中国本土生活的联系。现在的新武侠多是模仿加悬幻,有些悬幻还在直接模仿哈利?波特,有些东西在西方合情合理,到了中国就变得奇怪。

“金庸写历史,但结合了当下中国的问题,有很深的忧国忧民的意识,比如《笑傲江湖》,他忧患当下中国,而不仅是古代。金庸的故事精彩,但最终目的是启发当代,这样才有震憾力和深度。我读大陆新武侠小说,只是佩服有才华,故事编得漂亮,但是缺乏思考。”孔庆东说,“凤歌的出现标志着这一代年轻人达到了金庸讲故事的水平,但还要超越,他对古代知识的掌握超过金庸。我相信,他们肯定有能力写出更好的作品。”

长江文艺出版社“中国新武侠典藏书系”主编冯知明认为,大陆新武侠作品已受到无数读者的喜欢,书中的典型人物、经典段落也开始被人开始引用,都说明大陆新武侠已经到了要确定经典的时候了。

“我们要做经典,不是做流行。要让装帧配得上内容。这不是简单的一季两季的图书。是我们看到新武侠发展已经到达了一个程度,已经有这么一批作品接近或者达到了经典的要求,在这样一个氛围内我们才有这样的选择。长江社的传统不是做流行书籍,我们一直在做经典和品牌。”主持出版此书的长江文艺出版社负责人方平解释。
经典的武侠小说有两种,一类是突变产生经典,比如古龙,他过去学金庸,后来转变风格;一类是渐变,严家炎评金庸是“静悄悄的革命”,就是明显的渐变。韩云波有一个“渐变的革命”理论,他说,渐变又可归纳为三大主义,有三个方面体现出和港台武侠小说的不同:一是从哲学主义到科学主义的变迁,以前以哲学为文化核心,而新武侠创作队伍中的凤歌以数学为核心;二是从现实主义到理想主义的变迁。三是从民族主义到和平主义的变迁。韩云波还发现有一个趣的现象,走突变路线的,以女性作者为主,占3/4的比例;走渐变路线的,是男性作者为主。“这可能跟过去没以女性作者写武侠有关,现在新武侠小说队伍中女性作者占到一半。”韩云波说,他主张突变和渐变并行。

总之,目前的新武侠作品中还没有可以称为“经典”的作品。大陆新武侠要继续发展,必须要有深度模式。金庸的经典作品的出现在40岁左右,新武侠小说的创作队伍还很年轻,还有很长的时间可以不断地打磨自己、丰富自己。他们已有非常好的基础,所欠缺的是人生经验和哲学思考,5年以后或者说5年以来,肯定会有非常不错的作品出来。

凤歌 - 作品简介

《昆仑》以宋末元初为历史背景,通过主人公梁萧的传奇经历,给读者展开了一幅气势磅礴的江湖画卷。江湖,情仇,家国,浩浩荡荡百万字,出场人物数百,通篇神采飞扬,是一部直追金庸实力的巨作。
情节起伏跌宕,波澜壮阔。其中《天机卷》中的天机宫之变、《破城卷》中的襄阳之战等读来均是荡气回肠,堪与光明顶之战等经典段落比肩。

神完气足,容量极大——天文地理、机关数术、排兵布阵,无一不及,且无一不精,尤其是对古代算学的运用可谓神来之笔,直叫人拍案叫绝。

《沧海》三百年前,“西昆仑”梁萧携妻花晓霜远走大洋;二百年前,梁思禽只身返回中土,败群雄,夺元柄,复汉室,一华夏,也曾轰轰烈烈,但其后的“抑儒术,限皇权”却遭惨败。败走西域的梁思禽抱恨而死,临终前留下了西城八部和八幅祖师画像。“八图合一,天下无敌”的遗训,成为西城最大的秘密和动乱的根源。
八图合一之后,到底会出现什么?财宝?武功?学问?神兵?二百年后,惊天的秘密徐徐揭开,绝代宗师、天才少年、六大劫奴、八部高手……各种人物,将要开始了一次谜团重重、壮丽惊险的远征。

 

凤歌

更新日期:2024-11-21

免费下载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关于我们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pgdjz@qq.com

Copyright @ 2023-2024 www.pgdjz.com All Rights Reserved